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4201发布日期:2020-06-23 22:5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壳通常是不带有支架的,在人们观看时间较长的视频时通常会将手机放置在桌子上面,这时人们就要在手机后面放置一些物品让手机与桌子呈一定的角度,这样做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是还是存在手机易滑倒的情况。而带有手机支架的手机壳上,支架折叠收纳后容易晃动,不能很好的与手机壳背面贴合,用户握持手感不好,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壳握持手感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设于该壳体上的固定板以及设于该固定板上的支撑板,该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卡持结构,该第一卡持结构与该固定板滑动连接,该支撑板与该固定板枢转连接,该支撑板设有第二卡持结构,该第二卡持结构可选择地与该第一卡持结构扣合或脱离。

进一步地,该第一卡持结构包括推块和设于该推块一端的卡持部,该卡持部朝向该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勾,该第二卡持结构设有与该第一卡勾配合的第二卡勾,推动该推块使该卡持部沿该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使该第一卡勾与该第二卡勾脱离。

进一步地,该固定板的顶面设有用于收纳该支撑板的容置槽,该固定板的侧壁设有与该容置槽的底壁相平行的卡持槽,该卡持槽用于容纳该卡持部。

进一步地,该容置槽的底壁上设有与该卡持槽连通的限位孔,该第一卡勾从该限位孔中露出并能在该限位孔内沿该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移动,该限位孔用于限制该第一卡勾在该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该卡持槽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该卡持部的缺口,该缺口在该固定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该限位孔在该固定板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地,该第一卡持结构还包括回位件,该卡持部远离该推块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该回位件的固定柱,该回位件的一端设在该固定柱上,该回位件的另一端与该卡持槽的侧壁相抵靠。

进一步地,该固定板在该容置槽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该支撑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连接部通过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复位件,该容置槽的底壁上设有用于限制该复位件移动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该壳体在该安装部的周缘设有凸环,该凸环的内圈与固定板平齐,该凸环的外圈与该壳体的表面平齐,该凸环的内圈与外圈通过弧面过渡。

进一步地,该凸环上设有与该第一卡持结构配合的凹槽,该第一卡持结构的推块安装在该凹槽内,该推块的外表面与该凸环的侧壁平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固定板以及设于固定板上的支撑板,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卡持结构,第一卡持结构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支撑板与固定板枢转连接,支撑板设有第二卡持结构,第二卡持结构可选择地与第一卡持结构扣合或脱离。在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卡持结构,在支撑板上设置第二卡持结构,不使用支撑板时,通过第一卡持结构和第二卡持结构相扣合,从而防止支撑板晃动,支撑板被收纳于容置槽后使手机壳的背板近乎平整,增加手机壳的握持手感以及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0、背板101、边框102、通孔103、过孔104、安装部11、凸环12、凹槽121;固定板20、容置槽21、限位孔211、限位槽212、第一卡持结构22、推块221、卡持部222、第一卡勾222a、固定柱222b、回位件223、卡持槽23、缺口231、第一连接部24、第一轴孔241;支撑板30、第二卡持结构31、第二连接部32、第二轴孔321;转轴40;复位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保护壳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壳体10、设于壳体10上的固定板20以及设于固定板20上的支撑板30,壳体10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板20的安装部11,固定板20上设有容置槽21和第一卡持结构22,第一卡持结构22与固定板20活动连接,支撑板30安装在容置槽21内并与固定板20进行枢转连接,支撑板30上设有与第一卡持结构22相配合的第二卡持结构31,第一卡持结构22与第二卡持结构31可选择地进行扣合或脱离。优选地,支撑板30在关闭时,即第一卡持结构22与第二卡持结构31相扣合时,支撑板30的顶面与固定板20的顶面平齐,支撑板30相对固定板20转动的轴向与壳体10长度方向相平行,支撑板被收纳于容置槽后使手机壳的背板接近平整。

如图1,其中,壳体10包括背板101和边框102,背板101和边框102形成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外形相匹配的容纳槽,安装部11设置在背板101上,安装部11为与固定板20配合的安装孔或安装槽,优选地,安装部11为与固定板20配合的安装孔,便于装设了固定板20之后,减小背板101的整体厚度。支撑板30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可设有防滑垫(硅胶垫或橡胶垫),防止在支撑时滑动。固定板20可与壳体10的背板101一体成型,也可与壳体10的背板10可拆卸地连接。壳体10的背板10上设有与手机摄像头对应的通孔103,壳体10的边框102上设有与手机的麦克风、扬声器、充电接口、开关按键以及音量按键对应的过孔104,当然,壳体10的边框102上也可设置与手机的开关按键和音量按键对应的按钮。手机壳10可以由软胶材质一体成型,当然,手机壳10的背板101和边框102也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材质,例如,背板101可以由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硬质塑胶材料制成,边框102则采用软胶材质制成,然后再整合在一起。

如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持结构22包括推块221和设于推块221一端的卡持部222,卡持部222朝向支撑板30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勾222a,第二卡持结构31设有与第一卡勾222a配合的第二卡勾,推动推块221使卡持部222沿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即使第一卡勾222a远离第二卡勾的运动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卡勾222a与第二卡勾脱离,第一卡勾222a和第二卡勾在扣合时相配合的断面为斜面,便于第一卡勾222a和第二卡勾更好的扣合,当需要使用支撑板30时,用户推动推块221运动,推块221带着卡持部222运动使第一卡勾222a与第二卡勾脱离。

固定板20大致呈矩形或长圆形,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与保护壳的宽度方向一致。固定板20的侧壁向内凹设有与卡持部222配合的卡持槽23,卡持槽23的延伸方向与容置槽21的底壁相平行,卡持槽23用于容纳卡持部222。容置槽21的底壁上设有与卡持槽23连通的限位孔211,第一卡勾222a从限位孔211中露出并能在限位孔211内沿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移动,限位孔211用于限制第一卡勾222a在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卡持槽23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卡持部222的缺口231,限位孔211与缺口231在容置槽21底壁上的投影部分重叠,缺口231在固定板20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限位孔211在固定板20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第一卡勾222a在限位孔211内被限位孔211的相对两个侧壁进行限位。在安装时,卡持部222和第一卡勾222a从缺口231插入,使第一卡勾222a从限位孔211中露出,然后再将卡持部222横向移动,使卡持部222卡在卡持槽23内并限制卡持部222上下晃动,以便于卡持部222容纳于卡持槽23内而不会从缺口231处脱出。优选地,第一卡持结构22和第二卡持结构31设于与支撑板30和固定板20枢接处对立的一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持结构22也可以为设置在容置槽21内壁上的半圆形凸起,第二卡持结构31也可以为设置支撑板30外侧壁上的半圆形凸起,两个半圆形凸起相互扣合,但是在需要打开支撑板30时需要用力将支撑板30与固定板20掰开,不便于使用,但并不排除此实施方式。

第一卡持结构22还包括回位件223,卡持部222远离推块221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回位件223的固定柱222b,回位件223的一端套设在固定柱222b上,回位件223的另一端与卡持槽23的侧壁相抵靠,回位件223包括拉伸弹簧或两个互斥的磁铁。优选地,回位件223为拉伸弹簧,卡持部222安装在卡持槽23内时,拉伸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用户按压推块221并撤销作用力后,推块221、卡持部222在回位件223的作用力下自动回位。

固定板20在容置槽2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24,支撑板3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24和第二连接部32通过转轴40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4上设有第一轴孔241,第二连接部32上设有第二轴孔321,转轴40穿过第一轴孔241和第二轴孔321将支撑板30和固定板20连接在一起,在打开时,第二连接部32与容置槽21的底壁相抵靠,以限制支撑板30与固定板20打开的角度。

第一连接部24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设有复位件50,容置槽21的底壁上设有用于限制复位件50移动的限位槽212。复位件50包括扭簧、拉伸弹簧或两个互斥的磁铁。优选地,复位件50为扭簧,扭簧穿在转轴40上,扭簧具有将支撑板30和固定板20打开的弹力,当用户按压推块221时,第一卡勾222a与第二卡勾脱离,支撑板30在扭簧弹力的作用下打开,便于用户使用,如图6和图7。

壳体10在安装部11的周缘设有凸环12,凸环12的内圈与固定板20平齐,凸环12的外圈与壳体10的表面平齐,凸环12的内圈与外圈通过弧面过渡,以便于在减小影响握持手感的情况下增加固定板20的厚度,从而增加支撑强度。凸环12上设有与第一卡持结构22配合的凹槽121,第一卡持结构22的推块221安装在凹槽121内,推块221的外表面与凸环12的侧壁平齐,即推块221的外表面也是为与凸环12侧面弧度相同的弧面,增加用户的握持手感。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板20上设置用于容纳支撑板30的容置槽21,使支撑板30在折叠后容纳于容置槽21中,减小支撑板30在折叠后的凸出高度,而且还通过第一卡持结构22和第二卡持结构31相扣合,在支撑板30与固定板20铰接处设置扭簧(复位件50),在打开支撑板30时,使支撑板30自动打开,在关闭支撑板30时,防止支撑板30从容置槽21中掉出,支撑板被收纳于容置槽21后使手机壳的背板接近平整,可增加手机壳的握持手感,还可防止支撑板晃动,增加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