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4799发布日期:2020-09-15 20:0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充电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耳机由于其小型化、便携性、时尚性等因此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由于无线耳机比较小,所以电池比较小,其续航能力有限。现有无线耳机需要配套的充电盒内进行充电。

现有充电盒内包括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分别与mcu连接的充电电路、显示电路、按键电路、开盒检测电路等,其中mcu为充电盒的控制中心,充电电路用于对充电盒本身进行充电管理,显示电路用于显示充电盒的剩余电量或是否与无线耳机连接等,按键电路用于对充电盒上的按键进行操作(例如按键以显示充电盒上的剩余电量等),开盒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充电盒是否打开,以反馈信号至mcu。开盒检测电路一般是通过霍尔传感器来实现。

为了提高无线耳机的续航能力,在没有电时,能够通过充电盒进行多次充电,设计了一种充电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盒,通过提高充电盒的续航能力,来增加对无线耳机充电的次数,进而提高无线耳机的续航能力。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其输出对所述充电盒进行至少两种不同操作的中断信号;至少两个电子电路,其分别与mcu连接且对应接收各中断信号,用于对所述充电盒执行不同的操作;比较判断模块,其接收各中断信号,比较并向所述mcu输出判断信号,使所述mcu控制所述充电盒处于休眠状态或工作状态。

如上所述的充电盒,所述电子电路包括充电电路、按键电路和开盒检测电路;所述mcu输出的中断信号包括充电中断信号、按键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所述比较判断模块接收所述充电中断信号、按键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比较并向所述mcu输出所述判断信号;其中在所述充电电路为响应充电操作时,所述充电中断信号为低电平;在所述按键电路响应按键操作时,所述按键中断信号为低电平;在所述开盒检测电路响应开盒操作时,所述开盒中断信号为低电平。

如上所述的充电盒,所述电子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和按键电路;所述mcu输出的中断信号包括充电中断信号和按键中断信号;所述比较判断模块接收所述充电中断信号和按键中断信号,比较并向所述mcu输出所述判断信号;其中在所述充电电路响应充电操作时,所述充电中断信号为低电平;在所述按键电路响应按键操作时,所述按键中断信号为低电平。

如上所述的充电盒,所述电子电路包括按键电路和开盒检测电路;所述mcu输出的中断信号包括按键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所述比较判断模块接收所述按键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比较并向所述mcu输出所述判断信号;其中在所述按键电路响应按键操作时,所述按键中断信号为低电平;在所述开盒检测电路响应开盒操作时,所述开盒中断信号为低电平。

如上所述的充电盒,所述电子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和开盒检测电路;所述mcu输出的中断信号包括充电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所述比较判断模块接收所述充电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比较并向所述mcu输出所述判断信号;其中在所述充电电路响应充电操作时,所述充电中断信号为低电平;在所述开盒检测电路响应开盒操作时,所述开盒中断信号为低电平。

如上所述的充电盒,所述比较判断模块为与非门电路。

如上所述的充电盒,所述判断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mcu控制所述充电盒处于休眠状态;而在所述判断信号为高电平时,所述mcu控制所述充电盒处于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充电盒进行不同操作时mcu输出对应不同操作的中断信号,比较判断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多个中断信号,对充电盒的状态进行控制,使其处于休眠状态或工作状态,以便在不使用充电盒时使充电盒处于休眠状态,降低充电盒功耗,延长充电盒为耳机充电的时间。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盒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盒另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盒,该充电盒用于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通过延长充电盒的使用时间,从而增加为无线耳机充电的次数。

在不对充电盒进行任何操作,即充电盒不使用时,可以控制充电盒处于休眠状态,以此降低充电盒功耗;而在再使用充电盒时,即对充电盒进行某种操作,充电盒退出休眠状态而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一

为了实现在充电盒不使用时,能够使充电盒处于休眠状态,而对充电盒进行操作时,使充电盒退出休眠状态而进入工作状态,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mcu1可以输出针对充电盒进行不同的操作的中断信号1、中断信号2,...,中断信号n,并将该信号输出至对应执行各操作的电子电路1、电子电路2,...,电子电路n,用于在中断信号有效(例如中断信号为高电平)时不对充电盒执行此操作,而在中断信号无效(例如中断信号为低电平)时对充电盒执行此操作。

比较判断模块2接收各中断信号1、中断信号2,...,中断信号n,并在比较及处理后,输出判断信号至mcu1,此后mcu1会根据该判断信号对应控制充电盒处于工作状态还是休眠状态。

例如,在各中断信号1、中断信号2,...,中断信号n均有效时,不对充电盒执行任何操作,也就是说,充电盒可以不使用,此时比较判断模块2可以根据各中断信号输出一判断信号,使mcu1控制充电盒进入休眠状态,降低充电盒功耗。

在至少一个中断信号1、中断信号2,...,中断信号n有效时,即对充电盒执行某一种或某几种操作时,也就是说,充电盒应该被使用,此时比较判断模块2可以根据各中断信号输出另一判断信号,使mcu1控制充电盒退出休眠状态,而进入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比较判断模块2可以为与非门电路。

中断信号1、中断信号2,...,中断信号n均为高电平时,表示所有操作均进入中断,即电子电路1、电子电路2,...,电子电路n分别不对充电盒执行任何操作,此时与非门电路输出低电平的第一判断信号至mcu1,充电盒进入休眠状态。

若至少一个中断信号为低电平,表示有至少一种操作不进入中断,即电子电路1、电子电路2,...,电子电路n中至少一个对充电盒执行至少一种操作,此时与非门电路输出高电平的第二判断信号至mcu1,充电盒退出休眠状态,而进入工作状态。

当然,也可以在中断信号有效时为低电平,而在无效时为高电平,充电盒的状态切换参照如上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二

现有充电盒主要包括mcu1、充电电路3、按键电路4和开盒检测电路5,对应地,对充电盒的操作主要包括利用充电电路3对充电盒进行充电操作、利用按键电路4对充电盒进行按键操作以及利用开盒检测电路5对充电盒进行开盒操作。

参考图2,mcu1分别对应充电操作、按键操作以及开盒操作输出充电中断信号、按键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

在利用充电电路3对充电盒进行充电操作时,mcu1输出的充电中断信号为无效信号,即为低电平,默认在不对充电盒进行充电操作时充电中断信号为高电平。

在利用按键电路4对充电盒进行按键操作时,mcu1输出的按键中断信号为无效信号,即为低电平,默认在不对充电盒进行按键操作时按键中断信号为高电平。

在利用开盒检测电路5对充电盒进行开盒操作时,mcu1输出的开盒中断信号为无效信号,即为低电平,默认在不对充电盒进行开盒操作时开盒中断信号为高电平。

在本实施例中,比较判断模块2为与非门电路,其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输入端接收充电中断信号,第二输入端接收按键中断信号,且第三输入端接收开盒中断信号,并在输出端输出判断信号。

在不对充电盒进行充电、按键以及开盒操作时,充电中断信号、按键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均为高电平,此时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均为高电平,经过与非门电路计算后,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的第一判断信号至mcu1,此时mcu1控制充电盒处于休眠状态,功耗低,节省充电盒电量,为无线耳机充电保留电量。

在对充电盒进行充电、按键以及开盒操作中至少一种时,对应的充电中断信号、按键中断信号、和开盒中断信号中至少一种为低电平。

例如充电中断信号、按键中断信号或开盒中断信号为低电平时,此时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中任一为低电平,经过与非门电路计算后,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第二判断信号至mcu1,此时mcu1控制充电盒退出休眠状态,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三

也可以将对充电盒的操作分为三种:1.充电操作和按键操作;2、按键操作和开盒操作;3、充电操作和开盒操作。

对于任一种分类的充电盒的状态切换均可参考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对在不使用充电盒时使充电盒处于休眠状态,降低功耗,延长充电盒的续航时间,为无线耳机提供更多次的充电循环,延长用户使用无线耳机的时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而在充电盒需要正常工作时,又很快地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不耽误充电盒对无线耳机的充电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