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7540发布日期:2020-12-04 14:1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包括有将猫眼和门铃合二为一智能门铃,通过在智能门铃上设有摄像头,使用户家中显示设备上就可观察门外状况,同时还具有门铃的作用,其大大保障用户家中安全的作用,也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目前的智能门铃存在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使用时间长容易对摄像头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包括前盖以及与前盖可拆卸连接的后盖;所述前盖设有防水槽;所述防水槽内嵌设有透明的防水盖;

所述防水盖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前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所述主体部后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三定位部以及第四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之间以及第二定位部与第四定位部之间均形成有用于卡接防水槽底壁的凹槽;所述主体部后侧设有用于给摄像头避位的避位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盖在防水槽的顶部设有遮水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水条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定位部的长度比第一定位部的长度长;所述第四定位部的长度比第二定位部的长度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盖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防水围栏、第二防水围栏以及设于第一防水围栏与第二防水围栏之间的让位槽;所述后盖设有卡柱;所述卡柱的端部设于让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围栏与卡柱之间以及第二防水围栏与卡柱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围栏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防水围栏设有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卡柱设有第三螺孔;

所述防水智能门铃外壳还包括螺栓以及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孔、第三螺孔以及第二螺孔后与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铆合于第二防水围栏远离卡柱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盖设有若干个螺纹柱;所述前盖设有与螺纹柱螺合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槽,能够避免水滴直接滑落到防水盖中,另外通过在防水盖中设置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以及第四定位部,使得水分不易进入防水盖内部,对摄像头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藏遮水条后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隐藏遮水条后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盖与防水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盖;2、后盖;21、卡柱;31、防水槽;32、防水盖;4、卡接件;41、第一防水围栏;42、第二防水围栏;43、让位槽;5、主体部;51、第一定位部;52、第二定位部;53、第三定位部;54、第四定位部;55、凹槽;56、避位槽;6、遮水条;7、密封圈;81、第一螺孔;82、第二螺孔;83、第三螺孔;84、螺母;9、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6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包括前盖1以及与前盖1可拆卸连接的后盖2;所述前盖1设有防水槽31;所述防水槽31内嵌设有透明的防水盖32;其中防水槽31设有通孔,防水盖32嵌在通孔中;

所述防水盖32包括主体部5;所述主体部5前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定位部51与第二定位部52;所述主体部5后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三定位部53以及第四定位部54;所述第一定位部51与第三定位部53之间以及第二定位部52与第四定位部54之间均形成有用于卡接防水槽31底壁的凹槽55;所述主体部5后侧设有用于给摄像头避位的避位槽56。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水智能门铃外壳,通过设置防水槽31,能够避免水滴直接滑落到防水盖32中,另外通过在防水盖32中设置第一定位部51、第二定位部52、第三定位部53以及第四定位部54,使得防水槽31的通孔的边缘卡入到凹槽55中,第一定位部51与第三定位部53又分别自两侧将防水槽31的通孔的边缘覆盖一定面积,因此,水分不易自防水槽31的通孔处进入防水盖32内部,对摄像头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所述前盖1在防水槽31的顶部设有遮水条6。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所述遮水条6的截面形状为弧形。通过设置弧形的遮水条6,能够防水水分直接滴落到防水槽31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所述第三定位部53的长度比第一定位部51的长度长;所述第四定位部54的长度比第二定位部52的长度长。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水分从防水槽31的通孔处进入防水盖32内部,对摄像头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所述前盖1设有卡接件4;所述卡接件4包括第一防水围栏41、第二防水围栏42以及设于第一防水围栏41与第二防水围栏42之间的让位槽43;所述后盖2设有卡柱21;所述卡柱21的端部设于让位槽43中。具体地,为了防止水分从前盖1与前盖1的连接处进入,本实施例通过将卡柱21设置在第一防水围栏41以及第二防水围栏42之间能够有效地防止水从前盖1与后盖2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外壳内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所述第一防水围栏41与卡柱21之间以及第二防水围栏42与卡柱2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7。通过设置密封圈7能够进一步防止水从前盖1与后盖2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外壳内。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所述第一防水围栏41设有第一螺孔81;所述第二防水围栏42设有与第一螺孔81对应的第二螺孔82;所述卡柱21设有第三螺孔83;

所述防水智能门铃外壳还包括螺栓以及螺母84;所述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孔81、第三螺孔83以及第二螺孔82后与螺母84连接。其中图中并未画出螺栓;上述设置便于用户对前盖1以及后盖2进行拆装。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所述螺母84铆合于第二防水围栏42远离卡柱21的一侧。通过将螺母84铆合于第二防水围栏42远离卡柱21的一侧,便于用户通过螺栓将第一防水围栏41、卡柱21以及第二防水围栏42进行拆装。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智能门铃外壳,所述后盖2设有若干个螺纹柱9;所述前盖1设有与螺纹柱9螺合的螺纹孔。其中图中并未画出螺纹孔,上述设置使得前盖1与后盖2连接稳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