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6147发布日期:2021-01-15 11: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t铁(1),所述t铁(1)限定出配合腔(101),所述配合腔(101)具有第一开口(1011)和第二开口(1012);

磁铁(2),所述磁铁(2)套设在所述t铁(1)上,且所述磁铁(2)的下端抵接在所述t铁(1)上;

华司(3),所述华司(3)套设在所述t铁(1)上,且所述华司(3)的下端抵接在所述磁铁(2)上;

外铜环(4),所述外铜环(4)的下端止抵在所述华司(3)上;

内铜环(5),所述内铜环(5)的下端止抵在所述t铁(1)上,所述内铜环(5)环绕所述第一开口(1011)设置且位于所述外铜环(4)的径向内侧;

膜片(6),所述膜片(6)为环形结构,所述膜片(6)的外圈与所述外铜环(4)相连,内圈与所述内铜环(5)相连;

音圈(7),所述音圈(7)的上端与所述膜片(6)相连,所述音圈(7)的下端位于所述t铁(1)和所述磁铁(2)之间;

调音纸(8),所述调音纸(8)连接在所述t铁(1)上以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012);

动铁单元(9),所述动铁单元(9)配合在所述配合腔(101)内,且所述动铁单元(9)与所述磁铁(2)、所述华司(3)、所述外铜环(4)及所述内铜环(5)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t铁(1)包括:

上壳(11),所述上壳(11)包括第一凸环(111)和环绕所述第一凸环(111)设置的第二凸环(112),所述磁铁(2)的下端止抵在所述第二凸环(112)上,所述内铜环(5)止抵在所述第一凸环(111)上;

下壳(12),所述下壳(12)扣合在所述第二凸环(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2)包括第一盘体(121)和环绕所述第一盘体(121)边沿设置的环体(122),所述第二开口(1012)形成在所述第一盘体(121)上,所述环体(12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凸环(112)的下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2)包括第二盘体(123),所述第二开口(1012)形成在所述第二盘体(123)上,所述第二盘体(12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凸环(11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单元(9)的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开口(1011),所述动铁单元(9)具有与所述上壳(11)间隔设置的第一台阶面(9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单元(9)的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开口(1012),所述动铁单元(9)具有所述上壳(11)间隔设置的第二台阶面(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上形成有所述第一开口(1011),所述上壳(11)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一开口(1011)设置的第一配合环(1111),所述第二台阶面(92)与所述第一配合环(1111)的下端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单元(9)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开口(1012)的内周壁间隔设置,所述调音纸(8)套设在所述动铁单元(9)上。

9.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2)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开口(1012),所述下壳(12)上设有环绕所述第二开口(1012)设置的第二配合环(1211),所述动铁单元(9)的下端止抵在所述第二配合环(1211)上,且所述动铁单元(9)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一开口(1011)。

10.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套设在所述t铁(1)上,所述t铁(1)、所述磁铁(2)、所述华司(3)、所述外铜环(4)、所述内铜环(5)、所述膜片(6)及所述动铁单元(9)均位于所述保护壳体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结构的圈铁耳机单体,其包括T铁、磁铁、华司、外铜环、内铜环、膜片、音圈、调音纸和动铁单元。T铁限定出配合腔,配合腔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磁铁套设在T铁上,华司套设在T铁上,外铜环的下端止抵在华司上,内铜环的下端止抵在T铁上,内铜环环绕第一开口设置且位于外铜环的径向内侧,膜片的外圈与外铜环相连,内圈与内铜环相连,音圈的上端与膜片相连,音圈的下端位于T铁和磁铁及华司之间,调音纸连接在T铁上以封闭第二开口,动铁单元配合在配合腔内,且动铁单元与磁铁、华司、外铜环及内铜环同轴设置。该耳机单体在形成二分频网络,提升整体声效的同时降低了耳机单体的高度,有利于耳机单体的轻薄化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温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前海帕拓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5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