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3699发布日期:2021-03-23 11:2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包括机身和机柄,佩戴时,机身位于人耳内,机柄露于人耳外部并供人手抓持。现有的耳机,佩戴时依靠机身与耳甲腔之间的相互抵持固定。部分耳机通过在机身的音嘴处套设耳帽,以增强佩戴的稳固性。但无论机身本身与耳甲腔抵持还是经由耳帽与外耳道抵持,为提高佩戴的稳固性,一般会将耳机与外耳道抵接之处适当增加尺寸,而该设置使得佩戴的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耳机,其旨在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一种耳机,包括电气组件和容纳所述电气组件的机壳,所述机壳包括机身和连接所述机身的机柄,所述机柄连接所述机身并向下延伸,所述机柄包括与所述机身弧形过渡连接的连接段和连接所述连接段并向下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由上到下截面面积减缩设置,且其两侧在所述耳机戴于人耳时抵贴人耳的耳屏和对耳屏。

可选的,所述机壳由前壳、中壳和后壳顺次连接形成,将所述前壳和所述中壳的连接的平面定义为衔接面,所述机壳在所述衔接面的周长为40-55mm;所述前壳包括具有出音孔的音嘴,所述音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衔接面的夹角为25度-45度;所述音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衔接面的交点到垂直于所述衔接面且通过所述衔接面的中心的平面的距离为1mm-4mm;所述音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衔接面的交点到所述出音孔的中心的距离为4mm-10mm。

可选的,所述衔接面的中心到所述前壳在沿垂直于所述衔接面方向的距离为2mm-7mm;所述前壳在垂直于所述机柄长度方向的平面的投影与所述衔接面的夹角为8度-18度。

可选的,所述电气组件包括喇叭、电路板和充电触点,所述喇叭固定于所述机身内并通过开设于所述机身的出音孔向外发出声音,所述电路板部分设于所述机柄内并与所述喇叭电连接,所述充电触点设于所述机柄靠近机身的位置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机柄朝向人脸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避让所述充电触点的避让孔。

可选的,所述延伸段在抵贴人耳的耳屏和对耳屏的位置宽度为7.6-9.6mm。

可选的,所述机身包括音嘴,所述音嘴具有供喇叭声音传出的出音孔,所述出音孔由佩戴时靠近耳屏的第二弧段和远离耳屏的第一弧段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弧段和所述第二弧段均呈半边椭圆形状,且所述第一弧段的离心率大于所述第二弧段的离心率。

可选的,耳机在所述音嘴处套设有耳帽,所述耳帽在在沿所述音嘴的中心轴线方向的长度为1mm-8mm。

可选的,所述耳帽为实心结构,所述耳帽外侧表面呈大致锥形且其凸出于所述前壳的厚度为0.5mm-2.5mm。

可选的,所述电气组件包括用于显示电源和/或信号信息的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发出的可视光至少从所述机柄的下表面射出。

可选的,所述信号灯有两个并相对设置,各信号灯向另一信号灯方向发出可视光。

可选的,所述耳机还包括低音管,所述低音管为弧形并沿喇叭的周沿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其与人耳之间的固定主要由机柄和耳屏、对耳屏的配合实现,由于连接位置从外耳道转移至耳屏和对耳屏位置,因此,不会带来外耳道挤压的不适。且由于耳屏和对耳屏与耳屏间切迹之间围合形成倒三角的容置空间,而将机柄夹设于内。理论上,耳屏和对耳屏限制机柄离开该容置空间,在该情况下,机柄两侧在耳机戴于人耳时抵贴人耳的耳屏和对耳屏时,即可实现耳机的固定,耳屏和对耳屏所受到的压力远小于现有设计中机身对外耳道的压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而机柄设为从上到下截面面积减缩设置,能够提高其佩戴时的稳固性,换个角度说,在保证同样的稳固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耳机对耳屏和对耳屏的压力,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佩戴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中耳帽与出音孔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分解结构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分解结构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低音管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1,包括电气组件和容纳电气组件的机壳10,机壳10包括机身11和连接机身11的机柄12,机柄12连接机身11并向下延伸,机柄12包括与机身11弧形过渡连接的连接段121和连接连接段121并向下延伸的延伸段122,延伸段122由上到下截面面积减缩设置,且其两侧在耳机1戴于人耳时抵贴人耳的耳屏2和对耳屏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人耳的耳屏2和对耳屏3相对设置,耳屏2和对耳屏3中间具有间隙并延伸至耳屏2间切迹处,形成类倒三角的容置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1,请参照图2,在佩戴于人耳时,机柄12两侧分别抵贴人耳的耳屏2和对耳屏3,耳屏2和对耳屏3对机柄12进行夹持,从而实现机柄12与人耳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将机柄12设为从上到下截面面积减缩设置,使得机柄12贴近容置空间的尺寸,从而提高其与耳屏2、对耳屏3和耳屏2间切迹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高机柄12和人耳的连接紧固性。

现有设计中,耳机1的机柄12为上下延伸的圆柱状,机柄12本身不参与耳机1与人耳之间的连接固定,使得耳机1的固定由机身11和外耳道的抵压实现。相比现有设计,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1,其与人耳之间的固定主要由机柄12和耳屏2、对耳屏3的配合实现,由于连接位置从外耳道转移至耳屏2和对耳屏3位置,因此,不会带来外耳道挤压的不适。且由于耳屏2和对耳屏3与耳屏2间切迹之间围合形成倒三角的容置空间,而将机柄12夹设于内。理论上,耳屏2和对耳屏3限制机柄12离开该容置空间,在该情况下,机柄12两侧在耳机1戴于人耳时抵贴人耳的耳屏2和对耳屏3时,即可实现耳机1的固定,耳屏2和对耳屏3所受到的压力远小于现有设计中机身11对外耳道的压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而机柄12设为从上到下截面面积减缩设置,能够提高其佩戴时的稳固性,换个角度说,在保证同样的稳固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耳机1对耳屏3和对耳屏3的压力,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由上分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1,能够有效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延伸段122在抵贴人耳的耳屏2和对耳屏3的位置宽度e为7.6-9.6mm。经过对耳屏2和对耳屏3间距的统计数据,将延伸段122的宽度e设为7.6-9.6mm,该尺寸选择,能够确保机柄12与人耳的相对固定的同时,减少对耳屏2和对耳屏3的压力,提高佩戴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耳朵大小、形状略有不同,延伸段122与耳屏2/对耳屏32抵贴可以为点接触也可以为面接触。延伸段122抵贴人耳的耳屏2和对耳屏32的位置宽度e可以是两个抵接点的距离范围,也可以是两个抵贴面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延伸段122的宽度e设为7.6mm、7.8mm、8.0mm、8.1mm、8.2mm、8.5mm、8.8mm、9.0mm、9.2mm、9.5mm、9.6mm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机柄12以耳屏2和对耳屏3的中线对称设置,且在视图所示平面的投影上,延伸段122的轮廓线与中轴线形成的夹角a在3-5°之间,以更好地贴合耳屏2、对耳屏3耳和屏间切迹处形成的容置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夹角a进一步设为3°、3.2°、3.5°、3.8°、4°、4.5°、5°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本实施例中,机柄12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机柄12远离机身11的一端为下。机柄12在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各剖面的形状不同。在其它实施例中,机柄12各截面可以均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5,机身11包括音嘴,音嘴具有供喇叭声音传出的出音孔101,出音孔101由佩戴时靠近耳屏2的第二弧段1012和远离耳屏2的第一弧段1011围合形成。请参照图5,第一弧段1011和第二弧段1012的衔接点为f/g,两衔接点连线的中点o为出音孔101的中心。第一弧段1011和第二弧段1012均呈半边椭圆形状,且第一弧段1011的离心率大于第二弧段1012的离心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示结构中,机身11在出音孔101处设有防尘网,防尘网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供声音传出。

耳机1在音嘴处套设有耳帽13。耳帽13围合的中心即为出音孔101的位置。

第一弧段1011的离心率大于第二弧段1012的离心率,即第一弧段1011更扁,第二弧段1012更圆。该设计有利于阻碍耳机1在佩戴状态下的滑动,更适应耳朵的人体工程学,提高佩戴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耳帽13为柔性材料制成。以根据音嘴的形状调整自身的形状,并有利于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优选的,耳帽13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它材料,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生产装配中,请参照图7和图8,机壳10由前后顺次排列的前壳14、中壳15和后壳16连接形成。前壳14和中壳15的前部一起形成前述的机身11,中壳15的后部与后壳16一起形成机柄12。前壳14和中壳15围合而形成容置喇叭的第一腔体,中壳15和后壳16围合形成容置电路板30、电池60、天线、弹片、指示灯等结构的第二腔体。喇叭17设于第一腔体并将第一腔体分割形成前腔和后腔,前腔与出音孔101连通,喇叭在前腔产生声波并经出音孔101向外发出声音。

请参照图4,将前壳14和中壳15的连接的平面定义为衔接面f,图示为耳机1的俯视图,衔接面f为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而在俯视视角呈直线。机壳10在衔接面f的周长为40-55mm;音嘴的中心轴线与衔接面f的夹角b为25度-45度;音嘴的中心轴线与衔接面f的交点到垂直于所述衔接面且通过所述衔接面的中心的平面的距离l1为1mm-4mm;音嘴的中心轴线与衔接面f的交点到出音孔的中心o的距离l2为4mm-10mm。音嘴的中心轴线为垂直于出音孔101所在的平面并经过出音孔101中心点o的轴线。

衔接面f的中心到前壳14沿垂直于衔接面f方向的距离h为2mm-7mm;前壳14在垂直于机柄长度方向的平面的投影与衔接面f的夹角c为8度-18度。该设计能够防止机身11在耳朵腔体内的滑动,提高佩戴的稳定性。

耳帽13在在沿音嘴的中心轴线方向的长度l3为1mm-8mm。

耳帽13为实心结构,耳帽13套设于音嘴,耳帽13外侧表面呈大致锥形且其到凸出于前壳的厚度d为0.5mm-2.5mm。佩戴时,耳帽13前端和后端位于耳道口,从而本申请的耳机既具有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固、不易脱落的效果,又有半入耳式耳机佩戴舒适的效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耳帽13为实心结构且置于耳道口,使得佩戴时没有异物趁入感,从而达到半入耳耳机佩戴舒适的效果。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电气组件包括用于显示电源和/或信号信息的信号灯20,信号灯20发出的可视光从机柄12的下表面射出。

信号灯20发出的可视光从机柄12下表面射出,以替代从机柄12的侧表面射出,而达到美化效果。

优选的,机柄12具有灯腔,信号灯20设于灯腔内,机柄12至少在灯腔处为透光材料制成,信号灯20的表面部分覆有遮光材料。本实施例中,信号灯20设于电路板30上,信号灯20背离电路板30的表面部分涂覆有遮光材料,以阻碍信号灯20发出的可视光从机柄12的侧表面射出,而经散射或反射而至少从机柄12的下表面射出。该设计确保灯腔为封闭结构,从而避免水气或灰尘进入灯腔而影响内置的电子元件。对信号灯覆有遮光材料以进行遮光,而在需要透光的区域进行避让以达到透光效果,结构简单。本申请遮光材料可以是泡棉或其他材料,只要实现遮光即可。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信号灯20有两个并相对设置,各信号灯20向另一信号灯20方向发出可视光。本实施例中,信号灯20为led灯。信号灯20相对设置并相向发光,信号灯20发出可视光并经另一信号灯20散射或反射,最终从灯腔的下腔壁向外发出,相比于信号灯20直接向灯腔下腔壁发光,占用空间更小并能够避免机柄12宽度方向尺寸不足而导致信号灯20无法摆放的问题,且能够使灯光更加柔和。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6,电气组件包括喇叭、电路板30和充电触点40,喇叭固定于机身11内并通过开设于机身11的出音孔101向外发出声音,电路板30设于机柄12内并与喇叭电连接,充电触点40设于机柄12并与电路板30电连接,机柄12朝向人脸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避让充电触点40的避让孔。

充电触点40用于接收外部电源以对耳机1进行充电。本实施例中,充电触点40设于机柄12朝向人脸的一侧。

结合前述,机壳10由前后顺次排列的前壳14、中壳15和后壳16连接形成。前壳14和中壳15围合而形成容置喇叭的第一腔体,中壳15和后壳16围合形成容置电路板30、电池60、天线、弹片、指示灯等结构的第二腔体。

出于便利装配的目的,一般将电路板30、电池60等结构固定在中壳15,而后再将后壳16与中壳15固定连接。因此,将充电触点40设于中壳15而非后壳16,有利于便利装配操作和充电连接。此外,将充电触点40设于机柄12靠近机身11的位置而非下端或机身11,有利于空间布置。

图示结构中,充电触点40有两个,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耳机1还包括磁性件50,磁性件50设于机柄12并靠近充电触点40的位置。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1为tws耳机1,耳机1置于充电盒中进行充电。充电盒内开设有供耳机1置入的容置腔。充电盒内设有与磁性件50磁性连接的吸附件,以便于将耳机1快速且准确地匹配和固定于容置腔中。充电盒内置有用于与充电触点40电连接以对耳机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磁性件50靠近充电触点40设置,以利于提高充电触点40与充电盒之间连接稳固性,继而提高充电的有效性。

本实施例中,磁性件50有一个,充电触点40设于机柄12,且靠近机身11。与喇叭18中的磁铁一起,被充电盒磁性吸附,而使耳机1更好地固定在充电盒中。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耳机1包括设于后腔的低音管18,低音管18为弧形沿喇叭17的周沿设置。该设计使得结构紧凑而有利于耳机1的小型化设计。

优选的,中壳15朝向喇叭17的表面开设有弧形的低音槽182,另设有封闭低音槽182以形成低音管18的封板18,封板18开设有连通后腔的第一连通孔1801。请参照图8和图9,封板18的弧长小于低音槽182而在其端部形成该第一连通孔1801,中壳15在背离喇叭17的表面开设有与低音槽182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802,第一连通孔1801和第二连通孔1802分别位于低音槽182的两端,来自后腔的声波从第一连通孔进入低音管18,而后从第二连通孔182流动到耳机1的外部空间。通过在中壳15上开设低音槽182并与封板18的配合设计,相比于低音管18的独立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减少低音管18占用的空间尺寸,并简化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