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530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更详细地说,涉及例如静像照相机、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的模式设定和摄像部的控制、以及控制作为镜头保护用遮蔽板的镜头挡板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在静像照相机、摄像机等的摄像装置中具备如下结构设置作为镜头保护用遮蔽板的镜头挡板,在不进行拍摄的期间关闭镜头挡板来保护镜头。
特别是在最近的数字照相机中大多是如下结构根据用户的各种操作信息,进行是正在执行摄影、还是不是正在执行摄影的状态判别,根据该判别信息来控制镜头挡板的开闭。
另外,多数数字照相机是从电池(battery)提供电力的结构,通常为了降低电池的消耗,在用户没有进行拍摄的期间,对包含有摄像装置中的镜头驱动部等的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例如,近来的照相机具备液晶显示器等的监视器,可进行将已拍摄的数据显示在监视器上等的再现处理。例如,在进行利用监视器的再现的期间,通过对包含镜头驱动部等的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降低电池消耗。
以往的具有自动开闭型镜头挡板的照相机为如下结构在对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之前,进行关闭镜头挡板的处理。因而,在对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之后,即使要开始摄影也不能立即开始摄影。即,因为必须进行打开镜头挡板的处理动作。如果设成对摄像部不停止提供电力、而继续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结构,则可维持一直打开镜头挡板的状态,可立即开始摄影,但是使打开了镜头挡板的状态继续会存在增加灰尘等附着在镜头上的机会的问题。因此,想尽量关掉镜头挡板。另外,还产生耗电增大的问题。
在以往普通的照相机中,对切换到利用监视器进行再现的再现模式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定,在经过了固定时间之后关闭摄像部的电源。但是,在发生向再现模式的切换后的固定的期间,镜头挡板一直被打开。也就是说,镜头挡板的控制与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打开/关闭联动,进行如下控制即使利用监视器正在进行内容再现的情况下,在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期间也将镜头挡板设为打开状态,并将对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作为条件,将镜头挡板设为关闭状态。

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采用与对具有镜头驱动部等的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有无独立地执行镜头挡板的开闭处理的结构,可进行摄影状态和再现状态之间的平稳的切换,还进行摄像装置中的模式设定和摄像部的控制、以及实现耗电的抑制、镜头保护的镜头挡板的控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第1侧面是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部,其执行图像的摄影处理;镜头挡板,其遮蔽摄像部的镜头前面;显示部,其显示记录在记录部中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部,其根据来自模式切换部的模式切换指示,进行摄像装置的模式切换控制,
上述控制部是执行摄影模式、再现模式、以及查看模式这3个模式的切换控制的结构,其中,上述摄影模式是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上述摄像部的图像摄影的模式;上述再现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仅以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后停止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上述查看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
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是执行摄像部的状态控制的结构,进行以下控制在上述摄影模式下,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图像摄影的摄影状态,在上述再现模式下,从开始该再现模式起在上述阈值时间内,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查看状态,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之后,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的关闭状态,在上述查看模式下,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查看状态。
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执行以下控制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将上述镜头挡板从打开状态设定为关闭状态,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时,将上述镜头挡板维持在打开状态。
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部是响应于摄像部的状态转移来输出执行上述镜头挡板的开闭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的结构,上述控制部为如下结构当执行上述摄像部的状态控制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或者无效的命令,执行间接的上述镜头挡板的驱动控制,至少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执行将上述镜头挡板维持在打开状态的控制。
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部是响应于摄像部的状态转移来输出执行上述镜头挡板的开闭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的结构,上述控制部为如下结构当执行上述摄像部的状态控制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或者无效的命令,执行间接的上述镜头挡板的驱动控制,至少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执行将上述镜头挡板从打开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的控制。
而且,本发明的第2侧面是在摄像装置中进行摄像装置的控制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模式控制步骤,在控制部中根据来自模式切换部的模式切换指示,进行摄像装置的模式切换控制,上述模式控制步骤是执行摄影模式、再现模式、以及查看模式这3个模式的切换控制的步骤,其中,上述摄影模式是对进行图像摄影处理的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上述摄像部的图像摄影的模式;上述再现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仅以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而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后停止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上述查看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
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控制方法还具有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摄像部的状态控制的摄像部状态控制步骤,该摄像部状态控制步骤是如下的控制步骤在上述摄影模式下,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图像摄影的摄影状态,在上述再现模式下,从开始该再现模式起在上述阈值时间内,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查看状态,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之后,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的关闭状态,在上述查看模式下,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查看状态。
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控制方法还具有对遮蔽上述摄像部的镜头前面的镜头挡板执行驱动控制的镜头挡板控制步骤,上述镜头挡板控制步骤是执行如下控制的步骤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将上述镜头挡板从打开状态设定为关闭状态,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时,将上述镜头挡板维持在打开状态。
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控制方法还具有在上述摄像部中响应于摄像部的状态转移,输出使执行上述镜头挡板的开闭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的步骤;以及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上述摄像部的状态控制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或者无效的命令的命令输出步骤,至少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时,执行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将上述镜头挡板维持在打开状态的控制。
而且,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控制方法还具有在上述摄像部中响应于摄像部的状态转移,输出使执行上述镜头挡板的开闭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的步骤;以及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上述摄像部的状态控制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或者无效的命令的命令输出步骤,至少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执行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将上述镜头挡板从打开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的控制。
而且,本发明的第3侧面是在摄像装置中执行摄像装置的控制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作为在控制部中执行的步骤,具有根据来自模式切换部的模式切换指示来进行摄像装置的模式切换控制的模式控制步骤,上述模式控制步骤是执行摄影模式、再现模式、以及查看模式这3个模式的切换控制的步骤,其中,上述摄影模式是对进行图像的摄影处理的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上述摄像部的图像摄影的模式;上述再现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仅以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而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后停止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上述查看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
此外,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是对于例如可执行各种程序代码的通用计算机系统,通过以计算机可读的形式提供的存储介质、通信介质例如CD、FD、MO等存储介质、或者网络等通信介质,可提供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将这样的程序以计算机可读的形式提供,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对应于程序的处理。
通过基于后面叙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的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会变得更清晰。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系统是指多个装置的逻辑集合结构,不限于各结构的装置在同一壳体内。
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执行作为摄像装置的模式的以下3个模式的切换控制的结构,所述3个模式为(a)摄影模式是对进行图像的摄影处理的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摄像部的图像摄影的模式;
(b)再现模式是可进行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仅以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对摄像部提供电力而在经过阈值时间后停止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以及(c)查看模式是可进行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而且,进行在查看模式中使镜头挡板为打开状态、在再现模式中使镜头挡板为关闭状态的控制,因此,在频繁切换摄影和再现的情况下,通过设定成查看模式可立即执行开始摄影,另外,在不频繁切换再现和摄影的情况下,通过设为再现模式来关闭镜头挡板,从而实现镜头的保护,进行与用户的利用情况相应的最佳控制。
图1的(1)、(2)是说明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有关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结构以及镜头挡板的动作的图。
图2是说明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有关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说明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有关的摄像装置的可设定模式、摄像部状态、镜头挡板状态的图。
图4是说明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有关的摄像装置的状态转移的图。
图5是说明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有关的摄像装置的状态转移的图。
图6是说明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有关的摄像装置的状态转移的图。
图7是说明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有关的摄像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摄像机;111镜头;112镜头挡板;120静像照相机;121镜头;122镜头挡板;201用户接口控制部;202模式切换单元;203摄像部;204镜头挡板;205时间测定部;206显示部;207记录介质;500摄像装置;510摄像单元;511光学模块;512照相机控制部;513信号变换部;514摄像信号处理部;515声音输入部;516声音信号处理部;520记录再现处理单元;521编码/解码部;522缓冲存储器;523记录部I/F;524输出处理部;530控制单元;531CPU;532ROM;533RAM;534操作输入I/F;535显示控制部;536存储卡I/F;537时间测定部;541操作输入部;542显示部;543存储卡;550镜头挡板;560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结构例。在图1中,作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例子,主要示出了进行运动图像摄影的摄像机110、进行静止图像摄影的静像照相机120。在这些摄像装置中,设置有作为镜头保护用遮蔽板的镜头挡板。镜头挡板通过摄像装置内的控制部的控制,进行开闭动作。
在图1的(1)所示的摄像机110的下部示出的(a)、(b)是从正面观看摄像机110的图,具有图中示出的(a)、(b)的状态。(a)是打开了镜头挡板的状态,是露出了镜头111的状态。(b)是关闭了镜头挡板112的状态,是由镜头挡板112遮蔽了镜头的状态。
同样地,在图1的(2)所示的静像照相机120的下部示出的(a)是打开了镜头挡板的状态,是露出了镜头121的状态。(b)是关闭了镜头挡板122的状态,是由镜头挡板122遮蔽了镜头的状态。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110、静像照相机120等摄像装置,是具有根据情况进行开闭处理的镜头挡板的摄像装置。根据摄像装置内的摄像部以及控制部的控制,执行镜头挡板的开闭控制。
接着,参照图2,示出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主要结构的框图。此外,图2是表示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所需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关于详细的装置结构在后面说明。如图2所示,摄像装置具有执行摄像装置的整体控制的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作为利用操作开关等的模式切换输入部的模式切换单元202、由具有运动图像或者静止图像的摄影处理功能的光学系统等构成的摄像部203、作为摄像部203内的镜头遮蔽板的镜头挡板204、时间测定部(定时器)205、显示部206、介质(记录介质)207。
模式切换单元202是针对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的输入部。可由作为硬件的开关或者软件的开关来实现。模式切换单元202对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输入“摄影模式”、“再现模式”、“查看模式”这3个模式的切换指示。
在摄像装置的模式(状态)中有“摄影模式”、“再现模式”、“查看模式”这3个模式。
“摄影模式”是与将通过摄像部203的摄影处理获取的输入信号记录到介质(记录介质)207中的处理的执行状态或者可执行状态对应的模式。
在“摄影模式”中,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
“再现模式”是与再现记录在介质(记录介质)207中的数据、并输出到显示部206的处理的执行状态或者可执行状态对应的模式。
在“再现模式”中有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的情况(摄像部203处于查看状态)和不提供电力的情况(摄像部203处于关闭状态)。在再现模式刚开始后,通过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的控制,摄像部203成为查看状态,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但是当由时间测定部(定时器)205来测定再现模式开始后的经过时间、并经过预先决定的时间时,通过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的控制,摄像部203被设定为关闭状态,对摄像部203停止提供电力。此外,在后面叙述这些具体的处理顺序。
“查看模式”是再现记录在介质(记录介质)207中的数据并输出到显示部206的处理的执行状态或者可执行状态。
“查看模式”与上述的“再现模式”类似,但是在“查看模式”中,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而不停止提供电力。即在摄像装置被设定为“查看模式”的情况下,摄像部203通过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的控制进行控制使得维持“查看状态”,向摄像部203继续提供电力,维持在可立即执行摄影开始的状态。在后面叙述这些处理的具体顺序。
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根据来自模式切换单元202的模式切换指示,执行摄像装置的模式切换处理,还执行摄像部203的状态控制。根据来自模式切换单元202的模式切换指示、以及时间测定部(定时器)205的时间测定信息,执行摄像部203的状态控制。而且,在控制控制部203的状态时,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根据设定状态对摄像部203进行电力提供控制。
摄像部203具备镜头等的光学系统、摄像元件等,是执行摄影处理并进行镜头控制、进行来自照相机的信号处理的模块。根据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的控制,对摄像部203的状态进行切换。摄像部203具有“关闭状态”、“摄影状态”、“查看状态”这3个状态。
“关闭状态”是在摄像装置处于“再现模式”的情况下所设定的状态之一。
在“关闭状态”中不进行图像摄影,因此停止向摄像部203提供电力、或者使其处于可停止状态。
“摄影状态”是在摄像装置处于“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被设定的状态。是在摄像部203中可将拍摄的图像记录到介质(记录介质)207中的状态。
在“摄影状态”中,处于电源向摄像部203供电的状态。
“查看状态”是在摄像装置处于“查看模式”的情况下被设定的。另外,是在摄像装置处于“再现模式”的情况下被设定的状态之一。
在“查看状态”中处于电源向摄像部203供电的状态。
参照图3说明摄像装置的“模式”和摄像部203的“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摄像装置可设定为“摄影模式”、“再现模式”、“查看模式”这3个模式,摄像部203具有“关闭状态”、“摄影状态”、“查看状态”这3个状态。
可设定的模式和状态之间的对应有图3所示的4个方式。
A.“摄影模式”—“摄影状态”B.“查看模式”—“查看状态”C.“再现模式”—“查看状态”D.“再现模式”—“关闭状态”即,有上述4个方式。在后面说明这些模式、状态设定的转移。此外,在图3中还示出了镜头挡板204的打开(打开状态)和关闭(关闭状态)、与上述摄像装置的“模式”以及摄像部203的“状态”之间的对应,但是关于这些在后面叙述。
说明如图2所示的其他结构要素。镜头挡板204是用于防止摄像部203中所包含的镜头上附着外部的灰尘、指纹等的罩。根据来自摄像部203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来执行镜头挡板204的开闭。但是,可从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对摄像部203输入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或者无效的命令的允许/禁止标志(Enable/Disable),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具有可间接地控制镜头挡板204的开闭的结构。
镜头挡板204的打开(打开状态)和关闭(关闭状态)、与上述摄像装置的“模式”以及摄像部203的“状态”的对应如图3所示,如下所示。
A.“摄影模式”—“摄影状态”“打开(打开状态)”B.“查看模式”—“查看状态”“打开(打开状态)”C.“再现模式”—“查看状态”“关闭(关闭状态)”D.“再现模式”—“关闭状态”“关闭(关闭状态)”即,例如用户对模式切换单元(开关)202进行操作,在将摄像装置设定为查看模式的情况下,摄像部203的“状态”始终处于查看状态并被提供电力,且镜头挡板204维持在“打开(打开状态)”。因而,在查看模式中,即使用户利用显示部(监视器)206进行摄影数据的再现、确认等的情况下,也处于随时能够立即开始摄影的状态。
另一方面,用户对模式切换单元(开关)202进行操作而将摄像装置设定为再现模式的情况下,在再现模式刚开始之后摄像部203的“状态”处于查看状态并被提供电力,但是将预先规定的时间(到时限时间)的经过作为条件,摄像部203的“状态”成为关闭状态,被停止提供电力。此外,当摄像装置被设定为再现模式时,镜头挡板204成为“关闭(关闭状态)”,可防止灰尘附着在镜头上等。
这样,可进行如下选择在有紧急摄影再开始的预定的情况下,用户将摄像装置设定为查看模式,在没有紧急摄影预定的情况下,将摄像装置设为再现模式来实现镜头保护。
参照图4~图6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的“模式”、摄像部203的“状态”、镜头挡板204的“开闭”的转移的具体例。
图4是说明摄像装置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的情况的处理的图。图4中示出了与(a)摄像装置模式(b)时间测定(c)摄像部状态(d)镜头挡板的开闭的各自的时间经过对应的状态转移。图中时间(t)从左到右流逝。
在时间Ta1~Ta2中摄像装置的模式是“摄影模式”。在摄像装置的模式处于“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如参照图3所说明,设定为A.摄像装置=“摄影模式”,摄像部=“摄影状态”,镜头挡板=“打开(打开状态)”。在该期间,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是可执行摄影的状态。
在时间Ta2,通过模式切换单元202例如开关来执行模式切换。即,执行从“摄影模式”到“再现模式”的切换。该模式切换信号被输入到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响应于该模式切换,执行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摄影状态”切换到“查看状态”的处理。而且,利用时间测定部(定时器)205来开始对从模式切换时(Ta2)起的经过时间进行测定。
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执行如下处理预先将阈值时间(Th)保持在存储器中,从开始“再现模式”至到达阈值时间为止,将摄像部203的状态设为“查看状态”,继续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但是将阈值时间(Th)的经过(图4的时间Ta3)作为条件,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查看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停止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
另一方面,在该状态转移中,镜头挡板204在时间Ta2以执行了将模式从“摄影模式”切换到“再现模式”为条件,从“打开(打开状态)”设定为“关闭(关闭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来自摄像部203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来执行镜头挡板204的开闭处理。但是,可从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对摄像部203输入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或者无效的命令的允许/禁止标志(Enable/Disable),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间接地控制镜头挡板204的开闭。
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在执行了从“摄影模式”到“再现模式”的切换的情况下,执行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摄影状态”切换到“查看状态”的处理,并且对摄像部203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的允许标志(Enable)。摄像部203响应于从“摄影状态”到“查看状态”的切换,输出关闭镜头挡板204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镜头挡板204从“打开(打开状态)”设定为“关闭(关闭状态)”。镜头挡板开闭的允许/禁止标志被设定为Enable,因此镜头挡板被关闭。
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从开始“再现模式”至到达阈值时间为止,将摄像部203的状态设为“查看状态”而继续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但是将阈值时间(Th)的经过(图4的时间Ta3)作为条件,进行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查看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的处理,然而在该状态切换时,摄像部203也可以输出将镜头挡板204从“打开(打开状态)”设定为“关闭(关闭状态)”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但是,镜头挡板204已关闭,因此不进行实际动作。镜头挡板开闭的允许/禁止标志的状态可以是Enable/Disable中的任意的设定。
图5是说明摄像装置从“再现模式”转移到“摄影模式”的情况的处理的图。图5也与图4相同,示出了与(a)摄像装置模式(b)时间测定
(c)摄像部状态(d)镜头挡板的开闭的各自的时间经过对应的状态转移。图中时间(t)从左到右流逝。
在时间Tb1~Tb2,摄像装置的模式是“再现模式”。在摄像装置的模式处于“再现模式”的情况下,如参照图3所述,是C.摄像装置=“再现模式”,摄像部=“查看状态”,镜头挡板=“关闭(关闭状态)”D.摄像装置=“再现模式”,摄像部=“关闭状态”,镜头挡板=“关闭(关闭状态)”中的某一个,图5是说明处于D.摄像装置=“再现模式”,摄像部=“关闭状态”,镜头挡板=“关闭(关闭状态)”的状态下从“再现模式”转移到“摄影模式”的情况的处理的图。
在时间Tb2,通过模式切换单元202例如开关来执行模式切换。即,执行从“再现模式”到“摄影模式”的切换。该模式切换信号被输入到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响应于该模式切换,执行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到“摄影状态”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该状态转移中,镜头挡板204在时间Tb2以执行了将模式从“再现模式”切换到“摄影模式”为条件,从“关闭(关闭状态)”设定为“打开(打开状态)”。
根据来自摄像部203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来执行镜头挡板204的开闭处理。在该模式切换时,从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对摄像部203输入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的允许/禁止标志(Enable)。
在执行了从“再现模式”到“摄影模式”的切换的情况下,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执行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到“摄影状态”的处理,并且对摄像部203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的允许/禁止标志(Enable)。摄像部203根据从“关闭状态”到“摄影状态”的切换,输出打开镜头挡板204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镜头挡板204从“关闭(关闭状态)”被设定为“打开(打开状态)”。由于镜头挡板开闭的允许/禁止标志被设定为Enable,因此镜头挡板被打开。
此外,在摄像装置的模式处于“再现模式”的情况下,如参照图3所述,是C.摄像装置=“再现模式”,摄像部=“查看状态”,镜头挡板=“关闭(关闭状态)”D.摄像装置=“再现模式”,摄像部=“关闭状态”,镜头挡板=“关闭(关闭状态)”中的某一个,在摄像装置的模式从“再现模式”切换到“摄影模式”的情况下,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对摄像装置执行从“查看状态”到“摄影状态”、或者从“关闭状态”到“摄影状态”的状态转移。而且,当该状态转移时,对摄像部203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的允许/禁止标志(Enable)。
摄像部203配合从“关闭状态”到“摄影状态”、或者从“查看状态”到“摄影状态”的切换,输出打开镜头挡板204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镜头挡板204从“关闭(关闭状态))”被设定为“打开(打开状态)”。由于镜头挡板开闭的允许/禁止标志被设定为Enable,因此镜头挡板被打开。
接着,参照图6,说明摄像装置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进而从“查看模式”转移到“摄影模式”的情况的处理。图6也与图4相同,示出了与(a)摄像装置模式(b)时间测定
(c)摄像部状态(d)镜头挡板的开闭的各自的时间经过对应的状态转移。图中时间(t)从左到右流逝。
在时间Tc1~Tc2,摄像装置的模式是“摄影模式”。在摄像装置的模式处于“摄影模式”的情况下,如参照图3所述被设定为A.摄像装置=“摄影模式”,摄像部=“摄影状态”,镜头挡板=“打开(打开状态)”。在该期间,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是可执行摄影的状态。
在时间Tc2,通过模式切换单元202例如开关来执行模式切换。即,执行从“摄影模式”到“查看模式”的切换。该模式切换信号被输入到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响应于该模式切换,执行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摄影状态”切换到“查看状态”的处理。该处理与先前参照图4所说明的从“摄影状态”到“查看状态”的切换处理相同,但是在从“摄影状态”切换到“查看状态”的情况下,不执行切换到“再现模式”时所执行的利用时间测定部(定时器)205的时间测定。
即,如先前所说明那样,在“查看模式”中摄像部203始终被设定为“查看状态”。即,如先前参照图3所述,设定为B.摄像装置=“查看模式”,摄像部=“查看状态”,镜头挡板=“打开(打开状态)”。当从“摄影模式”切换到“再现模式”时,直到阈值时间为止将摄像部203设为查看状态,然后进行切换到关闭状态的处理,因此进行了利用定时器的时间测定,但是在“查看模式”中摄像部203始终被设定为“查看状态”,继续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且镜头挡板也被设定为“打开(打开状态)”,随时处于可立即开始摄影的设定。即,该查看模式是在摄影执行时一边确认拍摄的图像一边进行摄像的处理中适用的模式。在设定为该查看模式期间不停止对摄像部203提供电力,另外也不关闭镜头挡板。
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响应于时间Tc2的模式切换,执行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摄影状态”切换到“查看状态”的处理,而且对于摄像部203,向摄像部203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的禁止标志(Disable)。根据该禁止标志,即使摄像部203在时间Tc2的模式切换时根据从“摄影状态”到“查看状态”的切换而输出关闭镜头挡板204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也根据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的禁止标志(Disable),镜头挡板驱动信号被无效,结果镜头挡板204维持“打开(打开状态)”状态。
不管是在先前参照图4所说明的从“摄影模式”切换到“再现模式”时、还是在图6所示的从“摄影模式”切换到“查看模式”时,在任一个情况下摄像部203都从“摄像状态”转移到“查看状态”,进行完全相同的状态转移,因此只要不应用特别的程序,摄像部就执行相同的处理,并作为结果输出将镜头挡板204从“打开(打开状态)”设定为“关闭(关闭状态)”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但是,当从“摄影模式”切换到“查看模式”时,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向摄像部203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的禁止标志(Disable)。由此,镜头挡板驱动信号被无效,结果镜头挡板204维持“打开(打开状态)”状态。
另一方面,在先前参照图4所说明的从“摄影模式”切换到“再现模式”时,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向摄像部203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的允许标志(Enable)。由此,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结果镜头挡板204从“打开(打开状态)”转移到“关闭(关闭状态)”。
在图6中还示出了从“查看模式”到“摄影模式”的转移状态。在时间Tc3,通过模式切换单元202例如开关来执行模式切换。即,执行从“查看模式”到“摄影模式”的切换。该模式切换信号被输入到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响应于该模式切换,执行将摄像部203的状态从“查看状态”切换到“摄影状态”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该状态转移中,摄像部203输出镜头挡板驱动信号。即,与参照图5所说明的摄像部的状态转移、即从“关闭状态”到“摄影状态”的状态转移时相同,输出打开镜头挡板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此外,如先前参照图4所述,在摄像装置为“再现模式”的情况下,摄像部203不管处于“查看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镜头挡板204都是关闭状态,在摄像装置是“再现模式”,摄像部203处于“查看状态”或者“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在转移到“摄影模式”的情况下摄像部203转移到“摄影状态”,此时输出打开镜头挡板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进行使镜头挡板204从“关闭(关闭状态)”转移到“打开(打开状态)”的处理。
即使在图6所示的时间Tc3的从“查看模式”转移到“摄影模式”时,摄像部203也通过从“查看状态”转移到“摄影状态”,进行与从“再现模式”转移到“摄影模式”时完全相同的状态转移,因此只要不应用特别的程序,摄像部就执行相同的处理,结果输出将镜头挡板204从“关闭(关闭状态)”设定为“打开(打开状态)”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但是,在从“查看模式”切换到“摄影模式”时,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向摄像部203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的禁止标志(Disable)。由此,镜头挡板驱动信号被无效,作为结果,镜头挡板204维持“打开(打开状态)”状态。
即,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在从“摄影模式”到“查看模式”、从“查看模式”到“摄影模式”的这些模式切换时,通过对摄像部203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的禁止标志(Disable),能够将摄像部203在状态切换时输出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设为无效,将镜头挡板204维持在“打开(打开状态)”的状态,其结果,在查看模式中可立即开始摄影。
最后,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体的详细结构例。图7是表示本发明摄像装置500的结构例的图。摄像装置500,作为主要的处理模块具有摄像单元510、记录再现处理单元520、以及控制单元530,还具有镜头挡板550、记录介质560、操作输入部(模式切换单元)541、显示部542、存储卡543。
如图2所示的结构图中的用户接口(UI)控制部201包含在控制单元530中。图2的模式切换单元202相当于图7中的操作输入部541。摄像部203相当于摄像单元510,镜头挡板204对应于镜头挡板550。时间测定部205在图7中相当于控制单元530的时间测定部537。图2的显示部206对应于图7的显示部542,记录介质207对应于记录介质560。
摄像单元510具备光学模块511、照相机控制部512、信号变换部513、摄像信号处理部514、声音输入部515、以及声音信号处理部516。光学模块511在内部具备用于拍摄被摄体的镜头组、光圈调整机构、聚焦调整机构、变焦机构、快门机构、闪光机构、以及手抖动校正机构等。从控制单元530输入控制信号,照相机控制部512生成提供给光学模块511的控制信号。并且,将生成的控制信号提供给光学模块511,进行变焦控制、快门控制、以及曝光控制等的控制。照相机控制部512执行镜头挡板550的开闭控制。即,如上所述,输出镜头挡板驱动信号,将镜头挡板设定为“打开(打开状态)”或者“关闭(关闭状态)”。
信号变换部513由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的摄像元件构成,通过光学模块511的像成像在其成像面上。该信号变换部513根据快门操作,接收从控制部530提供的图像取入定时信号,将成像在成像面上的被摄体像变换为摄像信号,并提供给摄像信号处理部514。
摄像信号处理部514根据来自控制部530的控制信号,进行关于摄像信号的伽马校正、AGC(Auto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等的处理,并且还进行将摄像信号变换成作为数字信号的图像信号的处理。声音输入部515收集摄影时的被摄体周围的声音。来自该声音输入部515的声音信号被提供给声音信号处理部516。声音信号处理部516根据来自控制部530的控制信号,进行关于声音信号的校正、AGC等的处理,并且还进行将声音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
如先前参照图2及其后的图所述,控制单元530进行将摄像单元510设定为“摄影状态”、“查看状态”、“关闭状态”这3个状态中任意一个的控制。即,控制单元530根据由操作输入部(模式切换单元)541的操作进行的模式设定、或者时间测定部537的测定时间,进行将摄像单元510设定为“摄影状态”、“查看状态”、“关闭状态”这3个状态中任意一个的控制。
另外,配合该状态切换控制,控制单元530对摄像单元510的照相机控制部512输出作为使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无效的命令的允许/禁止标志(Enable/Disable)。
记录再现处理单元520具备编码/解码部521、缓冲存储器522、记录部接口523、以及输出处理部524。编码/解码部521具有对来自摄像单元510的图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追加记录信息进行编码和多路复用而变换为压缩数据的编码功能。另一方面,编码/解码部521具有从压缩数据中分离出图像信号以及声音信号、追加记录信息并进行解码的解码功能。另外,编码/解码部521根据来自控制单元530的控制信号,对来自摄像信号处理部514的图像信号进一步进行自动白平衡控制、曝光校正控制、与数字变焦倍率相应的扩大控制等。
记录部接口523从编码/解码部521接收压缩数据,写入到记录介质560。另外,记录部接口523从记录介质560读出压缩数据,提供给编码/解码部521。输出处理部524通过来自控制单元530的控制,将来自编码/解码部521的压缩数据提供给控制单元530、其他的外部设备。缓冲存储器522例如由SDRAM等构成,作为编码/解码部521中的用于编码或者解码的工作领域而被利用。
控制单元530通过系统总线连接以下单元而构成执行各种控制程序的CPU53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53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533、用于连接操作输入部(模式切换单元)541的操作输入接口534、用于连接显示部542的显示控制部535、以及用于记录摄像时刻、测定作为先前所说明的状态转移触发的时间的时间测定部537。
CPU531管理控制单元530整体的处理,作为工作领域使用RAM533。ROM532中写入用于控制摄像单元510的程序、用于执行图像信号、声音信号的记录控制以及再现控制等的程序。
在与操作输入接口534连接的操作输入部541中,除了切换摄影模式、再现模式、查看模式等的模式的切换键以外,还设置有变焦调整键、用于曝光调整的键、快门键、运动图像摄影用键、显示部542中显示调整键等的多个键。操作输入接口534将来自操作输入部541的操作信号传送给CPU531。CPU531判别在操作输入部541中是否操作了某个键,进行与该判别结果相应的控制处理。
与显示控制部535连接的显示部542例如由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在控制单元530的控制下,显示来自摄像单元510的图像信号、从记录介质560读出的图像信号。
存储卡接口536将来自编码/解码部521的压缩数据写入到存储卡543。另外,存储卡接口536从存储卡543读出压缩数据并提供给编码/解码部521。时间测定部537作为摄影数据的属性信息生成表示年、月、日、时、分、秒等的时间信息,还进行上述模式、状态切换时的时间测定。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详细解释了本发明。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行该实施例的修改、代用是显而易见的。即,以例示的方式公开了本发明,不应该被限定地解释。为了判断本发明的要旨,应参考权利要求
书。
另外,在说明书中说明的一系列处理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或者两者的复合结构来执行。在通过软件执行处理的情况下,可将记录了处理顺序的程序安装到在专用的硬件中装入的计算机内的存储器中而执行,或者将程序安装到可执行各种处理的通用的计算机中而执行。
例如,可将程序预先记录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硬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或者,可将程序临时或者永久存储(记录)在软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MO(Magneto optical磁光)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中。这种可移动记录介质可作为所谓的套装软件来提供。
此外,程序除了可以从如上所述的可移动记录介质安装到计算机以外,还可以从下载站点无线传送到计算机,或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传送到计算机,可在计算机中接收这样传送过来的程序,安装到内置的硬盘等的记录介质中。
此外,说明书中记载的各种处理不仅按照记载按时间顺序执行,还可以根据执行处理的装置的处理能力或者需要,并行或者单独地执行。另外,本说明书中系统是多个装置的逻辑集合结构,不限于各结构的装置在同一壳体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为摄像装置的模式,构成为执行以下3个模式的切换控制,其中,(a)摄影模式是对进行图像的摄影处理的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摄像部的图像摄影的模式;(b)再现模式是可进行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仅以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对摄像部提供电力、在经过阈值时间后停止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c)查看模式是可进行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而且,进行在查看模式中将镜头挡板设为打开状态、在再现模式中将镜头挡板设为关闭状态的控制,因此,在频繁切换摄影和再现的情况下,通过设定成查看模式可立即开始摄影,另外,在不频繁切换再现和摄影的情况下,通过设为再现模式而关闭镜头挡板,实现镜头的保护,可进行与用户的利用状况相应的最佳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部,其执行图像的摄影处理;镜头挡板,其遮蔽摄像部的镜头前面;显示部,其显示记录在记录部中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部,其根据来自模式切换部的模式切换指示,进行摄像装置的模式切换控制,上述控制部是执行摄影模式、再现模式、以及查看模式这3个模式的切换控制的结构,其中,上述摄影模式是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上述摄像部的图像摄影的模式;上述再现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仅以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后停止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上述查看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是执行摄像部的状态控制的结构,进行以下控制在上述摄影模式下,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图像摄影的摄影状态,在上述再现模式下,从开始该再现模式起在上述阈值时间内,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查看状态,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之后,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的关闭状态,在上述查看模式下,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查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执行以下控制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将上述镜头挡板从打开状态设定为关闭状态,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时,将上述镜头挡板维持在打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部是响应于摄像部的状态转移来输出执行上述镜头挡板的开闭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的结构,上述控制部为如下结构当执行上述摄像部的状态控制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或者无效的命令,执行间接的上述镜头挡板的驱动控制,至少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执行将上述镜头挡板维持在打开状态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部是响应于摄像部的状态转移来输出执行上述镜头挡板的开闭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的结构,上述控制部为如下结构当执行上述摄像部的状态控制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或者无效的命令,执行间接的上述镜头挡板的驱动控制,至少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执行将上述镜头挡板从打开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的控制。
6.一种摄像装置控制方法,是在摄像装置中进行摄像装置的控制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模式控制步骤,在控制部中根据来自模式切换部的模式切换指示,进行摄像装置的模式切换控制,上述模式控制步骤是执行摄影模式、再现模式、以及查看模式这3个模式的切换控制的步骤,其中,上述摄影模式是对进行图像摄影处理的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上述摄像部的图像摄影的模式;上述再现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仅以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后停止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上述查看模式是可进行上述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控制方法还具有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摄像部的状态控制的摄像部状态控制步骤,该摄像部状态控制步骤是如下的控制步骤在上述摄影模式下,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图像摄影的摄影状态,在上述再现模式下,从开始该再现模式起在上述阈值时间内,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查看状态,在经过上述阈值时间之后,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停止提供电力的关闭状态,在上述查看模式下,设定为对上述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查看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控制方法还具有对遮蔽上述摄像部的镜头前面的镜头挡板执行驱动控制的镜头挡板控制步骤,上述镜头挡板控制步骤是执行如下控制的步骤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将上述镜头挡板从打开状态设定为关闭状态,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时,将上述镜头挡板维持在打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控制方法还具有在上述摄像部中响应于摄像部的状态转移,输出使执行上述镜头挡板的开闭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的步骤;以及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上述摄像部的状态控制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或者无效的命令的命令输出步骤,至少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查看模式时,执行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无效的命令、将上述镜头挡板维持在打开状态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摄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控制方法还具有在上述摄像部中响应于摄像部的状态转移,输出使执行上述镜头挡板的开闭的镜头挡板驱动信号的步骤;以及在上述控制部中执行上述摄像部的状态控制时,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或者无效的命令的命令输出步骤,至少当从摄影模式转移到再现模式时,执行对上述摄像部输出使上述镜头挡板驱动信号有效的命令、将上述镜头挡板从打开状态转移到关闭状态的控制。
专利摘要
提供一种可进行与用户的利用状况相应的最佳控制的摄像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方法。作为摄像装置的模式,执行如下(a)摄影模式、(b)再现模式、(c)查看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切换,将镜头挡板在查看模式中设为打开状态,在再现模式中设为关闭状态,其中,摄影模式是对摄像部提供电力、可执行摄像部的图像摄影的模式;再现模式是可进行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仅以预先决定的阈值时间对摄像部提供电力而在经过阈值时间后停止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查看模式是可进行显示部中的数据再现、且对摄像部提供电力的模式。利用该结构,可进行与用户的利用状况相应的最佳控制。
文档编号G03B11/00GK1992806SQ200610167337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7日
发明者笹野隆昭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