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667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个、多个耳机,或用于一个或多个电子装置的耳机组。
目前有用于声频设备如激光声频唱机(小型唱片)、盒式磁带唱机或收音机的耳机,有用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如便携式电话装置或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装置的耳机-传声器组合件。
当某人戴上声频设备的耳机时,他无法有效地听见来自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传声器组合件的声音。类似地,当某人戴上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传声器组合件时,他无法有效地听见来自声频设备的耳机的声音。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耳机(一个或多个),或改进的耳机组。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声频设备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装置,该耳机装置包含用于和声频设备可拆开连接的第一插头;用于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拆开连接的第二插头;连接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用于将经过第一插头传送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的声音,并将经过第二插头传送的第二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的电声换能器;及设置在第一插头和电声换能器之间用于控制传送到电声换能器的第一电信号电平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声频设备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装置,该装置包含用于和声频设备可拆开连接的第一插头;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拆开连接的第二插头;电声换能器;连接到第二插头用于检测呼叫-相关电信号是否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的第一装置;及连接到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电声换能器和第一装置,用于当第一装置检测出呼叫-相关电信号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时将第一插头从电声换能器拆开,并将第二插头连接到电声换能器上的第二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建立在其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耳机装置,该装置还包含连接到第二插头用于检测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的语言电信号电平的第三装置;连接到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电声换能器和第三装置,用于当第三装置检测的电平等于或高于预定参考电平时将第一插头从电声换能器上拆开,并将第二插头连接到电声换能器上的第四装置;连接到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电声换能器和第三装置,用于在由第三装置检测的电平低于预定参考电平时,将第二插头从电声换能器拆开,并将第一插头连接到电声换能器上,然后在比预定的时间长度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低于这一预定参考电平的第五装置;及连接到第一插头、第二插头、电声换能器和第三装置,用于在由第三装置检测的电平低于预定的参考电平的情况下保持第一插头与电声换能器上拆开并保持第二插头连接到电声换能器,然后在预定的时间长度或更短的时间内保持低于预定的参考电平的第六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建立在其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耳机装置,该装置还包含连接到第二插头的耳机元件,及连接到第二插头用于产生一个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开关。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建立在其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耳机装置,该装置还包含连接到第二插头的耳机元件,及连接到第二插头用于产生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开关。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声频设备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装置,该装置包含用于和声频设备可拆开连接的第一插头;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拆开连接的第二插头;连接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用于将经过第一插头传送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并将经过第二插头传送的第二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的电声换能器;及设置在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电声换能器之间用于在减低另一个电平时增大传送到电声换能器的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中一个信号电平的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耳机-传声器组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耳机-传声器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耳机-传声器组的透视图。
图4是图3中耳机-传声器组的略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耳机-传声器组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耳机-传声器组的透视图。
参考图1,耳机-传声器组包含和立体声声频设备(图中未示出)可拆开连接的插头1,及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图中未示出)可拆开连接的第二插头2。声频设备的例子是CD(小型唱片)唱机、盒式磁带唱机和收音机。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例子是便携式电话装置和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装置。立体声声频设备可由单声道声频设备代替。
耳机-传声器组还包含转换盒3、传声器装置4及一对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插头1经电缆6连接到转换盒3。插头2经电缆7连接到转换盒3。转换盒3经电缆(无标号)连接到传声器装置4。左侧扬声器5A经电缆(无标号)连接到传声器装置4。右侧扬声器5B经电缆(无标号)连接到传声器装置4。
转换盒3包含用于控制从声频设备传送出来的声频信号的电平和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传送出来的声频信号的电平的人工操纵的音量调节器或人工操纵的可变电阻器。为转换盒3设置用于操纵音量调节器的旋转刻度盘3A。转换盒3还有一个功能,即改变来自声频设备的声频信号的电平和来自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声频信号的电平之间的平衡或比值。
传声器装置4包含传声器元件和人工操纵的开关。当通过使用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和耳机-传声器组执行语言通信时,传声器装置4中的传声器元件将话音转换为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相应的声频信号。当工作时,传声器装置4中的开关产生一个控制电信号。控制电信号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在其中被用以执行一次呼叫或终结呼叫(终止连接)。
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被用作耳机元件。左侧扬声器和右侧扬声器分别包含电声换能器。正常地,左侧扬声器5A放在使用者的左耳朵,而右侧扬声器放在使用者的右耳朵。左侧扬声器和右侧扬声器接收来自声频设备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声频信号。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将接收到的声频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
如图2所示,电缆6包含左通道线路10和右通道线路11,及在插头1和转换盒3之间延伸的地线12。电缆7包含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信号线路14、开关线路15及在插头2和转换盒3之间延伸的地线16。
转换盒3包含音量调节器或成组的可变电阻器17和18。音量调节器17和18随同刻度盘3A(见图1)的旋转一起工作。
音量调节器17有第一端17A、第二端17B及控制终端17C。例如,在第一端17A和第二端17B之间连接一固定电阻器。控制终端17C在可在固定电阻器端部之间移动的位置连接固定电阻器。音量调节器17的第一端17A连接到左侧通道线路10。音量调节器17的第二端17B连接到接收信号线路13。音量调节器17的控制终端17C经延伸穿过传声器装置4的线路连接到左侧扬声器5A的第一端。
音量调节器18有第一端18A、第二端18B及控制终端18C。例如,在第一端18A和第二端18B之间连接了固定电阻器。
控制终端18C在固定电阻器端部之间可移动的位置上连接了固定电阻器。音量调节器18的第一端18A连接到右通道线路11。音量调节器18的第二端18B连接到接收信号线路13。音量调节器18的控制终端18C经延伸穿过传声器装置4的线路连接到右侧扬声器5B的第一终端。
在转换盒3中,地线12和16相互连接形成公共地线19。公共地线19经传声器装置4从转换盒3延伸到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的第二端。传送信号线路13和开关线路15延伸穿过转换盒3,到达传声器装置4。
传声器装置4包含传声器元件21和人工操纵的开关22。传声器元件21的第一端连接到传送信号线路14。传声器元件21的第二端连接到公共地线19。开关22包含第一和第二终端。根据开关22旋钮的动作,开关22的第一和第二终端可选择性地相互连接或拆开。开关22的第一端连接到开关线路15。开关22的第二端连接到公共地线19。
图1和图2的耳机-传声器组是如下工作的。当插头2连接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时,插头1连接到声频设备。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分别放在使用者的左耳和右耳。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转变为耳机工作模式或从耳机工作模式转变为其它模式。在耳机工作模式中,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输出铃声信号或振铃音信号(该信号沿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
左声道声频信号从声频设备经插头1、转换盒3中音量调节器17及传声器装置4传送到左侧扬声器5A。左侧扬声器5A将左通道声频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左通道声音。由左侧扬声器5A产生的左通道声音的电平由音量调节器17控制。
右通道声频信号从声频设备经插头1、转换盒3的音量调节器18和传声器装置4传送到右侧扬声器5B。右侧扬声器5B将右通道声频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右通道声音。由右侧扬声器5B产生的右通道声音的电平由音量调节器18控制。
把来自左侧扬声器5A的左通道声音的音量控制和来自右侧扬声器5B的右通道声音的音量控制相互连接起来。当转换盒3上的刻度盘3a以朝“RADIOCD”的方向旋转时,来自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的左通道和右通道声音的电平增大。当转换盒3上的刻度盘3a以离开“RADIO CD”的方向旋转时,来自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的左通道和右通道声音的电平减小。
当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一个输入呼叫时,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一个沿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的铃声信号(振铃音信号)。铃声信号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经插头2、音量调节器17和18及传声器装置4传送到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铃声信号由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转换为相应的呼叫音。由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产生的呼叫音的电平由音量调节器17和18控制。当转换盒3上的刻度盘3a以离开“RADIO CD”侧的方向旋转时,来自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的呼叫音的电平增大。当转换盒3上的刻度盘3a以朝“RADIO CD”侧的方向旋转时,来自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的呼叫音的电平减小。
使用者可以听见在左通道和右通道声音之间的呼叫音。呼叫音和左通道及右通道声音之间的电平比值(音量比或强度比)可以由音量调节器17和18改变。
当使用者相应于呼叫声音驱动开关22时,开关22产生一个沿开关线路15传送的应答信号。使用者可操作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上的键来代替驱动开关22。应答信号从传声器装置4经转换盒3和插头2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便携式终端装置根据应答信号,采取一个适当步骤执行终端连接。而且,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根据应答信号变成双向通信模式。
在双向通信模式中,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从通信反向用户接收语音信号。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沿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的接收语音信号。接收语音信号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经插头2、转换盒3中的音量调节器17和18及传声器装置4传送到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接收语音信号由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转换为相应的话音。由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产生的话音的电平由音量调节器17和18控制。当转换盒3上的刻度盘3a以离开“RADIO CD”侧的方向旋转时,来自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的话音的电平增大。当转换盒3上的刻度盘3a以朝“RADIO CD”侧的方向旋转时,来自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的话音的电平减小。
使用者可以听见左和右通道声音之间的通信反向用户的话音。通信反向用户的话音和左通道和右通道声音之间的电平比值(音量比或强度比)可由音量调节器17和18改变。通过驱动刻度盘3A控制音量调节器17和18。当相应于呼叫声音驱动开关22时,使用者宜驱动刻度盘3A,以相对于左通道和右通道声音适当地设置通信反向用户的话音电平(音量)。
在双向通信过程中,使用者的话音由传声器元件21转换为沿传送信号线路14传送的相应的传送语音信号。传送语音信号从传声器装置4经转换盒3和插头2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然后,传送语音信号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传送到通信反向用户。
当使用者想呼叫时,驱动传声器装置4中的开关22,从而开关22产生呼叫起始信号。例如,使用者在给定的时间长度连续地按开关22,然后便产生呼叫起始信号。使用者可以直接操作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以代替驱动开关22。呼叫起始信号沿开关线路15传送。呼叫起始信号从传声器装置4经转换盒3和插头2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相应于呼叫起始信号从内部寄存器中找出特定拨号的信息。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将一个呼叫传送到由特定拨号指定的地址(通信反向用户)。
或者,可如下执行呼叫。传声器装置4中的开关22在ON状态和OFF状态之间转换,藉此由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产生信号音。然后,开关22定期地在ON状态和OFF状态之间转换给定的次数或给定的时间长度,藉此产生指定一个储存拨号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从传声器装置4经转换盒3和插头2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在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中,根据控制信号指定一个储存的拨号。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将相应于指定的拨号将呼叫传送到一个地址(通信反向用户)。
图3和图4显示了一个耳机-传声器组,该装置类似于图1和2的耳机-传声器组,其中用转换盒30代替了转换盒3(见图1和2)。
转换盒30包含开关31、32和33,电平检测电路34以及开关保持电路35。
开关31有第一固定接点31A、第二固定接点31B及可动接点31C。可动接点31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1A或第二固定接点31B上。当可动接点31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1A时,可动接点31C就与第二固定接点31B断开。当可动接点31C连接到第二固定接点31B时,则可动接点31C与第一固定接点31A断开。
开关32有第一固定接点32A、第二固定接点32B及可动接点32C。可动接点32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2A或第二固定接点32B上。当可动接点32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2A时,可动接点32C就与第二固定接点32B断开。当可动接点32C连接到第二固定接点32B时,则可动接点32C与第一固定接点32A断开。
开关31和32构成组。开关31和32有公共控制端。开关31和32都根据提供给公共控制端的二进制信号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之间转换。当开关31的可动接点31C连接到其第一固定接点31A,开关32的可动接点32C连接到其第一固定接点32A。当开关31的可动接点31C连接到其第二固定接点31B时,开关32的可动接点32C连接到其第二固定接点32B。
开关33为人工操作型开关。开关33有第一固定接点33A、第二固定接点33B及可动接点33C。可动接点33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3A或第二固定接点33B上。当可动接点33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3A时,可动接点33C就与第二固定接点33B断开。当可动接点33C连接到第二固定接点33B时,则可动接点33C与第一固定接点33A断开。
开关31的第一固定接点31A连接到左通道线路10。开关31的第二固定接点31B连接到接收信号线路13。开关31的可动接点31C经传声器装置4连接到左侧扬声器5A的第一端。开关32的第一固定接点32A连接到右通道线路11。开关32的第二固定接点32B连接到开关33的可动接点33C。开关32的可动接点32C经扬声器装置4连接到右侧扬声器5B的第一端。开关33的第一固定接点33A连接到右通道线路11。开关33的第二固定接点33B连接到接收信号线路13。开关33的可动接点33C引到开关32的第二固定接点32B。电平检测电路34的输入端连接到接收信号线路13。电平检测电路34的输出端引到开关保持电路35的输入端。开关保持电路35的输出端引到开关31和32的公共控制端。
电平检测电路34包含将接收信号线路13上的信号电平(即振幅)和预定的参考电平(即预定的参考振幅)进行比较的电平比较器。预定的参考电平低于铃信号的电平和接收语音信号的电平。电平检测电路34将二进制信号输出到开关保持电路35,该信号依赖于接收信号线路13的信号电平是否低于预定的参考电平。开关保持电路35根据电平检测电路34的输出信号,将二进制信号输出到开关31和32的公共控制端。开关保持电路35输出信号中的每个前沿大致上和相应的电平检测电路34输出信号的前沿同步。另一方面,开关保持电路35输出信号的每个后沿比电平检测电路34输出信号中的相应后沿要延迟一预定的时间长度。为此,开关保持电路35包含一脉冲延长电路或脉冲后沿延迟电路。
图3和4的耳机-传声器组工作如下。插头1连接到声频设备,而插头2连接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分别放在使用者的左耳和右耳中。通常,开关33放在可动接点33C连接到第二固定接点33B的位置。通常,开关31放在可动接点31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1A的位置。类似地,开关32放在可动接点32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2A的位置。
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转换到耳机模式或从该工作模式转换为其它模式。在耳机工作模式中,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输出沿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的铃信号或振铃音信号。
在通常的情况下,左通道声频信号从声频设备经插头1、转换盒30中的开关31及传声器装置4传送到左侧扬声器5A。左通道声频信号由左侧扬声器5A转换为相应的左通道声音。另外,右通道声频信号从声频设备经插头1、转换盒30中的开关32及传声器装置4传送到右侧扬声器5B。右通道声频信号由右侧扬声器5B转换为相应的右通道声音。
当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输入呼叫时,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一个经插头2沿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的铃信号(振铃音信号)。铃信号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传送到开关31和转换盒30中的电平检测电路34。而且,铃信号经开关33传送到转换盒33中的开关32。由于铃信号电平高于预定参考电平,铃信号由电平检测电路34检测出来,从而电平检测电路34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状态转换出正常状态。开关保持电路35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状态根据电平检测电路34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当开关保持电路35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状态变化时,开关31的位置变化,从而开关31的可动接点31C与第一固定接点31A断开而连接到第二固定接点31B上。另外,开关32的位置变化,从而开关32的可动接点32C与第一固定接点32A断开并连接到第二固定接点32B。结果,铃信号传过开关31和32。另一方面,左通道声频信号和右通道声频信号分别由开关31和32阻挡。铃信号从转换盒30经传声器装置4传送到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铃信号由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转换为相应的呼叫音。
当使用者相应于呼叫声音驱动开关22时,开关22产生一个应答信号,该信号沿开关线路15传送。使用者可操作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上的键,来代替驱动开关22。应答信号从传声器装置4经转换盒30和插头2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根据应答信号采取适当步骤执行终接。另外,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根据应答信号转换为双向通信工作模式。
在双向通信中,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从通信反向用户接收到语音信号。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经插头2沿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的接收语音信号。接收语音信号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经插头2,转换盒30中的开关31、32和33及传声器装置4传送到左侧和右侧扬声器。接收语音信号由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转换为相应的的话音。另外,接收语音信号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传送到转换盒30中的电平检测电路34。
在双向通信过程中,使用者的话音由传声器元件21转换为沿传送信号线路14传送的相应的传送语音信号。传送语音信号从传声器装置4经转换盒3和插头2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然后,传送语音信号从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传送到通信反向用户。
在双向通信过程中,接收信号线路13的信号电平,即接收语音信号电平由电平检测电路34监视。由于接收语音信号电平高于预定的参考电平,数电平检测电路34和开关保持电路35配合使开关31和32处于适当的位置,只要有接收语音信号,允许接收语音信号向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传送。当接收信号线路13的信号电平下降到低于预定的参考电平,然后在预定的时间长度或更短的时间内连续地低于预定的参考电平,开关保持电路35的输出信号保持不变,从而开关31和32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允许接收语音信号向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传送。当接收信号线路13的电平下降到低于预定的参考,然后在比预定的时间更长的时间内连续地低于预定的参考时,开关保持电路35的输出信号回到正常的逻辑状态,从而开关31和32转换到适当的位置,允许左通道和右通道声频信号向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传送。当再出现接收语音信号,从而接收信号线路13的信号电平超过预定的参考电平时,电平检测电路34和开关保持电路35配合将开关31和32转换为适当的位置,允许接收语音信号向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传送。
当双向通信结束,并且使用者驱动传声器装置4中的开关22执行断开时,开关22产生一个沿开关线路15传送的结束信号。该结束信号从传声器装置4经转换盒30和插头2传送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采取适当步骤执行断开。结果,接收语音信号消失了。因此,接收信号线路13的信号电平连续地低于预定的参考电平,从而开关保持电路35的输出信号回到正常的逻辑状态。当开关保持电路35的输出信号回到正常逻辑状态时,开关31和32回到左通道和右通声频信号传送到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的正常位置。
当开关33的可动接点33C连接到第一固定接点33A时,即使电平检测电路34检测出铃信号或接收语音信号,右通道声频信号仍保持传送到右侧扬声器5B。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者经右通道扬声器5B倾听右通道声音时,也可经左通道扬声器5A倾听的呼叫音或传送的话音。
图5显示了除下面解释的设计不同外,类似于图1和2的耳机-传声器组或图3和4的耳机-传声器组的耳机-传声器组。
图5中的耳机-传声器包含代替了图1和2中转换盒3或图3和4中转换盒30的转换盒40。转换盒40有用于分别接纳插头43和44的插座40a就40b。转换盒40的内部结构类似于图1和2中的转换盒3或图3和4中的转换盒30。
包含左通道线路10、右通道线路11及地线12(见图2和4)的电缆41在插头1和43之间延伸。包含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信号线路14、开关线路15,及地线16(见图2和4)的电缆42在插头2和44之间延伸。
插头43可插入插座40a,以和插座40a连接。插头43可从插座40a拔出,以与插座40a断开。插头44可插入插座40b,以和插座40b连接。插头44可从插座40b拔出,以与插座40b断开。
当插头43插入插座40a时,电缆41中的左通道线路10、右通道线路11及地线12(见图2和4)连接到转换盒40。当插头44插入插座40b时,电缆42中的接收信号线路13、传送信号线路14、开关线路15及地线16(见图2和4)连接到转换盒40。
图6显示了除下面解释的设计不同外,类似于图1和2的耳机-传声器组或图3和4的耳机-传声器组的耳机-传声器组。
图6中的耳机-传声器组包含代替了图1和2中的转换盒3或图3和4中的转换盒30的转换盒50。转换盒50有一个罩体和一个支承在外罩中的可旋转卷盘。电缆6和7经穿过外罩的孔伸进转换盒50的外罩中。电缆6和7的端部连接到转换盒50外罩中的卷盘。电缆6和7可缠绕在转换盒50外罩中的卷盘上。因此,电缆6和7延伸在转换盒50外面的长度可以改变。
在转换盒50中可对电缆6和7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卷盘。在这种情况下,电缆6和7可被独立地缠绕在各自的卷盘上。
图3和4中的耳机-传声器组可再包含类似于图2中的音量调节器17和18的音量调节器。
传声器元件21和左侧扬声器5A和右侧扬声器5B中的至少一个可装在单一的装置中。在这种情况下,传声器元件21宜为骨架振动型(bone vibration)。
可省略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中的一个。
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可设置在耳机或头戴式送受话器组中。
左侧和右侧扬声器5A和5B可以是内部耳机。
权利要求
1.一种声频设备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和所述声频设备可拆开连接的第一插头;用于和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拆开连接的第二插头;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插头传送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和将经过所述第二插头传送的第二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的声音的电声换能器;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电声换能器之间,用于控制传送到所述电声换能器的第一电信号的电平的装置。
2.一种声频设备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和所述声频设备可拆开连接的第一插头;用于和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拆开连接的第二插头;电声换能器;连接到所述第二插头,用于检测呼叫相关电信号是否从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的第一装置;及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头、所述第二插头、所述电声换能器及所述第一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装置检测出从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所述呼叫相关电信号时,将所述第一插头从所述电声换能器拆下并将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到所述电声换能器的第二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到所述第二插头,用于检测从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出的语音电信号电平的第三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头、所述第二插,所述电声换能器及所述第三装置,用于当由所述第三装置检测的电平等于或高于预定基准电平时,将第一插头从所述电声换能器拆下并将第二插头连接到所述电声换能器的第四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头、所述第二插头、所述电声换能器和所述第三装置,用于当由所述第三装置检测的电平下降到低于预定的基准电平,且然后在比预定的时间段更长的时间内保持低于所述预定基准电平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插头从所述电声换能器上拆下并将所述第一插头连接到所述电声换能器的第五装置;及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头、第二插头、所述电声换能器及所述第三装置,用于当由所述第三装置检测的电平下降到低于预定的基准电平,然后在预定的时间段或更短的时间内保持低于所述预定的基准电平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电声换能器保持断开并使所述第二插头保持连接到所述电声换能器的第六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到所述第二插头的传声器元件,及连接到所述第二插头,用于产生传送到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到所述第二插头的传声器元件,及连接到所述第二插头,用于产生传送到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控制信号的开关。
6.一种声频设备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和所述声频设备可拆开连接的第一插头;用于和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拆开连接的第二插头;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插头传送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并将经过所述第二插头传送的第二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的电声换能器;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头、所述第二插头和所述电声换能器之间,用于当减小另一个电平时增大传送到电声换能器的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中一个信号电平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频设备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耳机装置。所述耳机装置包含和声频设备可拆开连接的第一插头,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拆开连接的第二插头。操作连接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的电声换能器,以将经过第一插头传送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并将经过第二插头传送的第二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声音。操作设置在第一插头和电声换能器之间的适当的控制器,以控制传送到电声换能器的第一电信号的电平。
文档编号H04M1/05GK1196652SQ98103968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8日
发明者伴哲, 堀田圣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