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85292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用户的基本状态。根据第二用户的行为数据更新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其中该行为数据可以预测出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当前需要处理的数据交互数量。当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当前需要处理的数据交互数量多时,则将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更新为忙碌,这时第二用户可以允许延迟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数据交互的时间,延迟时间过后,执行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数据交互。当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需要处理的数据交互数量少时,则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为空闲,这时可以直接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执行数据交互。该方法具体可以参照步骤S110-S130。
[0029]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当前的基本状态,并根据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执行数据交互,避免大量第一用户在同一时间段内与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而产生的数据交互失败,以此提高数据交互成功的概率,并且可以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0030]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0032]在步骤SllO处,根据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和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处于第二用户预定范围内的相关第一用户。
[0033]该步骤SllO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数据交互方法的步骤SllO的详细流程图。
[0034]在步骤S210处,获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第一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第二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0035]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在所使用的终端中,登录用于数据交互的应用程序等。其中该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0036]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定时向服务器上报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全球定位信息(GPS, Global Posit1ningSystem)。进一步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可以每隔一个预定的时间间隔向服务器上报一次GSP信息。
[0037]具体而言,当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登录应用程序时,该应用程序可以定时触发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中的GPS设备,并由该GPS设备获取该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定时上报GPS设备获取的地理位置信息。其中,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变换频繁,例如,该第一用户为买方用户。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变化较多,所以第一用户定时上报地理位置信息的时间间隔可以较短。如,每隔5分钟上报一次地理位置信息。第二用户的位置相对固定,例如,该第二用户为商户、自动售货机等。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变化不大,所以第二用户定时上报地理位置信息的时间间隔可以较长。如,每隔一个月上报一次地理位置信息。
[0038]服务器可以定期获取来自各个第一用户和来自第二用户上报的地理位置信息,并进行存储,并且将第一用户的新的地理位置信息代替该第一用户已经存储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将第二用户的新的地理位置信息代替该第二用户已经存储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即是说,被保存的地理位置信息为用户的最新地理位置信息。
[0039]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登录应用程序时,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中可以携带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IP地址。服务器可以记录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IP地址。服务器根据记录的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IP地址,可以在IP地址库中查询IP地址与地理位置信息的对照关系,进而获得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其中,在IP地址库中,可以预先记录IP地址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
[0040]在步骤S220处,将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与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比较。
[0041]在存储的各个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中,将每一个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与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一一比较。
[0042]在步骤S230处,确定处于第二用户的预定地理范围内的相关第一用户。
[0043]可以为第二用户预设一个预定地理范围(预定范围)。如,以第二用户为圆心,以500m为半径的圆,作为该第二用户预定的地理范围。又如,当第二用户为餐厅时,则该餐厅的预定地理范围可以是覆盖该餐厅面积的地理范围。
[0044]在将每个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与第二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比较时,服务器可以计算出处于第二用户的预定地理范围内的第一用户。如,服务器计算出,第一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处在,预定的以第二用户为中心的、500m为半径的圆内,那么可以确定该第一用户处于第二用户的预定的地理范围内。以此类推,可以确定出处于第二用户的预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该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可以被称作处于第二用户预定地理范围内的相关第一用户。
[0045]类似地,可以为第一用户预设一个地理范围,服务器同样可以计算出处于该第一用户预定地理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
[0046]在步骤S120处,根据相关第一用户的行为记录和第二用户的行为记录,分别更新相关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
[0047]行为记录例如可以包括:历史行为记录及当前数据交互数量。其中,历史行为记录可以包括相关第一用户的历史行为记录和第二用户的历史行为记录。历史行为记录可以记录服务器在历史相同时段处理/执行与相关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相关的历史数据交互的数量。其中,历史相同时段用于表示每天相同的时段。例如,2013年10月7日15时至16时,与2013年10月8日15时至16时,为历史相同时段。服务器可以根据与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相关的历史行为记录预测出当前时段、与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相关的数据交互的数量。如,2013年10月I日到7日每天15时至16时,执行的与相关第一用户相关的数据交互的数量为10个,则可以预测出,2013年10月8日15时至16时需要执行的相关第一用户的数据交互的数量可能为10个。
[0048]当前数据交互数量,可以包括相关第一用户的当前数据交互数量和第二用户的当前数据交互数量。当前数据交互数量即为当前时段服务器需要处理/执行与相关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相关的数据交互的数量。
[0049]相关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可以包括忙碌、空闲、离线等状态。
[0050]忙碌状态,可以指服务器需要处理/执行与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有关的数据交互的数量大于预定值。该预定值可以是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而设置的经验值,当在一个时间段内,数据交互数量超过该经验值时,则用户(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不能及时处理超出经验值部分的数据交互的相关操作。用户处理数据交互的相关操作,可以包括点击与数据交互相关的按钮,例如生成订单按钮、立即支付按钮,并通过这些按钮进行后续的操作。若这些操作不能及时被处理,则容易造成数据交互失败的情况发生,即不能完成与该部分的用户的数据交互。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忙碌状态可以表示一天之中,该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进行数据交互的高峰期。
[0051]空闲状态,可以指服务器需要处理/执行与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相关的数据交互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的空闲状态,可以表示该相关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在现有的、需要处理的、数据交互正常执行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增加数据交互的执行数量,并且可以正常进行与数据交互相关的操作,直至数据交互的数量达到预定值。
[0052]离线状态,可以指用户(相关第一用户、第二用户)未登录用于与其他用户进行数据交互的应用程序。
[0053]可以通过相关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历史行为记录预测相关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当相关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历史行为记录显示,在历史相同时段的数据交互数量大于预定值时,则将相关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更新为忙碌状态;当相关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历史行为记录显示,在历史相同时段的数据交互数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时,则将相关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基本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
[0054]例如,当第二用户为商户时,该商户的历史行为记录包括该商户在2013年10月I日到7日每天15时至16时的交易量(数据交互)均为15笔,用于判断用户基本状态的预定值为10笔,那么该商户2013年10月I日到7日每天15时至16时的交易量大于预定值(15笔大于10笔),则该商户的基本状态为忙碌,根据该商户的历史行为记录,可以预测2013年10月8日15时至16时,该商户的交易量为15笔(大于预定值10笔),该商户的基本状态为忙碌。
[0055]又如,在服务器端后台设定定时任务,该定时任务每天晚上12点开始运行,根据每个用户(第一用户、第二用户)最近一年内的所有历史交易记录(历史行为记录),计算出每个用户平均每天以及每天中平均每小时的交易数量(数据交互数量),如,计算出一用户平均每天的交易数量为12笔,平均每小时的交易数量I笔,可以将该交易数量I笔作为预定值。并根据每个用户最近一年内的所有历史交易记录,计算出每个用户的交易数量、在时间上的正太分布,如,计算出一用户一天24小时内的交易行为集中在如9-10点,20-21点等,并且交易行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