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3211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近几年广泛使用诸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等移动终端设备。具体地,希望智能电话的显示单元具有较大屏幕。同样要求移动终端设备具有较高强度。因此,针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外壳,使用将具有较高强度的片状金属封装在树脂材料中的注入成型技术。
[0003]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了具有后壳的成像设备,其中针对该后壳使用注入成型技术。更具体地,后壳具有通过注入成型而形成的注塑部分(molded port1n),其中树脂材料围绕金属片的外缘。通过粘合剂将玻璃板接合到该树脂材料(参照专利文献I的图7)。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N0.2011-171924

【发明内容】

[0007]技术问题
[0008]然而,为了将树脂材料接合到玻璃板,需要将片状金属封装在树脂材料中,如专利文献I所示。为了通过注入成型利用树脂材料覆盖金属片,树脂材料需要特定厚度。即,外壳侧壁的宽度由注入成型所需的树脂材料的必要厚度来确定,使得难以进一步减小外壳的宽度。这样导致如下问题:难以试图减小显示单元的框架的宽度。
[0009]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允许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减小框架宽度。
[0010]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和设置在外壳主体周围的侧壁;以及显示面板,设置在侧壁上,其中所述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由片状金属制成,且片状金属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端部接合到显示面板。
[0012]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0013]因此,本发明可以提供允许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减小框架宽度的移动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平面图;
[0015]图2是根据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0016]图3是根据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侧壁的截面视图;
[0017]图4是根据比较性示例的用于解释移动终端设备的框架宽度的图;
[0018]图5是根据实施例1的用于解释移动终端设备的框架宽度的图;
[0019]图6是根据变型示例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截面视图;
[0020]图7是根据实施例2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外壳的外部透视图;
[0021]图8是根据实施例2的突出部分的放大视图;
[0022]图9是根据实施例2的突出部分的截面视图;
[0023]图10是根据实施例2的突出部分的截面视图;
[0024]图11是根据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外部透视图;以及
[0025]图12是根据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设备在打开状态下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0028]图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I的前视图。图2是移动终端设备I的分解透视图。该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设备I例如是智能电话、平板型移动终端设备、蜂窝电话、游戏设备、电子书终端等。
[0029]<移动终端设备I的通用配置>
[0030]首先,参考图1和图2描述了移动终端设备I的通用配置。根据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I包括:外壳11、主板121、电池122、液晶单元13、显示面板14、接收机15和接近传感器16。
[0031]外壳11配置为能够容纳主板121、电池122、液晶单元13和显示面板14。如图2所示,外壳11包括大体矩形的外壳主体111、侧壁112a到112d以及树脂壁部件113a和113b。侧壁112a到112d设置在外壳主体111周围。外壳11在外壳主体111上容纳主板121、电池122、液晶单元13显示面板14。外壳主体111以及侧壁112a和112b由片状金属制成。
[0032]侧壁112a和112b是沿外壳11的纵方向延伸的侧壁。即,与侧壁112b相对的侧壁是侧壁112a。侧壁112c和112d是沿外壳11的较短边方向延伸的侧壁。即,与侧壁112d相对的侧壁是侧壁112c。侧壁112c和112d是位于侧壁112a和112b两侧的侧壁。
[0033]树脂壁部件113a位于侧壁112a的外表面(outer face)上。类似地,树脂壁部件113b位于侧壁112b的外表面上。树脂壁部件113a和113b是由坚固性比片状金属低的树脂构成的组件。不言而喻的是树脂壁部件113a和113b仅需要主要由树脂材料构成,并且可以包含其它材料。
[0034]侧壁112a纵方向上的两端都由树脂材料形成。也就是说,侧壁112a纵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显示面板14相对应的部分)由片状金属制成。侧壁112a纵方向上的两端由树脂材料形成。类似地配置侧壁112b。外壳11在移动终端设备的侧壁112c和112d所在的端部处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天线区域114a和114b。天线区域114a和114b容纳天线(未示出)。即,在天线区域114a和114b周围不存在可能影响天线的通信质量的金属材料。因此,移动终端设备I可以避免劣化天线的通信质量。
[0035]主板121包括电路元件(未示出)。这里,电路元件是指控制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和液晶单元13的集成电路设备等的电路,用于驱动移动终端设备I。电池122向主板
121、液晶单元13等供电。
[0036]液晶单元13是显示由主板121控制的图像的IXD (液晶显示器)。显示面板14位于移动终端设备I的主表面10a上。显示面板14由例如玻璃等构成。显示面板14可以是具有触摸传感器功能的触摸屏。有源区域141是液晶显示单元13实际显示图像的区域。
[0037]移动终端设备I在天线区域114a中具有接收机15和接近传感器16。接收机15是在通话期间输出呼叫者语音的扬声器。接近传感器16检测在通话期间靠近该移动终端设备I的对象(例如用户的耳朵)。当接近传感器16检测到靠近对象时,主板121停止从触摸屏输入。
[0038]<侧壁112a的具体结构>
[0039]接下来,将参考图3详细描述外壳11的侧壁112a的结构。图3是沿图1内的II1-1II的截面视图。如图3所示,液晶单元13和显示面板14位于外壳主体111上。
[0040]侧壁112a由片状金属制成。树脂壁部件113a设置在侧壁112a的外侧。为了将片状金属(侧壁112a)与树脂壁部件113a相粘合,使用纳米成型技术。更具体地,对在表面上具有细小不规则性的金属片和树脂材料进行注模成型,以便结合片状金属和树脂材料。
[0041]外壳主体111的后侧115 (与显示面板14的相对侧)是移动终端设备I的后侧。艮P,片状金属(外壳主体111)暴露在移动终端设备I的后侧115上。
[0042]外壳主体111与侧壁112a相连。侧壁112a从外壳主体111朝向显示面板14直立。尽管未示出,然而还可以将外壳主体111与侧壁112b相连。侧壁112b从外壳主体111朝向显不面板14直立。即,外壳主体111以及侧壁112a和112b整体由一片金属制成。
[0043]用粘合剂171将显示面板14接合到侧壁112a的上表面(粘合表面172)。也就是说,显示面板14接合到片状金属的端面(粘合表面172)。更具体地,片状金属的端面接合到显示面板14的后侧142(面向外壳主体111的一侧)的端部。这样,可以最小化显示面板14的外突超过粘合部分的部分,这使得实现减小框架宽度。
[0044]如上所述,外壳主体111仅由单个金属片制成。因此,从保持强度的观点,优选地,该片状金属应比嵌入在树脂材料中的片状金属更厚。优选地,例如片状金属应具有0.4mm或更大的厚度。因此,外壳11可以具有更高的强度。此外,换言之,增加片状金属厚度意味着更宽的粘合表面172。因此,通过增加片状金属厚度,不仅增加了强度,而且还增加了粘合强度。
[0045]树脂壁部件113a包括接合部件181和边缘部件182。接合部件181是接合到侧壁112a的树脂壁部件113a的一部分。在图3中,接合部件是位于虚线(后侧)下方的部件。边缘部件182位于接合部件181上方(主表面10a侧)。在图3中,边缘部件是位于虚线上方的部件。边缘部件182的上表面183基本与显示面板14的表面齐平。换言之,边缘部件182覆盖显示面板14的端部。因此,可以保护显示面板14的端部不受外力影响。
[0046]接合部件181在外壳11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低于侧壁112a的端面(粘合表面172)。也就是说,在边缘部件182和侧壁112a之间形成由空隙173。因此,当将显示面板14接合到侧壁112a时,将剩余粘合剂171挤压到该空隙173中。因此,即使将多于所需量的粘合剂施加到移动终端设备1,剩余粘合剂171也可以溢出到该空隙173中。在由制造商执行的粘合工艺中,可以将多于所需量的粘合剂171施加到粘合表面172上。因此,通过足够的粘合强度将显示面板14接合到侧壁112a。
[0047]在侧壁112a中不存在树脂材料。即,液晶单元13的端面184面向侧壁112a的内表面185。这是由于不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