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装置和摄影方法_4

文档序号:8546349阅读:来源:国知局
能够利用缩小等处理来进行多个图像的合成。但是,在面部的部分或面部的下方存在身体,这些部分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缩小时,从图5(c)可知不能很好地进行连续的合成。由此在用本发明的考虑方法合成多个图像的情况下,对于面部的下部,用之前拍摄的图像的缩小图像遮盖之后拍摄的图像那样的合成困难且不能有效地灵活运用,因此面部图像最好从中央尽量向下方。但是,在处于很下方时,缺少下巴等而变得不自然,因此以面部大致处于面部中央为前提继续说明。
[0090]因此,在S105中,对没有人物的一部分的图像的背景(或周边)部分(此处为画面上半部分)进行比较,在S106中判断该部分是否一致。具体而言,将画面内的面部的左右和上方部分设为背景,判定为了合成用而拍摄的(人物向前步行的情况)缩小图像的周边部(外侧)是否能够与该背景图像部分的内侧自然相连地合成。“自然”是指假定了如下状态:大体保证背景、或周边被摄体中的直线图案的直线性,或图像合成的边界部的跨越该边界的方向的阴影的交界线连续且没有破绽地相连。合成判定部(图1的If)进行这种判定。在一致的情况下,将在S105中进行了比较的这些图像作为能够用作合成用图像,并使变量N递增(S107),将候选图像Im设为记录图像Im(N)。
[0091]图1的合成判定部If重复这种图像判定,通过将缩小图像的周边部分和接下来得到的图像的背景部进行比较,判定得到了一边移动一边拍摄的、且能够进行合成的图像,直到摄影操作结束(S102 — Y)。
[0092]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多次进行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摄影的摄影设备中,背面摄像部依次进行多次摄影,并进行判定能否将之前拍摄的图像缩小来合成到之后拍摄的图像中的能否合成判定。
[0093]当然,将该缩小图像与下一个图像的预定部分进行比较,并判定是否能够合成的方法除了摄影设备以外,例如还能够应用于显示设备。此处,对画面的背景部和缩小图像的连续性(合成判定部If根据边缘的方向、对比度变化部分以及颜色的分布等在图像的接缝处是否连续进行判定)进行了比较,但是在手持摄影中,摄影者不一定笔直前进并且将照相机摆放到相同位置,因此在S105中进行比较的图像部分不必严格地处于中央,而可以在上下左右偏离画面的20%左右。当然,如果视场角变广,则该值的余量变大。
[0094]在S109中,临时记录的图像转移到记录部4进行正式记录。此时,为了管理各图像的前后关系,还与各图像关联记录进行拍摄的日期、时刻和表示是否正确摆放并移动了照相机的加速度信息等(SllO)。
[0095]例如,如果加速度传感器为三轴,则照相机的上下方若正确摆放,则重力加速度只与该上下方向相关,在步行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光轴方向周期性相关等而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根据这种信息进行背面合成用的摄影,并记录是否是适合于合成的图像。当然,也可以与各图像对应记录变量N。能够利用这种信息正确合成多个图像,并用图5那样的合成变更人物的距离感。
[0096]另外,图5(d)那样的图像进一步被缩小并合成到下一图像上。即,如果将N小的图像缩小并合成到N大的图像上,则尽管是手持摄影,也能够得到如从远处拍摄摄影者那样的图像,该远近能够根据合成次数而变更。
[0097]接着,使用图9的流程图对图8的S103的子例程进行说明。
[0098]这如前所述,是用于一边判定用背面摄像部5重复拍摄的结果是否适合于用作合成图像,一边对图像进行候选图像化并进行临时记录的程序。
[0099]在Slll中,开始连续摄影,在SI 12中,判定在SI 11中得到的图像中是否不存在由面部器官而产生的特有阴影,来进行面部检测。
[0100]在画面中心或画面下部没有该面部位置时,如之前在图8的S105中说明的那样,不能很好地进行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利用重叠的图像合成,因此在S113中进行该主旨的判定。重要的是清晰拍摄了摄影者上部的背景。在不满足该条件时,控制部I判定出该情况,并经由警告部lb,利用显示图像或声音进行警告(S121)。具体而言,可以显示“请摆放好照相机以使摄影者的面部处于画面中央”那样的文字,或者将所得到的图像与框一起显示,指示使面部进入框内。
[0101]由此,在面部处于画面中央时,为了确保在摄影者的上方摄入背景的空间,判定面部大小是否为画面的纵向尺寸的1/3以下(S114)。
[0102]当然,该比例能够根据摄影者的手的长度和面部的尺寸等进行调整。并且,在连拍时立即得到接下来拍摄的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大面部的大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将之前的图像缩小并重叠到该画面内的面部的部分,因此在对背景变化较小的图像进行合成的情况下容易将背景相连。但是,在非常频繁地取得图像或进行合成时,在记录容量和电耗上产生浪费和不合理,因此此处图示为尽量用较少的摄影进行相连的例子。如果利用在图6、7中说明的数值,则能够用每前进2步拍摄一张的步调进行合理的摄影和合成。当然,如果能够进一步实现高速的处理电路和节能设计,则也可以增加合成张数。
[0103]如果增加拍摄张数并增加合成张数,则接近动态图像那样的表现。
[0104]此外,能够根据背面摄像部的视场角等进行变更。在视场角较广时背景的拍摄范围变广,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合成张数。此时,以幻灯片形式来表现人物正在靠近。
[0105]由此,在不满足该条件时,控制部I判定出该情况,并经由警告部Ib利用显示图像或声音进行警告(S122)。具体而言,可以显示“请摆放好照相机以使摄影者的面部尺寸适当”那样的文字,或者将所得到的图像与画面的1/3尺寸的框一起显示,并指示使面部进入框内。
[0106]在即使给出这些警告,也不满足例如I分钟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在S123中合成判定部If判定出该情况,分支到S124使警告部Ib给出不可合成的警告。
[0107]由此,将满足了S113、S114的条件的图像设为候选图像,但是根据是否为最初的图像来对S115进行分支,进行临时记录时的分类。最初的图像作为基准,因此对其另外处理,在S117中设为Im(O)。另外,在图8的流程中进行取舍选择,在S109中仅记录所选择的图像,因此在SI 16中临时记录为Im。
[0108]在S118中,如前所述,还写入了摄影时刻信息、表示照相机的姿势和行进方向等的加速度信息等。如果是带这种信息的图像,则也可以用照相机进行这种多个图像的摄影,PC或TV等显示设备依照从照相机发送来而得到的多个图像,进行在图5中说明的那样的图像加工,并对显示施加变化。当然,照相机的显示部在图像再现时也可以进行这种合成显不O
[0109]S卩,包含照相机的显示部在内的PC、TV或移动电话等的显示设备也可以利用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在多个定时拍摄的摄影图像,进行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判定,即判定能否将之前拍摄的图像缩小,并合成到之后拍摄的图像上。能够利用该能否合成判定,决定能否对单纯的连续摄影图像施加变化来进行再现。
[0110]用图10的流程图说明这种显示控制的例子。
[0111]在S131中,是选择要进行再现显示的图像的步骤。该步骤可以手动从缩略图像选择特定图像,也可以在对其他图像(例如由正面的摄像部2拍摄的图像)进行再现时,附带选择对应的背面图像。
[0112]能够根据附加到各图像的在图8的SllO中附加的辅助信息(时刻、加速度信息和变量N等)判断在S132和S133中判定的,在紧挨图像的之前、之后是否存在图像,以及是否为移动摄影。
[0113]在存在这种图像的情况下,在S134中将前一个图像(与图4、图5的(a)对应)缩小,并将其上部周边部的图案重叠到后一个图像(与图4、图5的(b)对应)并调整一致度,如果是连续的,则能够在重叠的状态下进行合成。由此能够得到图5(c)的图像。其中,如果删除在画面下方不一致的部分,则能够得到图5(d)那样的图像,尽管是手持摄影,也能够得到如从远处拍摄那样的表现的图像。如果停止该合成,则能够得到逐渐靠近过来那样的连续图像。
[0114]如前所述,此处,S134的缩小将缩小比例假定设为1/3。
[0115]该比例是由在图9的S114中说明的条件决定的,由视场角、在连拍时由接下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