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评估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67649阅读:来源:国知局

[0103] 对于用户感知速率口限和业务感知速率口限,可W通过W下方式的一种确定:
[0104] 用户感知速率口限:
[0105] 方式1、用户感知速率口限通过W下几种方法的一种来确定用户感知速率口限;
[0106]用户感知速率口限1;该指标表示,统计时长内,满资源负荷下,单个用户所感受 到的传输速率极限。
其中, 用户数占比,表示传输该业务的单小区的用户数的占比,等于传输该业务的单小区的用户 数除W单小区的用户总数。
[0108] 业务目标保障速率,表示能够保证业务传输的速率或者用户体验达到一定要求下 所需的速率,或者一定业务质量要求下达到的速率。
[0109]用户感知速率口限2;该指标表示,统计时长内,一定资源负荷要求下,单个用户 所感受到的传输速率口限。
其中,资源利用率口限,可W根据组网规划,或者性能测试等确定。
[0111] 用户感知速率口限3;该指标表示,有效传输时长内,满资源负荷下,单个用户所 感受到的传输速率口限。
[0112] 用户感知速率口限3 =E(用户数占比X业务目标保障速率)
[0113] 用户感知速率口限4;该指标表示,有效传输时长内,一定资源负荷要求下,单个 用户所感受到的传输速率口限。
[0114] 用户感知速率口限4
[0115] =E(用户数占比X业务目标保障速率X单小区下行(或上行)业务信道资源 利用率口限)
[0116]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W通过W下几种方法的一种来确定业务感知速率口限;
[0117] 业务感知速率口限1;该指标表示,统计时长内,满资源负荷下,单个业务所期望 的传输速率极限。
:其中,业 务占比,表示单小区传输该业务的占比。
[0119] 业务目标保障速率,表示能够保证业务传输的速率或者用户体验达到一定要求下 所需的速率,或者一定业务质量要求下达到的速率。
[0120] 业务感知速率口限2;该指标表示,统计时长内,一定资源负荷要求下,单个业务 所期望的传输速率口限。
其中,资源利用率口限,可W根据组网规划,或者性能测试等确定。
[0122] 业务感知速率口限3;该指标表示,有效传输时长内,满资源负荷下,单个业务所 期望的传输速率口限。
[0123] 业务感知速率口限3=E(业务占比X业务目标保障速率)
[0124] 业务感知速率口限4;该指标表示,有效传输时长内,一定资源负荷要求下,单个 业务所期望的传输速率口限。
[01巧]业务感知速率口限4
[0126] =E(业务占比X业务目标保障速率X单小区下行(或上行)业务信道资源利 用率口限)
[0127]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用户感知速率口限或业务感知速率口限,可W进行预定义。 比如,基于资费策略设定用户感知口限。如当用户选择不同数据业务套餐或选择不同费用 的数据业务服务时,给用户设置不同的感知口限。网络侧将保证其所付费用所对应的用户 感知口限。例如,可W考虑不同地区或不同场景,或者不同时间(例如网络建设初期或成熟 后)设置不同的口限值。或者,可W基于现网测试给出速率口限等。
[012引 W下通过更具体的示例,进一步详细阐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质。
[0129] 可W根据W下评估进行扩容的评估,例如:如果统计或测量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大 于无线资源利用率口限,且或者满足统计或测量的用户数大于用户容量口限,则进行扩容。
[0130] 表1为无线通信系统确定的传输参数。
[0131]
[0132] 表I
[0133] 根据表I中的具体参数,计算网络承载最高速率为:
[0135] 例如,送里再给出一种用户感知速率口限的实施例,如下表2所示:
[0137]表 2
[013引则此时用户感知口限为:
[0140] 郝么用户容量口限为21533化ps/128化PS= 168,即在保证用户传输速率为 128化PS的情况下,网络允许接入的用户上限为168个,如果进一步接纳新的用户,则用户 传输速率128化PS无法保证。
[0141] W下给出一种业务感知速率口限的实施例,相关参数如下表3所示,其中,假设单 用户平均业务并发数为1。
[014引表3
[0145] 郝么用户容量口限为21533化ps/128化ps/1 = 168,即在保证用户传输速率为 128化PS的情况下,网络允许接入的用户上限为168个,如果进一步接纳新的用户,则用户 传输速率128化PS无法保证。
[0146]W下说明基于网络承载能力的用户容量口限的确定方式,WLTE系统为例。
[0147] 网络有效承载能力为LTE系统满负荷下的有效承载能力,例如满足一定业内测试 规范要求,通过测试获得的TD-LTE网络满负荷下的有效承载能力(用户数)。
[014引例如用户容量口限=基于设备调度能力的用户容量口限=网络满负荷下的设备 有效承载能力=200个;假设测试或统计的用户数大于200个,且或无线资源利用大于口 限,且或小区吞吐量大于口限则需要扩容。
[0149] 例如,如图2所示,网络有效承载能力=190个(130化PS速率),假设测试或统计 的用户数大于190个,且或无线资源利用大于口限,且或小区吞吐量大于口限则需要扩容。
[0150] W下说明基于相对感知的用户容量口限确定方式,如下:
。假设测试或统计的用户 数大于该用户容量口限,且或无线资源利用大于口限,则需要扩容。
[0152] 其中,n为调整参数,可W根据需要或要求任意设置。
[0153]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用户容量的扩容评估方法与组网场景、网络配置(例 女口,不同的上下行时隙配比、带宽,不同资源情况等)等相关,例如如果网络带宽发生改变, 则需要设置不同的用户容量口限。
[0154] 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区吞吐量口限可W通过下述方式确定:
[0158] 表4为无线通信系统确定的传输参数。
[0159]
[0160]表 4
[0161] 例如,考虑预制条件:上下行时隙配比;1:3 ;特殊时隙配比3:9:2,20MHz,下行100 个PRB,上行90个PRB(考虑10 %控制信道开销)
[0162] 假设无线资源利用率口限为50%,根据W下公式计算:
[0164]得到:
[0165] 下行小区吞吐量口限=11. 2Mbps;
[0166] 上行小区吞吐量口限=1. 9Mbps。
[016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评估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本示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评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0、第一比较单元31和第 二确定单元32,其中,
[016引第一确定单元30,用于确定接入的用户数量及用户容量口限;
[0169]第一比较单元31,用于将所述接入的用户数量与所述用户容量口限进行比较,得 到比较结果;
[0170] 第二确定单元32,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扩容。
[017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评估装置的另一组成结构示意图,女口 图4所示,本示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评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0、第一比较单元31、 第二确定单元32、第H确定单元33和第二比较单元34,即在图3所示的装置的基础上增设 了第H确定单元33和第二比较单元34 ;其中,
[0172] 第一确定单元30,用于确定接入的用户数量及用户容量口限;
[0173] 第一比较单元31,用于将所述接入的用户数量与所述用户容量口限进行比较,得 到比较结果;
[0174] 第二确定单元32,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对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扩容。所 述装置还包括:第H确定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其中,
[0175] 第H确定单元33,用于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利用率;
[0176] 第二比较单元34,用于将所述无线资源利用率与设定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口限进行 比较,当所述无线资源利用率大于或大于等于设定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口限时,触发所述第 一确定单元30、所述第一比较单元31和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2,进行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扩 容,否则,不进行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
[0177] 在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评估装置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 系统的扩容评估装置还可W包括:第四确定单元(图中未示出)和第H比较单元(图中未 示出),其中,
[0178]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吞吐量;
[0179] 第H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小区吞吐量与设定的小区吞吐量口限进行比较,当所 述小区吞吐量大于或大于等于设定的小区吞吐量口限时,触发所述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 一比较单元和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进行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否则,不进行所述无线通 信系统的扩容。
[0180] 上述第四确定单元,可W通过下述方式确定小区吞吐量的口限:
[0184] 本发明实施例中,扩容与否的判断条件还可W与无线资源利用率及无线通信系统 中的小区吞吐量结合,即对于扩容的评估:首先进行无线资源利用率评估,如果统计或测量 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大于无线资源利用率口限,则进一步进行基于用户容量的扩容评估,女口 果统计或测量的用户数高于用户容量口限或在一定统计时间内有一定比例或次数高于口 限值,则进行载频扩容。还可W确定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吞吐量,并将所述小区吞吐 量与设定的小区吞吐量口限进行比较,当所述小区吞吐量大于或大于等于设定的小区吞吐 量口限时,进行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扩容,若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吞吐量小于等于 或小于设定的小区吞吐量口限,则无需进行扩容的判断,不必开启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无 线通信系统的接入的用户数的方式进行扩容与否的判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W 将用户容量、小区吞吐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