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电网EPON组网的光缆光纤配置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08922阅读:来源:国知局
管、 第二光缆子管、第三光缆子管;其中第一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所述第一光缆子 管第一芯连接配电自动化0NU,所述第一光缆子管第二芯连接其他应用系统,所述第一光缆 子管第三、四芯备用;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第二光缆子管第一芯连接用 电采集ONU,所述第二光缆子管第二芯连接其他应用系统,所述第二光缆子管第三、四芯备 用;所述第三光缆子管光缆用于三网融合;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线路为汇接2或者3条分支 光缆的线路;所述分支主干光缆芯数为24芯或36芯,24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8芯光 纤配置,36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线路包括第一光 缆子管、第二光缆子管、第三光缆子管;其中第一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光纤对应 熔接下级2或者3条分支光缆线路的第一光缆子管的光纤;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 业务,光纤对应熔接下级2或者3条分支光缆线路的第二光缆子管的光纤;所述第三光缆子 管光缆用于三网融合,光纤对应熔接下级2或者3条分支光缆线路的第三光缆子管的光纤; 所述主干光缆线路为IOkV电网馈线的主干或IOkV电网馈线的分支主干线路,所述主干光 缆芯数为24或36或48或60或72芯,其中24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8芯光纤配置, 其中第一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第三光缆子 管用于三网融合;36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其中第一光缆子管负责电 网I、II区业务,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48芯光 缆采用4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其中第一和第四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 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60芯光缆采用5子管、每 子管12芯光纤配置,其中第一和第四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第二和第五光缆 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72芯光缆采用6子管、每子管12芯 光纤配置,其中第一、第四和第六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第二和第五光缆子管负 责III、IV区业务,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
[0011]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IOkv电网EPON组网的光缆光纤配置,其特 征在于:根据光缆线路在IOkV电网EPON光缆网络中作用,将所有光缆分为分支光缆、分 支主干光缆、主干光缆三种层次类型,其中主干光缆和分支或者主干光缆以光分配器为界 划分;所述分支光缆线路为IOkV电网馈线单台配变末端线路;所述的分支光缆线路光纤芯 数为12芯,采用3子管、每子管4芯光纤配置,所述分支光缆线路包括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 子管、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分支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其中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 负责电网I、II区业务,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第一芯连接配电自动化0NU,所述分 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第二芯连接其他应用系统,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第三、四 芯备用;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 第一芯连接用电采集0NU,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第二芯连接其他应用系统,所述分 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第三、四芯备用;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光缆用于三网融合; 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线路为汇接2或者3条分支光缆的线路;所述分支主干光缆芯数为24芯 或36芯,24芯光缆米用3子管、每子管8芯光纤配置,36芯光缆米用3子管、每子管12芯 光纤配置;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线路包括分支主干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分支主干光缆的第 二光缆子管、分支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其中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负责 电网I、II区业务,光纤对应熔接2或3条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的光纤;所述分支主干 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光纤对应熔接下级2或3条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 子管的光纤;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光缆用于三网融合,光纤对应熔接2或3条 分支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的光纤;所述主干光缆线路为IOkV电网馈线的主干或IOkV电网 馈线的分支主干线路,所述主干光缆芯数为24、36、48、60或72芯;其中24芯光缆采用3子 管、每子管8芯光纤配置,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负责电网1、11区业务,所述主干 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36 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 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 管用于三网融合;48芯光缆采用4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和第 四光缆子管负责电网1、11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 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60芯光缆采用5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 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和第四光缆子管负责电网1、11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二和第五 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72芯光缆采用 6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第四和第六光缆子管负责电网1、11区 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二和第五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 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
[0012] 分支主干光缆也可以采用3管*12芯、甚至6管*12芯,可根据具体容量进行选择。 主干光缆线路也可以采用3管*12芯光缆线路,或者主干光缆线路可以留有裕量采用4管 *12芯或者5管*12芯或者3管*12芯光缆线路。光纤芯数应结合网络的最终规模和整体 发展规划适当超前,为配电自动化、0. 4kV通信接入网、通信增值业务等留有裕度和接口,主 干光缆芯数应大等于24芯。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线路光缆选用非金属阻燃光缆GYFTZY光缆(带物 理防鼠)、ADSS光缆;光纤采用G. 652D。
[0014] 光缆采用全色谱并统一定义如下。
[0015] 表1色谱定义
【主权项】
1. 一种IOkV电网EPON组网的光缆光纤配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光缆线路在IOkV电网 EPON光缆网络中作用,将所有光缆分为分支光缆、分支主干光缆、主干光缆三种层次类型, 其中主干光缆和分支或者主干光缆以光分配器为界划分; 所述分支光缆线路为IOkV电网馈线单台配变末端线路;所述的分支光缆线路光纤芯 数为12芯,采用3子管、每子管4芯光纤配置,所述分支光缆线路包括分支光缆的第一光 缆子管、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分支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其中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 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第一芯连接配电自动化0NU,所述 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第二芯连接其他应用系统,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第三、 四芯备用;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 管第一芯连接用电采集0NU,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第二芯连接其他应用系统,所述 分支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第三、四芯备用;所述分支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光缆用于三网融 合; 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线路为汇接2或者3条分支光缆的线路;所述分支主干光缆芯数为 24芯或36芯,24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8芯光纤配置,36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12 芯光纤配置;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线路包括分支主干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分支主干光缆的 第二光缆子管、分支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其中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负 责电网I、II区业务,光纤对应熔接2或3条分支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的光纤;所述分支主 干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光纤对应熔接下级2或3条分支光缆的第二光 缆子管的光纤;所述分支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光缆用于三网融合,光纤对应熔接2或3 条分支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的光纤; 所述主干光缆线路为IOkV电网馈线的主干或IOkV电网馈线的分支主干线路,所述主 干光缆芯数为24、36、48、60或72芯;其中24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8芯光纤配置,所 述主干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 III、IV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36芯光缆采用3子管、每子管 12芯光纤配置,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光缆子管负责电网1、11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 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48芯光缆采 用4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和第四光缆子管负责电网1、11区 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二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 用于三网融合;60芯光缆采用5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配置,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和第四 光缆子管负责电网I、II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二和第五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 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72芯光缆采用6子管、每子管12芯光纤 配置,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一、第四和第六光缆子管负责电网1、11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 第二和第五光缆子管负责III、IV区业务,所述主干光缆的第三光缆子管用于三网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kV电网EPON组网的光缆光纤配置,针对光缆在EPON光缆网络中作用,将所有光缆分为分支光缆、分支主干光缆、主干光缆三种类型,分别对三种类型不同芯数光缆的光纤配置根据不同业务的组网要求设计特殊的方案。将电网I、II区业务、电网III、IV区业务和三网融合业务所用光纤分别配置在不同的子管内,在效果上等同于为不同类型业务组建了专用的光缆网络,互不干扰,方便了光纤的调度和管理,提高了光缆业务割接时的可靠性。
【IPC分类】H04B10-25, H04Q11-00, H02J13-00
【公开号】CN204316505
【申请号】CN201520015226
【发明人】黄旭峰, 郑毓侃, 陈国华, 张继芬, 刘仁和, 彭传相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