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863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尤指一种通过薄型PM电动机,将驱动牵引机与电梯控制盘等一同安装在一支撑件上,设置在电梯车厢及配重的升降通路外的井道壁上的无机房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电梯都需要机房来安置牵引机,无论是机房在上面的顶吊式还是在下面的底吊式,建筑物都必须花费建造机房的成本,不仅占用楼板面积,如底吊式,或顶部凸出,如顶吊式,还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并使建筑物的设计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为了解决传统电梯机房的缺点,如图5所示,台湾第490433号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机,其包括一升降路1;在该升降路1内交替升降的机箱3及平衡锤10;用以在该升降路1内悬吊机箱3和平衡锤10的钢丝索19;及具有卷挂该钢丝索19的牵引槽轮16;驱使牵引槽轮16旋转的电动机17;以及连接在牵引槽轮16与电动机17之间的减速机15的卷扬机14,该卷扬机设置在上述升降路1的上部,并经由钢丝索19使上述机箱3和平衡锤10升降。其中,该机箱3及卷扬机14以垂直方向向水平面投影时,分别使减速机15及牵引槽轮16配置在机箱3的投影区域外,电动机17的一部分配置在机箱3的投影区域内,该电动机17面向机箱3的面为定位在该减速机15及牵引槽轮16的至少任何一方的下端部的更上方位置。
另,如图6所示,台湾第491812号发明专利又揭示了一种升降机单元及其组合方法,其包括一安装在升降道中上下移动的电梯车厢4;一设置在升降道中的平薄型起重机11,其设置方式为不会干扰电梯车厢4的升降轨道2a,2b;一第一槽轮11与一第二槽轮13,设置在升降道中不会干扰电梯车厢4的升降轨道2a,2b;一设置在电梯车厢4升降轨道2a,2b后方,安装在升降道中上下移动的配重3;一围绕平薄型起重机11、第一槽轮11与第二槽轮13的绳索5,该绳索5的第一端部分悬吊电梯车厢4,第二端部分悬吊配重3;及一支撑平薄型起重机11、第一槽轮11与第二槽轮13的支持结构,安装在配重3的导轨1a,1b上端部分以导引配重的支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以改善传统机房占用楼板空间,及增加建造成本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将驱动牵引机放置在井道中的适当位置,完全避开电梯车厢及配重升降滑动的通路,且固定的高度可弹性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由结构壁限定的井道,在井道壁上设有车厢导轨及配重导轨;沿车厢导轨上下滑动的车厢;沿配重导轨上下滑动的配重;至少一条两端锚定的钢索,用于悬挂车厢及配重;驱动牵引机,位于车厢与配重升降通路之外的井道壁之间,受控驱动钢索并连动车厢及配重;该系统还包括一支撑件,用于固定该驱动牵引机和一控制牵引机的电梯控制盘;车厢侧转向轮,以一适当偏向角度设置在支撑件顶部;配重侧转向轮,以一适当偏向角度设置在轨道支撑梁顶部,使牵引机驱动钢索,能以一顺畅的角度驱动车厢与配重。由此,不仅节省了传统机房的建造费用,还节省了机房所占用的空间。
本发明还包括一用来设置驱动牵引机的支撑件,其固定在井道壁上,使该驱动牵引机可安装在顶层的次一阶的适当位置,即顶层地板面以下约2M以内。由于该支撑件并不在车厢与配重的升降通路上,因此可依建筑物的特性需要做弹性的配置。


图1为本发明无机房电梯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无机房电梯系统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无机房电梯系统的横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无机房电梯系统的驱动牵引机固定构造的局部剖面放大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升降机的示意图;图6为另一现有技术的升降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一由结构壁限定的井道1,在该井道1壁上设有车厢导轨4和配重导轨6,该车厢导轨4与配重导轨6上方通过由水平配置的支撑梁7,7’固定在井道1的壁上;一沿车厢导轨4上下滑动的车厢3,底部至少设有一个车厢滑轮13,或通常为一对车厢滑轮13,13’;一沿配重导轨6上下滑动的配重5,其顶部上设有一配重滑轮12;至少一条两端锚定的扁平形钢索14,或通常是三条并行,悬挂该车厢3及配重5;一驱动牵引机2,位于车厢3与配重5升降通路之外的井道1的壁之间,受控驱动钢索14并连动车厢3及配重5。其中,井道1壁上包括一支撑件8,用于固定该驱动牵引机2,及一控制牵引机2的电梯控制盘9;一车厢侧转向轮10,以一适当偏向角度设置在支撑件8顶部;一配重侧转向轮11,以一适当偏向角度设置在轨道支撑梁7顶部,使牵引机2驱动钢索14,能以一顺畅的角度驱动车厢3与配重5。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为了有效地利用井道1的横截面积,驱动牵引机2采用薄型PM电动机为动力源,固定该牵引机2的支撑件8固设在车厢3与配重5升降通路之外的井道1的壁上,并且通过其它辅助梁与车厢导轨4或配重导轨6等结合在一起。驱动牵引机2固定在该支撑件8下方,电梯控制盘9可固定在驱动牵引机2上方空间、或下方空间的支撑件8上,或者是将两者以同一结构体固定在支撑件8上,使控制盘9能以很短的导线与牵引机2连接并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中,驱动牵引机2安装在井道1顶层次一阶位置,较佳为顶层地板面以下2M之内,并且可依建筑物的特性需要做一弹性的配置。该牵引机2的电动机为悬臂式结构,即钢索驱动轮2a枢设在电动机本体外侧。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钢索14的一端锚定在轨道支撑梁7’上的C端,从C端向下延伸绕过车厢滑轮13,再向上延伸绕过车厢侧转向轮10,再向下延伸绕过牵引机2的驱动轮2a,再向上延伸绕过配重侧转向轮11,再向下延伸绕过配重滑轮12,再向上延伸止于轨道支撑梁7上的W端。在本发明中,驱动牵引机2在负载端车厢侧转向轮10的下方,受力方向朝上而呈反重力方向驱动,使电梯在承载时,钢索14间的拉力上、下相互抵消变成内力,由结构本身来承受。且由于配重侧转向轮11与钢索14的终端W设置在导轨上方的支撑梁7上,由配重侧导轨6来支撑大部分的重量,因此支撑件8的纵向受力大大地减弱,故不论是固定在井道1壁上或车厢导轨4上,都可提高固定强度的可靠性。另,如图4所示,由于驱动牵引机2属薄形电动机,为抵抗悬吊时产生的扭矩,在牵引机2的下方支持件81上设有多个轴向吸振元件21,及上方支持件82上设有多个径向吸振元件22,使电梯防振结构立体化,以吸收多方振动。
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具备如下效果(1)不仅能节省传统机房的建造费用,而且还能节省机房所占用的空间,同时使建筑物的设计不受限制。
(2)提供多个可替换驱动牵引机在井道中的高度位置,可依建筑物的特性需要做弹性的配置。
(3)采用薄型PM电动机,由于效率高可比目前标准电梯(TK型)降2级电动机功率,达到节省能源的绿色设计。
(4)由于车厢侧转向轮10与驱动牵引机2固定在同一支撑件8上,将钢索14外力相互抵消变成内力,由结构本身来承受,无论是固定在井道壁或车厢导轨上,都可提高固定强度的可靠性。
(5)由于驱动牵引机2属薄形电动机,为抵抗悬吊时产生的扭矩,其下方设置有轴方向的吸振元件21,上方设置有径方向的吸振元件22,防振结构立体化,可吸收多方振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其包括一由结构壁限定的井道(1),在井道(1)壁上设有车厢导轨(4)、及配重导轨(6);一沿车厢导轨(4)上下滑动的车厢(3);一沿配重导轨(6)上下滑动的配重(5);至少一条两端锚定的钢索(14),用于悬挂车厢(3)及配重(5);一驱动牵引机(2),位于车厢(3)与配重(5)升降通路之外的井道(1)壁之间,受控驱动钢索(14)并连动车厢(3)及配重(5);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一支撑件(8),用于固定该驱动牵引机(2)和控制牵引机(2)的电梯控制盘(9);一车厢侧转向轮(10),以一适当偏向角度设置在支撑件(8)顶部;一配重侧转向轮(11),以一适当偏向角度设置在轨道支撑梁(7)顶部,使牵引机(2)驱动钢索(14),能以一顺畅的角度驱动车厢(3)与配重(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固设在车厢(3)与配重(5)升降通路之外的井道(1)壁上,所述驱动牵引机(2)固定在其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牵引机(2)安装在井道(1)顶层次一阶位置,较佳为顶层地板面以下2M之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牵引机(2)为薄型电动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为悬臂式结构,钢索驱动轮(2a)枢设在电动机本体外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盘(9)固定在驱动牵引机(2)上方或下方的支撑件(8)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盘(9)与驱动牵引机(2)固定在同一结构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牵引机(2)在负载端车厢侧转向轮(10)的下方,受力方向朝上而呈反重力方向驱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牵引机(2)下方支持件(81)上包含有多个轴向吸振元件(21),上方支持件(82)上包含有多个径向吸振元件(2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配重(5)顶部的配重滑轮(12),和至少一个设置在电梯车厢(3)底部的车厢滑轮(13)。
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14)的一端锚定在轨道支撑梁(7’)上的C端,从C端向下延伸绕过至少一个车厢滑轮(13),再向上延伸绕过车厢侧转向轮(10),再向下延伸绕过牵引机(2)的驱动轮(2a),再向上延伸绕过配重侧转向轮(11),再向下延伸绕过配重滑轮(12),再向上延伸止于轨道支撑梁(7)上的W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可通过其它辅助梁,与车厢导轨(4)或配重导轨(6)结合在一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由结构壁限定的井道,在井道壁上设有车厢导轨及配重导轨;沿车厢导轨上下滑动的车厢;沿配重导轨上下滑动的配重;至少一条两端锚定的钢索,用于悬挂车厢及配重;驱动牵引机,位于车厢与配重升降通路之外的井道壁之间,受控驱动钢索并连动车厢及配重;支撑件,用于固定该驱动牵引机和控制牵引机的电梯控制盘;车厢侧转向轮,以一适当偏向角度设置在支撑件顶部;配重侧转向轮,以一适当偏向角度设置在轨道支撑梁顶部,使牵引机驱动钢索,能以一顺畅的角度驱动车厢与配重。
文档编号B66B9/00GK1511778SQ0215957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7日
发明者许世昌, 吴尊耀, 吴登富, 黄穗强, 黄文彬, 郑维忠, 何文杰, 黄敦源, 廖建福, 林志明 申请人:永大机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