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291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强制性地使以异常速度升降的轿厢停止。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装置中,为了阻止轿厢的坠落而使用紧急停止装置。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2-220171号中,公开了将楔分别按压到一对轿厢导轨上来阻止轿厢坠落的紧急停止装置。在轿厢上设置有连接各楔之间的安全连杆。各楔和安全连杆设置轿厢的下方。在安全连杆上连接有与轿厢的升降同步移动的限速器绳索。限速器绳索卷绕在限速器的绳轮上。因而,通过利用限速器约束限速器绳索,使安全连杆动作,使各楔同时按压在各轿厢导轨上。
但是,在这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中,由于连接各楔的安全连杆配置在轿厢的下方,因此包括轿厢的升降主体整体在高度方向的长度向下方变长,底坑深度(轿厢停止在最下层时升降主体下端部和井道底部之间的长度)变大。因此,井道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大,妨碍了电梯装置整体的节省空间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能够实现电梯装置整体的节省空间化。
本发明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用于对由一对导轨引导的轿厢进行制动,其包括一对导轨啮入部,该对导轨啮入部具有可以相对导轨解除离开的制动部件;和用于将制动部件按压在导轨上的工作机构,并且,该对导轨啮入部安装在轿厢上,其用于通过工作机构的动作使轿厢相对各导轨被制动,各工作机构彼此独立地动作,各导轨啮入部配置成在水平方向夹着轿厢。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轿厢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图2中的轿厢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3中的导轨啮入部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图3中的工作时的导轨啮入部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图6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图8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对重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图10中的对重的侧视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13是表示图12中的导轨啮入部的主视图;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工作时的导轨啮入部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图14中的驱动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轿厢3由轿厢导轨2引导而在井道1内升降。在井道1的上端部配置有使轿厢3和对重(未图示)升降的曳引机(未图示)。在曳引机的驱动绳轮上卷绕有主绳索4。轿厢3和对重由主绳索4悬吊在井道1内。在轿厢3上与各轿厢导轨2对置地配置有作为制动单元的一对导轨啮入部5。轿厢3通过各导轨啮入部5的动作而被制动。
另外,在井道1的上端部配置有用于检测轿厢3的升降速度的作为轿厢速度检测单元的限速器6。限速器6具有限速器主体7和可以相对限速器主体7转动的限速器绳轮8。在井道1的下端部配置有可以旋转的张紧轮9。在限速器绳轮8和张紧轮9之间卷绕有与轿厢3连接的限速器绳索10。限速器绳索10与轿厢3的连接部,同轿厢3一起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这样,限速器绳轮8和张紧轮9以与轿厢3的升降速度对应的速度来旋转。
限速器6在轿厢3的升降速度达到预先设定的第1过速度时使曳引机的制动装置动作。另外,在限速器6上设置有作为输出部的开关部11,该开关部11在轿厢3的下降速度达到高于第1过速度的第2过速度(设定过速度)时向导轨啮入部5输出工作信号。开关部11具有通过过速杆而机械地进行开闭的接点部16,该过速杆通过旋转的限速器绳轮8的离心力而移动。接点部16分别通过电源电缆14和连接电缆15,与电池12和控制电梯运转的控制盘13电连接,该电池12是在停电时也能够供电的无间断电源装置。
在轿厢3和控制盘13之间连接有控制电缆(移动电缆)。控制电缆包括多根电力线和信号线,还包括电连接在控制盘13和各导轨啮入部5之间的紧急停止用布线17。来自电池12的电力通过接点部16的闭合,通过电源电缆14、开关部11、连接电缆15、控制盘13内的电力供给电路以及紧急停止用布线17提供给各导轨啮入部5。另外,传送单元具有连接电缆15、控制盘13内的电力供给电路以及紧急停止用布线17。
图2是表示图1中的轿厢3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图2中的轿厢3的侧视图。在图中,轿厢3具有轿厢室61,和支承轿厢室61的轿厢架62。轿厢架62具有一对纵架(纵柱)63,其分别配置在轿厢室61和各轿厢导轨2之间,并从轿厢室61的底板部61a向上方延伸;上框架(上梁)64,其配置在轿厢室61的上方,并在各纵架63的上端部之间水平延伸。
在各纵架63上分别设有沿轿厢导轨2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部65。各轿厢导轨2的一部分配置在各槽部65内。
各导轨啮入部5以在水平方向夹着轿厢3的方式安装在轿厢架62上。即,各导轨啮入部5配置在轿厢3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高度上,并且配置在轿厢3的正面宽度方向的两侧。另外,各导轨啮入部5设置在槽部65内。此外,各导轨啮入部5设置在各纵架63的下端部。在该示例中,各导轨啮入部5与底板部61a配置在同一高度上。
图4是表示图3中的导轨啮入部5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图3中的工作时的导轨啮入部5的主视图。在图中,在各槽部65内固定有支承部件66。各导轨啮入部5由支承部件66支承。另外,各导轨啮入部5具有可以相对轿厢导轨2接触离开的作为制动部件的楔67;和用于将楔67按压在轿厢导轨2上的工作机构68。各工作机构68具有使楔67相对轿厢3移位的驱动部69;和导向部70,其固定在纵架63上,用于向相对轿厢导轨2接触离开的方向引导楔67。这样,各工作机构68彼此独立地动作。
导向部70具有夹着轿厢导轨2配置的倾斜面71和接触面72。倾斜面71相对于轿厢导轨2倾斜,使得其与轿厢导轨2之间的间隔在上方变小。接触面72可相对轿厢导轨2接触离开。随着楔67相对于导向部70朝上方移动,楔67沿着倾斜面71移动。这样,楔67和接触面72相互接近地移动,轿厢导轨2被楔67和接触面72夹住。
驱动部69具有作为施力部的弹簧73,其对楔67向上方的导向部70侧施力;电磁铁74,其通过因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使楔67克服弹簧73的施力离开导向部70地向下方移动。
弹簧73连接在支承部件66和楔67之间。电磁铁74固定在支承部件66上。在各电磁铁74上彼此独立地连接有紧急停止用布线17。在楔67上固定有与电磁铁74对置的永久磁铁75。通过闭合接点部16(参照图1)从电池12(参照图1)向电磁铁74进行通电。通过断开接点部16(参照图1)切断向电磁铁74的通电,来使各导轨啮入部5动作。即,各楔67通过弹簧73的弹性恢复力而相对于轿厢3朝上方移动,从而按压在轿厢导轨2上。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在正常运转时,接点部16闭合。这样,电力从电池12提供给各电磁铁74。楔67被由通电产生的电磁力吸引而保持在电磁铁74上,从而与轿厢导轨2分离(图4)。
例如在由于主绳索4的断裂等使轿厢3的速度上升并达到第1过速度时,曳引机的制动装置动作。当轿厢3的速度在曳引机的制动装置动作后仍进一步上升并达到第2过速度时,接点部16断开。这样,向各导轨啮入部5的各电磁铁74的通电被切断,楔67通过弹簧73的施力而相对于轿厢3朝上方移动。由此,楔67与倾斜面71接触地沿着倾斜面71移动,从而与轿厢导轨2接触并按压在轿厢导轨2上。然后,楔67进一步朝上方移动使接触面72与轿厢导轨2接触。这样,楔67啮入轿厢导轨2和导向部70之间,在楔67和接触面72与轿厢导轨2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从而使轿厢3被制动(图5)。
在解除轿厢3的制动时,在通过闭合接点部16来向电磁铁74通电的状态下,使轿厢3上升。这样,楔67朝下方移动,离开轿厢导轨2。
在这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中,由于各导轨啮入部5通过各工作机构68而彼此独立地动作,因此可以删减将各工作机构68彼此连接的现有的安全连杆,可以将各导轨啮入部5配置在轿厢3的侧部。由此,可以将各导轨啮入部5配置在轿厢3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范围内,可以缩短包括轿厢3的升降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可以缩小井道1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实现电梯装置整体的节省空间化。
另外,由于可以删减用于连接各导轨啮入部的以往所需要的安全连杆等连接用部件,因此,可以将相当于连接用部件的重量的其他装置等应用于轿厢。例如,在轿厢壁上镶嵌玻璃用作观光电梯等,可以容易地进行与用途对应的轿厢设计。
另外,各导轨啮入部5由于安装在轿厢架62上,因此,可以容易地确保各导轨啮入部5在轿厢3上的设置空间。另外,可以稳定地对轿厢3进行制动。
另外,各导轨啮入部5由于设置在纵架63的下端部,因此,可以稳定地对轿厢3进行制动。
实施方式2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图6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该示例中,各导轨啮入部5设置在纵架63上端部的槽部65内。其他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也可以删减以往安装在轿厢上的安全连杆,可以将各导轨啮入部5配置在轿厢3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范围内。因此,可以缩短包括轿厢3的升降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实现电梯装置整体的节省空间化。
实施方式3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图8中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在该示例中,各导轨啮入部5设置在纵架63中间部的槽部65内。其他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与实施方式1和2一样,在这种电梯装置中,也能够实现电梯装置整体的节省空间化。
实施方式4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对重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图10中的对重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对重导轨21。在各对重导轨21之间配置有对重22。对重22具有包括多个单位对重23的对重主体24,和支承对重主体24的对重架25。
对重架25具有承载对重主体24的下框架26;配置在下框架26的上方的上框架(上梁)27;和连接下框架26和上框架27的一对纵架(纵柱)28。对重22和轿厢3由主绳索4悬吊。在上框架27上连接有主绳索4。
在各纵架28上分别安装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导轨啮入部5。各导轨啮入部5以在水平方向上夹着对重22的方式配置在各纵架28的下端部。在控制盘13和对重22之间电连接有紧急停止用布线17(移动电缆)。其他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由于各导轨啮入部5安装在对重22上,因此可以将各导轨啮入部5设置在对重22的侧部。这样,可以缩短包括对重的升降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实现电梯装置整体的节省空间化。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各导轨啮入部5设置在各纵架28的下端部,但是也可以将各导轨啮入部5设置在各纵架28的上端部或者中间部。
实施方式5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设置有检测轿厢3的速度的作为轿厢速度检测单元的轿厢速度传感器31。在控制盘13内,安装有与轿厢速度传感器31电连接的输出部32。输出部32通过电源电缆14与电池12连接。用于检测轿厢3的速度的电力从输出部32提供给轿厢速度传感器31。来自轿厢速度传感器31的速度检测信号被输入到输出部32中。
在轿厢3上装有对轿厢3进行制动的作为制动单元的一对导轨啮入部33。各导轨啮入部33配置成在水平方向上夹着轿厢3。在该示例中,各导轨啮入部33设置在轿厢3的底板部3a的端部。
输出部32和各导轨啮入部33通过紧急停止用布线17彼此电连接。在轿厢3的速度为第2过速度时,作为工作用电力的工作信号从输出部32独立地输出给各导轨啮入部33。各导轨啮入部33根据工作信号的输入彼此独立地动作。
图13是表示图12中的导轨啮入部33的主视图,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工作时的导轨啮入部33的主视图。在图中,导轨啮入部33具有可以相对轿厢导轨2接触离开的作为制动部件的楔34;与楔34的下部连接的致动部35;和导向部36,其配置在楔34的上方,并固定在轿厢3上。楔34和致动部35设置成相对导向部36可以上下移动。楔34随着相对导向部36向上方的移动,即随着向导向部36侧的移动,而被导向部36引导向与轿厢导轨2接触的方向。另外,工作机构51具有致动部35和导向部36。
致动部35具有可以相对轿厢导轨2接触离开的圆柱状接触部37;接触部移动机构38,用于使接触部37朝与轿厢导轨2接触离开的方向移动;以及支承部39,用于支承接触部37和接触部移动机构38。接触部37比楔34轻,以便可容易地通过接触部移动机构38移动。接触部移动机构38具有可动部40,其可在使接触部37与轿厢导轨2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使接触部37离开轿厢导轨2的离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以及使可动部40移动的驱动部41。
在支承部39和可动部40上分别设置有支承导向孔42和可动导向孔43。支承导向孔42和可动导向孔43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接触部37可滑动地安装在支承导向孔42和可动导向孔43内。接触部37随着可动部40的往复移动而在可动导向孔43内滑动,并沿着支承导向孔42的长度方向移动。这样,接触部37以合适的角度相对轿厢导轨2接触离开。在轿厢3下降时,当接触部37与轿厢导轨2接触时,楔34和致动部35被制动,而朝导向部36侧移动。
在支承部39的上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导向孔47。楔34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导向孔47内。即,楔34可相对于支承部39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导向部36具有夹着轿厢导轨2配置的倾斜面44和接触面45。倾斜面44相对于轿厢导轨2倾斜,使得其与轿厢导轨2的间隔在上方变小。接触面45可相对轿厢导轨2接触离开。随着楔34和致动部35相对于导向部36朝上方移动,楔34沿着倾斜面44移动。这样,楔34和接触面45相互接近地移动,轿厢导轨2被楔34和接触面45夹住。
图15是表示图14中的驱动部41的主视图。在图中,驱动部41具有安装在可动部40上的作为施力部的碟形弹簧46;以及通过由通电产生的电磁力使可动部40移动的电磁铁48。
可动部40固定在碟形弹簧46的中央部分。碟形弹簧46通过可动部40的往复移动而变形。碟形弹簧46的施力方向根据因可动部40的移动引起的变形,而在可动部40的接触位置(实线)和离开位置(双点划线)之间翻转。可动部40通过碟形弹簧46的施力而分别保持在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即,接触部37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接触状态和离开状态通过碟形弹簧46的施力来保持。
电磁铁48具有固定在可动部40上的第1电磁部49;以及与第1电磁部49对置配置的第2电磁部50。可动部40可相对于第2电磁部50移动。紧急停止用布线17与电磁铁48连接。通过向电磁铁48输入工作信号,第1电磁部49和第2电磁部50产生电磁力,从而相互排斥。即,通过向电磁铁48输入工作信号,第1电磁部49与可动部40一起向离开第2电磁部50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恢复时,输出部32输出恢复信号,用于各导轨啮入部33动作后的恢复。通过向电磁铁48输入恢复信号,第1电磁部49和第2电磁部50相互吸引。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在正常运转时,可动部40位于离开位置,接触部37通过碟形弹簧46的施力而离开轿厢导轨2。在接触部37离开了轿厢导轨2的状态下,楔34离开轿厢导轨2,从而保持与导向部36之间的间隔。
当通过轿厢速度传感器31检测出的速度达到第1过速度时,曳引机的制动装置动作。在此后轿厢3的速度继续上升、并且通过轿厢速度传感器31检测出的速度达到第2过速度时,工作信号从输出部32输出到各导轨啮入部33。通过向电磁铁48输入工作信号,第1电磁部49和第2电磁部50相互排斥。通过该电磁排斥力,可动部40朝接触位置移动。与此同时,接触部37向与轿厢导轨2接触的方向移动。在可动部40到达接触位置之前,碟形弹簧46的施力方向翻转成将可动部40保持在接触位置上的方向。这样,接触部37与轿厢导轨2接触并按压在轿厢导轨2,楔34和致动部35被制动。
由于轿厢3和导向部36未被制动地下降,因而导向部36向下方的楔34和致动部35侧移动。通过该移动,楔34被沿着倾斜面44引导,轿厢导轨2由楔34和接触面45夹住。楔34通过与轿厢导轨2的接触,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并啮入在轿厢导轨2和倾斜面44之间。这样,在轿厢导轨2和楔34之间、以及在轿厢导轨2和接触面45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从而使轿厢3被制动。
在恢复时,恢复信号从输出部32传送到电磁铁48。这样,第1电磁部49和第2电磁部50相互吸引,可动部40向离开位置移动。与此同时,接触部37向相对轿厢导轨2离开的方向移动。在可动部40到达离开位置之前,碟形弹簧46的施力方向翻转,可动部40被保持在离开位置。在该状态下,轿厢3上升,楔34和接触面45对轿厢导轨2的按压被解除。
在这种结构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中,由于各工作机构51彼此独立地动作,因此可以将各导轨啮入部33配置成在水平方向夹着轿厢3。这样,可以缩短包括轿厢3的升降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实现电梯装置整体的节省空间化。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各导轨啮入部33安装在轿厢3上,但是也可以将各导轨啮入部33安装在对重上。
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从输出部向紧急停止装置提供电力的传送单元,使用了电气电缆,但是也可以使用无线通信装置,其具有设置在输出部上的发送器和设置在紧急停止装置上的接收器。另外,也可以使用传送光信号的光导纤维电缆。
另外,在各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导轨啮入部针对轿厢向下方的过速度(移动)进行制动,但是也可以将这些导轨啮入部上下颠倒地安装在轿厢上,以针对向上方的过速度(移动)进行制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用于对由一对导轨引导的轿厢进行制动,其包括一对导轨啮入部,该对导轨啮入部具有可以相对上述导轨接触离开的制动部件;和用于将上述制动部件按压在上述导轨上的工作机构,并且,该对导轨啮入部安装在上述轿厢上,其用于通过上述工作机构的动作使上述轿厢相对各上述导轨被制动,各上述工作机构彼此独立地动作,各上述导轨啮入部配置成在水平方向夹着上述轿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轿厢具有轿厢室和包围上述轿厢的轿厢架,各上述导轨啮入部安装在上述轿厢架上。
3.一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用于对由一对导轨引导的对重进行制动,其包括一对导轨啮入部,该对导轨啮入部具有可以相对上述导轨接触离开的制动部件;和用于将上述制动部件按压在上述导轨上的工作机构,并且,该对导轨啮入部安装在上述对重上,其用于使上述对重相对各上述导轨被制动,各上述工作机构彼此独立地动作,各上述导轨啮入部配置成在水平方向夹着上述对重。
全文摘要
在井道内设置有引导轿厢的一对轿厢导轨。轿厢具有轿厢室和支承轿厢室的轿厢架。在轿厢架上安装有一对导轨啮入部。各导轨啮入部具有可以与各轿厢导轨接触离开的楔,和用于将楔按压在轿厢导轨上的工作机构。各工作机构彼此独立地动作。各导轨啮入部配置成在水平方向夹着轿厢。
文档编号B66B5/16GK1791548SQ20048001349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0日
发明者佐佐木一浩, 小寺秀明, 木川弘, 冈本健一, 梶田昭成, 茶谷康史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