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554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路板(circuit board),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具有至少一 辅助切割线(auxiliary scribed line)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现有的用以承载及电性连接多个电子组件的电路板主要是由多个 线路层(wiring layer)以及多个绝缘层(insulating layer)交替叠合所构成。 其中,这些线路层是由铜箔层(copper foil)经过微影蚀刻定义形成。这些绝缘 层是分别配置于相邻这些线路层之间,用以隔离这些线路层。此外,这些相互重叠 的线路层之间是透过导电孔道(conductive via)而彼此电性连接。另外,电路板 表面上还可配置各种电子组件(例如主动组件或被动组件),并通过电路板内部线 路来达到电子信号传递(electrical signal propagation)的目的。
在笔记本计算机中,随着笔记本计算机显示器(display)的尺寸(例如14 寸、15寸或17寸)的不同,配置于笔记本计算机的主机(mainframe)内部的主 板(mainboard)的尺寸也会有所不同。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主板尺寸的需求, 制造者通常是以不同的制程来分别完成。然而,以不同的制程来制造不同尺寸的主 板的制造成本较高。
除了上述现有技术外,现有的另一种技术也被提出。请参考图l,其绘示现有 的一种主板的示意图。现有主板100为适用于具有14寸显示器的笔记本计算机。 当现有主板100应用于具有15寸显示器的笔记本计算机时,主板100上的多个连 接器(connector) 110会无法配合主机(未绘示)内部空间的设计,所以这些连 接器110将无法外露于主机之外。因此,主板100必须电性连接至一中介电路板 (medium circuit board) 10。
详言之,中介电路板10具有多个连接器12,主板100的这些连接器110通过 一连接排线(connection cable) 120而与中介电路板10的这些连接器12电性连接,而这些连接器12部分外露于主机之外以作为连接接口设备之用。然而,上述 中介电路板10与连接排线120会增加成本,且中介电路板10会占据主机内部空间, 并且组装中介电路板IO与连接排线120所需工时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板,其可应用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计算机。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路板,其包括一板体(board body)、至少一第一连接器 与至少一第二连接器。板体具有一侧缘(edge)与至少一辅助切割线,且辅助切割 线实质上(substantially)平行侧缘。第一连接器配置于板体上且邻近(adjacent to)侧缘。第二连接器配置于板体上且邻近辅助切割线。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第一 连接器,且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位于辅助切割线的不同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板体可具有一连接线路(connection circuit), 且第二连接器通过连接线路而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此外,连接线路可具有多条连 接线(connection wire),且相邻这些连接线的间隔可大于或等于1毫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板体可具有至少一单一线路层区域(single wiring layer area)。单一线路层区域的相对两边缘(border)分别与辅助切割线维持一 第一间隔与一第二间隔,使得单一线路层区域涵盖辅助切割线。此外,第一间隔可 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小于或等于4毫米。另外,第二间隔可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小 于或等于4毫米。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的电路板可通过同一制程制造出来再加以切割以应用 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计算机,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电路板的制造成本较为 低廉且制程较为简单。由于本发明的电路板可经由切割而配置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 计算机的主机内,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电路板不用电性连接至中介电路 板,所以本发明的电路板不会过于占据主机内部的空间,且本发明电路板的这些连 接器所传输信号的品质较佳。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的一种主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路板切割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考图2,其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路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路 板200例如为主板,其包括一板体210、至少一第一连接器220 (图2中示意地绘 示三个)与至少一第二连接器230 (图2中示意地绘示三个)。板体210具有一侧 缘212与至少一辅助切割线214(图2中示意地绘示两条),且这些辅助切割线214 实质上平行侧缘212。此外,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0还包括至少一第三连接器240 (图2中示意地绘示三个)。
这些第一连接器220配置于板体210上且邻近侧缘212,且这些第二连接器 230配置于板体210上且邻近这些辅助切割线214的其中之一,而这些第三连接器 240配置于板体210上且邻近这些辅助切割线214的其中另一。换言之,这些第一 连接器220沿着侧缘212排列,且这些第二连接器230沿着较为靠近侧缘212的辅 助切割线214排列,而这些第三连接器240沿着较为远离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 214排列。这些第二连接器230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一连接器220,且这些第一连 接器220位于较为靠近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的一侧,而这些第二连接器230 位于较为靠近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的另一侧。此外,这些第三连接器240 分别电性连接这些第二连接器230,且这些第二连接器230位于较为远离侧缘212 的辅助切割线214的一侧,而这些第三连接器240位于较为远离侧缘212的辅助切 割线214的另一侧。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0适用于具有17寸、15寸或14寸 显示器的笔记本计算机。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0可直接配置于具有17寸显示器的 笔记本计算机。若要将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0应用于具有15寸显示器的笔记本计 算机中,则以较为接近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为切割基准来对于电路板200 进行切割即可。同理,若要将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0应用于具有14寸显示器的笔 记本计算机中,则以较为远离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为切割基准来对于电路板 200进行切割即可。因此,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00可应用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计算机。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210可具有多个第一连接线路216与多个第二连接线路 218,且各个第一连接线路216具有多条第一连接线216a (图2示意地绘示两条), 而各个第二连接线路218具有多条第二连接线218a (图2示意地绘示两条)。各 个第二连接器230通过这些第一连接线路216的其中之一的多条第一连接线216a 而对应电性连接至这些第一连接器220的其中之一。各个第三连接器240通过这些 第二连接线路218的其中之一的多条第二连接线218a而对应电性连接至这些第二 连接器230的其中之一。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这些第一连接器220、这些第二连接器230 与这些第三连接器240可用于连接接口设备,例如鼠标、显示器、键盘、打印机与 绘图机。必须强调的是,就图2所示的相对位置而言,若这些第一连接器220由左 至右是用于连接鼠标、键盘与打印机,则这些第二连接器230由左至右也是用于连 接鼠标、键盘与打印机,且这些第三连接器240由左至右也是用于连接鼠标、键盘 与打印机。换言之,对应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器220、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三连接 器240适用于连接同一种接口设备。
本实施例中,相邻这些第一连接线216a的间隔dl可大于或等于1毫米,且 相邻这些第二连接线218a的间隔d2可大于或等于1毫米,这些间隔dl与这些间 隔d2可避免切割后的电路板200的相邻这些第一连接线216a或相邻这些第二连接 线218a电性短路。请参考图2与图3,其中图3是图2的电路板切割后的示意图。 举例而言,以较为接近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为切割基准来对于电路板200 进行切割后,这些第一连接线216a也会被切割,且切割后的电路板200,所形成 的新侧缘212,实质上即为切割前的电路板200的较为接近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 214。由于相邻这些第一连接线216a的间隔dl大于或等于l毫米,因此被切割的 相邻这些第一连接线216a'位于切割后电路板200'的新侧缘212'处不会彼此接 触而短路。
请再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板体210可具有一第一单一线路层区域211与一第 二单一线路层区域213。第一单一线路层区域211的相对两边缘211a、 211b分别 与较为接近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维持两间隔d3、 d4,使得第一单一线路层 区域211涵盖较为接近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第二单一线路层区域213的相
对两边缘213a、 213b分别与较为远离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维持两间隔d5、 d6,使得第二单一线路层区域213涵盖较为远离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214。此外, 间隔d3、 d4、 d5、 d6可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小于或等于4毫米。
在第一单一线路层区域211所涵盖的范围内,这些第一连接线路216所在的 线路层为板体210的单一线路层,这些第一连接线路216可位于板体210的表面或 内部,端视设计者的需求而定。同理,在第二单一线路层区域213所涵盖的范围内, 这些第二连接线路218所在的线路层为板体210的单一线路层,这些第二连接线路 218可位于板体210的表面或内部,端视设计者的需求而定。
必须说明的是,请参考图2与图3,如果以较为接近侧缘212的辅助切割线 214为切割基准来对于电路板200进行切割后,由于这些第一连接线路216所在的 线路层为板体210的单一线路层,因此被切割的相邻这些第一连接线216a'位于 切割后电路板200'的新边缘212'处不会与接触其它线路层而短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路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一、 由于本发明的电路板可通过同一制程制造出来再加以切割以应用于不同 尺寸的笔记本计算机,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电路板的制造成本较为低廉 且制程较为简单。
二、 由于本发明之电路板可经由切割而配置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计算机的主 机内,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电路板不用电性连接至中介电路板,所以本 发明的电路板不会过于占据主机内部的空间。
三、 由于本发明的电路板可经由切割而配置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计算机的主 机内,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发明的电路板不用电性连接至中介电路板,所以本 发明电路板的这些连接器所传输信号的品质较佳。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 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 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板,包括一板体,具有一侧缘与至少一辅助切割线,其中该辅助切割线实质上平行该侧缘;至少一第一连接器,配置于该板体上且邻近该侧缘;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器,配置于该板体上且邻近该辅助切割线,其中该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且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辅助切割线的不同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具有一连接线路,且该第 二连接器通过该连接线路而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线路具有多条连接线,且 相邻该些连接线的间隔大于或等于1毫米。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具有至少一单一线路层区 域,且该单一线路层区域的相对两边缘分别与该辅助切割线维持一第一间隔与一第 二间隔,使得该单一线路层区域涵盖该辅助切割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隔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 小于或等于4毫米。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间隔大于或等于3毫米且 小于或等于4毫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板,其包括一板体、至少一第一连接器与至少一第二连接器。板体具有一侧缘与至少一辅助切割线,且辅助切割线实质上平行侧缘。第一连接器配置于板体上且邻近侧缘。第二连接器配置于板体上且邻近辅助切割线。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且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位于辅助切割线的不同侧。
文档编号H05K1/18GK101198215SQ20061016843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6日
发明者林灿云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