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型扩充卡及应用于其上的散热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781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短型扩充卡及应用于其上的散热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组合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短型扩充卡的散热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扩充卡中,若以印刷电路板的尺寸来分,目前就是分为标准卡与短型卡(简称短卡,Low Profile)。短卡的出现是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各个组件除了能够整合为单一的芯片之外,本身的体积还可以缩小,也由于线路安排的进步,各个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缩小,线路设计也更佳的合理,因此标准卡的印刷电路板便显得有些浪费。再者,以个人计算机的市场而言,为了满足各个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扩充卡的效能也有不同等级之分,如果仅是低阶使用者,在扩充卡上的处理芯片,尤其以普通、评价等级的显示卡来说,影像处理芯片的尺寸明显的较小,致使显示卡的整体尺寸可以缩小,也就是说不再需要如标准卡尺寸般大小的印刷电路板,故若使用小的印刷电路板既可节省成本也可减少资源的浪费。
此外,影响扩充卡进一步发展为短型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个人计算机机壳的小型化,这也是由于所谓的准系统的发展,而准系统的发展则是针对一部份的使用者,该类型的使用者不需要装设多部光驱或是硬盘机、软盘机,也不需设置多种扩充卡,并因其为应较为狭小的使用环境而发展的准系统,此类型的系统其机壳自然较小,因此原本一般的标准尺寸的扩充卡也由于宽度过大无法安装。从而形成了扩充卡小型化的趋势。
不过虽然扩充卡的印刷电路板的尺寸缩小,通常是宽度变窄了,但是其上的处理芯片所需负担的功能并未减缩,因此可以想见芯片因为负载所产生的热也并未减少太多,然而可以安排散热片的空间却似乎是减少了,因此目前所有的短型显示卡都有过热的问题。
因此,申请人鉴于习用短型扩充卡散热不足的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短型扩充卡及应用于其上的散热组合结构”,透过散热组合结构上的吸热部以及延伸部,使扩充卡上的芯片所产生的热能,得以从吸热部流向延伸部,透过创新设计的延伸部使热量能够更佳快速的排放。此外,本实用新型更能配合热管与倒流壳、风扇的应用,使散热效果更为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短型扩充卡的散热组合结构,藉由散热组合结构上的吸热部与延伸部,使扩充卡所产生的热得以传递到延伸部上,以达到更佳的散热效果。
根据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短型扩充卡的散热组合结构,包含一吸热部;以及一延伸部,与该吸热部形成一体状并是从该吸热部延伸而出,其中该吸热部与该短型扩充卡上的一芯片相互接触用以吸收该芯片所生成的热;而该延伸部是悬空在该短型扩充卡的印刷电路板之外。
如上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中该吸热部是由一吸热底板所组成。
如上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中该延伸部是由一延伸底板及其上的鳍片所组成。
如上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中该延伸底板上更开设有至少一个对流通道。
如上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中该至少一个对流通道是开设在各鳍片之间。
如上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更包含一导流壳,是套设在该延伸部上。
如上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中该导流壳内更设置一风扇,以强制力使气流流经该延伸部。
如上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中该短型扩充卡与该导流壳结合后的尺寸与一般型扩充卡大致相等。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短型扩充卡,包含一短型印刷电路版,上设有一处理芯片;一挡板,与该印刷电路板互相固定;以及一散热结构,具有一吸热部与一延伸部,其中该吸热部与该处理芯片接触;而该延伸部从该吸热部延伸并凸出于该短型印刷电路版的周缘之外。
如前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中该延伸部是由一延伸底板及其上的鳍片所组成。
如前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中该延伸底板上更开设至少一个气流通道。
如前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中该至少一个气流通道位于各该鳍片之间。
如前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中该延伸部上间隔设置至少一个鳍片与至少一个气流通道。
如前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中在该延伸部上更套设一导流壳,并在该导流壳内设一风扇使气流强制流过该延伸部。
如前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中该散热结构上更具有一热管与该吸热部以及该延伸部相连接。
如前所述的短型扩充卡,为一显示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型扩充卡及应用于其上的散热组合结构,可通过所述散热组合结构上的吸热部以及延伸部,使扩充卡上的芯片所产生的热得以从吸热部流向延伸部,使热量更加快速地排放;还可包括热管、导流壳以及风扇,以加强散热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导流壳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计算机内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俯视图。其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短型扩充卡及应用在其上的散热组合结构。在短型扩充卡的部分,包含一电路板1,而电路板1上则具有接点10,以及电路板1的正面1a,并与一挡板3相互固定,透过挡板3使得短型扩充卡得与一计算机机壳(图中未揭示)锁固。而在散热组合结构2的部分,则大致上可分为一吸热部20以及一延伸部22,其中吸热部20即是设置在电路板1上,并与其上所固有的一处理芯片11相贴设使其所产生的热能得以被吸热部20所吸收,并在传递到延伸部22上,由于吸热部20与延伸部22两者通常为一整体结构,也即是由一整块的铝挤型材料所制造而成,其中延伸出电路板1的散热组合结构2的部分即是延伸部22,而其它的部分就是吸热部20。此外在吸热部20上也形成有多个吸热部鳍片20b,而在延伸部22上则形成有多个延伸部鳍片22b。
如图5所示,为了增进散热效能,本实用新型更在延伸部22上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对流通道22c,以便于空气可以在延伸部22的背面与正面之间流动。这一特征在直立式主机上极为重要,因为在直立式主机内的主机板(图中未揭示)也为直立设置的,故而当扩充卡插设在其上时,电路板1呈水平状,故而散热组合结构2整体也呈现水平状,而仅有吸热部鳍片20b与延伸部鳍片22b呈现垂直状,固然此二种鳍片20b、22b与空气的自然热对流的方向相同,然而麻烦的是,当电路板1插设在计算机主机板上时,电路板1的正面1a反而是朝向下方,即指向地心的方向,所以电路板上的各个主要组件也面向下方,而处理芯片11当然也就是面向下方,这样一来用以吸收并排放处理芯片11所生成的热能的散热组合结构2也等于是面向地心的方向,也就是整体看来,电路板1在上而散热组合结构2在下,所以一旦组件2吸收了热能之后,进一步加热其附近的空气,由于热空气较轻,故会以远离地心的方向上升,然而正好被散热组合结构2本身所阻挡而无法继续向上流动,这就是目前市面上各种扩充卡应用在直立式主机板上所面临的散热方面的最大问题。然而以本实用新型而言,由于是短型扩充卡,再加上延伸部22有开设对流通道22c,因此当空气被延伸部鳍片22b所加热之后,可以很容易的上升并穿过对流通道22c,并且由于是短卡,故当然不会有电路板阻挡上升气流的问题,因此在散热效能上,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短型扩充卡及其所使用的散热组合结构是非常优异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其中显示出了吸热部20为由一吸热底板20a及其上的吸热部鳍片20b所组成,而延伸部22则由一延伸底板22a及其上的延伸部鳍片22b所组成。一如前述,吸热底板20a、延伸底板22a以及两者上面所形成的鳍片20b、22b均可由一铝挤型材料来制造完成,故各部份均无接点,所以也没有接触热阻的存在。请参阅图2并配合图1,其中所谓短型扩充卡,即是指扩充卡所使用的电路板1尺寸较短,具体来说即宽度校标准尺寸为短,以图1与图2可以看出,电路板1的宽度W是比较小的,而在装上散热组合结构2后的第一全宽W’则比宽度W要大,但仍比标准卡的标准宽Ws要小,不过差距已不大,故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电路板1与散热组合结构2两者所形成的总宽度与一般标准尺寸的扩充卡接近,因此能够沿用既有的包装材料,而不至于有内包装材料换新而造成旧物资浪费的情形发生。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其中在电路板1的正面1a可以看到一处理芯片11,而吸热部20即是贴设在此处理芯片11上将其所产生的热吸收,并再传导到延伸部22上。此外,本实用新型更包含一导流壳4,其上开设有一第一导流窗40a与第二导流窗40b,导流壳4是用以套住散热组合结构2的延伸部22,以形成一整体的外观,此外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导流作用,也就是导流壳4内可再增设一风扇(图中未揭示),藉由风扇强制推送气流经过延伸部鳍片22b,以较为快速的方式带走其附近的热空气,并带进冷空气以加强散热效果,而导流壳4正可以让气体能够较为稳定的通过延伸部鳍片22b,以避免乱流导致对流效果不彰。此外,第一、第二导流窗40a、40b则位于延伸部22的上下两面,也就是对流通道22c的两端,以便气流得以经过延伸部鳍片22b而不会受到导流壳4的阻挡。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导流壳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其中所公开的是具有导流壳4的短型扩充卡,电路板1上已设置一散热组合结构2,而在延伸部22上则更套设一导流壳4,藉由第一导流窗40a使延伸部鳍片22b得以露出以使空气能够顺利的与其接触。此外由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增设了导流壳4之后,其第二全宽W”则与一般的标准尺寸的扩充卡接近,但是仍比挡板3的挡板长度L要短,故可以确定即使在短型扩充卡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散热组合结构2甚至是再加上导流壳4,依旧可以搭配准系统计算机使用而不至于有尺寸过大的情形发生。再者也由于增设了导流壳4的短型扩充卡所具有的第二全宽W”与一般标准卡的标准宽Ws更为接近,故使得具有导流壳4的短型扩充卡还是可以沿用原本标准卡所使用的包装材料,而不会产生浪费。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计算机内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又其中旁边有一附图,为一局部剖面图。在图5中可见当短型扩充卡装设在直立式主机板4上的时候,电路板1的背面1b为朝向图面上方,因此散热组合结构2就位于电路板1的下方,而其吸热部鳍片20b也就位于电路板1的下方,至于吸热底板20a则是与处理芯片11贴合用以吸收芯片11所产生的热,这个热除了传导到吸热部鳍片20b外,并也传递到延伸部22及其上的延伸底板22a与延伸部鳍片22b,至于延伸部22及其上的延伸底板22a、延伸部鳍片22b则由于是延伸出电路板1外,故当然不会受到电路板1的阻挡,因此当空气被延伸部鳍片22b加热后,由于热空气较轻的原理,热空气可以很自然的由对流通道22c离开延伸部鳍片22b,进而带动冷空气填补热空气原本的空间,由图5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本实用新型在解决扩充卡散热不良所达到的优异效果。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散热组合结构2配合热管6使用,在电路板1的正面1a上设有一芯片11,而在芯片上则贴设前述散热组合结构2的吸热部20,与前面几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图6的实施例的吸热部20内设有热管6并从吸热部20内延伸而出,并且与延伸部鳍片22a结合而成为延伸部22,换言之,延伸部22可说是藉由热管6从吸热部20伸出的部分为主结构体,并再加上延伸部鳍片22a而成,而在各延伸部鳍片22a之间则形成对流通道22c,故而当芯片11产生的热能透过热管6传递到延伸部鳍片22a时,延伸部鳍片22a即把对流通道22c内的空气加热,热空气自然会因其密度较低而以远离地心的方向移动,若图6的短型扩充卡为应用于直立式主机板5如图5所揭示者,并配合图5应可很容易理解热管6、延伸部鳍片22a与对流通道22c之间的关系,以及热对流的效果。此外,图6的实施例也可设置导流壳4,除了可美化外观,使造型更为简洁有利之外,更可以透过一设置在导流壳4内的风扇(图中未揭示)进行强制对流,而此时导流壳4即具有稳定暨导引气流的功效,或者透过导流壳4可以让短型扩充卡的散热组合结构2能与计算机系统的散热系统加以整合,不但不会浪费了计算机系统的散热功能,还可以更增进扩充卡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升短型扩充卡的散热功效上,具有显著的成效,尤其是使用在直立式主机板上的短型显示卡,此类的显示卡在此一情形时,几乎都是呈现上下颠倒的状态,及显示卡的背面朝上,致使本身的电路板成为阻挡散热结构热对流的罪魁祸首,然而本实用新型却在散热组合结构2上更进一步形成一延伸部22(请配合图5),由于此延伸部22凸出在电路板1之外,且还具有对流通道22c,故当对流通道22c内的气体被加热后可以自然的热对流的方式从当中离开,而对流通道22c下方的空气自然就会填补进入,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扩充卡的应用上确实具有重大的突破与显著的贡献。再者,本实用新型虽然是短型扩充卡及使用在其上的散热组合结构,但是透过了延伸部以及导流壳的设置,使得短型扩充卡的包装完全可以沿用既有的存货以及生产工具,而无须另行设计、制造,对于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来说,本实用新型也有卓越的贡献。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它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但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来说其他的变化和修改和其他的使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要保护的范围并不受到上述说明的限制,而仅受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在短型扩充卡的散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吸热部;以及一延伸部,与该吸热部形成一体状并是从该吸热部延伸而出,其中该吸热部与该短型扩充卡上的一芯片相互接触用以吸收该芯片所生成的热;而该延伸部是悬空在该短型扩充卡的印刷电路板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吸热部是由一吸热底板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延伸部是由一延伸底板及其上的鳍片所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延伸底板上更开设有至少一个对流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个对流通道开设在各鳍片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导流壳,是套设在该延伸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流壳内更设置一风扇,以强制力使气流流经该延伸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短型扩充卡与该导流壳结合后的尺寸与一般型扩充卡大致相等。
9.一种短型扩充卡,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短型印刷电路版,上设有一处理芯片;一挡板,与该印刷电路板互相固定;以及一散热结构,具有一吸热部与一延伸部,其中该吸热部是与该处理芯片接触;而该延伸部是从该吸热部延伸并凸出在该短型印刷电路版的周缘之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延伸部是由一延伸底板及其上的鳍片所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延伸底板上更开设至少一个气流通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个气流通道位于各该鳍片之间。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延伸部上间隔设置至少一个鳍片与至少一个气流通道。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延伸部上更套设一导流壳,并在该导流壳内设一风扇使气流强制流过该延伸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结构上更具有一热管与该吸热部以及该延伸部相连接。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型扩充卡,其特征在于,该短型扩充卡为一显示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型扩充卡,包含一短型印刷电路版,上设有一处理芯片;一挡板,与该印刷电路板互相固定;以及一散热结构,具有一吸热部与一延伸部,其中该吸热部与该处理芯片接触;而该延伸部为从该吸热部延伸并凸出在该短型印刷电路版的周缘之外。
文档编号G12B15/00GK2927617SQ200620002959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7日
发明者林英宇, 刘贤沧, 周家民 申请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