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方法、矫正装置以及矫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673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方法、矫正装置以及矫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方法、矫正装置以及矫正系统。技术背景对于具有导线的电子部件而言,若导线弯曲,则进行在印刷基板的实际安装或特殊性试验的时候,会发生从导线插通孔和接触点的偏离,导致不能实际安装于印刷基板或接触电阻变大的现象。因此,一直以来,在实际安装和特性试验之前,都要进行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比如说,在日本专利实公平1—40601号文献中指出了,通过捋拽导线的方式来矫正导线弯曲的方法。然而,通过以往的方法,不能有效地矫正导线的弯曲。比如,在用捋拽导线的方法中,即使将导线捋直,也会由于导线的形状记忆的原因,而发生恢复原状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发明以提供能有效地矫正导线弯曲的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方法、矫正装置以及矫正系统为目的。为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多个导线被导出的电子部件的步骤、制约从被固定的电子部件导出的导线开放端的活动的步骤、以及相对于电子部件使导线开放端摇动的步骤。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多个导线被导出的电子部件的固定装置、沿着与导线的导出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形成并具有可插入导线开放端的间隙的矫正构件、以及使矫正构件在与导线的导出方向和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还有,本发明涉及的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多个导线被导出的电子部件的固定装置;第l导线矫正装置,其包括沿着与导线的导出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形成并具有可插入导线开放端的间隙的矫正构件、和使矫正构件在与导线的导出方向和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第2导线矫正装置,其包括沿着与导线的导出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形成并具有可插入导线开放端的间隙的矫正构件、和使矫正构件在与导线的导出方向和第2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上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导线矫正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器件保持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器件保持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图4(a)是表示铅直方向矫正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图4(b)是表示铅直方向矫正装置的构成的俯视图。图5(a)是表示水平方向矫正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图5(b)是表示水平方向矫正装置的构成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控制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矫正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图8(a)图8(c)是说明铅直方向矫正装置的导线矫正动作的示意图。图9(a)图9(c)是说明水平方向矫正装置的导线矫正动作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其他导线矫正系统的构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导线矫正系统的构成]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导线矫正系统1具备以下装置固定电子部件d并沿着直线状搬送路线r搬送电子部件d的器件固定装置2、对固定在该器件固定装置2的电子部件d的导线铅直方向弯曲进行矫正的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矫正保持在上述器件固定装置2的电子部件d的导线水平方向弯曲的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控制器件固定装置2和铅直方面矫正装置3以及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的动作的控制装置5。这里,电子部件d由以半导体芯片作为模型(model)的筐型主体m和从该主体m的一侧面开始在同一平面内并以等间隔被导出的多条导线1构成。对于这样的电子部件d而言,当主体m被固定于器件固定装置2时,导线1从器件固定装置2突出,并且处于其延伸方向相对于搬送方向r成为垂直相交的状态。为了方便起见,下面把沿着搬送路线r的方向设为X方向,与该X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固定于器件固定装置2的电子部件d的导线l长度方向(导出方向)设为Y方向,与X方向及Y方向垂直的方向即铅直方向(导线l的厚度方向)设为Z方向(第1或第2方向)。X方向(第2或第1的方向)也是导线l的排列方向(宽度方向)。[器件固定装置的构成]如图2和图3所示,器件固定装置2具备固定支承电子部件d的主体m可使其自由插入和拔出的夹盘部21、设置在夹盘部21的铅直下方并从下方推压导线1的主体m附近部分的下方支承部22、以及设置在夹盘部21的铅直上方并从上方推压导线1的主体m附近部分的上方支承部23。上述夹盘部21、下方支承部22以及上方支承部23被配设在未图示的基台(base)上。该基台通过图上没有表示的移动机构,可以沿着搬送路线r移动。夹盘部21由固定在上述基台上的夹盘部用基台211、由梁状构件构成其长度方向沿着Y方向配设而且一端被固定在夹盘部用基台211上的支承臂212、以及固定在该支承臂212的另一端的夹盘213构成。该夹盘213具有设置在支承臂212的上面并载置电子部件d的主体m的下面的载置部213a;和设置在该载置部213a的X方向的两缘部,通过挟持被载置部213a载置的电子部件d的主体m的没有设置导线1的一对侧面而固定该电子部件d的固定部213b。该固定部213b例如也可以由固定在载置部213a的一方缘部的第1构件和可沿着X方向移动地被安装于另一缘部的第2构件构成。该情况下,通过在电子部件d的主体m被载置于载置部213a上的状态下,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使第2构件移动到第1构件的侧面,在第1构件和第2构件的共同作用下夹持电子部件d,从而可以将电子部件d的主体m固定在载置部213a上。此时,电子部件d的主体m按照导线l从夹盘213向支承臂212的开放端一侧突出的方式被载置在载置部213a上。下方支承部22具备固定在上述基台上的下方支承部用基台221、从该下方支承部用基台221向铅直方向垂直设置的导向装置222、附带设置在该导向装置222并可以沿着该导向装置在铅直方向移动的移动部223、以及竖立设置在移动部223的上方的板状导线支承构件224。这里,移动部223例如由公知的气动滑板(airslidetable)形成,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被从外部供给的压縮空气驱动,在铅直方向上移动。另外,导线支承构件224具有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形状,按照铅直上方一侧的端部成为水平的方式被安装在移动部223上。上方支承部23具备固定在上述基台上的上方支承部用基台231、由该上方支承部用基台231支承并使长度方向沿着铅直方向而设置的轴232a在其长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部232、以及具有长方体形状且上部被轴232a的下端支承的器件导向构件233。这里,升降部232由例如公知的夹具汽缸(JigCylinder)形成,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被从外部供给的压縮空气驱动,在铅直方向上的移动。而且,在器件导向构件233的下面,形成有与从电子部件d的主体m的略中央部到导线1的末端附近为止的形状相对应的凹部233a。这样的器件固定装置2在通过夹盘部21的夹盘213固定了电子部件d的状态下,使下方支承部22的移动部223向铅直上方移动的同时,通过上方支承部23的升降部232,使轴232a下降到铅直下方,通过导线支承构件224和器件导向构件233推压电子部件d的导线l的根部。这样,导线1就会以由导线支承构件224和器件导向构件233挟持其根部的状态而被固定。由此,即使导线l的端部等弯曲,由于导线l的根部被固定,所以对于导线1的弯曲应力也不会传递到主体m上,从而能防止主体m的封装(package)出现裂缝缺口的现象。[铅直方向矫正装置的构成]如图4(a)和图4(b)所示,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具备基台31、在该基台31上可以向Y方向移动的移动部32、在该移动部32上设置的驱动部33、以及被该驱动部支承的铅直方向制约部34。移动部32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例如由公知的气动滑板等形成的移动机构321、被该移动机构321支承下面的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而形成的移动部基台322、从沿着该移动部基台322的上面的X方向的一边附近开始竖立设置的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构成的电动机支承部323、从与移动部基台322的上面的设置了电动机支承部323的边对置的一边附近竖立设置的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构成的上下动力传递支承部324、从移动部基台322的上面的近似中央部与电动机支承部323以及上下动力传递支承部324分别相互平行且分开而竖立设置的由从平面近似为矩形的板构成的旋转传递支承部325。这种移动部32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通过从外部供给的压縮空气来驱动移动机构321,使移动部基台322以及该移动部基台322上配设的电动机支承部323、上下动力传递支承部324以及旋转传递支承部325,沿着Y方向移动。驱动部33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被电动机支承部323支承并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绕Y轴旋转的电动机331;被旋转传递支承部325支承并传递电动机331的旋转的旋转传递部332;配置在上下动力传递支承部324和旋转传递支承部325之间并使由旋转传递部332传递的电动机331的旋转运动改变为铅直方向即Z方向的往复运动,例如由凸轮以及凸轮从动件等构成的变换部333;被上下动力传递支承部324支承为在铅直方向上可移动,并从变换部333的输出端开始沿Z轴方向竖立设置的由梁状构件构成的上下动力传递部334。例如,上下动力传递支承部324中,在与上下动力传递部334对置的面上形成有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的轨道,通过上下动力传递部334被安装成可沿着该轨道滑动,从而被上下动力传递支承部324支承为可在铅直方向上移动。铅直方向制约部34是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从上下动力传递部334的Y方向的上端沿x方向设置的由梁状构件形成的铅直方向矫正爪支承臂341;和在该铅直方向矫正爪支承臂341的与上下动力传递部334相反一侧的端部固定的铅直方向矫正爪342。该铅直方向矫正爪342由下部构件343和上部构件344构成,其中,所述下部构件343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状构件形成,其一侧面的下面被固定于铅直方向矫正支承臂341的另一端,所述上部构件344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状构件形成,并重叠固定在下部构件343上。这里,对于下部构件343而言,按照上面以及下面保持水平且一侧面343a沿着X方向的方式,与该一侧面343a对置的侧面的端部被固定在铅直方向矫正爪支承臂341的另一端,在这样的下部构件343中,从一侧面343a附近的上面到一側面343a形成有下部构件锥形(taper)343b。另一方面,上部构件344按照从Z方向观察的时候,一侧面344a和下部构件343的一侧面343a大概一致的方式,被固定在该一侧面344a和下部构件343的上面近似中央。在这样的上部构件344上,形成有从下面的近似中央部到一侧面344a侧的缘部附近形成的凹部344b、和从该凹部344b的一侧面344a侧的缘部到一侧面344a形成的上部构件锥形344c。如果把上部构件344固定在上述的下部构件343上,则通过下部构件343的上面和上部构件344的凹部344b,可形成从X方向观看时近似为长方形的间隙342a。而且,如果从X方向看这些部件,则如图4(a)明确所示,通过间隙342a和下部构件锥形343b以及上部构件锥形344c,会形成横向倾斜90度的近似Y字形的间隙。此外,间隙342a的间隔,即Z方向的间隔可根据导线1的厚度而设定,设为在导线1的厚度上加上规定值而得到的数值。例如,当导线的长度为20.5mm、厚度为0.6mm、宽为l.Omm时,Z方向的间隔设为对导线1的厚度加上0.1mm所得到的数值。在这样的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中,如果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驱动部33的电动机331旋转,则该旋转通过变换部333变为铅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通过上下动力传递部334被传递到铅直方向制约部34。结果,铅直方向矫正爪342在铅直方向上摇动。「水平方向矫正装置的构成J如图5(a)和图5(b)所示,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具备基台41、在该基台41上可沿Y方向移动的移动部42、设置在该移动部42上的驱动部43以及由该驱动部43支承的水平方向制约部44。移动部42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例如由公知的气动滑板等形成的移动机构—431、被该移动机构421支承下面的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构成的移动部基台422、从沿着该移动部基台422的上面的X方向的一边附近开始竖立设置的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构成的电动机支承部423、从移动部基台422的上面的与设置了电动机支承部423的边对置的边附近开始垂直设置的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构成的水平动力传递支承部424、从移动部基台422的近似中央部开始与电动机支承部423以及水平动力传递支承部424分别相互平行且分开地竖立设置的由从平面看近似为矩形的板构成的旋转传递支承部425。这样的移动部42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通过从外部供给的压縮空气驱动移动机构421,移动部基台422及配设在该移动部基台422上的电动机支承部423、水平动力传递支承部424以及旋转传递支承部425沿Y方向移动。驱动部43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被电动机支承部423支承并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绕Y轴旋转的电动机431;由旋转传递支承部425支承并传递电动机431的旋转的旋转传递部432;配设在水平动力传递支承部424和旋转传递支承部425之间,将由旋转传递部432传递的电动机431的旋转运动变成水平方向,即X方向的往复运动的例如由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等形成的变换部433;和被水平动力传递支承部424支承为可向水平方向移动并从变换部433的输出端向Z方向竖立设置的由针形构件形成的水平动力传递部434。例如,水平动力传递支承部424中,在与水平动力传递部434对置的面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轨道。水平动力传递部434通过被安装成可沿着该轨道滑动,从而可被水平动力传递支承部424支承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水平方向制约部44由水平方向矫正爪支承臂441和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构成;水平方向矫正爪支承臂441由从水平动力传递部434的Y方向的上端沿X方向设置的针形构件构成,水平方向矫正爪442被固定在该水平方向矫正爪支承臂441的与水平动力传递部434相反侧的端部。该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由从平面看近似为长方形的板状构件形成,按照上面和下面水平并且一侧面442a沿着X方向的方式,与一侧面442a对置的侧面的端部被固定在水平方向矫正爪支承臂441的与水平动力传递部434相反侧的端部。水平方向矫正.爪442具有从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一侧面442a遍布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近似中央部而沿Z方向形成的多个沟槽442b。沟槽442b的数量根据电子部件d的导线l的数量而形成。而且,沟槽442b之间的间隔根据导线1之间的间隔而设定。沟槽442b的宽度,即沟槽442b的X方向的间隔根据导线1的宽度而形成,具体来讲被设定为在导线1的宽度上加上规定值而得到的数值。例如,在导线l长20.5mm、厚0.6mm、宽l.Omm的情况下,沟槽442b的厚度是导线的厚度加上0.2111111的数值。另外,在沟槽442b和一侧面442a之间形成有锥形442c。由此,如图5(a)明确所示,当从Z方向看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时,形成了横向倾斜90度的近似Y字形的间隙。当这样的水平矫正装置4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示使驱动部43的电动机431旋转时,该旋转通过变换部433被变换为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该运动通过水平动力传递部434传递到水平方向制约部44,结果,使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沿水平方向摇动。「控制装置的构成」控制装置5如图6所示,具备I/F部51、存储部52和主运算部53。I/F部51通过各种通讯线路与导线矫正系统1的各装置进行通信,与所连接的各装置进行信号的交换。存储部52由存储器或硬盘等存储装置构成,存储有为了实现导线矫正系统1的动作的动作程序521;和根据铅直方向矫正爪342和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摇动次数、摇动的速度、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和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的移动量等,因电子部件d的种类等而不同的与各种设定值相关的设定数据522。主控制部53由CPU等微处理器和其周边电路构成。通过从存储部52读取动作程序521而执行,使上述硬件和动作程序521共同运作,来实现矫正电子部件d的导线l的弯曲的矫正动作。这里,针对铅直方向矫正爪342和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摇动次数、摇动的速度、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和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的移动量等,以设定数据522为基础而设定。[矫正动作]下面,参照图7,就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导线矫正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控制装置5的主演算部53在通过器件固定装置2的夹盘部21,把从走线架(chute)等提供的电子部件d固定于夹盘213后,驱动移动机构使器件固定装置2移动,将器件固定装置2移动到与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对置的位置(步骤S1)。由此,如图8(a)所示,电子部件d的导线l和铅直矫正装置3的铅直方向矫正爪342成为对置的状态。如果电子部件d被配置在与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对置的位置,则控制装置5会驱动器件固定装置2的移动部223和升降部232,使导线支承构件224上升的同时,使器件导向构件233下降(步骤S2)。由此,电子部件d可通过导线支承构件224和器件导向构件233在导线1的根部被挟持的状态下固定在夹盘213上。若导线1的根部被固定,则控制装置5会驱动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的移动部32,如图8(a)的箭头a所示,使铅直方向制约部34向固定在器件固定装置2的夹盘213上的电子部件d的方向移动(步骤S3)。由此,如图8(b)所示,导线1的端部插入在由铅直方向矫正爪342的下部构件343和上部构件344的凹部344b构成的间隙342a。这时,由于在下部构件343和上部构件344上形成了下部构件锥形343b或上部构件锥形344c,所以,导线1的端部被顺利地引导插入到间隙342a。这样,从导线1的端部将规定的长度部分插入到由下部构件343和上部构件344构成的间隙342a。其中,将导线1的端部插入到间隙342a的长度,通过根据在控制装置5的存储部52中存储的设定数据522,调整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的移动部32的移动量而设定。比如,在导线1长20.5mm、厚0.6mm、宽l.Omm的情况下,将从导线1的端部开始到1.5mm长的部分插入到间隙342a。若导线1的端部被插入到铅直方向矫正爪342的间隙342a,则控制装置5通过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的驱动部33来驱动电动机331,如图8(b)箭头b所示,使铅直方向矫正爪342沿铅直方向摇动(步骤S4)。这时,电子部件d的导线1如上所述,其端部被插入到由下部构件343的上面和上部构件344的凹部344b所构成的间隙342a。因此,一旦铅直方向矫正爪342摇动,则导线1的端部会通过构成间隙342a并与导线1的端部对置配置的下部构件343的上面和上部构件344的凹部344b的下面,在Z方向的正负方向移动。另外,导线1的根部部分被导线支承构件224和器件导向构件233固定。因此,电子部件d的导线l,其端部会相对根部沿铅直方向相对移动。通过进行规定次数的这种移动,导线1的铅直方向弯曲不会因形状记忆恢复原状,而可以使导线l在铅直方向变直,结果可以矫正导线1的铅直方向弯曲。例如,在导线l长20.5mm、厚0.6mm、宽l.Omm的情况下,把导线1的根部作为原点,通过在铅直方向以士3mm的间距往复摇动5次,可以把导线l在铅直方向拉得笔直。而且,使铅直方向矫正爪342摇动的次数,根据控制装置5的存储部52所存储的设定数据522而设定。当使铅直方向矫正爪342摇动时,控制装置5会驱动器件固定装置2的移动部223以及升降部232,使导线支承构件224下降的同时,让器件导向构件233上升(步骤S5)。由此,电子部件d的导线l从被导线支承构件224及器件导向构件233保持根部的状态解放。若解除了导线1的根部的固定,则控制装置5驱动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的移动部32,如图8(c)的箭头c所示,使铅直方向制约部34向远离器件固定装置2的方向移动(步骤S6)。由此,如图8(c)所示,电子部件d的导线1的端部从铅直方向矫正爪342的间隙342a中被拔出。根据上面的步骤Sl到S6,若矫正电子部件d的导线1的铅直方向弯曲,则控制装置5驱动器件固定装置2的移动机构,使器件固定装置2移动到与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对置的位置(步骤S7)。由此,如图9(a)所示,电子部件d的导线1和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的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成为对置的状态。电子部件d若配置于与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对置的位置,则控制装置5驱动器件固定装置2的移动部223以及升降部232,使导线支承构件224上升的同时让器件导向构件233下降(步骤S8)。由此,电子部件d通过导线支承构件224以及器件导向构件233在导线1的根部被挟持的状态下固定于夹盘213。若导线1的根部被固定,则控制装置5驱动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的移动部42,如图9(a)的箭头e所示,使水平方向制约部44向被固定于器件固定装置2的夹盘213的电子部件d的方向移动(步骤S9)。这样,如图9(b)所示,导线1的端部插入到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沟槽442b内。此时,因为在沟槽442b的一侧面442a侧形成有锥形442c,因此导线1的端部会顺利地被引导插入到沟槽442b。这样,使规定的长度部分从导线l的端部开始插入到沟槽442b。另外,将导线1的端部插入到该间隙的长度,通过基于控制装置5的存储部52所存储的数据522,调整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的移动部42的移动量而设定。比如,在导线1长20.5mm、厚0.6mm、宽l.Omm的情况下,从导线1的端部开始到1.5mm的长度部分被插入沟槽442b。在将导线1的端部插入到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沟槽442b时,控制装置5通过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的驱动部43驱动电动机431,如图9(b)的箭头f所示,使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沿水平方向摇动(步骤SIO)。此时,电子部件d的导线1如上所述,端部被插入到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沟槽442b中。因此,当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摇动时,电子部件d的导线l通过与导线1的端部对置配置的构成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沟槽442b的面,沿X方向的正负方向移动。另外,导线1的根部部分被导线支承构件224以及器件导向构件233固定。因此,对于电子部件的导线l而言,端部相对根部沿水平方向相对移动。通过进行规定次数的这种移动,导线l的水平方向弯曲不会因形状记忆恢复到原状,而能够使其向水平方向变直,结果可以矫正导线l的水平方向弯曲。例如,在长20.5mm、厚0.6mm、宽l.Omm的导线1的情况下,将导线1的根部作为原点,通过沿水平方向以士1.5mm的间距往复摇动5次,可以有效地矫正水平方向的弯曲。还有,使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摇动的次数,根据控制装置5的存储部52中存储的设定数据522来设定。若使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摇动,则控制装置5驱动器件固定装置2的移动部223以及升降部232,使导线支承构件224下降的同时让器件导向构件233上升(步骤Sll)。由此,电子部件d的导线l,从被导线支承构件224以及器件导向构件233保持根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若解除导线1的根部的固定,则控制装置5驱动水平方向驱动矫正装置4的移动部42,如图9(c)的箭头c所示,使水平方向制约部44从远离器件固定装置2的方向移动(步骤S12)。由此,如图9(c)所示,电子部件d的导线1的端部从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沟槽442b中被拔出来。根据上述步骤S7至S12,如果电子部件d的导线1的水平方向弯曲被矫正,则控制装置5驱动器件固定装置2的移动机构,将器件固定装置2搬到检验器(tester)或实际安装等下道工序中(步骤S13)。这样,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电子部件d的导线l的端部插入到铅直方向矫正爪342的间隙342a或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的沟槽442b中,使它们向铅直方向或垂直方向摇动,可使导线1的弯曲不会因形状记忆恢复到原状而将导线1变直,结果可以有效地矫正导线1的弯曲。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使铅直方向矫正爪342和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沿导线1的延伸设置方向移动,将导线1的开放端从该延伸设置方向插入到间隙342a或沟槽442b中,所以,与例如从相对其延伸设置方向而垂直的方向保持^^线1的情况相比,可更加确实地保持导线1。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边沿着直线状的搬送路线r搬送电子部件d—边矫正导线1的弯曲,但搬送路线r的形状并非限定于直线,例如图9所示也可为圆形。在该图9中,器件固定装置2被配置在圆形的搬送路线s的内侧,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和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被配置在搬送路线s的外侧,器件固定装置2沿着搬送路线s移动。这样也可以矫正电子部件d的导线1的弯曲。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铅直方向矫正装置3和水平方向矫正装置4矫正了导线1的铅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弯曲,但矫正导线1的弯曲的方向不仅限于此,可以做适宜自由的变化。这个可以通过对铅直方向矫正爪342和水平方向矫正爪442等的支承导线1的开放端的工具的摇动方向进行变更来实现。另外,关于矫正导线l的弯曲的方向不仅限定于铅直方向与水平方向这2个方向,也可以适宜自由地设定为例如l个方向或3个方向以上等。再有,如果导线1的开放端相对于电子部件d的主体m可以相对移动,则支承导线1—的开放端的方法不限定于像铅直方向矫正爪342和水平方向矫正爪442—样将导线1的开放端插入到间隙342a或沟槽442b中的方法,例如可适当设定为夹持端部等方法。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动机、凸轮以及凸轮从动件生成了铅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但生成往复运动的机构不仅限于此,可以适当地自由使用例如使用了曲柄机构、挡车轭机构、齿条-齿轮机构、线形电动机的往复机构等各种机构。如此一来,本发明可以适用于矫正直线状构件的弯曲使之变直的各种装置。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制约导线开放端的活动,使导线开放端相对电子部件相对摇动,从而能够有效地矫正导线弯曲。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多个导线(1)被导出的电子部件(d)进行固定的步骤;制约从被固定的所述电子部件导出的所述导线开放端的活动的步骤;和相对于所述电子部件,使所述导线的开放端摇动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摇动步骤具备使所述导线的开放端在与所述导线的导出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往复运动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摇动步骤具备使所述导线的开放端在与所述导线的导出方向和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往复运动的步骤。4、一种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多个导线(1)被导出的电子部件(d)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2);沿着与所述导线的导出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形成并具有可插入所述导线开放端的间隙(342a、442b)的矫正构件(342、442);和使所述矫正构件在与所述导线的导出方向和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331、333、334、342;431、433、434、4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l方向是所述导线的排列方向,第2方向是所述导线的厚度方向,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矫正构件向所述导线的厚度方向往复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方向是所述导线的厚度方向,第2发向是所述导线的排列方向,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矫正构件在所述导线的排列方向往复运动。7、一种电子部件的导线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对多个导线(1)被导出的电子部件(d)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2);第1导线矫正装置(3),其包括沿着与所述导线的导出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形成并具有可插入所述导线开放端的间隙的矫正构件(342、442)、和使所述矫正构件在与所述导线的导出方向和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33、34);以及第2导线矫正装置(4),其包括沿着与所述导线的导出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形成并具有可插入所述导线开放端的间隙的矫正构件(342、442)、和使所述矫正构件在与所述导线的导出方向和第2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43、44)。全文摘要将固定在固定装置(2)上的电子部件(d)的导线(1)的端部插入到铅直方向矫正爪(342)的间隙(342a)中,使其沿铅直方向摇动。由此,导线(1)的弯曲不会因形状记忆恢复到原状而可以使导线(1)变直,结果可以有效地矫正导线(1)的弯曲。文档编号H05K13/04GK101252825SQ20071013714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申请日期2007年7月30日优先权日2007年2月22日发明者小尾荣太申请人:株式会社泰塞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