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166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框体内具备感应加热线圈,在其上面配置了耐热玻璃制的顶 板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住宅用设备全部电气化这一所谓全部电气化住宅的趋势逐渐变 得显著。作为这一环节,重新考虑作为加热烹调器利用锅的涡流使锅本身发热 的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
作为感应加热烹调器,现在通常是配置在框体前面侧左右的两个炉子为感
加热器等的加热式加热烹调器。
但是,配置在该框体的后部侧大致中央部的加热式炉子是加热式,因而是 通过热传导加热锅的类型。这是由加热器加热放有锅的顶板并将该热传递到锅 的结构。由此,存在顶板为高温的缺陷。这与炉子及其周边不热的感应加热方 式的优点相反。
于是,期望一种3个炉子均采用感应加热方式的烹调器,事实上,专利文 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_ 319350号公报)记载了设置在主体的后部 侧大致中央部的炉子也是感应加热式,从而全部炉子都采用感应加热式的加热 烹调器。
这些感应加热烹调器主要烹调地方是框体前面侧左右的感应加热线圈,输 出大到3kW程度其功能也足够,可进行油炸食物、煎炒食物、自动烧水、自 动煮饭等的自动烹调。另外,为能够对应较大的烹调锅,线圈直径一般为大致 200mm。
与此相对,框体后部侧大致中央部的感应加热线圈由于框体自身被埋入设 置在标准化的厨房中,因而上面形成呈大致长方形,进深狭窄并位于距使用者 较远的位置,由于受到使用性能上的制约,所以主要是煮食物和保温等的放置
物品的烹调。由此,所需的输出与设置在框体的前面左右的感应加热线圈的输
出3kW相比较小且输出为1.6kW程度便足够,线圏直径也是为大致150mm 的小直径,能满足其功能。
另一方面,上述的框体前面侧左右的感应加热线圈由于输出大到3kW左 右,所以加热锅后的场合,在加热开始初期阶段,锅的周边部比锅的中央部温 度较快地上升而成为高温,所以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822555 号公报)所示,将线圏自身用环状内侧感应加热线圏和在其外侧隔有间隔地配 置的环状外侧感应加热线圈形成,并使由两个线圏发生的磁通分散以使锅的温 度分布均匀化,再有,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心部配置内侧温度检测器,在 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配置外侧温度检测器,在由温度 上升快的外侧温度检测器进行的输出控制动作之后进行由内侧温度检测器进 行的输出控制动作,进而抑制加热开始初期的锅的局部温度上升,实现锅的温 度均匀化。
与此相对,配置在框体的后部侧大致中央部的感应加热线圈如上所述输出 为1.6kW左右,线圈直径也是为大致1.50mm的小径,所以线圈自身的巻绕如 专利文献1所示以所谓的单巻绕便会充分得到仅进行熬炖和煮水、保温的输 出。
在上述现有的感应加热装置中,如专利文献2所示,框体前面侧左右的感 应加热线圈的线圈自身由环状的内侧感应加热线圏和在其外侧设有间隔地配 置的环状的外侧感应加热线圏形成,且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圏的中心部设置内侧 温度检测器,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设置外侧温度检 测器,在由外侧温度检测器进行的输出控制动作之后进行由内侧温度检测器进 行的输出控制动作。
为此,使用与感应加热线圈的线圈直径大致200mm相符的直径从180mm 至200mm左右的有锅底的较大烹调锅进行油炸食物、煎炒食物等的烹调的场 合,如图7(a)所示,由形成有右感应加热线圈13a的内侧感应加热线圈中 心部的内侧温度4全测器16、和内侧感应加热线圈与外侧感应加热线圏的间隙 的外侧温度检测器17在中心部和周边部两个地方准确检测烹调锅的锅底温 度,抑制加热开始初期的锅底的局部温度上升,可实现烹调锅温度的均匀化。
但是,如图7(b)所示,使用锅底直径为120mm左右的小径烹调锅20 且烹调锅20从感应加热线圈13的中心偏移并放置在没有配置外侧温度检测器 的地方的场合,无法由内侧温度检测器16和外侧温度检测器17的双方检测烹 调锅20的温度,锅底周边部急剧温度上升,变为高温,存在发生空烧和烟等 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因烹调锅的大小、烹调锅放 置位置引起的烹调锅的温度检测精度并抑制因所需以上的温度上升引起的空 烧和烟等的发生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在方案一中,在框体的上面配置用于放置 被加热物的顶板,在该顶板下方的上述框体内具备感应加热线圈和对该感应加 热线圈供给电力的变换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上述感应加热线圈由环状内侧 感应加热线圈和在其外侧设有间隙地配置的环状外侧感应加热线圈构成,在上 述内侧感应加热线圏的中心部配置内侧温度4企测器,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 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配置三个以上的外侧温度检测器。
在方案二中,上述的配置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
的外侧温度检测器为三个。
在方案三中,上述的配置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圏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 的三个以上的外侧温度检测器以等间隔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一或二,在加热线圈的中心部配置内侧温度检测器,在 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配置三个以上的外侧温度4全测 器,从而即便是使用小径烹调锅且烹调锅偏移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心地放置的场 合,由内侧温度检测器和外侧温度检测器能够控制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 应加热线圈的电力,从而不会发生锅底周边部的温度急剧上升进而发生空烧和 烟等的情况,能够安全且放心地进行烹调。
根据方案三,由于设置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的 三个以上的外侧温度检测器以等间隔地配置,因而能够可靠地在内侧温度检测 器和外侧温度检测器上放置烹调锅并能够准确检测锅底的温度,从而通过内侧 温度检测器可控制电力。


图1是将涉及本发明的内装型感应加热烹调器容纳在系统厨房中的状态 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上面的说明图。
图3是取下该感应加热烹调器上面的顶板并表示能够看到感应加热线圈
状态的说明图。
图4 (a) (b)是在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加热烹调锅时的加热状态的说明图。
图5 (a) (b)是图4的说明图中的温度上升的说明图。 图6是说明该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加热部和其控制的方框图。 图7 (a) (b) (c)是说明现有的和本发明烹调锅不同的放置状态和温度 上升的说明图。 图中
l-系统厨房,2-框体,3-顶板,6-放置部,9-上面操作部,IO-上 面显示部,13a-右感应加热线圈,13b—左感应加热线圈,13c-中央感应加 热线圈,16-内侧温度检测器,17(17a、 17b、 17c)-外侧温度检测器,18 -温度检测器,72-变换器,73-变换器控制单元,74-控制单元,75-操作、 显示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至图6表示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一个实施例。图1所示的烹调 器以下进行详细说明,是在顶板3上的三个地方设置了锅放置部6a、 6b、 6c
的内装型感应加热烹调器。
再有,本实施例不是嵌入到厨房内的内装型,而是放置在厨房上的固定式
加热烹调器也可以。
加热烹调器的框体2通过从系统厨房1的上面落入地设置从而进行组装。 设置后,后述的烘烤部4和操作部面板5可从系统厨房1的前面部操作。
作为进行烹调时的被加热物的烹调锅(图4中为符号20)放置在由配置 在框体2的上面的耐热玻璃等构成的顶板3上。
通过将烹调锅放置在在顶板3上画出的放置部6上从而可进行烹调。
就放置部6而言,在顶板3的前面侧配置右放置部6a和左放置部6b,在 这两个放置部6a、 6b之间的后部侧大致中央部配置中央放置部6c。并且,在 顶板3下面的与锅;故置部6a、 6b、 6c对应的框体2的上部分别设置用于加热 烹调锅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和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
中央放置部6c在位置上位于使用者手不容易到达的场所。由此,用中央 放置部6c进行的烹调种类适于烹调者不怎么动手的料理主要是熬炖和保温等 的烹调。另外,熬炖和保温输出弱也可以,最大消耗电力也有限制,所以将设 置在中央放置部6c的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输出设定为比与右放置部6a及 左放置部6b对应设置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及左感应加热线圈13b弱,消耗 电力小。具体地,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和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为大致3kW, 设置在中央放置部6c的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为大致L6kW。
在图1及图2中,在顶板3的周围设置用于保护端面的框架14。由在顶 板3的跟前上端边缘安装的前框架14a、在顶板3的后方上端边缘安装的后框 架14b、在右侧上端边缘安装的右框架14c、和在左侧上端边缘安装的左框架 14d构成。本实施例中,虽将框架分为四块,但既可为一体型也可为两块还可 为几块,另外,没必要安装在顶板3的四个边上,也可以仅安装在顶板3跟前、 后方、前后的两边或者左右的两边上。
在框体2的内部设有作为上述发热部件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 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和电子部件(未图示),为了冷却这些部 件,在框体2的后部上面的右侧设有用于从外部吸入空气的吸气口 7。该吸气 口 7同样地位于"i殳置在框体2的后部上面左侧的排气口 8的右侧。
用吸气口 7吸进来的空气在冷却在框体2的内部发热的右感应加热线圈 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圏i3c和电子部件之后,从排气 口 8排到框体2外。另外,从该排气口 8还将后述的烘烤部4的废热同时排出。
烘烤部4用于烧烤鱼和比萨等,配置在框体2前面部的左侧或者右侧(在 本实施例中为左侧),在前面具备能够看到过程中的烧烤状态的烘烤部门32。 在该烘烤部门32上具备把手11。再有,该烘烤部4由于不是烤鱼专用,所以 还可以称之为烤架或者烤炉。
9是上面"t喿作部,用多个间歇式开关构成,并设置框架前14a上,能够进 行右感应力口热线圏]3a、左感应力。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输出 调节和烹调定时的设定、烹调菜单的调出、保温和熬炖食物、自动煮饭、油炸 调理等的设定、加热的开始和停止等,即使不在框体2的前面操作面板5进行 也能够在框体2的上面简单进行操作。
IO是上面显示部,沿着上面操作部9设置在顶板3的前面侧,可对使用 者易懂地显示用上面操作部9设定的输出设定和烹调菜单、定时值、烹调温度 等。
其次,使用图3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 加热线圈13c进行说明。
右感应加热线圈13a由环状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l和在其外侧设有环状 间隙15而配置的环状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构成,左感应加热线圈13b由环 状内侧感应加热线圏13bl和在其外侧设有环状间隙15而配置的环状外侧感应 加热线圈13b2构成,再有,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由环状内侧感应加热线圈 13cl和在其外侧设有环状间隙15而配置的环状外侧感应加热线圏13c2构成。 其理由是用于使由两线圏发生的磁通分散并使锅的温度均匀化。
并且,右感应加热线圏13a (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也相同)如图4 (a)所 示,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l的中心部设有检测烹调锅20的中央部温度的内 侧温度检测器16,在间隙15保持互为一定的间隔最期望以等间隔设置由三个 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以3个进行说明)的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构成 的外侧温度检测器。此时,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中的一个(在图3 中为外侧温度检测器17a)接近使用者一侧,配置在容易放置烹调锅的框体2 的跟前侧。另外,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相对内侧温度检测器16各 以120。错开配置。
另一方面,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如图4 (b)所示,仅在环状内侧感应 加热线圈13cl的中央部设置温度检测器18。当然,这些内侧温度检测器16、 外侧温度检测器17、温度检测器18以贴紧顶板3下面的方式配置。
由此,在4吏用右感应加热线圏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 线圈13c进行自动烹调等的场合,锅的温度检测通过顶板3利用内侧温度检测
器16、由三个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构成的外侧温度检测器和温度 检测器18进行。
另外,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圏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 由于抑制表皮效应采用绞合线。并且,为了在这些右感应加热线圏13a、左感 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上加热烹调锅20,从后述的变换器 72施加数十kHz、数百V的电压。
其次,使用图6对控制进行简单说明。再有,由于对烘烤部4的控制与本 发明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图中省略。
操作、显示部75由至此说明的上面操作部9、上面显示部10等构成。将 用操作、显示部75的操作输入的菜单、输出信息、烹调的开始、切断信息等 作为输入信号80送至控制单元74,将用控制单元74识别出的信息、烹调的 进行状态等的处理状况作为显示信号79送至操作、显示部75,并在上面显示 部IO等中显示。
控制单元74基于用操作、显示部75设定的内容和事前组装的自动烹调等 的程序控制各加热部。基于设定的内容开始、停止烹调,并将输出的设定信息 经由控制信号78送至变换器控制单元73。
变换器控制单元73基于控制单元74的指示,进行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 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电力it定、通电的开始及停止。
再有,控制单元74接收传导来自设置在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和左感应加 热线圈13b上的内侧温度检测器16、由外侧温度4企测器17a、 17b、 17c构成 的温度检测器17、设置在中央感应加热线圏13c上的温度检测器的温度信息 的控制信号78,通过对变换器72送出变换控制信号76,从而控制变换器72, 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消耗 电力进行监^L和修正。
关于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 的输出进行监视和修正,由从变换器72并由检测信号77送出来的各加热线圈 13的输入电流及输入电压算出消耗电力,通过变换控制信号76控制变换器72 , 以使输出为设定值。
变换器72是用于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
加热线圈13c供给输出的单元,基于来自变换器控制单元73的指示,进行加 热线圏13的电源供给。另外,该变换器72与变换器控制单元73同样地在每 个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上i殳置 右变换器72a、左变换器72b、中央变换器72c。并且,检测各感应加热线圈 13(13a、 13b、 13c)的输入电压及输入电流,通过各检测信号77送至变换器 控制单元73。
其次,对该动作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对使用者在右放置部6a上放 置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锅20进行加热的场合进行说明。
首先,若按压上面操作部9的输出键,则该按下的键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80送至控制单元74,控制单元74识别输出键输入的内容,将该内容作为显示 信号79传送至操作、显示部75,使上面显示部IO的灯点亮。
其次,若按压上面操作部9的切断/接通键,则同样地经由传递路径(以 后相同,省略信号路径的说明),灯点亮开始加热。
若控制单元74指示烹调开始,则通过右控制信号78a将设定好的输出传 送到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接收该输出的变换器控制单元73a进行右变换器 72a的控制以使右变换器72a为设定好的输出,进行右感应加热线圈13a的电 控制。右变换器72a将输入电压及输入电流的检测值传入右检测信号77a并传 递到变换器控制单元73a,在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由检测值求出消耗电力, 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进行电力控制以使设定好的输出为消耗电力(以后相 同,省略信号路径的说明)。
通过以上动作进行烹调,但关于这些动作,在左放置部6b及中央放置部 6c上放置烹调锅20用左感应加热线圈13b、中央感应加热线圏13c进行加热 的场合也相同。
其次,使用图4、图5及图7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 与右感应加热线圈13a相同,省略说明),与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和设置 在右感应加热线圈13a上的内侧温度检测器16、由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构成的外侧温度检测器17、设置在中央感应加热线圏13c上的温度检测器 18的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对使用者在顶板3的右放置部6a上放置烹调锅20进行加热的场合
进行说明。
上述与顶々反3的右ii置部6a对应的右感应加热线圈13a由于线圈直径大 致为200mm输出为3kW左右大,所以在将锅底直径大致为200mm左右的烹 调锅20与右感应加热线圈13a (右放置部6a)相符地放置的场合,内侧感应 加热线圈13al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圏13a2之间保持间隙15而使由两个线圈发 生的磁通分散从而使锅温度均匀化,但即使这样,如图5 (a)所示,在加热 开始初期阶段,由外侧温度检测器17检测的周边部的温度比由内侧温度检测 器16检测的烹调锅20的中心部的温度上升得快,而处于高温。
于是,由内侧温度检测器16、设置在间隙15的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 ^r测该锅底中心部的温度和锅周边部的温度,将这些温度信息具体地说将 在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的检测温度中最高温度的信息、和该最高温 度与最低的内侧温度检测器16的温度差的信息的这两个信息作为右检测信号 77a从右变换器72a送至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再将右控制信号78a送至控 制单元74。
由此,控制单元74通过与上述相反的路径将右控制信号78a送至右变换 器控制单元73a,再通过将右检测信号77a送至变换器72,从而控制变换器 72,将右感应加热线圈13a的外侧感应加热线圏13a2的电力向下降方向^'务正, 抑制烹调锅20的局部温度上升。
其后,若进行烹调锅20的加热,则锅底温度均匀化,用设置在内侧感应 加热线圈13al的中心部的内侧温度检测器16和上述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检测烹调锅20的锅底温度,由控制单元74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a控制电 力的同时进行供给。
另外,内侧温度检测器16和上述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在上述 以外,与从加热开始经过规定时间温度也未上升的时候以及烹调锅的中心部和 周边部弯曲等对应地进行停止加热等的控制。
另一方面,如图7 (c)所示,使用锅底直径为120mm左右的小径烹调锅 20且烹调锅20未放置在右感应加热线圏13a的放置部6a上并以I 、 II 、 III 所示位置偏移在上方和左右地配置的场合,设置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l中 心部的内侧温度检测器16和至少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中的一个以
上、外侧温度检测器17a、 17b、 17c以等间隔保持间隔地配置的场合,用两个 可靠地检测烹调锅20的锅底温度,在这些检测温度中的最高温度的信息和该 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内侧温度检测器16的温度的温度差的信息作为右检测 信号77a从右变换器72a送至右变换器控制单元73a,再将该右控制信号78a 送至控制单元74,控制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l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的 电力的同时进行供给,防止烹调锅20处于空烧状态或者发生烟等。具体地, 将外侧感应加热线圏13a2的电力向下降方向控制,抑制烹调锅20的局部温度 上升,实现锅底温度的均匀化。尤其是,在烹调锅20容易放置在靠近使用者 一侧并配置在框体2的跟前侧的场合,由内侧温度才企测器16和跟前侧的外侧 温度检测器17a可靠地控制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l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 的电力。
其次,如图4(b)所示,在使用者将烹调锅20放置在顶板3的中央放置 部6c上进行加热的场合,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输出为1.6kW左右,线圈 直径也为大致150mm的小径,所以线圈自身的巻绕即使如现有技术那样为所 谓单巻绕也可得到充足的输出。
但是,就单巻绕而言,加热了烹调锅20的场合,在加热开始初期阶段, 锅的周边部比中央部温度上升得快。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中央感应加热线圏13c由环状的内侧感应加 热线圈13cl和在其外侧i殳有间隙15地配置的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c2构成, 因而发生的磁通被分散,温度分布均匀化,如图5 (b)所示,锅中心部和周 边部的温度大致相同地上升。
另外,用该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进行的烹调内容由于其输出比其它感应 加热线圈的输出小,因而是煮水和保温、熬炖等。由此,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 13cl的中心部的温度检测器18能够准确且充分地把握烹调锅20的温度。另 外,可进行异常温度上升的检测和保温与熬炖等的自动烹调。
关于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输出控制通过图6所示的中央变换器72c、 中央变换器控制单元73c、控制单元74进行,但与上面所述的右感应加热线 圈13a的场合相同,由温度检测器18检测作为负载的烹调锅的温度的同时控 制中央感应加热线圈13c的输出。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圏13al和内侧感应加热线 圈13bl的中心部设有检测烹调锅20的中央部温度的内侧温度检测器16、在 各间隙15保持一定间隙地设有由三个外侧温度*^测器17a、 17b、 17c构成的 外侧温度检测器17的场合进行说明,但外侧温度检测器17可以等间隔地设置 四个、五个,这种情况可进一步细致地4企测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l和外侧感 应加热线圏13a2的温度,抑制加热开始初期的烹调锅20的局部温度上升,可 实现锅底温度的均匀化。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心部配置内 侧温度检测器并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圏的间隙配置三个以 上的外侧温度检测器,所以即便是使用小径的烹调锅且烹调锅偏移感应加热线 圈的中心放置的场合,也能通过内侧温度检测器和外侧温度检测器控制内侧感 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电力,不会发生锅底周边部的温度急剧上升 导致空烧和烟的情况,安全的同时能够放心地进行烹调。
另外,配置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间隙的三个以上的外 侧温度检测器以等间隔地配置,所以能够可靠地在内侧温度检测器和外侧温度 检测器上放置烹调锅并能准确检测锅底温度,通过与内侧温度检测器便可控制 电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在框体的上面配置放置被加热物的顶板,在该顶板下方的上述框体内具备感应加热线圈和对该感应加热线圈供给电力的变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感应加热线圈由环状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在其外侧设有间隙地配置的环状外侧感应加热线圈构成,在上述内侧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心部配置内侧温度检测器,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配置三个以上的外侧温度检测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置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的外侧温度4佥 测器是三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置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夕卜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的三个以上的 外侧温度检测器以等间隔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感应加热烹调器,即使烹调锅的位置从感应加热线圈偏移地放置,也可用设于感应加热线圈的温度检测器准确地把握烹调锅的温度,抑制加热初期的烹调锅的局部温度上升,实现锅底温度的均匀化。在框体(2)的前面侧左右具备右感应加热线圈(13a)、左感应加热线圈(13b)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感应加热线圈(13a、13b)用环状内侧感应加热线圈(13a1、13b1)和在其外侧设有间隙地配置的环状外侧感应加热线圈(13a2、13b2)形成,在上述内侧感应加热线圈的中心部配置内侧温度检测器(16),在内侧感应加热线圈和外侧感应加热线圈的间隙(15)以等间隔配置三个以上的外侧温度检测器(17a、17b、17c)。
文档编号H05B6/12GK101351061SQ20081013334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9日
发明者大友博, 小岛孝之, 山田清司, 松尾良平 申请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