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283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
(二)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探测器探头旋转安装到底座后,有的没有锁定装置,可以通过反向 旋转拆掉探头,这不能防止有人随意拆掉探头,有意破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 发生,有的探测器旋转安装到底座后,需要安装一个紧钉螺钉起挡销作用,阻 止反向旋转,这种用螺丝锁定的方式增加了安装工序,增加安装时间。
(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其能在探测器外壳旋 转安装到底座后,自动将探头与底座锁定,防止探头被反向旋转,保证探头的 安全性。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探头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锁定翼 片和弹性钩子,所述锁定翼片安装在所述探头外壳边缘,所述底座边缘与所述 锁定翼片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逆时针方向入口处安装有弹性 钩子。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外壳边缘还设置有两个定位翼片,所述底座 对应于所述定位翼片位置处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开有两组导向槽和定位槽;所述 翼片和所述弹性钩子的一边均设计为倒角;所述底座上的三个定位槽截面均为 台阶面;对应所述弹性钩子的位置,所述底座设置有拆卸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探测器探头能自动与底座卡接锁定,能有效起到防盗作 用,且其安装简单,大大节约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安装工作效率。
(四)


图l为探测器主视图; 图2为探测器外壳俯视图; 图3为探测器外壳仰视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探测器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4的C向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2、图3、图4、图5、图6,本发明包括探头l、底座2、锁定翼片3 和弹性钩子4,锁定翼片3安装在探头1外壳边缘,底座2边缘与锁定翼片3相 对应的位置开有定位槽5,定位槽5逆时针方向入口处安装有弹性钩子4,弹性 钩子4包含逆时针方向限位,探头1外壳边缘还设置有两个定位翼片7,底座2 对应于定位翼片7位置处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开有两组导向槽8和定位槽9;为了 探头1与底座2顺时针装配容易,锁定翼片3、定位翼片7和弹性钩子4的一边 均设计为倒角;底座定位槽5和定位槽9截面均为台阶面,对应弹性钩子4的 位置,底座2设置有拆卸槽6。
安装时,将探头外壳上的两个定位翼片7与导向槽8对位,然后顺时针旋 转探头,在旋转过程中锁定翼片3与弹性钩子4接触并将其压下,当听到弹性 钩子4发出"嗒"的声音,即旋转到位,此时两个定位翼片7进入定位槽9、锁 定翼片3进入定位槽5,弹性钩子4自动反弹挡住锁定翼片3,而弹性钩子4包 含的逆时针方向定位,可以保证一旦将探头1与底座2逆时针旋转时,弹性钩 子不会受锁定翼片的3的挤压逆时针弹起而使探头1与底座2分离。
见图1,当探测器探头1需要拆卸时,把一字螺丝刀插入探测器底座2拆卸 槽6里,下压弹性钩子4同时逆时针旋转探头即可。
权利要求
1、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其包括探头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锁定翼片和弹性钩子,所述锁定翼片安装在所述探头外壳边缘,所述底座边缘与所述锁定翼片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逆时针方向入口处安装有弹性钩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外壳 边缘还设置有两个定位翼片,所述底座对应于所述定位翼片位置处分别沿顺时 针方向开有两组导向槽和定位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和所 述弹性钩子的一边均设计为倒角。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的 三个定位槽截面均为台阶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弹性 钩子的位置,所述底座设置有拆卸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探测器自锁连接结构,其能在探测器外壳旋转安装到底座后,自动将探头与底座锁定,防止探头被反向旋转,保证探头的安全性。其包括探头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锁定翼片和弹性钩子,所述锁定翼片安装在所述探头外壳边缘,所述底座边缘与所述锁定翼片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逆时针方向入口处安装有弹性钩子。
文档编号G12B3/00GK101393777SQ20081019554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
发明者于振飞, 王正东 申请人:无锡蓝天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