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813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并且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控 制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不使用火的加热烹调器,感应加热烹调器广泛普及。 该感应加热烹调器在加热线圈的中央下方配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根据
来自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通过控制部控制逆变(inverter)电路,控 制加热线圈的输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 — 3866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结构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加热空的(没有收容被 烹调物)锅等烹调容器时,就烹调容器而言,磁通密度最高、加热时 的发热量大的加热线圈的绕组的最外周和最内周的中间部的上方的温 度急剧地上升,因此加热输出控制相对于烹调容器的高温部分的响应 性延迟,当使用热传导性差且热容量低的薄的不锈钢锅等作为烹调容 器时,存在锅低赤热锅发生变形,或被烹调物等变成高温的情况。另 外,当将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为不测定加热线圈的中央,而能够测定加 热线圈中间部、或测定加热线圈的绕组内周附近的烹调容器的温度时, 即可解决上述的问题,但从载置于顶板的烹调容器射向红外线传感器 的红外线的红外线入射区域形成于偏离加热线圈的中心的顶板的位 置。在此情况下,烹调容器不一定载置于该红外线入射区域的上方, 用户随意地载置烹调容器的结果是,在烹调容器没有覆盖红外线入射 区域时,用红外线传感器不能适当地检测烹调容器的温度。特别是,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周围暗的情况下,存在难以识别红外线入射区域 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
5于,提供一种使用便利性优异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 能够容易地识别从烹调容器辐射的红外线的射向红外线传感器的入射 区域,能够可靠地利用红外线传感器进行烹调容器的温度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 于,包括构成外廓的主体;安装在上述主体的上部,用于载置烹调 容器的顶板;与上述顶板相对地设置在上述顶板的下方;和用于产生 交流磁场而对烹调容器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此外,设置有设 置在上述顶板的下方,检测从烹调容器辐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 发出可见光的发光部;在能够视认上述发光部的光的点亮窗与加热线 圈的中心之间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和在上述红外线传感器表 示窗的下方能够使从烹调容器辐射的红外线射入的红外线入射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通过视认发光部,能够识别烹调容器底 面没有位于从烹调容器底面辐射的红外线的射入部即红外线入射部的 上方。使用者通过将发光部隐藏在烹调容器的底面,能够可靠且容易 地用烹调容器覆盖红外线入射部,因此,控制部能够根据红外线传感 器的输出信号,可靠地检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利用红外线传感器 进行稳定且响应性良好的烹调容器的温度控制。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顶板的 部分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 立体图。
图4是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导光筒 保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下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导光筒保 持部件的情况下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设置的红外线 传感器附近的部分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的部分详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的部分详细图。
符号的说明
2主体; 4顶板; 4a红外线透过窗;
4b点亮窗;4c无印刷部;4d印刷部;
4e印刷部;4f缝隙部;4g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
4h点亮窗的中心;5加热部;6加热线圈;
6a加热线圈的中心;7a印刷膜;7b遮光层;
8线圈基座;9线圈保持部件; 10红外线传感器;
11发光体; 12基板; 14滤光片; 16侧壁;
18透镜; 20连接器; 22引线;24控制基板;
24a控制部; 24b温度换算单元; 26金属盒;
26a上部金属盒; 26b下部金属盒; 26c开口部;
28操作面板;30逆变电源;32浮力降低板;
34隔热片; 36云母板; 36a孑L; 36b孑L;
38铁氧体芯;40导光筒保持部件(导光部保持部件);
40a圆环部; 40b肋(rib); 40c配线卡止部;
40d配线卡止片; 40e金属盒固定部;
40f导光筒下部外壁;40g导光筒保持部件固定部;
40h加固肋; 42导光筒(导光部)
42a第一导光筒(第一导光部);
42b第二导光筒(第二导光部);
42c肋; 42d台阶部; 42e红外线入射部;
42f切口; 42h发光部; 44第一热敏电阻保持部件;
46第二热敏电阻盖; 48连接部件;
50第一热敏电阻; 51第二热敏电阻保持部件;
51a肋;51b台阶部;52第二热敏电阻;
56导光体; 56a卡止片; C感应加热烹调器; 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发明包括构成外廓的主体;安装在上述主体的上部,由透 过红外线的材料形成的顶板;设置在上述顶板的下方,用于产生交流 磁场而对载置于上述顶板的烹调容器底面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 设置在上述顶板的下方,检测从上述烹调容器辐射且透过上述顶板的 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导光部,其具有形成有与上述顶板相对的开 口部的红外线入射部,且形成有使从上述红外线入射部射入的上述红 外线通过并使上述红外线传感器接收的光路;和根据上述红外线传感 器的输出信号控制上述加热线圈的输出的控制部,此外,本发明还设 置有朝向上述顶板背面方向发出可见光的发光部,在从上方看时,上 述红外线入射部设置于上述发光部与上述加热线圈的中心之间,由此, 在中央载置烹调容器时,在红外线入射部没有被烹调容器的底面覆盖 时能够视认发光部的发光。在此情况下,向发光部的方向移动烹调容 器,用烹调容器的底面遮掩发光部,由此能够用烹调容器可靠地覆盖 红外线入射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从被烹调容器底面覆盖的红外线入 射部射入的由烹调器的底面辐射的红外线,因此,控制部能够基于红 外线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响应性良好地检测烹调容器的底面温度而进 行烹调容器的温度控制。在此情况下,通过将发光部设置在从加热线 圈的中心靠跟前侧,在烹调容器未在上覆盖发光部的情况下,容易视 认该发光,因此优选。在从上方看时,如果将发光部设置为通过加热 线圈中心与设备前表面垂直的直线状,则在烹调容器未在上覆盖发光 部的情况下,容易视认其发光,因此更加优选。
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中,包括形成于顶板背面的透过光的区 域即点亮窗,通过将发光部发出的光照向上述点亮窗而使上述点亮窗 发光。由此,发光部作为窗发光,因此,难以知道顶板和发光部的横 向的错位,组装变得容易。
第三发明是,在第二发明中,在点亮窗形成有扩散膜。由此,更 难知道顶板和发光部的横向的错位,外观漂亮,组装变得容易。
第四发明是,在第二发明中,采用在从上方看时在连接加热线圈 中心和点亮窗的中心的直线上设置红外线入射部的结构。按照该结构,在中央载置烹调容器时,在红外线入射部没有被烹调容器的底面覆盖 的情况下能够视认发光部的发光,在此情况下,通过向发光部的方向 移动烹调容器并用烹调容器的底面遮掩发光部,能够更可靠地用烹调 容器覆盖红外线入射部。
第五发明是,在第一发明中,在从上方看时,在顶板背面形成有 在发光部和加热线圈的中心之间被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包围的红外 线透过窗,在红外线透过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由此, 在使用者将烹调容器载置在加热线圈中央而没有覆盖发光部的情况 下,通过将烹调容器向发光部侧移动并以烹调容器底面覆盖,能够更 可靠地用烹调器底面覆盖红外线透过窗之上。通过以烹调容器底面覆 盖红外线透过窗之上,能够用遮光层和烹调容器底面抑制除由烹调容 器辐射的红外线以外的干扰光向设备内的射入,防止干扰光到达红外 线传感器。
第六方面是,在第一发明中,具备印刷于顶板表面或背面、且通 过区域表示红外线入射部存在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在从上 方看时,在发光部与加热线圈的中心之间配置有上述红外线传感器表 示窗,在上述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 采用该结构,使用者能够识别红外线入射部的位置,因此,能够可靠 地用烹调容器底面覆盖红外线入射部的上部。另外,通过覆盖发光部, 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用烹调容器底面覆盖红外线入射部之上。另外,即 使在室内暗的情况下,也具有发光部,能够容易地视认由烹调容器辐 射的红外线射向红外线传感器的入射区域,能够可靠地利用红外线传 感器进行烹调容器的温度控制。另外,在使加热线圈周围发光的情况 下,即使在室内暗的情况下,也由于知道加热线圈的中心,因此上述 操作能够容易地进行。
第七发明是,在第六发明中,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的外侧下方 设置有发光部。采用该结构,利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分开发光部和 红外线入射部,因此能够更清楚地掌握红外线入射部的位置。
第八发明是,在第一发明中,具备印刷于顶板表面或背面、且通 过区域表示红外线入射部存在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在上述 顶板背面形成有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的内侧被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包围的红外线透过窗,在上述红外线透过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 线入射部,由此,通过用烹调容器的底面覆盖红外线表示窗,因为红 外线透过窗位于其内侧,所以干扰光难以进入红外线入射部。另外, 通过令遮光层为黑色或接近暗黑色的颜色(例如灰色、茶色等),并利 用光吸收作用大的覆盖膜形成,抑制干扰光在顶板内部反射并传送, 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干扰光从红外线入射部进入的效果。因此, 能够提高由烹调容器辐射的红外线的射向红外线传感器的入射光的比 例,能够可靠地进行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的烹调容器的温度控制。
第九发明是,在第八发明中,采用在顶板背面具有由遮断光的透 过的遮光层包围而形成的点亮窗,将发光部发出的光向上述点亮窗照 射的结构。由此,通过设置遮光层,能够使得干扰光难以进入设备内 部,因此,能够防止红外线传感器的误动作,另外,能够将点亮窗清 楚地显示为规定的形状、例如长方形。
第十发明是,在第九发明中,点亮窗与由发光部照射在设置有点 亮窗的面的光所照射的区域相比面积较小,由此,能够抑制组装设备 时以及各部件的尺寸偏差引起的点亮窗和发光部的偏差的影响导致照 明部的发光不匀,能够使外观美观,易装配。
第十一发明是,在第一发明中,在顶板背面形成有由遮断光的透 过的遮光层包围的红外线透过窗,在上述红外线透过窗的内侧下方设 置有红外线入射部,能够在上述红外线透过窗的内侧视认发光部,由 此,能够容易地视认由烹调容器辐射的红外线射向红外线传感器的入 射区域,能够可靠地进行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的烹调容器的温度控制。
第十二发明是,在第十一发明中,顶板背面具有由遮断光的透过 的遮光层包围而形成的点亮窗,向上述点亮窗照射发光部发出的光。 由此,通过设置遮光层,能够使得干扰光难以进入设备内部,因此, 能够防止红外线传感器的误动作,另外,能够将点亮窗清楚地显示为 规定的形状、例如长方形。
第十三发明是,在第八发明中,具备印刷于顶板表面或背面、且 通过区域表示红外线入射部存在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在上 述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发光部。由此,强烈地使使 用者意识到点亮窗和红外线入射部的关联性。第十四发明是,在第十三发明中,在顶板背面具有由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包围而形成的点亮窗,发光部发出的光向上述点亮窗照射。由此,通过设置遮光层,能够使得干扰光难以进入设备内部,因此,能够防止红外线传感器的误动作,另外,能够将点亮窗清楚地显示为规定的形状、例如长方形。
第十五发明是,在第九、十、十二或十四发明中,在点亮窗形成有扩散膜。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组装设备时及各部件的尺寸偏差引起的点亮窗和发光部的偏差的影响所造成的照明部的发光不匀,使得外观美观,易组装。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制。(实施方式O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C的概略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C具备构成外廓的主体2;安装在主体2的上部,载置锅等烹调容器P的顶板4;和设置在顶板4的下方,产生高频磁场的大致圆盘状的加热线圈6。
顶板4由透过光的结晶化陶瓷等绝缘体为材料形成为板状,在其
背面或表面,以表示与加热线圈6上表面相对的圆形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有印刷膜7a (参照图6),由此设置表示载置烹调容器P的范围的加热部5 (参照图2)。表示加热部5的区域的无印刷部4c由没有形成印刷膜7a的部分以规定的宽度的线形成为圆形,在印刷膜7a的外侧(下表面)的层通过印刷形成有光透过率大致为零的黑色的遮光层7b (参照图6、 7)。另外,也可以将线状的无印刷部4c形成为与周围不同的颜色。例如,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在加热线圈6上部由印刷膜7a形成的圆形的印刷部4d和加热线圈6上部以外的印刷部4e形成为银色,在无印刷部4c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黑色、茶色等印刷膜。另外,也可以在加热线圈6的外周的外侧(横向)以放射状设置多个规定长度的缝隙部4f,表示加热部5的区域。也可以以能够透过光的方式形成缝隙部4f,或以能够透过光的方式构成顶板4的加热线圈6周围,在其下方以环状设置线状的发光体(未图示),在缝隙部4f或加热线圈6的周围发光而表示加热部5的区域。印刷部4d、无印刷部4c、缝隙部4f的形状均表示加热部5的范围,能够任意选择一个以上表示加热部5 的范围。
在表示加热部5的顶板4背面的印刷部4d的一部分,在没有设置 印刷膜7d的无印刷部形成有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 (参照图2),其 平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形成为在其范围内(内 侧)包括红外线透过窗4a,该红外线透过窗4a是与后述的第一导光筒 42a(参照图6)的上端的开口部即红外线入射部42e相对的区域,是 从烹调容器P辐射且由红外线传感器IO接收的红外线的入射区域。另 外,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在从上方看时形成在点亮窗4b与加热线 圈6的中心6a之间,该点亮窗4b是能够视认从后述的发光体11射出 的光的范围。红外线透过窗4a设置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的下方, 面积也比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小。另外,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 也可以设置用于使得从外侧看难以看见内部的例如白色、茶色等半透 明的印刷膜(未图示)。另外,也可以将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整体 形成为能够透过红外线。另外,也可以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内的 一部分,在顶板4下表面设置遮光层7b。例如,对于除红外线透过窗 4a及由发光体11射出的光的发光窗4b以外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 的区域内的光的透过,通过设置遮光层7b,能够抑制干扰光进入红外 线传感器10。
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的区域内显示"SENSOR"等文字,在 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的跟前设有能够视认位于第二导光部42b的上 端部的发光部42h的发光的区域即点亮窗4b,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红 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是表示红外线传感器10的温度测定用的区域的 窗、及点亮窗4b是应该用烹调容器P覆盖的区域。
加热线圈6载置于由耐热树脂等形成的线圈基座8上,多个棒状 的线圈保持部件9在加热线圈6的外周部与线圈基座8螺纹连接,由 此,利用线圈保持部件9的前端部抑制加热线圈6的内周部并加以保 持,在线圈基座8的下方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0和向顶板4射出光的 发光体ll,该红外线传感器IO检测从加热线圈6的中心位于跟前侧(从 烹调人侧看,以下相同)的烹调容器P底部的温度,红外线传感器IO 和发光体ll设置在基板(印刷配线板)12上,与其他电部件电连接。
12顶板4的红外线透过窗4a (参照图6)设置为在加热线圈6的 内缘部的内侧附近,相对于发光窗4b在加热线圈6的径向内侧与不同 于加热线圈6的中心的部位相对,红线外传感器10位于红外线透过窗 4a的正下方。
另外,也可以令加热线圈6为内线圈和外线圈的分割绕组结构, 在加热线圈6的外缘部的内侧,在内线圈和外线圈之间的正下方配置 红外线透过窗4a和点亮窗4b。
另外,在红外线传感器10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抑制可见光的透过的 平板状的滤光片14,并且,在红外线传感器10的周围也设置有用于抑 制可见光的透过的侧壁16。滤光片14隔着围绕红外线传感器10的周 围的侧壁16,以覆盖基板12上的红外线传感器10的方式安装在基板 12上,在位于红外线传感器10的正上方的滤光片14上一体地形成有 凸透镜18,凸透镜18用于调节红外线传感器10的视角,g卩,使从烹 调容器P辐射且从红外线透过窗4a在第一导光筒42a内表面不反射地 直接射入红外线传感器10的红外线的量增加。
另外,在基板12上还设置有将来自红外线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 放大的放大器(未图示)等,来自红外线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用放大 器放大,经由与连接器20连接的引线22、和将放大后的红外线传感器 10的输出信号换算为烹调容器的温度的温度换算单元24b,与控制部 24a连接。在控制基板24上构成控制部24a和温度换算单元24b。另 外,也可以在基板12上构成温度换算单元24b。进一步,在控制基板 24的前方设置有操作加热烹调器C的操作面板28。
另外,载置红外线传感器IO和发光体11的基板12被收容在由铝、 非磁性不锈钢或铁板等金属形成的金属盒26内,在金属盒26的上表 面的与红外线传感器10的受光面和发光体11的光的射出面相对的部 分,形成有用于使来自烹调容器P的红外线通过,并且使由发光体ll 射出的光通过的开口部26c。第一导光筒(第一导光部)42a的下端比 金属盒26的上表面更位于下方,接近滤光片14,提高来自红外线透过 窗4a的红外线射入红外线传感器10的比率。另外,开口部26c周围 的金属盒26的上表面与金属盒26被固定的导光筒保持部件(导光部 保持部件)40的下表面紧贴,使得光不能从金属盒26和导光筒保持部和下部金属 盒26b嵌合而组装。上部金属盒26a和下部金属盒26b分别使金属板 折弯而形成。另外,将上部金属盒26a的一部分向外侧折弯而形成有 固定片26d。另外,在上部金属盒26a的一部分向内侧折弯而形成的卡 止片(未图示)上螺纹连接并固定基板12。
另外,从发光体11射出的光所通过的顶板4的一部分是用户能够 视认发光体11的光的区域即点亮窗4b (参照图6、 7),点亮窗4b位 于发光体ll的正上方,用户从跟前侧斜视时,因视觉差而位于从发光 体11的正上方靠跟前侧的位置,与红外线透过窗4a邻接地设置在红 外线透过窗4a的跟前侧。
另外,也可以在顶板4的点亮窗4b印刷光扩散层,从下方照射来 自发光体ll的光。
当操作操作面板28指示加热操作时,来自红外线传感器10的输 出信号通过温度换算单元24b被换算成烹调容器P的温度,但也可以 不设置温度换算单元24b,而直接将红外线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作为 温度信息向控制部24a输出。根据换算得到的温度或红外线传感器10 的输出信号,控制部24a控制向加热线圈6供给高频电力的逆变电源 30,将烹调容器P的温度调节为规定温度或规定温度以下。
如图2及图3所示,在载置并保持于线圈基座8上的加热线圈6 的上方,从上按顺序载置有厚度为0.5 1.5mm左右的有铝制的板形 成,且在加热铝制的烹调容器P的情况下用于降低对烹调容器P作用 的浮力的浮力降低板32;厚度约为2mm的为陶瓷纤维制的隔热材料的 隔热片34;和厚度约是0.5mm的电绝缘板即云母板36,在线圈基座8 的下表面,以规定的间隔安装有用于将从加热线圈6朝向其背面侧的 磁通集中在加热线圈6附近的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铁氧体芯38。这些 铁氧体芯38的除一部分(后述)外的大部分从侧面看呈U字状,其两 端部向上方折曲,外端部位于加热线圈6的径向外侧,另一方面,内 端部位于加热线圈6的径向内侧。
另外,在线圈基座8的下表面安装有树脂制的导光筒保持部件40, 通过将收容有上述的红外线传感器10的金属盒26的固定片26d与形 成于该导光筒保持部件40上的金属盒固定部40e (参照图5)螺纹连接,金属盒26被安装在导光筒保持部件40上。这时,将导光筒(导 光部)42的下端插入开口部26c,导光筒42的下部外壁40f的下端和 圆环部40a的下表面、与金属盒26的上表面紧贴,从开口部26c被导 入金属盒26内的光成为仅以导光筒42为通路的光。
下面,参照图4及图5,对导光筒保持部件40的结构进行说明。 导光筒保持部件40具有以规定的宽度形成为环状、且上表面与加 热线圈6的下表面抵接的圆环部40a。在圆环部40a的下表面的宽度中 间部一体地形成有朝向垂直下方设置的凸状加固肋40h。在圆环部40a 的前部的内周侧一体地形成有导光筒42、金属盒固定部40e、及导光 筒下部外壁40f。在圆环部40a的前部,在部导光筒42的前方在外侧 径方向以规定的宽度突出设置有配线卡止部40c,在其前端附近一体地 形成有截面为L形的配线卡止片40d。在圆环部40a的下表面,在导光 筒42的附近向下方突出设置有金属盒固定部40e,另外,在三个位置 分散设置有导光筒保持部件固定部40g。在圆环部40a的后部,在垂直 方向一体地形成有第一热敏电阻保持部件44。另外,在圆环部40a的 中央部,即导光筒42和第一热敏电阻保持部件44之间,在加热线圈6 的中心部的正下方的位置覆盖第二热敏电阻保持部件51的下部的第二 热敏电阻盖46与连接第二热敏电阻盖46和圆环部40a的连接部件48 一起一体地形成。第一和第二热敏电阻50、 52与形成为螺线管线圈状 的螺旋弹簧53、 55 —起被分别收容在第一和第二热敏电阻保持部件 44、 46内(参照图1),第一和第二热敏电阻50、 52与红外线传感器 10同样地经由与连接器(未图示)连接的引线(未图示)与控制部24a 连接。
另外,第一和第二热敏电阻50、 52是利用热传导检测烹调容器P 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利用螺旋弹簧53、 55对被分别收容在第一及 第二热敏电阻保持部件44、 51内的第一及第二热敏电阻50、 52朝向 顶板4施力。第二热敏电阻保持部件51与线圈基座8及连接部件49 一起用树脂一体地成型并被保持,并且制作为,由第二热敏电阻盖46 覆盖下部,使得冷却风不会从第二热敏电阻保持部件51的下表面的用 于卡止热敏电阻52的卡止部的孔进入第二热敏电阻保持部件51内, 而冷却第二热敏电阻52。另外,红外线传感器10与热敏电阻50、 52相比具有优异的过渡的温度响应性,因此,例如即使在如炒菜烹调这 样油量少的烹调的情况下,烹调容器P底面温度急剧上升时,也能够 根据红外线传感器10的输出,高灵敏度地测定烹调容器P的底面温度, 在引起油燃烧等前及早地降低加热线圈6的输出,并且在放入蔬菜等 被烹调物而烹调容器P的温度降低时,迅速恢复输出,以这种方式进 行控制。但是,作为因在红外线传感器10的上方没有载置烹调容器P 等理由而不能用红外线传感器IO检测烹调容器P的温度的情况下,以
及红外线传感器IO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的备用,在比加热线圈6的中心 靠后方的位置设置有热敏电阻50,作为油炸食品烹调时的油温自动设 定时的温度调节用,设置有加热线圈6中央的热敏电阻52。
在导光筒保持部件40的圆环部40a的内缘部,朝向上方一体地形 成有凸状的肋40b,该肋40b沿着利用粘接剂粘接保持在线圈基座8 的背面的多个铁氧体(ferrite)芯38的内端面插入,设置于导光筒保 持部件40的圆环部40a的多个导光筒保持部件固定部40g螺纹连接在 线圈基座8上,由此,铁氧体芯38的内端部底面及侧面由导光筒保持 部件40保持并限制位置。因此,导光筒保持部件40也实现了作为铁 氧体芯的机械的保持部件的功能。
另外,导光筒42和第一热敏电阻保持部件44因其一部分位于肋 40b的外侧,所以与导光筒42和第一热敏电阻保持部件44对应的铁氧 体芯38的内端部被切除一部分,以与导光筒42和第一热敏电阻保持 部件44不干涉,内端部被切除一部分的铁氧体芯38比其他铁氧体芯 38短,在侧面看时呈L字状。如图3所示,位于导光筒42和第一热敏 电阻保持部件44的上方的浮力降低板32、隔热片34及云母板36的一 部分形成切口 (被切除),以使得至少不遮断从烹调容器P通过导光筒 42的上部开口而射入红外线传感器10的红外线,且第一及第二热敏电 阻50、 52能够贯通而与顶板4背面接触。
另外,导光筒42的截面外形形成为椭圆形,其内部被分成2部分, 在加热线圈6的中心侧形成有用于将从烹调容器P辐射的红外线导向 红外线传感器10的第一导光筒42a,并且,形成有第二导光筒(第二 导光部)42b,该第二导光筒42b相对于第一导光筒42a位于加热线圈 6的外缘侧附近,用于将在比加热线圈6的中心靠跟前侧从发光体11
16射出的光导向顶板4。因此,收容有红外线传感器IO和发光体11的金
属盒26,以红外线传感器10和发光体11分别与第一导光筒42a和第 二导光筒42b的下端开口部相对的方式与导光筒保持部件40螺纹连 接。
另外,在导光筒42的上端部即红外线入射部42e,沿导光筒42的 上端部外周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马蹄形的肋42c,且在其外侧设置有规 定宽度的台阶部42d,在第二导光筒42b的内部收容有用于将从发光体 11射出的光有效地导向顶板4附近使其发光而容易视认的导光体56。 图3所示的云母板36固定于加热线圈6之上时,肋42c嵌入设于云母 板36上的孔36a内,如图6所示,孔36a的周围的缘部载置于台阶部 42d之上。同样,在半球容器状的第二热敏电阻保持部件51的上端部 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大致环状的肋51a及其外侧的台阶部51b,对于云 母板36,肋51a嵌入孔36b内,孔36b的周围的缘部载置于台阶部51b。 由冷却风扇(未图示)输送的冷却风A如图6所示,从加热线圈6的 中央下方被送入,到达云母板36的下表面,沿云母板36的下表面呈 放射状流入与加热线圈6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冷却风A不直接与隔 热材料34及顶板4接触地通过云母板36的下表面和加热线圈6的上 表面,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冷却加热线圈6。另外,因为云母板36载 置于包括台阶部42d的导光筒42的上端面,所以遮断高温的冷却风A 被送入第一导光筒42a的内部的道径。因此,能够防止因冷却风A吹 到红外线传感器10的周边而使红外线传感器10的温度上升至容许温 度以上的情况。
如图5及图6所示,导光体56形成为圆柱状,在其下部一体地形 成有一对卡止片56a,该一对卡止片56a用于嵌入形成于第二导光筒 42b的下端部的一对切口 42f而将导光体56卡止在第二导光筒42b上。 该导光体56在将金属盒26安装在导光筒保持部件40上之前,从下方 插入第二导光筒42b。发光部42h是导光体的上端面,也可以与第二导 光部42b的上端部不是相同高度。考虑发光的扩散,优选发光部42h 比第二导光部42b的上端部更靠下方。
对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C,以下说明其动作、作用。在将烹饪材料放入烹调容器P而以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C进 行烹调时,当将感应加热烹调器C的电源开关(未图示)接通时,发
光体11发光,其射出光被导光体56引导,照射到顶板4的红外线透 过窗4a的附近(在比加热线圈6的中心靠跟前侧的位置,相对于红外 线透过窗4a位于加热线圈6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加热 线圈6的中心而与主体2的前表面正交的线上)的点亮窗4b。因此, 用户能够视认相对于红外线透过窗4a设置在加热线圈6的径向外侧的 点亮窗4b的发光,只要将烹调容器P载置在顶板4上挡住点亮窗4b, 红外线传感器10就能够可靠地接收从烹调容器P的底面辐射的红外 线。
当操作操作面板28而指示加热开始时,控制部24a经由逆变电源 30向加热线圈6供给高频电流。当向加热线圈6供给高频电流时,加 热线圈6产生交流磁场,烹调容器P通过感应加热而温度上升。当烹 调容器P的温度上升时,如斯蒂芬一玻耳兹曼定律(Stefan-Boltzmann law)所示,烹调容器P通常辐射与其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比例的红外 线能量。从烹调容器P辐射的红外线通过红外线透过窗4a和第一导光 筒42a内部,且透过以覆盖红外线传感器10的方式设置的用于除去不 需要的光的滤光片14而到达红外线传感器10。
另外,当烹调容器P的温度变高时,接收到红外线能量的红外线 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变大,如上所述,该输出信号由放大器放大,输 入温度换算单元24b,在温度换算单元24b将红外线传感器10的输出 信号换算成烹调容器P的温度。控制部24a进行如下调节,g卩,当换 算得到的烹调容器P的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温度时,将从逆变 电源30向加热线圈6输出的高频电流的供给停止,或降低高频电流。
红外线透过窗4a是在加热线圈6的外缘部的内侧,以位于与加热 线圈6的中心不同的部位的方式设置的、与第一导光筒42a上端的开 口面相对地形成的顶板4的部分。因为使由第二导光筒42b引导的发 光体11的射出光在比红外线透过窗4a更靠加热线圈6的径向外侧的 位置发光并能够视认,所以能够使与加热线圈6的中心部上方相比为 高温的烹调容器P的部分所辐射的红外线射入红外线传感器10,并且 能够尽可能地使烹调容器P的中心接近加热线圈6中心,用烹调容器P的底面覆盖点亮窗4b。由此,能够增大加热线圈6和加热容器P的磁 耦合,即提高加热效率,同时使烹调容器P底面位于红外线透过窗4a 之上。因此,能够提高加热效率,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利用红外线传 感器10的烹调容器P的温度控制,抑制烹调容器P的异常的发热,提 高安全性,并且能够高效率地进行高温下的烹调,进一步提高使用便 利性。
另外,顶板4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的外侧及内缘部形成有遮 光层7b。由遮光层7b包围的区域形成能够透过光的区域即红外线透过 窗4a。通过在红外线透过窗4a的下方设置红外线入射部42a,能够抑 制干扰光进入红外线入射部42内、及设备内。另外,通过使用黑色、 暗茶色、暗灰色等光吸收效果高的覆盖膜形成遮光层,能够使干扰光 在顶板4内的反射光衰减,进一步提高上述抑制效果。
另外,如图7所示,分别利用遮光层7b包围并分开形成包括红外 线入射区域的红外线透过窗4a和作为发光区域的点亮窗4b。在红外线 透过窗4a的下方设置有射入从烹调容器P的底面辐射的红外线的红外 线入射部42e。在红外线入射部42e成为至红外线传感器10的光路42g 的入口的开口部形成为朝向红外线透过窗4a开口。发光体11发出的 光由导光体56引导而在发光部42h发光。因为发光部42h发出的光照 射点亮窗4b,所以使用者能够视认点亮窗4b点亮的情况。
另外,通过令由遮光层7b包围的点亮窗4b比发光部42h的面积 小,该发光部42h位于点亮窗4b的下方且位于发出可见光的第二导光 筒的上部,能够抑制因组装设备时及各部件的尺寸偏差导致的点亮窗 4b与发光部42h的偏差,能够正确地表示红外线传感器10的位置,抑 制烹调容器P的异常的发热,安全性提高,并且能够高效率地进行高 温下的烹调,使用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构成外廓的主体2;安装在主 体2的上部,由透过红外线的材料形成的顶板4;设置在顶板4的下方, 用于产生交流磁场而对载置于顶板4的烹调容器P的底面进行感应加 热的加热线圈6;设置在顶板4的下方,检测从烹调容器P的底面辐射 并透过顶板4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10;具有形成有与顶板4相对 的开口部的红外线入射部42e,且形成有使从红外线入射部42e射入的
19红外线通过的光路42g的第一导光筒42a (导光部);和基于红外线传 感器10的输出信号控制加热线圈6的输出的控制部24a,还设置有朝 向顶板4背面方向发出可见光的发光部42h,从顶板4的上方看时在发 光部42h与加热线圈6的中心6a之间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42e,由此, 在使烹调容器P的中心和烹调容器P的中心一致,将烹调容器P载置 在加热线圈6的中央时,在红外线入射部42e没有被烹调容器P的底 面覆盖,即烹调容器P的底面没有位于红外线入射部42e的上方的情 况下,使用者隔着顶板4能够视认发光部42h的发光。在此情况下, 通过向发光部42h的方向挪动烹调容器P并以烹调容器P的底面遮掩 发光部42h,能够可靠且容易地用烹调容器P覆盖红外线入射部42e。 因为红外线传感器10检测从被烹调容器P的底面覆盖的红外线入射部 42e射入的从烹调容器P的底面辐射的红外线,所以控制部24a能够根 据红外线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响应性良好地检测烹调容器P的底面温 度而进行烹调容器P的温度控制。在此情况下,通过将发光部42h设 置在比加热线圈6的中心6a靠跟前侧的位置,在发光部42h没有覆盖 烹调容器P之上的情况下,容易视认其发光,因此优选。从顶板4的 上方看时,如果将设置为通过加热线圈中心6a且与设备前表面垂直的 直线状,则在发光部42h没有覆盖烹调容器P之上的情况下,位于设 备的正面的使用者最容易视认其发光,因此更优选。
另外,因为具备形成于顶板4背面的透过光的区域即点亮窗4b, 通过将发光部42h发出的光向点亮窗4b照射而使点亮窗4b发光,由 此发光部分作为窗发光,所以由于组装误差等产生的顶板4和发光部 42h的横向的错位不明显,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另夕卜,通过在点亮窗4b形成扩散膜,使得更难以知道顶板4和发 光部42h的横向的错位,因此外观漂亮且组装变得容易。
另外,在从上方看时,在连接加热线圈6中心6a和点亮窗4b的 中心4h的直线D上设置红外线入射部42e,由此,在使烹调容器P的 中心与加热线圈6的中央6a —致地加以载置时,在红外线入射部42e 没有被烹调容器P的底面覆盖的情况下,例如在烹调容器P的底面的 直径小的情况,或烹调容器P底面错开载置的情况下,能够视认(视 觉确认)发光部42h的发光。在此情况下,通过向发光部42h的方向
20挪动烹调容器P并以烹调容器P的底面遮掩发光部42h,能够进一步可
靠地以烹调容器P的底面覆盖红外线入射部42e。
另外,在从上方看时,在顶板4背面形成有在发光部42h与加热 线圈6的中心6a之间由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7b包围的红外线透过 窗4a,在红外线透过窗4a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42e。由此, 在使用者将烹调容器P载置在加热线圈6的中央6a而没有用烹调容器 P的底面覆盖发光部42h的情况下,通过向发光部42h侧移动烹调容器 P并以烹调容器P底面覆盖,能够更可靠地以烹调容器P底面覆盖红 外线透过窗4a之上。通过以烹调容器P底面覆盖红外线透过窗4a之 上,能够以遮光层7b和烹调容器P底面抑制从烹调容器P底面辐射的 红外线以外的干扰光射入设备内,能够防止干扰光到达红外线传感器 10。
另外,具有印刷于顶板4表面或背面、并利用区域表示红外线入 射部42e所存在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在从上方看时,在 发光部42h与加热线圈6的中心6a之间配置有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 与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的内侧下方相对地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42e。 采用该结构,使用者能够识别红外线入射部42e的位置,因此能够可 靠地以烹调容器P底面覆盖红外线入射部42e的上部。另外,通过覆 盖发光部42h,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用烹调容器P底面覆盖红外线入射部 42e的上面。另外,即使在室内暗的情况下,也因为具有发光部42h, 所以能够容易地视认由烹调容器P辐射的红外线射入红外线传感器10 的入射区域,能够可靠地利用红外线传感器IO进行烹调容器P的温度 控制。另外,在使加热线圈6周围发光而表示加热部5的区域的情况 下,即使在室内暗的情况下,也知道加热线圈6的中心6a,因此能够 容易地进行上述作业。
另外,在顶板4背面形成有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的内侧由遮 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7b包围的红外线透过窗4a,在红外线透过窗4g 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42e,由此,通过以烹调容器P的底面 覆盖红外线表示窗4g,因为红外线透过窗4a位于其内侧,所以干扰光 难以进入红外线入射部42e。另外,通过令遮光层7b为黑色或接近暗 黑色的颜色(例如灰色、茶色等),以光吸收作用大的覆盖膜形成,能够抑制干扰光在顶板4内部反射并传送,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干
扰光从红外线入射部42e进入的效果。因此,能够提高从烹调容器P 辐射的红外线在射入红外线传感器10的入射光中的比率,能够可靠地 进行基于红外线传感器10的烹调容器P的温度控制。
另外,通过令点亮窗的特征为与由位于上述点亮窗的下方且发
出可见光的发光部照射在设置有点亮窗的面上的光所到达的区域相比 面积较小,能够抑制设备组装时及各部件的尺寸误差引起的点亮窗与 发光部的偏差,能够使外观美观,容易组装。
另外,通过令点亮窗4b的特征为与由位于点亮窗4b的下方且
发出可见光的发光部照射在设置有点亮窗的面上的光所到达的区域相 比面积较小,能够抑制设备组装时及各部件的尺寸误差引起的点亮窗 与发光部的偏差的影响所造成的点亮部的发光不均,能够使外观美观, 容易组装。
(实施方式2)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顶板的部分详细图。图8所示 的部分以外的结构因与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形成有由遮蔽来自外部的光的遮光层7b包围的能够透过光的区域即红 外线透过窗4a,在红外线透过窗4a的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42e, 并且能够在红外线透过窗4a的内侧视认作为发光区域的点亮窗4b,由 此能够抑制烹调容器P的异常发热,提高安全性,并且,能够高效率 地进行高温下的烹调,使用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艮口,在顶板4背面形成有由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7b包围的红外 线透过窗7b,在红外线透过窗7b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42e, 并且在红外线透过窗4a的内侧能够视认发光部42h,由此能够容易地 视认从烹调容器P辐射的红外线射向红外线传感器10的入射区域,能 够可靠地利用红外线传感器10进行烹调容器P的温度控制。
具备印刷于顶板4表面或背面、且利用区域表示红外线入射部42e 存在的位置的红外传感器表示窗4g,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4g的内侧 下方设置有发光部42h,由此,能够使使用者对于点亮窗4b与红外线 入射部42e的关联性印象深刻。
另外,在点亮窗4b形成有扩散膜,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设备组装时及各部件的尺寸偏差产生的点亮窗朴'与发光部42h的偏差的影响 所造成的点亮窗4b的发光不均,使外观美观且组装变得容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就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而言,用户只要将烹调容 器载置于顶板上使之覆盖该点亮窗,就能够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恰当地 测定烹调容器的温度而控制加热输出,在家庭用或工作用的感应加热 烹调器的用途中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成外廓的主体;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上部,由透过红外线的材料形成的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与所述顶板相对地配置,用于产生交流磁场而对载置于所述顶板的烹调容器底面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检测从所述烹调容器底面辐射且透过所述顶板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导光部,其具有形成有与所述顶板相对的开口部的红外线入射部,且形成有使从所述红外线入射部射入的所述红外线通过而使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接收所述红外线的光路;和根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加热线圈的输出的控制部,该感应加热烹调器还设置有朝向所述顶板背面方向发出可见光的发光部,在从上方看时,所述红外线入射部设置于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加热线圈的中心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形成于顶板背面的作为透过光的区域的点亮窗, 通过向所述点亮窗照射发光部发出的光而使所述点亮窗发光。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在点亮窗形成有扩散膜。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方看时,在连接加热线圈中心和点亮窗的中心的直线上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方看时,在顶板背面形成有在发光部与加热线圈的中心之间被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包围的红外线透过窗,在所述红外线透过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印刷于顶板表面或背面、且以区域表示红外线入射部所存在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在从上方看时,在发光部与加热线圈的中心之间配置有所述红外 线传感器表示窗,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发光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印刷于顶板表面或背面、且以区域表示红外线入射部所存在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在所述顶板背面形成有在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的内侧被遮断光的 透过的遮光层包围的红外线透过窗,在所述红外线透过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顶板背面具有被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包围而形成的点亮窗, 向所述点亮窗照射发光部发出的光。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点亮窗与由发光部照射在设置有点亮窗的面上的光所照射的区域相比面积较小。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顶板背面形成有被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包围的红外线透过在所述红外线透过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并且能够在所述红外线透过窗的内侧视认发光部。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在顶板背面具有被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包围而形成的点亮窗, 通过向所述点亮窗照射发光部发出的光而使所述点亮窗发光。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印刷于顶板表面或背面、且以区域表示红外线入射部所存在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表示窗的内侧下方设置有发光部。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顶板背面具有被遮断光的透过的遮光层包围而形成的点亮窗, 通过向所述点亮窗照射发光部发出的光而使所述点亮窗发光。
15、 如权利要求9、 10、 12或14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在点亮窗形成有扩散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在顶板(4)的下方设置有检测从烹调容器(P)辐射的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10),设置有朝向顶板(4)背面方向发出可见光的发光部(42h),在从上方看时,在发光部(42h)与加热线圈(6)的中心(6a)之间设置有红外线入射部(42e),由此,利用发光部(42h)的发光能够视认烹调容器P的底面没有位于红外线入射部(42e)的上方的情况。使用者通过用烹调容器(P)的底面遮掩发光部(42h),能够可靠且容易地用烹调容器(P)覆盖红外线入射部(42e),因此,控制部(24a)能够根据红外线传感器(10)的输出信号,响应性良好地检测烹调容器(P)的底面温度,进行烹调容器(P)的温度控制。
文档编号H05B6/12GK101690392SQ20088002150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2日
发明者庆岛敏弘, 森本泰史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