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110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通讯机箱散热装置,尤其特别是一种于 一腔体及盖体上之散热鳍片穿接至少一第二热导管组,以有效使前 述散热鳍片上的热量迅速均匀扩散散热及提升热传导效率之通讯 机箱散热装置改良。
背景技术
按,目前习知之电子通讯设备系装设置于一通讯机箱内运行, 该些设备于运作时会产生热源,由于通讯机箱系为一封闭体,其材 质系一般为金属,且都系采用铸造一次成型技术。但由于受到目前 铸造工艺之限制,其材质之导热系数较低。因此造成通讯机箱吸收 来自电子设备之热量全累积聚集于该机箱腔体的局部区域,直接造 成该局部区域之温度较高且散热不易,进而使得电子器件所能忍受 之温度超出其容许的限度范围,将严重影响该些电子设备的可靠度 和使用寿命,然而机箱腔体远离发热电子器件之其它大范围区域 内,其温度确远远较与该电子设备接触之局部区域来的温度低。因 此由以上得知机箱腔体之温度极不均匀,直接严重影响机箱整体之 散热效能。针对上述问题,现有解决方案一般是釆取增加腔体的尺 寸或是改进腔体材质的办法,但同时会带来腔体重量过大等技术问 题,因此如何在不变更机箱腔体尺寸及重量之前提下,又能提高其 散热效能,系为目前之重要课题。
请参照图1系为习知的通讯机箱装置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
所述通讯机箱装置系包括一壳体10、 一盖体ll、复数支撑柱12及 一机板13,前述壳体10具有一容纳空间101及复数散热鳍片103, 该等散热鳍片103系设于该壳体10相反该容纳空间101的表面, 该等支撑柱12则设置在该容纳空间101相邻该壳体10的一端,且 其套接相对应所述机板13,前述盖体11系套设并包覆对应所述机 板13,使得盖体11恰可容置于该容纳空伺101内相结合。所以当通讯机箱装置内的机板13运作时,令前述机板13上的
复数发热组件131((如芯片或中央处理器(CPU)或其它IC)在做运
算处理会产生极高的热源,进而俾前述热源一直囤积于容纳空间
101内无法快速散发出去,其仅能靠以辐射方式将热量传导至壳体10上,再透过该壳体10上的该等散热鳍片103将些许的热源以辐射方式对外扩散作散热,由于因机板13上的发热组件131无任何其它传导媒介,如热导管或导热组件…等,使得发热组件131产生之热源无法实时传递给壳体10之散热鳍片103做散热,因此,令通讯机箱装置内的热量无法迅速向外扩散散热,使得容易让发热组件131于处理运算中常发生当机的现象,或是亦会造成通讯讯号质量不良,更严重的话,会导致发热组件131损坏及使用寿命縮短。以上所述,习知之通讯机箱装置具有下列之缺点
1. 散热效果不佳。
2. 容易发生当机现象。
3. 通讯讯号质量不良。
4. 使用寿命縮短。
5. 损坏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爰此,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透过至少一第二热导管组穿设一腔体及盖体上之散热鳍片,以有效使前述散热鳍片上的热量迅速均匀扩散散热,进而达到极佳散热效果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透过至少一第二热导管组对接至少一散热模块,以增加及扩大散热面积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提升热传导效率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能维持通讯讯号质量稳定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提升使用寿命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包括一腔体及至少一第二热导管组,前述腔休系包含复数散热鳍片、至少一第一铜质受热组件及至少一第一热导管组,该等散热鳍片系设于该腔体之外侧表面,且该第一热导管组连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及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并将所述第一铜质受热组件吸收之热量传导至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散热,该第二热导管组系穿设该腔体之散热鳍片上,所以藉由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热导管组的设计能有效使前述散热鳍片上的热量迅速均匀扩散散热,且又能提升热传导效率,因此得使该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具有绝佳之散热效果者。


图1是习知之通讯机箱装置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腔体、第二热导管组之分解不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腔体、第二热导管组之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盖体、第二热导管组之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盖体、第一热导管组之组合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腔体、第二热导管组、散热模块之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盖体、第二热导管组、散热模块之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及图IO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示意图。
图中:
腔体…2第一散热端…242
容置空间…21散热鳍片…25
凹槽...214散热模块…3
支撑组件...215散热鳍片…31
导热组件…216风扇…32
第二铜质受热组件...2162第二热导管组…4
第三热导管组…2163第二热导管…40
第三热导管...2164第二吸热端…41
第三吸热端…2165第二散热端…42
第三散热端…2166机板…6
7第一铜质受热组件 …22发热组件 -..61
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盖体 . 7
第一散热部 …231第三铜质受热组件…71
第二散热部 …232第四热导管组 . 72
第三散热部 …233第四热导管 - . 720
第四散热部 …234第四吸热端 ..721
第五散热部 …235第四散热端 ..722
第一热导管组 …24散热鳍片 ,,73
第一热导管 …240热区域 . H
第一吸热端 …241冷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第2、 3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在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中,系包括一腔体2及至少一第二热导管组4,其中该腔体2包含至少一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至少一第一热导管组24及复数散热鳍片25,前述第一热导管组24连接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及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并将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所吸收之热量传导到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进行散热;其中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系为朝远离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方向,且未与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接触所界定的位置。
并且,前述腔体2具有一容置空间21,该等散热鳍片25系设于该腔体2相反该容置空间21—侧的表面,简言而之,就是说所述散热鳍片25设于该腔体2之外侧表面;前述第二热导管组4系穿设于该腔体2之散热鳍片25上,且其具有复数第二热导管40,该等第二热导管40具有一第二吸热端41及一第二散热端42,该第二吸热端41系从前述腔体2背对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位置延伸穿接该腔体2之散热鳍片25,该第二散热端42朝远离前述第二吸热端41延伸穿接该腔体2之散热鳍片25,使得该第二热导管40之第二吸热端41将该腔体2及其上之散热鳍片25的热量迅速地带往到该第二散热端42,令前述第二散热端42所接收的前述热量迅速均匀分散传递给穿接其上较冷的散热鳍片25进行散热,以有效迅速扩散对外散热及大幅提升热传导效率。
续请一并参阅第2、 3、 4、 5、 6图所示,该第一热导管组24具有复数第一热导管240,各该第一热导管240具有一第一吸热端241毗邻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及一第一散热端242系远离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前述第一吸热端241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该第一散热端242散热,换言之,也就是说该第一吸热端241是将前述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所吸收聚集之热量迅速传导给前述第一散热端242,使该第一散热端242主要是将接收的热量引导到该腔体2其上的散热鳍片25,并再透过该第二热导管40将受热的散热鳍片25引导至其它未受热的散热鳍片25上分散散热,其次则是将所述热量传递给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散热。
前述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具有较佳导热(或吸热)性,以能迅速吸收热量,其具有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系与该腔体2之底面相平切,该第二端面则容置于相对所述腔体2之底面内,并与该腔体2形成一体成型,并且前述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系与相对的至少一发热组件61接触,以形成一热区域H,前述热区域H系为所述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吸收该发热组件61所产生之热量,使得此区域形成该容置空间21内较高温的热源区域。
嗣,该腔体2包含一第一散热部231、 一第二散热部232、 一第三散热部233、 一第四散热部234及一第五散热部235并相互连通形成一冷区域L,前述冷区域L系为远离前述热区域H并未与任一发热组件61接触,使此区域形成为该容置空间21内较低温的散热区域,前述第一散热部231设于该容置空间21之底面朝远离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方向,前述第二、三、四、五散热部232、 233、234、 235相互连通并环设于该容置空间21周围,也就是说该第二散热部232之两侧分别连接对应该第三散热部233及第五散热部235之一侧,而前述第三散热部233及第五散热部235之另一侧则与相对该第四散热部234之两侧相连接,以使该第二至第五散热部232、 233、 234、 235围设形成于前述容置空间21周围。
前述容置空间21具有至少一凹槽214系用以容置该等第一热导管240,且该凹槽214 —部分毗邻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周围,其另一侧部分则毗邻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及该腔体2周围,简言而之,就是说该凹槽214的一部分系随着该第一热
导管240之第一吸热端241绕径于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周围,而该凹槽214的另一部分是远离前述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并随着该第一热导管240之第一散热端242延伸触接前述未与第 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及该腔体2;并且,该容置空间21系承载至少一机板6,且该机板6上设有前述发热组件61 。
复请参阅图6所示,前述容置空间21更包含至少一支撑组件215及至少--导热组件216,该等支撑组件215系设于该腔体2之容置空间21内,并用以支撑该机板6;所述导热组件216系设于相邻两机板6间,且其一端与相对该容置空间21之内侧互相紧靠,并且该导热组件216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铜质受热组件2162,各该第二铜质受热组件2162系延伸抵接各机板6上的发热组件61 ,并形成前述热区域H,且所述第二铜质承热组件2162具有较佳导热(或吸热)性,用以能迅速吸收前述各机板6上之发热组件61产生的热量;其中该导热组件216系可为一热扩展板,且该第二铜质受热组件2162之相对端面与该导热组件216相平切形成一体成型。
局司,该导热组件216包含l第三热导管组2163,该第三热导管组2163具有复数第三热导管2164,各该第三热导管2164具有I第三吸热端2165毗邻该第二铜质受热组件2162,及一第三散热端2166远离第二铜质受热组件2162,前述第三吸热端2165将吸收之热量透过该第三散热端2166传导至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即为前述第-至第五散热部231、 232、 233、 234、 235)散热,以使所述第二铜质受热组件2162所吸收发热组件61之热量,透过该第三吸热端2165将所述热量传递到该第三散热端2166,令前述第三散热端2166将接收到的热源传递给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使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以辐射方式对外扩散散热外,同时也会透过该第二热导管40将该腔体2上之散热鳍片25的热量快速分散引导至其它散热鳍片25散热。
复参阅第4、 5、 6图所示,该腔体2进一对接一盖体7,该盖体7之一侧相对该容置空间21,且具有至少一第三铜质受热组件71及至少一第四热导管组72,前述盖体7相反该容置空间21另一侧设有复数散热鳍片73,与前述第二热导管组4之第二热导管40相穿接,并且该第三铜质受热组件71凸伸抵接该发热组件61形成前述热区域H,并用以吸收对应机板6上之发热组件61产生的热 量;其中该盖体7之一侧与该第三铜质受热组件71相平切形成一
体成型,并且前述第二吸热端41系从前述盖体7背对该第三铜质 受热组件71位置延伸穿接该盖体7的散热鳍片73,该第二散热端 42朝远离前述第二吸热端41延伸穿接该盖体7之散热鳍片73。
前述第四热导管组72具有复数第四热导管720,各该第四热导 管720具有一第四吸热端721毗邻该第三铜质受热组件71,及一第
四散热端722远离前述第三铜质受热组件71,前述第四吸热端721 将吸收之热量透过该第四散热端722分别传递给该盖体7上的散热 鳍片73及所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散热,以使该第三 铜质受热组件71吸收前述发热组件61的热量,透过该第四吸热端 721将热量带到该第四散热端722,令该第四散热端722将接收到的 热量分别传递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及该盖体7上 之散热鳍片73散热,同时所述第二热导管40之第二吸热端41会 吸收该盖体7之散热鳍片73的热量,并透过该第二散热端42均匀 扩散至串接其它散热鳍片73迅速对外散热。
接着请一并复参阅第2、 3、 4、 5、 6图所示,以下将叙述本实 用新型具体实施
当前述通讯机箱内的机板6进行运作时,前述机板6之发热组 件61产生高热量,使前述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将吸收对应前述一 机板6之发热组件61产生的热源,并藉由该第一热导管240之第 一吸热端241将热源带到该第一散热端242,前述第一散热端242 将所接收的热量分别传递给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 腔体2及盖体7散热,此时前述腔休2及盖体7各别其上的散热鳍 片25、 73,透过各该第二热导管40之第二吸热端41迅速吸收前述 散热鳍片25、 73上的热量传导分散给各该第二散热端42,使前述 各第二散热端42将接收的热量均匀分散地给穿接其上的散热鳍片 25、 73,以辐射方式向外扩散迅速散热;在此值得一提的事,所述 第二热导管40主要是将大部分热量迅速均匀地扩散到该腔体2及 盖体7各别其上之散热鳍片散热25、 73,其次要的些许热量则是藉 由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即为该第一至第五散热部 231、 232、 233、 234、 235)散热。
并且,前述导热组件216的两侧之第二铜质受热组件 吸收两相对应机板6上的发热组件61之热源,使得该第三热导管2164 的第三吸热端2165引导前述热源到该第三散热端2166,前述第三 散热端2166将接收到的热源传递给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 触区23散热,并且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于散热的 同一时间,前述热源同样也会传递给前述腔体2及盖体7各别其上 的散热鳍片25、 73,透过前述各第二热导管40将接收的热量均匀 分散地给穿接其上的散热鳍片25、 73,令前述散热鳍片25、 73以 辐射方式对外扩散散热外,并又与外面的空气产生做热交换散热。
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热导管40,不仅能均匀扩散该腔 体2及盖体7各别其上的散热鳍片25、 73的热量,以促使前述散 热鳍片25、 73能够快速对外散热,进而又能提升热传导效率,以 有效率地将该腔体2内及其上之热量排除,俾使通讯机箱内的机板 6除了可稳定的运作及通讯讯号质量稳定之外,又可提升整体使用 寿命,进而能有效达到绝佳的散热效能者。
请参阅第7、 8、 9、 IO图所示,系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较佳实施 例,该其整体结构及组件间连结关系大致与前1实施例相同,在此 不另外赘诉相同处,在本实施例中相较前I实施例不同处为所述第 二热导管组4对接至少一散热模块3,该散热模块3具有复数散热 鳍片31及一风扇32,该风扇32系设于相对该散热鳍片31之一侧, 用以对该等散热鳍片31强制散热,且该腔体2及盖体7的第二热 导管40之第二散热端42插接于对应该散热模块3之散热鳍片31 上,并将传导到前述腔体2及盖体7之散热鳍片25、 73的热量带 到前述散热模块3进行散热,换言之,也就是说各该第二热导管40 之第二吸热端41将该腔体2及其上之散热鳍片25,与该盖体7及 其上之散热鳍片73的热量迅速地带往到各该第二散热端42,令前 述第二散热端42所接收的前述热量传递给前述各散热模块3分散 散热,进而又有效大幅提升热传导效率。
因而,经由该第二热导管组4与散热模块3的搭配连结,使得 散热模块3不仅帮该腔休2及盖休7上的散热鳍片25、 73各别分 担其上的热量进行散热,进而又有效增加额外的散热面积。
请一并复参阅第7、 8、 9、 IO图所示,以下将叙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
当前述通讯机箱内的机板6进行运作时,前述机板6之发热组 12件61产生高热量,使前述第一铜质受热组件22将吸收对应前述一 机板6之发热组件61产生的热源,并藉由该第一热导管240之第 一吸热端241将热源带到该第一散热端242,前述第一散热端242 将所接收的热量分别传递给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 腔体2及盖体7散热,此时前述腔体2及盖体7各别其上的散热鳍 片25、 73,透过各该第二热导管40之第二吸热端41迅速吸收前述 散热鳍片25、 73上的热量传导分散给各该第二散热端42,使前述 各第二散热端42除了将接收的部份热量均匀分散地给穿接其上的 散热鳍片25、 73散热外,其另部分热量会经第二散热端42引导到 该散热模块3之散热鳍片31上,令该风扇32对所述散热鳍片31 强制对流散热。
并且,前述导热组件216的两侧之第二铜质受热组件2162吸 收两相对应机板6上的发热组件61之热源,使得该第三热导管2164 的第三吸热端2165引导前述热源到该第三散热端2166,前述第三 散热端2166将接收到的热源传递给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 触区23散热,并且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23于散热的 同一时间,前述热源同样也会传递给前述腔体2及盖体7各别其上 的散热鳍片25、 73,并透过前述各第二热导管40将接收的热量迅 速分散至该腔体2及盖体7其上的散热鳍片25、 73与散热模块3 的散热鳍片31,令前述散热鳍片25、 73、 31以辐射方式对外扩散 散热外,进一又可藉由该风扇32对所述散热鳍片31强制散热。
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热导管40与散热模块3的连结, 不但能够迅速排散该腔体2自身及其上散热鳍片25的热量,与该 盖体7自身及其上散热鳍片73的热量,进而又能增加额外散热面 积,使得有效率地将该腔体2内及其上之热量排除,使得通讯机箱 内的机板6除了可稳定的运作及通讯讯号质量稳定之外,又可提升 整体使用寿命,进而能有效达到绝佳的散热效能者。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具有下列 之优点
1. 具有较佳的散热效能。
2. 具有增加额外散热面积。
3. 具有增加热传导效率。
4. 具有稳定通讯讯号质量。
135.具有提升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者,仅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之实施例而已,举凡 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之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皆应包含于本案之权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其包含至少一第一铜质受热组件、复数散热鳍片及至少一第一热导管组,该等散热鳍片系设于该腔体之外侧表面,并且该第一热导管组连接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及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并将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所吸收之热量传导到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散热;及至少一第二热导管组,系穿设于该腔体之散热鳍片上。
2.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于其中该第二热导管组对接至少一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具有 复数散热鳍片及一风扇,该风扇系设于相对该散热鳍片之一侧, 且前述第二热导管系插接于对应前述散热模块之散热鳍片上,并 将传导到该腔体之散热鳍片的热量带到前述散热模块散热。
3. 根据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于其中该腔体具有一容置空间。
4.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于其中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具有一第一端面与该腔体之底面相 平切,及一第二端面容置于相对该腔体之底面内,并与该腔体形 成一体成型。
5. 根据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于其中该第二热导管组具有复数第二热导管,该等第二热导管 具有一第二吸热端及一第二散热端,该第二吸热端系从前述腔体 背对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位置延伸穿接该腔体的散热鳍片,该第 二散热端朝远离前述第二吸热端延伸穿接该腔体之散热鳍片。
6. 根据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与相对的至少一发热组件接触,以 形成一热区域。
7.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于其中该第一热导管组具有复数第一热导管,该等第一热导管具有一第一吸热端及一第一散热端,该第一吸热端毗邻该第一铜 质受热组件,该第一散热端系远离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
8. 根据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腔体包含一第一散热部、 一第二散热部、 一第三散热 部、 一第四散热部及一第五散热部并相互连通形成一冷区域,该 第一散热部系设于该容置空间之底面朝远离该第一铜质受热组 件方向,前述第二、三、四、五散热部环设于该容置空间周围。
9. 根据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于其中该容置空间系承载至少一机板,前述发热组件设丁该机 板。
10. 根据权利要求第3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于其屮该容置空间具有至少一凹槽用以容置该第一热导管组,且该凹槽一部分系毗邻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周围,其另一部分 则毗邻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及该腔体的周围。
11. 根据权利要求第9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于其中该容置空间更包含至少一支撑组件,设于该腔体之容置空间内,并用以支撑该机 板;及至少一导热组件,系设于相邻两机板间,且该导热组件的两侧 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铜质受热组件延伸对应抵接前述机板上的 发热组件,并形成前述热区域。
12. 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 在于其中该第二铜质受热组件之相对端面与该导热组件相平切形成一体成型。
13. 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 在于其中该导热组件包含一第三热导管组,该第二导热管组具有复数第三热导管,各该第三热导管具有一第三吸热端毗邻该第 二铜质受热组件,及一第二散热端远离前述第二铜质受热组件, 前述第三吸热端将吸收之热量透过该第三散热端传导至前述未 与第 一 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散热。
14. 根据权利要求第l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 丁-:其中该腔体进一对接一盖体,该盖体之一侧相对该容置空间, 且具有至少一第三铜质受热组件,该盖体另一侧相反该容置空间 设有复数散热鳍片,与前述第二热导管组相穿接,并且前述第三 铜质受热组件凸伸抵接至少一发热组件形成一热区域。
15. 根据权利要求第14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之一侧与该第三铜质受热组件相平切形成一体成型。
16. 根据权利要求第14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盖体具有一第四热导管组,该第四热导管组具有复数第四热导管,各该第四热导管具有一第四吸热端毗邻该第三铜质受热组件,及一第四散热端远离前述第三铜质受热组件,前述第四吸热端将吸收之热量透过该第四散热端分别传递给该盖体上的散热鳍片及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散热。
17. 就第14项所述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热导管组具有复数第二热导管,该等第二热导管具有一第二吸热端及一第二散热端,该第二吸热端系从前述盖体背对该第三铜质受热组件位置延伸穿接该盖体的散热鳍片,该第二散热端朝远离前述第二吸热端延伸穿接该盖体之散热鳍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系包括一腔体及至少一第二热导管组,其中该腔体包含至少一第一铜质受热组件、至少一第一热导管组及复数散热鳍片系设于该腔体之外侧表面,并且该第一热导管组连接第一铜质受热组件及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并将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所吸收之热量传导到前述未与第一铜质受热组件接触区散热,前述第二热导管组系穿设于该腔体之散热鳍片上,亦此藉由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热导管组的设计得有效使前述散热鳍片上的热量能迅速均匀扩散散热,且又能大幅提升热传导效率,因此使本实用新型之通讯机箱散热装置改良具有绝佳之散热效果者。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418231SQ20092015648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黄昌谋, 黄祖模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