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111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组合式散热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组合式散热器,尤指一种可减少模具开发 且避免作业空间限制,同时可具有相同散热面积的组合式散热器。背景技术
按,随着现代科技产业之蓬勃发展,设计精巧、功率强大的产品 愈来愈多,但功率强大之产品无可避免地在使用时产生高温,进而造 成产品使用时的隐忧,轻者造成电子组件烧毁,产品损毁停摆,更严 重者将引发更大的破坏,故大部分设计精密之产品皆设有一散热器, 使得产品在使用时可藉由前述散热器来进行散热之效果。而一般电子装置于使用时其体积大小也是消费者所诉求之要点, 因此,电子装置内可使用之空间有限,但于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其内 部之电子组件与散热器并不能减少,而散热器之散热面积同时不能縮 小,又且,现有之散热器主要系由不同模具成型,再将各部件进行组 装,进而造成制造成本增加,以完成散热器之制成,但其散热器于作 业空间有限之电子装置内进行组装作业时会受限制,进而造成组装上 有限制。又且,现今之散热器需具有视觉上之效果,故有厂商会将组装后 之散热器另外装设有具有不同色彩之套件或进行喷漆之步骤,以增加 该散热器之视觉效果,但其散热器以套件套设或进行喷漆后,会大大 影响其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爰此,为解决上述习知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 提供一种可避免作业空间组装上的限制,以达到可快速组装且具有相 同散热效果,并同时可节省制作成本的组合式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系提供一种可具有视觉效果且同时可保 持最佳散热功效之组合式散热器。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组合式散热器,其散热器 包括有一第一散热片及一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一侧边具有一 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平坦部向上延伸有复数第一鳍片,其第一鳍片 与第一平坦部一体成形,又该等第一鳍片间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而 前述第二散热片其一侧则具有一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向上延 伸有复数第二鳍片,其第二鳍片与第二平坦部一体成形,又该等第二 鳍片间形成有一第二接合部,其中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间系以交 错方式结合,并于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交错结合时,其第一平坦 部系贴覆于第二平坦部,且所述第一鳍片则接合于第二接合部,与第 一接合部系接合于第二鳍片,藉以有效减少该散热器于组装上之困扰, 且其散热器同时具有相同之散热面积,并可减少模块开发之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侧视图; 图中l散热器 2第一散热片 21第一平坦部 22第一鳍片23第一接合部 24第一增加散热区段 3第二散热片 31第二平坦部 32第二鳍片33第二接合部 34第二增加散热区段4第一散热片41第一平坦部42第一鳍片43第一接合部44第一增加散热区段5第二散热片51第二平坦部52第二鳍片53第二接合部54第二增加散热区段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 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第1、 2、 3图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其散 热器1主要包括有一第一散热片2及一第二散热片3,所述第一散热片 2与第二散热片3系经由同一模具成形,而所述第一散热片2 —侧边具 有一第一平坦部21 ,其第一平坦部21向上一体延伸有复数第一鳍片22, 其各左右相邻之第一鳍片22间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23,而前述第 二散热片3 —侧边具有一第二平坦部31,其第二平坦部31向上一体延 伸有复数第二鳍片32,而各左右相邻之第二鳍片32间分别形成有一第 二接合部33,其中,第一散热片2与第二散热片3则以左右相互交错 方式结合,而其第一散热片2与第二散热片3交错结合时,其第一散 热片2之第一平坦部21系与第二散热片3之第二平坦部31左右相互贴 覆,此时,其第一散热片2所延伸之第一鳍片22系插入于第二散热片 3之第二接合部33,而第二鳍片32同时系插入于第一散热片2之第一 接合部23,且其第一鳍片22之宽度恰配合于第二接合部33,而其第二 鳍片32之宽度恰配合于第一接合部23,故其第一鳍片22系与第二接 合部33相互紧密配合,而第二鳍片32系与第一接合部23相互紧密接合,以使其第一鳍片22贴触第二鳍片32,以令该第一、第二鳍片32 构成一散热体,藉以达到该散热器1具有减少组装上之困扰,且同时 具有相同散热面积之效果,又其第一散热片2内侧可延伸有复数第一 增加散热区段24,而第二散热片3内侧同时延伸有复数第二增加散热 区段34,以有效增加其散热器1之散热效果,且同时可增加其散热器 1之视觉效果,而其第一散热片2与第二散热片3可为相异之导热材质, 如第一散热片2为铜质构成,而所述第二散热片3为铝质构成,又或, 其第一散热片2与第二散热片3可为相同之导热材质,同时可增加其 散热器1之视觉效果。请参阅第4、 5、 6图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一,其 散热器1主要系以一第一散热片4及一第二散热片5组构而成,而其 第一散热片4与第二散热片5系经由两模具成形,而其第一散热片4 两侧边分别具有一第一平坦部41,其两侧之第一平坦部41同时向内延 伸有复数第一鳍片42,而其两侧边左右相邻之第一鳍片42分别形成有 一第一接合部43,而其第二散热片5两侧边同时分别具有一第二平坦 部51,其两侧之第二平坦部51同时向内延伸有复数第二鳍片52,而左 右相邻之第二鳍片52间又分别形成有一第二接合部53,其中,第一散 热片4与第二散热片5则以上下相互交错方式结合,而其第一散热片4 与第二散热片5上下交错结合时,该第一散热片4之第一平坦部41系 与第二散热片5之第二平坦部51上下相互贴覆,且其第一平坦部41 与第二平坦部51恰可相对位间隔卡固,并令第一散热片4所延伸之第 一鳍片42插入于第二散热片5之第二接合部53,而第二鳍片52同时 系插入于第一散热片4之第一接合部43,以使其第一鳍片42贴触第二 鳍片52,得使该第一、第二鳍片52构成一散热体,以达到具有减少组 装上之困扰,且同时具有相同散热面积之效果,又其第一散热片4内 侧可延伸有复数第一增加散热区段44,而第二散热片5内侧同时延伸 有复数第二增加散热区段54,可以有效大幅增加其散热器1之散热效 果,且同时可增加其散热器1之视觉效果,而其第一散热片4与第二 散热片5可为相异之导热材质,如第一散热片4为铜质构成,而所述 第二散热片5为铝质构成,又或,其第一散热片4与第二散热片5可 为相同之导热材质,同时可增加其散热器1之视觉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散热片,其一侧具有一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平坦部向上一体延伸有复数第一鳍片,该等第一鳍片间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以及一第二散热片,其一侧具有一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向上一体延伸有复数第二鳍片,该等第二鳍片间形成有一第二接合部;藉由该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间以交错方式结合,以使其第一平坦部贴覆于第二平坦部,与第一鳍片接合于第二接合部,且第一接合部接合于第二鳍片,以达到该散热器具有减少组装上之困扰,且同时具有相同散热面积之效果。
2.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系以上下交错方式结合。
3.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系以左右交错方式结合。
4.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系以同一模块成形。
5.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第一散热片内侧又延伸有复数第一增加散热区段。
6.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第一散热片内侧又延伸有复数第二增加散热区段。
7.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第一鳍片与第二接合部系相互紧密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第一接合部与第二鳍片系相互紧密配合。
9.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第一散热片为铜质构成,所述第二散热片为铝质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为相异之导热材质。
11.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为相同之导热材质。
12.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鳍片贴触第二鳍片,且该第一、第二鳍片构成一散热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组合式散热器,其散热器包括有一第一散热片及一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分别具有第一平坦部与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一平坦部向上一体延伸有复数第一鳍片,而第二平坦部向上一体延伸有复数第二鳍片,又该等第一鳍片间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而该等第二鳍片间亦有一第二接合部,令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间以交错方式相结合,以构成本实用新型者。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减少散热器于组装上之困扰,且其散热器同时具有相同之散热面积,并可减少模块开发之成本。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418232SQ20092015648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李棋铭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