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425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机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起重机称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轻量级别起重机中采用称重油缸
进行准确计重的起重机称重系统。背景技术
由于力限器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小吨位起重机为降低成本一般都没有安装力 限器,因此现有的吊重在20吨以下的起重机中只有幅度显示,没有吊重显示,在作业中,吊 车工人只能凭经验估计起吊重量,有时会由于严重超载而造成翻车或折臂事故,带来不应 有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准确 地显示起吊重量,能有效避免超载的起重机称重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称重系统,包括吊 臂,称重油缸的上吊耳固定在吊臂头部、其下吊耳与吊钩上的起重钢绳相连,称重油缸的管 接头通过油管与三通接头相连,三通接头通过油管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称重表和阀门相联 通。 所述油管之间以及油管和称重油缸的管接头之间通过胶管接头相联通。 所述胶管接头先后绕过固定在吊臂上的油管导轮和张紧装置,并用管卡固定。 所述油管导轮上装有一个滑轮和支架,支架固定在吊臂上,滑轮上绕有胶管接头。 所述张紧装置装有滑轮和压縮弹簧,滑轮上绕有胶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轻量级别起重机中采用称重油缸进行准确计重,具 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计量准确和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有效地避免了由超载所造成的翻 车和折臂事故,为吊车工人起吊重物提供了准确依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称重油缸,2-油管、3-油管导轮、4-管卡、5-张紧装置、6-上吊耳、7-阀 门、8-下吊耳、9-螺塞、10-称重表、11-胶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l,一种起重机称重系统,称重油缸1的上吊耳6固定在吊臂头部,其下吊 耳8与吊钩上的起重钢绳相连,阀门7接在高压油路上,三通接头通过油管2与称重表10 和阀门7相连,再通过胶管接头9与油管2相连,油管2之间由胶管接头11相连,胶管接头 11先后绕过固定在吊臂上的油管导轮3和张紧装置5,并用管卡4卡住,油管2和称重油缸1的管接头由胶管接头11相连构成油路。油管导轮3上装有一个滑轮和支架,支架固定 在吊臂上,滑轮上绕胶管接头11 ;张紧装置5装有滑轮和压縮弹簧,滑轮上绕胶管接头11, 压縮弹簧使胶管接头11张紧。在使用时,打开称重油缸1顶部的螺塞9排放空气,提起阀 门7手把,使整个油路充满液压油,称重表10显示微动液压力,然后关闭阀门7,称重油路 封闭,便可工作,此时液压油通过阀门充满整个油路和称重油缸l,形成一个闭合油路,起吊 重物时,起重钢绳对称重油缸1内的活塞杆产生拉力,使活塞对液压油产生压力,由于液压 油具有不可压縮性,对压力的传递不失真,重物的吨数就会显示在称重表10中。本实用新 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计量准确和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有效地避免了超载造成的翻 车、折臂事故,为吊车工人起吊重物提供了准确依据。
权利要求一种起重机称重系统,包括吊臂,其特征是称重油缸的上吊耳固定在吊臂头部、其下吊耳与吊钩上的起重钢绳相连,称重油缸的管接头通过油管与三通接头相连,三通接头通过油管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称重表和阀门相联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称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油管之间以及油管和称重油 缸的管接头之间通过胶管接头相联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称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胶管接头先后绕过固定在吊 臂上的油管导轮和张紧装置,并用管卡固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称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油管导轮上装有一个滑轮和 支架,支架固定在吊臂上,滑轮上绕有胶管接头。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称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张紧装置装有滑轮和压縮弹 簧,滑轮上绕有胶管接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称重系统,包括吊臂,称重油缸的上吊耳固定在吊臂头部、其下吊耳与吊钩上的起重钢绳相连,称重油缸的管接头通过油管与三通接头相连,三通接头通过油管与设置在驾驶室内的称重表和阀门相联通。在轻量级别起重机中采用称重油缸进行准确计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计量准确和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有效地避免了由超载所造成的翻车和折臂事故,为吊车工人起吊重物提供了准确依据。
文档编号B66C1/40GK201545609SQ20092026335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1日
发明者唐冠华, 曾建民, 甘建伟, 赖仁锐, 赵心夏, 赵长琪, 陈东, 陈奕生, 陈文绩 申请人:韶关市曲江区明和设备修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