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便携式终端的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845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式便携式终端的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动式便携式终端,尤其涉及应用于滑动式便携式终端的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便携式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电设备、MP3、PMP、便 携式电话、智能电话等。这些便携式终端中,便携式电话或者智能电话为携带方便,要求轻 便且小型化。特别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便携式电话或者智能电话趋于发展为在各种 模式下便于视听的便携式终端,即不仅具备语音通话功能或收发短信功能,而且还具备视 频通话、游戏、订阅式播放器、电视视听等功能。普遍化的便携式终端的主流机型包括直板式便携式终端、翻盖式便携式终端或滑 动式便携式终端。其中,滑动式便携式终端由主体和滑动机体构成,所述滑动机体构成为在 主体上通过滑动装置开闭主体上面的结构。特别是,为了在各种模式下方便视听,上述滑动式便携式终端中,横向滑动式便携 式终端相比竖向滑动式便携式终端更加受到瞩目。这是因为横向滑动式便携式终端能够提 供宽屏的显示部以及按键操作非常方便的QWERTY键盘。图1为在横向滑动式便携式终端中,示出安装有根据现有实施例的阻尼机构的下 部板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根据现有实施例的阻尼机构装配于下部板的预定位置的过程的 立体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对阻尼部件12分别设置于下部板10的预定位置,即设置于 引导结构11的末端(滑动方向末端),且设置成相互对称的结构。如图2所示,现有的阻尼部件12装配于形成在下部板10的预定位置的装配孔14, 其插入方向Dl为从下侧朝上侧,且强制插入。图3为在横向滑动式便携式终端中,示出安装有根据现有其他实施例的阻尼部件 的下部板的平面图。图4为示出根据现有其他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的预定位置 的过程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现有的至少一个阻尼部件22装配于下部板20的预定位置,具体装配 于引导结构21的端部,且相互对称。如图4所示,现有的阻尼部件22装配于下部板20的装配孔24,其插入方向为从上 侧朝下侧,且强制插入。但是,上述的现有的阻尼部件安装结构在将阻尼部件插入装配孔之后,为了坚固 地进行固定,需要确保下部板具有适当的厚度,并且为了确保引导板的滑动行程,无法充分 地留出阻尼部件的厚度。特别是,现有的阻尼部件的装配方向为从上方朝下方或者从下方朝上方,因此存 在需要确保下部板具有适当的厚度,而且无法充分地留出阻尼部件的厚度的缺点。尤其是,图3所示的阻尼部件经常会发生断裂或从下部板脱离的情况。[0014]而且,图4所示的阻尼部件由于形成从下方拉动的方式安装的结构,且由于阻尼 部件的颈状部结构比较脆弱,因此易断裂,从而容易从下部板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装置用阻尼 机构,该阻尼机构不会因损坏或断裂而从下部板脱离。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该阻尼机构 采用水平于下部板的侧面方向的插入结构,由此确保能够承受滑动式便携式终端的滑动机 体进行开闭动作时产生的冲击的厚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其应用于具 备主体和在所述主体上进行滑动的滑动机体的滑动式便携式终端,包括具备引导部件的 下部板;在所述引导部件的端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挂接部;以及沿水平于所述挂接部方向 以强制插入的方式安装而固定的阻尼部件。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挂接部包括形成为锥形结构,并从所述引导结构的端部 沿滑动方向延伸的水平连接部;以及在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外侧端沿滑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延 伸的水平挂钩部。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阻尼部件外观呈直角六面体形,且具备形成为与所述挂 接部对应的形状的开孔,以用于以强制插入的方式装配所述挂接部。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包括形成为锥形结构,以用于插入所述水平连接部 的第一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孔连通,以用于插入所述水平挂钩部的第二开孔。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连接部的外侧两端形成为曲形结构,以便于强制插 入所述阻尼部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阻尼部件由于在水平方向进行装配,因此具备能够承受滑动式 便携式终端滑动移动中产生的冲击的充分的厚度,从而能够提高滑动装置的可靠性及能够 延长产品的寿命。

图1为示出根据现有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根据现有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的过程的立体图;图3为示出根据现有其他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的状态的平面图;图4为示出根据现有其他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的过程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的过程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尼部件的立体图;图8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之后,进行滑动的引 导板移动前的状态的平面图;图9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尼部件装配于下部板之后,进行滑动的引 导板移动后的状态的平面图。主要符号说明30为下部板,32为阻尼部件,34为挂接部,340为水平连接部,342为水平挂钩部,40为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阻尼部件的装配结构及构成。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部件或结构。如图5及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包括下部板30;设置 于所述下部板30的挂接部34 ;沿水平方向装配于所述下部板30的阻尼部件32。所述下部 板30在横向延伸的板材300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对称的引导结构31,以用于使引导板(参照 图9及图10)进行纵向线性往复移动。优选地,所述阻尼部件32在下部板30的上下端分 别设置一对,并且上下左右对称。如图6所示,所述挂接部34在所述引导结构31的端部沿着水平方向突出而构 成。具体地,所述挂接部34包括在所述引导结构31的端部沿滑动方向延伸的水平连接部 340 ;在所述水平连接部340的外侧端沿滑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的水平挂钩部342。艮口, 所述挂接部34形成英文字母“T”字形结构。而且,所述水平挂钩部342的外侧两端部343、344形成为曲形结构,由此能够容易 插入所述阻尼部件32。特别是,所述水平连接部340形成为锥形结构,其越靠近内侧宽度越 窄,且越靠近外侧宽度越宽,由此形成所述阻尼部件32 —旦装配于所述挂接部34就不易脱 离的结构。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阻尼部件32的外观直角六面体形状,并具备与所述挂接 部34对应的开孔321、322,使所述挂接部34以强制插入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开孔321、322。所述开孔包括位于内侧,以用于插入所述水平连接部340的第一开孔321 ;位于 外侧,以用于插入所述水平挂钩部342的第二开孔322。所述阻尼部件32的开始插入的入 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孔321的内面,而出口位于所述第二开口 322的外面。所述第一开孔321 的侧面与所述水平连接部340的形状对应,即形成为锥形结构。如图8、图9所示,根据滑动式便携式终端的开闭动作,所述引导板40联动而一起 移动,在所述滑动式便携式终端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引导板40与所述下部板30并排,且维 持与阻尼部件32接触的状态。所述阻尼部件32不仅对所述引导板40起到阻尼作用,还兼 备止动作用。当所述引导板40移动至上方末端时,所述引导板40与装配于所述下部板30 上部的阻尼部件32接触而维持停止状态。所述阻尼部件32有效地吸收所述引导板40上 下移动时产生的冲击,起到很好的阻尼作用,并且由于其采用强制插入的方式装配,因此不 会轻易脱离挂接部。
权利要求一种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其应用于具有主体和在所述主体上进行滑动的滑动机体的滑动式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引导结构的下部板;在所述引导结构的端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挂接部;以及沿水平于所述挂接部方向以强制插入的方式安装而固定的阻尼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部包括 形成为锥形结构,并从所述引导结构的端部沿滑动方向延伸的水平连接部;以及 在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外侧端沿滑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的水平挂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外观呈直角 六面体形,且具备形成为与所述挂接部对应的形状的开孔,以用于以强制插入的方式装配 所述挂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包括 形成为锥形结构,以用于插入所述水平连接部的第一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孔连通,以用于插入所述水平挂钩部的第二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的外侧两 端形成为曲形结构,以便于强制插入所述阻尼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装置用阻尼机构,其应用于具有主体和在所述主体上进行滑动的滑动机体的滑动式便携式终端,包括具备引导结构的下部板;在所述引导结构的端部朝水平方向突出的挂接部;以及沿水平于所述挂接部方向以强制插入的方式安装而固定的阻尼部件。
文档编号H05K5/02GK201733540SQ2010201988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徐在一, 河宣宇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