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075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的布置结构中,轿厢是前开门或后开门的,并且轿门是对开的,为了保 证轿门能足够地打开,轿厢的左右侧均与电梯的井道壁之间留有空间,该空间可容纳打开 后的轿门,对重设置在轿厢的左侧或右侧,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上,另外一端向上绕过 曳引轮,然后固定在轿厢上,该1 1的曳引方式使得曳引轮的轮轴的负载较大,影响曳 引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增大轿厢载重时,必需增大对重的重量,一般增大对重重量的方 式有一、对重形状不变而采用材料密度较高的对重块,但是这样材料成本会成倍数变大; 二、对重块材料不变而增加对重块数量,即增加对重长度,但是这样会增加土建的顶层或底 坑空间;三、对重块材料不变而增大对重水平截面积,但这样会增加电梯井道的水平截面尺 寸。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在不改变对重块材料、不用增加土建的顶层高度或者底 坑深度、不用增大井道的水平截面积情况下通过增加一个对重来充分利用井道空间以实现 轿厢载重增大时可增大对重重量的电梯的布置结构,并且该电梯通过4 1的曳引方式来 减少曳引轮轮轴的负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的布置结构,包括前开门或 后开门的轿厢、承载所述轿厢的轿架、设置在所述轿架上的轿厢绳轮、对重、设置在所述对 重上的对重绳轮、设置在所述轿厢绳轮和所述对重绳轮上方的曳引轮以及导向轮、绕在所 述轿厢绳轮、所述对重绳轮、所述曳引轮以及所述导向轮上的钢丝绳,所述对重有一对,一 对所述对重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左右两侧,所述一对对重的对重绳轮之间设置有多个 所述导向轮,所述轿厢绳轮有两组,两组所述轿厢绳轮间隔设置,所述两组轿厢绳轮之间也 设置有所述导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向下绕过一个所述对重上的对重 绳轮后,向上绕过所述多个导向轮,然后再向下绕过另外一个所述对重上的对重绳轮,接着 向上绕过所述曳引轮,再向下绕过一组所述轿厢绳轮,然后绕过向上所述导向轮,再向下绕 过另外一组所述轿厢绳轮,最后固定设置。优选地,所述两组轿厢绳轮前后间隔设置,每组所述轿厢绳轮有两个,该两个轿厢 绳轮左右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轿厢绳轮的轴心线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两组所述轿 厢绳轮之间的导向轮的轴心线与所述轿厢绳轮的轴心线相垂直,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对重绳轮的轴心线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一对所述对重绳轮 之间的多个导向轮以及所述曳引轮的轴心线均与所述对重绳轮的轴心线相垂直,并均沿着 前后方向延伸。优选地,在所述对重的水平截面上,较短的外观厚度沿着所述轿厢左右方向设置。[000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电梯实 现了 4 1的曳引比,这样显著地减少了曳引轮轮轴的负载,延长曳引机的使用寿命;不仅 如此,利用轿厢左右侧与井道壁之间原有的空间增加了一个对重,完成了轿厢载重增大的 需求,也就是说,该电梯的布置结构在不改变对重块材料、不用增加土建的顶层高度或者底 坑深度、不用增大井道的水平截面积情况下,通过增加一个对重来充分利用井道空间,满足 了轿厢载重增大时可增大对重重量的需求,该电梯的布置结构可适用于大吨位的货梯或客 梯。当然,该电梯也适用于小吨位的货梯或客梯,相对于普通单对重电梯来讲,使用本实用 新型的电梯布置结构中,对重可以采用低成本材料密度较底的合成对重块,以节省对重成 本。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电梯井道的顶部往下看的俯视示意图,只示出了装在机架 上的曳引机、多个导向轮以及绳头组件;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从轿厢和对重的顶部往下看的俯视示意图,还示出了轿厢在 前后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参见图1-4所示,电梯的布置结构,包括前开门或后开门的轿厢15、承载轿厢15的 轿架19、设置在轿架19上的两组轿厢绳轮9和10和12和13、对称设置在轿厢15左右两 侧的对重3和8、设置在对重3和8上的对重绳轮2和7、设置在两组轿厢绳轮9和10和12 和13和一对对重绳轮2和7上方的曳引轮18以及多个导向轮4和5和11、钢丝绳17,具有 曳引轮18的曳引机6以及多个导向轮4和5和11装在电梯井道20顶部的机架16上,机 架16上还装有固定钢丝绳17两端的绳头组件1和14。两组轿厢绳轮9和10和12和13 前后间隔设置,每组轿厢绳轮有两个,轿厢绳轮9和10为一组,轿厢绳轮12和13为另外一 组,每组两个轿厢绳轮9和10或12和13均左右间隔设置,每个轿厢绳轮的轴心线均沿着 轿厢15的前后方向延伸,两组轿厢绳轮设置有导向轮11,导向轮11的轴心线与轿厢绳轮的 轴心线相垂直,导向轮11的轴心线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一对对重3和8的对重绳轮2和7 之间设置有两个导向轮4和5,对重绳轮2和7的轴心线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两个导向轮 4和5以及曳引轮18的轴心线均与对重绳轮2和7的轴心线相垂直,两个导向轮4和5以 及曳引轮18的轴心线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图1-4中,钢丝绳1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绳头组件1上,另一端向下向前绕过左 侧对重3上的对重绳轮2后,依次向上向右绕过两个导向轮4和5,然后再向下向后绕过右 侧对重8上的对重绳轮7,接着向上向左绕过曳引轮18,再向下向左绕过后面一组轿厢绳轮 9和10,然后绕过向上向前绕过导向轮11,再向下向右绕过前面一组轿厢绳轮12和13,最 后固定设置在绳头组件14上。该电梯实现了 4 1的曳引比,这样显著地减少了曳引轮18 轮轴的负载,延长曳引机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利用轿厢左右侧与井道壁之间原有的空间增加了一个对重,完成了轿厢载重增大的需求,也就是说,该电梯的布置结构在不改变对重 块材料、不用增加土建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不用增大井道的水平截面积情况下,通过 增加一个对重来充分利用井道空间,满足了轿厢载重增大时可增大对重重量的需求,该电 梯的布置结构可适用于大吨位的货梯或客梯。当然,该电梯也适用于小吨位的货梯或客梯, 相对于普通单对重电梯来讲,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布置结构中,对重可以采用低成本材 料密度较底的合成对重块,以节省对重成本。 为了节省井道2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对重3和8的水平截面上,较短的外观厚度 沿着轿厢15的左右方向设置。
权利要求1.电梯的布置结构,包括前开门或后开门的轿厢、承载所述轿厢的轿架、设置在所述 轿架上的轿厢绳轮、对重、设置在所述对重上的对重绳轮、设置在所述轿厢绳轮和所述对重 绳轮上方的曳引轮以及导向轮、绕在所述轿厢绳轮、所述对重绳轮、所述曳引轮以及所述导 向轮上的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有一对,一对所述对重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左 右两侧,所述一对对重的对重绳轮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导向轮,所述轿厢绳轮有两组,两组 所述轿厢绳轮间隔设置,所述两组轿厢绳轮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导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 固定设置,另一端向下绕过一个所述对重上的对重绳轮后,向上绕过所述多个导向轮,然后 再向下绕过另外一个所述对重上的对重绳轮,接着向上绕过所述曳引轮,再向下绕过一组 所述轿厢绳轮,然后绕过向上所述导向轮,再向下绕过另外一组所述轿厢绳轮,最后固定设 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轿厢绳轮前后间隔 设置,每组所述轿厢绳轮有两个,该两个轿厢绳轮左右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轿厢绳轮的轴心 线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两组所述轿厢绳轮之间的导向轮的轴心线与所述轿厢绳轮 的轴心线相垂直,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绳轮的轴心线 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在一对所述对重绳轮之间的多个导向轮以及所述曳引轮的轴心 线均与所述对重绳轮的轴心线相垂直,并均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重的水平截面上,较 短的外观厚度沿着所述轿厢左右方向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梯的布置结构,其中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向下绕过一个所述对重上的对重绳轮后,向上绕过所述多个导向轮,然后再向下绕过另外一个所述对重上的对重绳轮,接着向上绕过所述曳引轮,再向下绕过一组所述轿厢绳轮,然后绕过向上所述导向轮,再向下绕过另外一组所述轿厢绳轮,最后固定设置。该电梯实现了4∶1的曳引比,这样显著地减少了曳引轮轮轴的负载,延长曳引机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利用轿厢左右侧与井道壁之间原有的空间增加了一个对重,完成了轿厢载重增大的需求,该电梯的布置结构可适用于大吨位的货梯或客梯。当然,该电梯也适用于小吨位的货梯或客梯,相对于普通单对重电梯来讲,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梯布置结构中,对重可以采用低成本材料密度较底的合成对重块,以节省对重成本。
文档编号B66B9/00GK201890695SQ20102066212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吴彬 申请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