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曳引机以及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4353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曳引机以及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使轿厢移动的驱动力的电梯的曳引机、以及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检测电动机轴的旋转位置,提出了在电动机轴的端部安装联结轴,在该联结轴上安装旋转编码器的旋转编码器的安装构造。在联结轴上设置有插入电动机轴的端部的嵌合孔。将电动机轴的端部插入联结轴的嵌合孔,由此将联结轴安装到电动机轴。此夕卜,在联结轴上还设置有从联结轴外贯通到插入孔内的螺纹孔。联结轴被与螺纹孔旋合的止动螺钉固定在电动机轴上(参照专利文献I)。 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1129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为了改善电梯运转的控制方式,有时会在电梯进行改装施工时,对现有的曳引机安装编码器。此时,在以往的旋转编码器的安装构造的情况下,当从曳引机突出的电动机轴部分的长度极短时,无法将电动机轴的端部插入到联结轴的嵌合孔中,从而无法将联结轴安装到电动机轴上。由此,无法将现有的曳引机改装为附带有编码器的曳引机。此外,也可以考虑简单地使用螺栓将联结轴固定在电动机轴端部的方法,但使联结轴的轴线与电动机轴的轴线一致的调整作业(定中心作业)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将现有的曳引机改装为附带有编码器的曳引机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该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更可靠且容易地进行制造的电梯的曳引机以及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电梯的曳引机具备电动机,其具有电动机主体和借助于电动机主体旋转的电动机轴;联结轴,其能够相对于电动机轴的端部进行装卸,具有凸台部和从凸台部向远离电动机轴的方向突出的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安装构件,其设置有被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穿过的贯通孔;以及旋转检测器,其安装于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贯通孔的内周面是倾斜按压面,该倾斜按压面以随着靠近电动机轴,贯通孔的内径连续增大的方式相对于电动机轴的轴线倾斜,在凸台部上设置有倾斜承托面,该倾斜承托面以联结轴的轴线为中心形成为环状,并且以随着靠近电动机轴,凸台部的外径连续增大的方式相对于联结轴的轴线倾斜,通过安装构件向靠近电动机轴的方向位移,倾斜按压面能够与倾斜承托面接触。本发明的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轴临时固定工序,将具有凸台部和从凸台部向远离电动机轴的方向突出的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的联结轴,以容许联结轴向与电动机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位移的方式,安装在电动机轴的端部;安装构件配置工序,在使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穿过贯通孔的状态下,配置设置有该贯通孔的安装构件,其中,该贯通孔具有中心线且将相对于中心线倾斜的倾斜按压面作为内周面;位置调整工序,在使电动机轴和联结轴旋转的状态下,使倾斜按压面与设置在凸台部的环状的倾斜承托面接触,同时,向靠近电动机轴的方向按压安装构件,由此,将联结轴的位置调整为与电动机轴同轴;轴固定工序,在位置调整工序后,将联结轴固定于电动机轴;以及旋转检测器安装工序,在轴固定工序后,将旋转检测器安装到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发明效果在本发明的电梯的曳引机中,在安装构件上设置有将相对于电动机轴的轴线倾斜的倾斜按压面作为内周面的贯通孔,在联结轴的凸台部上设置有相对于联结轴的轴线倾斜 的环状的倾斜承托面,使安装构件向靠近电动机轴的方向位移,由此,倾斜按压面可以与倾斜承托面接触,因此,通过使倾斜按压面与倾斜承托面接触的同时,使电动机轴和联结轴旋转,由此,能够将安装在电动机轴的端部的联结轴的位置调整为与电动机轴同轴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使联结轴的轴线与电动机轴的轴线一致的调整作业(定中心作业)。此夕卜,不再需要将电动机轴的端部嵌入到联结轴的嵌合孔中的构造,因此,即便在电动机轴的突出部分极短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动机轴的端部上安装联结轴。根据以上的理由,能够更加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曳引机的制造。在本发明的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中,在将联结轴临时固定到电动机轴的端部后,在使电动机轴和联结轴旋转的状态下,使倾斜按压面与倾斜承托面接触的同时,按压安装构件,由此,将联结轴的位置调整为与电动机轴同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中心作业。此外,在将联结轴临时固定到电动机轴的状态下调整联结轴的位置,因此,不再需要将电动机轴的端部嵌入到联结轴的嵌合孔中的构造,即便在电动机轴的突出部分极短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动机轴的端部上安装联结轴。根据以上的理由,能够更加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曳引机的制造。


图I是示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结构图。图2是示出图I的曳引机主体的部分剖面图。图3是示出图2的联结轴的部分剖面图。图4是示出图2的安装板的正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图2的安装板的倾斜按压面与凸台部的倾斜承托面接触的状态的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I.图I是示出该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I的上部设置有机械室2。在机械室2内具有曳引机(驱动装置)5,其具有曳引机主体3和借助于曳引机主体3而旋转的驱动绳轮4 ;离开驱动绳轮4配置的偏导器轮6 ;以及控制电梯运转的控制装置7。主绳索8卷绕在驱动绳轮4和偏导器轮6上。在主绳索8上悬挂着可以在井道I内升降的轿厢9和对重10。轿厢9和对重10借助驱动绳轮4的旋转而在井道I内升降。另外,在井道I的底部(底坑)设置有位于轿厢9下方的轿厢缓冲器11和位于对重10下方的对重缓冲器12。轿厢缓冲器11在受到轿厢9的碰撞时缓和带给轿厢9冲击。对重缓冲器12在受到对重10的碰撞时缓和带给对重10的冲击。图2是示出图I的曳引机主体3的部分剖面图。在图中,曳引机主体3具有电动机15,其具有电动机主体13和借助于电动机主体13而旋转的电动机轴14 ;安装在电动机轴14上的联结轴16 ;安装在联结轴16上的编码器(旋转检测器)17 ;以及保持编码器17的保持装置18。即,曳引机5是在现有的曳引机上借助于联结轴16安装了编码器17的附带 编码器的曳引机。驱动绳轮4 (图I)固定在电动机轴14的前端部(一端部)。由此,驱动绳轮4以电动机轴14的轴线为中心,与电动机轴14 一体地旋转。联结轴16通过一对螺栓19固定在电动机轴14的后端部(另一端部)。因此,联结轴16可以相对电动机轴14的端部进行装卸。此外,联结轴16在使联结轴16的轴线与电动机轴14的轴线一致的状态下固定在电动机轴14上。并且,联结轴16具有与电动机轴14的后端部的端面抵接的板状的联结轴安装部20、设置于联结轴安装部20的凸台部21、以及向远离电动机轴14的方向从凸台部21突出的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与联结轴16的轴线同轴地配置联结轴安装部20、凸台部21以及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此处,图3是示出图2的联结轴16的部分剖面图。在联结轴安装部20上设置有一对螺栓通孔23,螺栓19穿过该一对螺栓通孔23。各螺栓通孔23的位置被设置为关于联结轴16的轴线对称的位置处。如图2所示,在电动机轴14的后端部的端面上设置有旋合螺栓19的一对螺纹孔24,该一对螺纹孔24与螺栓通孔23的位置对准。因此,各螺纹孔24的位置为关于电动机轴14的轴线对称的位置。各螺纹孔24以沿电动机轴14的轴线的方向为深度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电动机轴14的后端部上。穿过螺栓通孔23的螺栓19与各螺纹孔24旋合紧固,由此将联结轴16固定在电动机轴14上。螺栓通孔23的内径比螺栓19的螺纹部分的外径大。因此,在与各螺纹孔24旋合的螺栓19松动的状态下,在螺栓通孔23的内径的范围内,容许联结轴16向与电动机轴14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位移。从联结轴安装部20观察,凸台部21配置在与电动机轴14相反的一侧。凸台部21的外径比联结轴安装部20的外径小。在凸台部21的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侧的部分上设置有倾斜承托面25,该倾斜承托面25以联结轴16的轴线为中心形成为环状。倾斜承托面25是以随着其靠近电动机轴14,凸台部21的外径连续地增大的方式,相对于联结轴16的轴线倾斜的圆环状的倾斜面。在该例中,倾斜承托面25的宽度尺寸(沿倾斜承托面25的倾斜方向的倾斜承托面25的尺寸)为2mm。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的外径比凸台部21的外径小。在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的前端部(远离凸台部21的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部22a。此外,在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的中间部设置有沿着联结轴16的轴线的键槽26。如图2所示,编码器17具有与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 —体地旋转的旋转部27和包围旋转部27的环状的固定部28。固定部28产生与旋转部27的旋转对应的信号。来自固定部28的信号通过信号线43被发送到控制装置7 (图I)。控制装置7基于来自编码器17的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转。用于防止旋转部27相对于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的位置偏移的键29被嵌入在键槽26中。固定部28保持在保持装置18上。因此,通过保持装置18抑制了固定部28相对于电动机主体13的旋转。轴承用螺母30与螺纹部22a旋合,该轴承用螺母30用于防止编码器17从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脱落。保持装置18具有安装板(安装构件)32,其设置有贯通孔31,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穿过贯通孔31 ;支撑装置33,其设置于电动机主体13,支撑安装板32 ;以及一对板簧(连接构件)34,其是设置于安装板32且与固定部28连接的弹性体。安装板32在将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穿过贯通孔31的状态下支撑在支撑装置33上。此外,使贯通孔31的中心线与电动机轴14的轴线一致,并通过支撑装置33将安装板32固定在电动机主体13上。安装板32远离联结轴16,被支撑装置33支撑。此处,图4是示出图2的安装板32的正视图。此外,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面图。安装板32的外形为正方形,贯通孔31的剖面形状为圆形。贯通孔31的内周面是以随着靠近电动机轴14,贯通孔31的内径连续增大的方式,相对于贯通孔31的中心线(SP,电动机轴14的轴线)倾斜的倾斜按压面35。倾斜按压面35相对于贯通孔31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与倾斜承托面25相对于联结轴16的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倾斜按压面35的宽度尺寸(沿着倾斜按压面35的倾斜方向的倾斜按压面35的尺寸)比倾斜承托面25的宽度尺寸大。
如图2所示,贯通孔31的内径在倾斜按压面35的靠近电动机轴14 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处为最大,在安装板32的远离电动机轴14的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处为最小。凸台部21的外径在倾斜承托面25的靠近电动机轴14的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处为最大,在倾斜承托面25的远离电动机轴14的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处为最小。贯通孔31的最小内径比凸台部21的最小外径小,贯通孔31的最大内径比凸台部21的最大外径大。支撑装置33具有分别安装在电动机主体13上的多个(本示例中为4根)螺柱(螺纹棒)36、以及与各螺柱36旋合而将安装板32保持在各螺柱36上的多个螺母37。各螺柱36与设置于电动机主体13上的多个(本示例中为4个)螺纹孔38旋合,由此安装在电动机主体13上。此外,沿着电动机轴14的轴线配置各螺柱36。并且,以电动机轴14的轴线为中心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螺柱36。在安装板32上设置有分别被各螺柱36穿过的多个(本示例中为4个)螺柱通孔39。该例中,螺柱通孔39设置在安装板32的四角。各螺柱通孔39的内径比螺柱36的外径大。因此,螺柱36松缓地穿过螺柱通孔39。安装板32在分别被与各螺柱36旋合的各两个螺母37夹紧的状态下被各螺柱36保持。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各螺母37与各螺柱36的旋合量,而在电动机轴14的轴线方向上调整安装板32相对于电动机轴14的位置。各板簧34的一端部通过螺钉40与安装板32连接,各板簧34的另一端部通过螺钉41与固定部28连接。由此,通过板簧34具有弹性地保持固定部28。另外,在安装板32上设置有用于旋合螺钉40的多个螺纹孔42(图4),在固定部28上设置有用于旋合螺钉41的多个螺纹孔(未图示)。接着,对在具有电动机主体13和电动机轴14的现有的曳引机上安装编码器17而制造附带有编码器的曳引机的作业步骤进行说明。当在现有的曳引机上安装编码器17时,首先,将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朝向与电动机轴14 一侧相反的方向,使用螺栓19松动地将联结轴16固定在电动机轴14的端面上。即,将联结轴16临时固定在电动机轴14。由此,在容许联结轴16向与电动机轴14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的状态下,将联结轴16安装在电动机轴14的端部(轴临时固定工序)。然后,在电动机主体13上安装各螺柱36。然后,使安装板32从比联结轴16更远离电动机轴14的一侧靠近联结轴16,将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穿过贯通孔31。然后, 使安装板32向靠近电动机轴14的方向位移,同时将各螺柱36穿过各螺柱通孔38,在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穿过贯通孔31的状态下配置安装板32。此时,安装板32远离联结轴16 (安装构件配置工序)。然后,使电动机15驱动,由此使电动机轴14和联结轴16旋转。此时,在联结轴16的轴线偏离了电动机轴14的轴线的情况下,虽然电动机轴14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但是联结轴16由于偏心而一边振动一边旋转。此处,图6是示出图2的安装板32的倾斜按压面35与凸台部21的倾斜承托面25接触的状态的部分剖面图。然后,在使电动机轴14和联结轴16旋转的状态下,使倾斜按压面35与倾斜承托面25接触,同时,将安装板32向靠近电动机轴14的方向按压。此时,将安装板32向使得联结轴16的振动减小的方向挪动,同时,在与电动机轴14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调整联结轴16的位置。由此,将联结轴16的位置调整为与电动机轴14同轴(位置调整工序)。然后,在电动机轴14和联结轴16的旋转停止后,将各螺栓19紧固,由此,将联结轴16固定在电动机轴14上(轴固定工序)。然后,使联结轴16向远离电动机轴14的方向位移,从各螺柱36上暂时取下安装板32。然后,在将一方的螺母37与螺柱36旋合后,再次将螺柱36穿过螺柱通孔39,将另一方的螺母37与螺柱36旋合。然后,调整各螺母37与螺柱36的旋合量,同时,调整安装板32的位置。然后,将安装板32紧固在螺母37之间,由此,将安装板32固定在远离联结轴16的规定的位置上(安装板固定工序)。 然后,在将键29嵌入到键槽26后,将编码器17安装到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此时,将轴承螺母30与螺纹部22a旋合,以使得编码器17不会从联结轴16脱落。此外,将板簧34连接在安装板32与固定部28之间,以使得编码器17的固定部28不发生旋转(旋转检测器安装工序)。由此,完成附带编码器的曳引机5。在这种电梯的曳引机5中,在安装板32上设置有将相对于电动机轴14的轴线倾斜的倾斜按压面35作为内周面的贯通孔31,在联结轴16的凸台部21上设置有相对于联结轴16的轴线倾斜的环状的倾斜承托面25,使安装板32向靠近电动机轴14的方向位移,由此,倾斜按压面35可以与倾斜承托面25接触,因此,通过使倾斜按压面35与倾斜承托面25接触的同时使电动机轴14和联结轴16旋转,由此能够将安装在电动机轴14端部的联结轴16的位置调整为与电动机轴14同轴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使联结轴16的轴线与电动机轴14的轴线一致的调整作业(定中心作业)。此外,不再需要将电动机轴14的端部嵌入到联结轴16的嵌合孔的构造,因此,即便在电动机轴14的突出部分极短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动机轴14的端部安装联结轴16。由此能够更加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曳引机5的制造。此外,在将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22穿过贯通孔31的状态下,通过支撑装置33固定安装板32,在安装板32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编码器17的固定部28的旋转的板簧34,因此,不仅为了定中心作业,还能够为了安装用于防止固定部28的旋转的板簧34而使用安装板32。因此,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减少。此外,倾斜按压面35的宽度尺寸比倾斜承托面25的宽度尺寸大,因此,能够易于使倾斜按压面35与倾斜承托面25接触,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中心作业。
此外,在这种电梯的曳引机5的制造方法中,在将联结轴16在电动机轴14的端部临时固定后,在使电动机轴14和联结轴16旋转的状态下,使倾斜按压面35与倾斜承托面25接触的同时按压安装板32,由此,将联结轴16的位置调整为与电动机轴14同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中心作业。此外,在将联结轴16在电动机轴14上临时固定的状态下调整联结轴16的位置,因此,不再需要将电动机轴14的端部嵌入到联结轴16的嵌合孔的构造,即便在电动机轴14的突出部分极短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动机轴14的端部上安装联结轴16。根据以上的理由,能够更加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曳引机5的制造。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没有进行倾斜承托面25和倾斜按压面35的各自的表面处理,但也可以分别对倾斜承托面25和倾斜按压面35进行使其易于滑动的处理(降低摩擦系数的处理)。例如可以分别在倾斜承托面25和倾斜按压面35上进行涂覆特氟纶(注册商标)(聚四氟乙烯)的处理或涂布润滑剂的处理。由此,能够使相互接触的倾斜按压面35和倾斜承托面25易于滑动,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定中心作业。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定中心作业中使用的安装板32还用于板簧34的安装,但是,也可以仅在定中心作业中使用安装板32,而用于板簧34的安装的构件为安装板32以外的其它构件(用于安装板簧34的专用构件)。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倾斜按压面35的宽度尺寸比倾斜承托面25的宽度尺寸大,但是,只要通过安装板32向靠近电动机轴14的方向的位移可以使倾斜按压面35与倾斜承托面25接触,则倾斜按压面35的宽度尺寸可以比倾斜承托面25的宽度尺寸小,另外,倾斜按压面35和倾斜承托面25各自的宽度尺寸也可以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的曳引机具备 电动机,其具有电动机主体和借助于所述电动机主体旋转的电动机轴; 联结轴,其能够相对于所述电动机轴的端部进行装卸,具有凸台部和从所述凸台部向远离所述电动机轴的方向突出的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 安装构件,其设置有被所述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穿过的贯通孔;以及 旋转检测器,其安装于所述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 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是倾斜按压面,该倾斜按压面以随着靠近所述电动机轴,所述贯通孔的内径连续增大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电动机轴的轴线倾斜, 在所述凸台部上设置有倾斜承托面,该倾斜承托面以所述联结轴的轴线为中心形成为环状,并且以随着靠近所述电动机轴,所述凸台部的外径连续增大的方式相对于所述联结轴的轴线倾斜, 通过所述安装构件向靠近所述电动机轴的方向位移,所述倾斜按压面能够与所述倾斜承托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曳引机还具备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在使所述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穿过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固定所述安装构件相对于所述电动机主体的位置, 所述旋转检测器具有与所述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一体旋转的旋转部和包围所述旋转部的环状的固定部, 在所述安装构件设置有防止所述固定部的旋转的连接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梯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按压面的宽度尺寸比所述倾斜承托面的宽度尺寸大。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按压面和所述倾斜承托面被施行了降低摩擦系数的处理。
5.一种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的曳引机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轴临时固定工序,将具有凸台部和从所述凸台部向远离电动机轴的方向突出的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的联结轴,以容许所述联结轴向与所述电动机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的位移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动机轴的端部; 安装构件配置工序,在使所述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穿过贯通孔的状态下,配置设置有所述贯通孔的安装构件,其中,所述贯通孔具有中心线且将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倾斜的倾斜按压面作为内周面; 位置调整工序,在使所述电动机轴和所述联结轴旋转的状态下,使所述倾斜按压面与设置在所述凸台部的环状的倾斜承托面接触,同时,向靠近所述电动机轴的方向按压所述安装构件,由此,将所述联结轴的位置调整为与所述电动机轴同轴; 轴固定工序,在所述位置调整工序后,将所述联结轴固定于所述电动机轴;以及旋转检测器安装工序,在所述轴固定工序后,将旋转检测器安装到所述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
全文摘要
在电梯的曳引机中,能够相对于电动机轴的端部装卸的联结轴具有凸台部和从凸台部向远离电动机轴的方向突出的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在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上安装有旋转检测器。在安装构件上设置有被旋转检测器安装用轴部穿过的贯通孔。贯通孔的内周面是以随着靠近电动机轴贯通孔的内径连续增大的方式相对于电动机轴的轴线倾斜的倾斜按压面,在凸台部上设置有以联结轴的轴线为中心形成为环状的倾斜承托面,并且该倾斜承托面以随着靠近电动机轴,凸台部的外径连续增大的方式,相对于联结轴的轴线倾斜。通过安装构件向靠近电动机轴的方向位移,倾斜按压面可以与倾斜承托面接触。
文档编号B66B11/08GK102781808SQ2010800632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奈良贞浩, 奥田清治, 川上重信 申请人: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