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点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5068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电灯点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易制造且可靠性高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示了作为车辆用灯具的光源的放电灯灯泡的点亮装置。专利文献1 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在将点亮电路部设置于内侧的壳体上经由灯座安装有放电灯(灯泡)。 点亮电路部是通过将开关元件、电感线圈、陶瓷电容器、片状电阻及集成块等小型电子部件安装在配置于壳体底面部的面安装基板,再经由母线将电解电容器、变压器及电感线圈等大型的电子部件连接于面安装基板而构成。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305641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放电灯点亮装置中,放电灯及大型的电子部件组经由母线与面安装基板连接。放电灯及大型电子部件组等端子与母线的连接通常通过激光焊接等来进行。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放电灯点亮装置中,壳体的内侧被放电灯及底面部堵塞,难以从外部向被堵塞的壳体内部的端子及母线照射激光,因而制造困难。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放电灯点亮装置中,为防止开关元件之类的高散热部件因放电灯而进一步被加热,而将面安装基板水平设于灯座基端部的下方。其结果是,专利文献 1的放电灯点亮装置为确保面安装基板的可靠性和使壳体交替向下方突出,而存在阻碍具备放电灯点亮装置的车辆用灯具的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确保可靠性且可小型化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具备放电灯灯泡;外壳,其具有箱形的外壳主体和第一电路,所述外壳主体在局部具有开口部且可将所述放电灯灯泡设置于外侧而构成,所述第一电路与用于向所述放电灯灯泡供给电力的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一起收纳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并搭载有第一电子部件组;外壳罩,其具有第二电路和金属体,所述第二电路包含搭载有耐热性比第一电子部件组低的第二电子部件组的搭载基板,所述金属体至少在局部具有与所述搭载基板的背面面接触并被固定的平面部,所述外壳罩以将所述开口部堵塞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外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具有与所述电极电连接并向所述外壳罩突设的第一连接接插件,所述第二电路具有通过将所述外壳罩安装于所述外壳主体而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接插件的位置突设的第二连接接插件。(作用)设置于第二电路的第二连接接插件通过将外壳罩安装于外壳主体而安装在第一电路的第一连接接插件。换言之,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连接是通过将外壳罩安装于外壳主体而自动进行的。另外,产生于第二电路或者第二电路受到的热量经由平面部并经由与搭载基板的背面进行面接触的板状金属体而向外壳主体的外部散热。其结果是,搭载于第二电路的抗热性弱的第二电子部件组由于第二电路与放电灯灯泡的基端部的背面相对配置,即使从放电灯灯泡等受到热量,也难以受到热量的影响。换言之,根据第一方面的放电灯点亮装置, 可以相对于热量不损失可靠性而将第二电路配置于放电灯灯泡的基端部的背面。本发明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所述第一电路由通过焊接将所述第一电子部件组及所述电极电连接的金属制的母线和覆盖该金属制的母线的一部分的树脂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接插件通过与所述金属制的母线的一部分一体成形的接插件端子部和与覆盖所述母线的树脂一体成形的接插件外壳,与所述第一电路一体形成。(作用)由于第一连接接插件的端子作为金属制母线的一部分而形成,接插件外壳作为树脂制外壳主体的一部分而形成,因而第一连接接插件在由金属制母线和树脂一体成形为外壳主体时,与外壳主体成为一体而形成。另外,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所述电极包含施加高电压的第一电极和未施加高电压的第二电极,在所述外壳主体安装有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及与所述第一电路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部位的绝缘罩,所述搭载基板为绝缘基板。(作用)由于通过绝缘罩而将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电屏蔽,通过使搭载基板具有绝缘性而提高了第一电路与板状金属体之间的屏蔽性,因而,可可靠地防止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以及第一电路与板状金属体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放电灯点亮装置的制造方法,其通过下述工序制造放电灯点亮装置,即包含第一工序组,通过形成局部具有开口部的箱形的外壳主体且形成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一体化的第一电路的工序、在所述第一电路形成向所述开口部开口的方向突出的第一连接接插件的工序、在所述第一电路搭载第一电子部件组的工序、将放电灯灯泡安装于外壳主体的外侧并将所述放电灯灯泡所具有的电极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的工序,从而形成安装有放电灯灯泡的外壳;第二工序组,通过将耐热性比第一电子部件组低的第二电子部件组搭载于搭载基板而形成第二电路的工序、使至少局部具有平面部的金属体的所述平面部与所述搭载基板的背面面接触并固定的工序、在与所述第二电路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接插件对应的位置突设第二连接接插件的工序,从而形成外壳罩;第三工序,通过将所述外壳罩安装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开口缘部而将所述第二连接接插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接插件。(作用)放电灯点亮装置,首先,是在第一工序组将搭载有第一连接接插件及第一电子部件组的第一电路形成于外壳主体的内侧,再将放电灯灯泡安装于外壳主体的外侧而制造成外壳;在第二工序组,将可安装于第一连接接插件的第二连接接插件和热量小于第一电子部件组的第二电子部件组搭载于搭载基板形成第二电路,且经由平面部将金属体固定于搭载基板的背面而制造成外壳罩;在第三工序,通过将外壳罩安装于所述外壳将第二连接接插件安装于第一连接接插件制造放电灯点亮装置。在第四方面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制造装置中,通过在安装有灯泡的外壳上安装外壳罩而将第二连接接插件自动安装于第一连接接插件,并使第二电路与第一电路电连接。根据第一方面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由于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连接是通过将第二连接接插件安装于第一连接接插件而进行的,因而不需要焊接作业等而使制造变得容
易ο另外,由于不会因散热而降低第二电路的可靠性而将第二电路配置于放电灯灯泡的基端部的背面,因而不会使外壳主体向下方突出而使其形成得较小,能够实现放电灯点亮装置的小型化。根据第二方面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由于相比第一连接接插件由其它部件形成并与第一电路连接的情况,能够很容易将第一连接接插件形成于第一电路,因而使装置的制造变得容易。根据第三方面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由于可防止外壳主体内的放电现象,提高绝缘性,因而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根据第四方面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制造方法,由于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电连接可通过将第二连接接插件安装于第一连接接插件而进行,因而能够使放电灯点亮装置的制造变得容易。


图1是具有放电灯点亮装置的车辆用灯具的概略纵向剖面图;图2是表示外壳主体的内部的外壳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母线和第一电路的构成的立体图;图4是放电灯点亮装置的分解立体图。符号说明5 放电灯点亮装置6 放电灯灯泡9 外壳11 树脂制的外壳主体Ilf 开口缘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开口部)12:第一连接接插件12a 接插件端子部12b 接插件外壳13:第一电路14 金属制的母线15:高压侧电极17:低压侧电极18:第一电子部件组21 绝缘罩25 外壳罩26:第二电路27 金属体27a:金属体的表面(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平面部)28 具有绝缘性的搭载基板(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绝缘基板)29:第二电子部件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 图4说明本发明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实施例。图1表示含有本实施例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车辆用灯具。在图1和图2中,设左侧F方向为前方、设右侧R方向为后方进行说明。图1的车辆用灯具1具有由树脂等透明的材料形成的前面罩2 ;树脂制的灯体3 ;将灯体的开口部3a堵塞的后罩北、将放电灯灯泡 6的光向前方反射的反射器4、从前方将灯室S的内部部分遮蔽的延长反射器4a、将放电灯灯泡6 —体化的放电灯点亮装置5。前面罩2与灯体3形成一体,在灯体3的内侧划分有灯室S,并固定有反射器4。在反射器4的中央设置有将放电灯点亮装置5固定于反射器4 的保持部8。前后形成开口的保持部8由保持连接后述的放电灯灯泡6的灯座7的凸缘部 7a的台阶状的第一保持部8a和保持放电灯点亮装置5的外壳主体11的第二保持部8b构成。另外,如图2所示,放电灯点亮装置5由与灯泡形成一体的外壳9和外壳罩10形成。外壳9由放电灯灯泡6、灯座7、树脂制且箱形的外壳主体11、第一电路13构成,并作为放电灯灯泡的起动电路而发挥作用。另外,外壳罩25由第二电路沈、金属体27构成,作为放电灯灯泡6的点亮电路而发挥作用。放电灯灯泡6的基端部与灯座7的前端连接,灯座7的外周设置有上述的凸缘部 7a。在灯座7的后端面7b,朝向后方突设有具备高压侧电极15的圆筒型的基端部16。另夕卜,放电灯灯泡6的前端部设置有由向前方突出的电极17a和从电极17a向下方延伸并向后方弯曲的电极17b构成的低压侧电极17。电极17b的基端部17c贯通灯座7的插通孔 7c并向后端面7b的后方突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灯灯泡6相对于灯座7不能拆装地与其形成一体,但是, 也可以使放电灯灯泡6相对于灯座7可拆装地构成。该情况下,例如,设为下述构成,在放电灯灯泡6和灯座7中,将相当于高电压侧电极15和低电压侧电极17的电极设置于灯座 7侧,将放电灯灯泡6安装于灯座7,由此进行电连接。另外,图3的右边所示的第一电路13通过将图3左边的金属制的母线14 一体成形于树脂中并搭载第一电子部件组18而成型。金属制的母线14通过对板状金属进行冲压而形成为所期望的形状。金属制母线14由多个圆盘状的端子14a、起动变压器安装用的方形端子14b、将各端子间连接的棒状导线部14c、使导线部Hc的末端相对于第一电路13的面方向垂直弯曲而形成的端子1 构成。母线14以使端子(Ha、14b)露出的状态下在板状树脂13a的内侧一体成型。另外,第一电路13具有阳模形状的第一连接接插件12。第一连接接插件12由端子1 和以包围在端子1 的周围的方式与板状树脂13a形成一体的方形且树脂制的接插件外壳12b以阳模状形成。第一电子部件组18由电容器(18a 18c)、电感线圈18d、电阻元件18e、放电器18f及起动变压器20等构成。通过将第一电子部件组18的引线部分激光焊接于端子Ha而与母线14电连接。上述引线部分插入端子14a的孔14d,通过以与孔 14d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接受激光热量而固定于端子14a。另外,电子部件组的引线部分和母线端子的连接也可以通过电阻焊接进行,电阻焊接为,利用上下配置的金属制电极夹持弓丨线和母线端子而使两者接触,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大电流流过上述上下电极并使引线和母线散热而将两者焊接。如图4所示,树脂制的外壳主体11具有在后方具备开口缘部Ilf的箱形形状,如图2所示,成型后的电路13通过将脚部1 粘接于树脂制的外壳主体11的内侧底部Ild 等来进行安装。在外壳主体11的内侧底部Ild设置有内侧收纳起动变压器20的竖壁状的收纳部lie,电路13安装在内侧底部Ild中除收纳部lie以外的部分。另外,电路13也可以通过使覆盖母线14的板状树脂13a与树脂制的外壳1 一体成形而形成。另外,也可以将第一连接接插件12作为另外其它的部件搭载于电路13。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灯座7通过将基端部16插通于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前端面Ila的贯通圆孔11b,进而将电极17b的基端部17c插通前端面Ila的贯通圆孔Ilc的同时将后端面7b粘接于前端面Ila等而固定于外壳主体11。另一方面,起动变压器20具有高压侧端子20a和多个低压侧端子20b,并被固定于收纳部lie的内侧。起动变压器20 的高压侧端子20a通过激光焊接而与灯座7的高压侧电极15连接,多个低压侧端子20b通过激光焊接而分别与母线14的端子14b连接,电极17b的基端部17c通过激光焊接而与端子Ha连接。另外,在收纳有起动变压器20的收纳部lie、含有高压侧端子20a及高压侧电极15的灯座7的基端部16覆盖有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等形成的绝缘罩21。绝缘罩21通过由后述的外壳罩25的金属体27在外壳11侧遮蔽高电压负荷的部位,防止在高电压负荷部位与金属体27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另一方面,图4的右边所示的外壳罩25由第二电路沈、金属体27构成。第二电路 26由用陶瓷或氧化铝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的搭载基板观(后面称为绝缘基板28)、第二电子部件组29、阴模状的第二连接接插件30及供电用接插件31、变压器32构成。第二电子部件组四为耐热性低的多个电子部件且表面安装于绝缘基板观,而且,通过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图案(未图示)进行连接。另外,第二连接接插件30和供电用接插件31通过粘接等安装于绝缘基板观,经由连接端子(未图示)与金属图案接合。如图1所示,供电接插件31上联结有带接插件的电源电缆34。在绝缘基板观的背面通过粘接等将金属体27的表面27a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平面部)形成一体。另外,绝缘基板观在长方形形状的一个角具有沿变压器32的外形切开的切口部33。通过将变压器32配置于切口部33而将变压器32直接配置于金属体27上,而且,经由未图示的端子与绝缘基板观的金属图案接合。另外,第二连接接插件30在第一连接接插件12和在绝缘基板观上安装在将外壳罩25安装于外壳9的开口缘部Ilf时与第一连接接插件12对置的位置。第二连接接插件 30通过将第二连接接插件30形成为与阳模形状的第一连接接插件12对应的阴模形状,可安装于第一连接接插件12而构成。图4右边所示的外壳罩25以使绝缘基板观的表面(第二连接接插件30的安装面)向下的方式安装在外壳9的开口缘部llf。外壳罩25通过将设置于与外壳9之间的切缝结构(’ 構造)以及金属体27粘接于开口缘部Ilf等而安装于外壳9。安装时,通过使供电用接插件31与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外周缘部Ilf的卡合用的切口 Ilg卡合,第二连接接插件30嵌入第一连接接插件12,由此,将其安装于第一连接接插件12。第一电路13经由第一及第二连接接插件(12、30)与第二电路沈电连接,从供电接插件31接受供电。配置于第一电路13的高电压部位通过绝缘罩21和绝缘基板观而与金属体27屏蔽,因而在第一电路13和第二电路沈之间及第一电路13和金属体27之间不产生放电现象。另一方面,第二电路26从放电灯灯泡6的基端部等接受的热量及由第二电路沈产生的热量经由金属体27释放到外壳主体11的外侧,因此,耐热性低的第二电子部件组四不易受到热量的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由树脂成形外壳主体11,但由树脂成形的外壳主体 11在成形性及绝缘性优良这一点上可以说很适合。另一方面,外壳主体11也可以由金属成形。由金属成形的外壳主体通过在第一电极及与第二电极之间介设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等,从而需要确保绝缘性,但在用金属形成外壳主体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耐热性及散热性优良的优点。
另外,就本实施例的外壳主体11的形状而言,由于需要做成可收纳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一电路等的形状,从而作为一例形成了局部设置有开口部的箱形。因此,外壳主体的形状只要是可收纳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一电路等的形状,则也可以是一般的立方体形状、圆柱形状及底面形成为长圆及多边形并以筒状延伸等各种形状且做成局部设置有开口部的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放电灯点亮装置,具备放电灯灯泡;外壳,其具有箱形的外壳主体和第一电路,所述外壳主体在局部具有开口部且可将所述放电灯灯泡设置于外侧而构成,所述第一电路与用于向所述放电灯灯泡供给电力的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一起收纳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并搭载有第一电子部件组;外壳罩,其具有第二电路和金属体,所述第二电路包含搭载有耐热性比第一电子部件组低的第二电子部件组的搭载基板,所述金属体至少在局部具有与所述搭载基板的背面面接触并被固定的平面部,所述外壳罩以将所述开口部堵塞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外壳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具有与所述电极电连接并向所述外壳罩突设的第一连接接插件,所述第二电路具有通过将所述外壳罩安装于所述外壳主体而在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接插件的位置突设的第二连接接插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由通过焊接将所述第一电子部件组及所述电极电连接的金属制的母线和覆盖该金属制的母线的一部分的树脂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接插件通过与所述金属制的母线的一部分一体成形的接插件端子部和与覆盖所述母线的树脂一体成形的接插件外壳,与所述第一电路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含施加高电压的第一电极和未施加高电压的第二电极,在所述外壳主体安装有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及与所述第一电路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部位的绝缘罩,所述搭载基板为绝缘基板。
4.一种放电灯点亮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工序组,通过形成局部具有开口部的箱形的外壳主体且形成与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一体化的第一电路的工序、在所述第一电路形成向所述开口部开口的方向突出的第一连接接插件的工序、在所述第一电路搭载第一电子部件组的工序、将放电灯灯泡安装于外壳主体的外侧并将所述放电灯灯泡所具有的电极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内侧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的工序,从而形成安装有放电灯灯泡的外壳;第二工序组,通过将耐热性比第一电子部件组低的第二电子部件组搭载于搭载基板而形成第二电路的工序、使至少局部具有平面部的金属体的所述平面部与所述搭载基板的背面面接触并固定的工序、在与所述第二电路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接插件对应的位置突设第二连接接插件的工序,从而形成外壳罩;第三工序,通过将所述外壳罩安装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开口缘部而将所述第二连接接插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接插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且可靠性高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放电灯点亮装置(5)具备外壳(9),其由内侧具有具备向开口部(11f)突设的第一连接接插件(12)及第一电子部件组(18)的第一电路(13)的箱形外壳主体(11)和安装于外壳主体(11)的外侧的放电灯灯泡(6)构成;外壳罩(25),其在搭载有突设于与第一连接接插件(12)对应的位置的第二连接接插件(30)及耐热性比第一电子部件组(18)低的第二电子部件组(29)的基板(28)的背面具有散热用的金属体(27),且安装于开口部(11f),其中,在将外壳罩(25)安装于外壳主体(11)时,第二连接接插件(30)安装于第一连接接插件(12)。
文档编号H05B41/14GK102548166SQ2011103204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宫城岛要, 石桥广生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