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105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的散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芯片及其应用系统已日益趋向于微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导致散热空间也随之减小,使电子芯片表面热流密度急剧增大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由此,使得电子装置内部所产生的高热流密度对电子装置的可靠性造成极大的威胁。在电子器件中,由于不能及时散热而导致失效的,占电子器件其它失效原因的比例大于 50%。因此,如何解决有效的传热及散热已成为重大的难点问题,甚至成为了影响电子装置朝小型化方向发展的瓶颈。而且,目前许多的散热器件已远远不能满足某些电子器件应用领域对散热的需求,而且电子器件除了对最高临界温度的要求外,对温度的均勻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均热板,该均热板的结构包括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边缘密封连接,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空腔。由于上述结构的均热板,其散热效率低,连接不牢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散热要求较高的电子器件的需求。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且传热效率高的均热板技术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且传热效率高的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包括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空腔,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充液管;所述第一盖体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液芯;所述第二盖体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液芯;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一吸液芯和所述第二吸液芯均为烧结式结构的吸液芯。其中,所述支撑柱为实心柱体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支撑柱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吸液芯,或者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支撑柱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吸液芯。其中,所述支撑柱为X形状体结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支撑柱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吸液芯,或者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支撑柱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吸液芯。[0016]其中,所述支撑柱为外表面设置有铜粉烧结层的空心柱体的支撑柱或者外表面设置有沟槽的空心柱体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或者所述支撑柱的两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吸液芯和所述第二吸液芯。其中,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连接部的周边呈等间距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定位凹槽在所述第一盖体呈对角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激光焊接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包括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边缘密封连接,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空腔,其中,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边缘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充液管;第一盖体朝向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液芯;第二盖体朝向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液芯;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由于在空腔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柱,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均热板相比,可以加快工质的回流速度,提高散热性能,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传热效率高的特点。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实施例1的封装后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实施例1的封装后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实施例1的封装后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实施例2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实施例2的另一种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实施例3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支撑柱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在图1至图8中包括有1——第一盖体、[0035]2——第二盖体、3——支撑柱、41——第一半圆形槽、42——第二半圆形槽、5——充液管、71——第一定位凹槽、72——第二定位凹槽、81——第一安装孔、82——第二安装孔、9——空腔、10——铜粉、11——烧结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一,如图1至图4 所示,包括有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边缘密封连接,第一盖体 1与第二盖体2之间设置有空腔9,其中,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边缘设置有与空腔9 相连通的充液管5,第一盖体1朝向空腔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液芯;第二盖体2朝向空腔 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液芯;空腔9内设置有支撑柱3。支撑柱3用于支撑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用以防止均热板的变形。支撑柱3可以采用铜质或者铝制等材料。由于在空腔9 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柱3,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均热板相比,可以加快工质的回流速度,提高散热性能,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传热效率高的特点。另,在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边缘处设置有与空腔9联通的充液管5,具体可以采用在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边缘处冲压出两个相对的半圆形槽,分别对应为第一半圆形槽41和第二半圆形槽42,将充液管5置于该两个相对的半圆形槽内,从而保证充液管5在两个相对的半圆形槽内精确定位并密封配合。具体的,第一吸液芯和第二吸液芯均为烧结式结构的吸液芯。具体的,支撑柱3为实心柱体的支撑柱3,实心柱体的支撑柱3与第一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支撑柱3的端面抵接于第二吸液芯,或者实心柱体的支撑柱3与第二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支撑柱3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吸液芯。实心柱体的支撑柱3采用纯铜粉烧结而成, 通过烧结模具11将其与第一吸液芯或者第二吸液芯一次烧结制成。图8所示,支撑柱3还可以采用如下制作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作烧结模具 11,在烧结模具11的沉孔中全部填入铜粉10,放进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950°C,保温30分钟,出炉冷却即完成实心柱体的支撑柱3的制作,该实心柱体为纯铜粉烧烧结。 具体的,第一盖体1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1,第二盖体2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81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82。第一安装孔81和第二安装孔82的直径可以采用4mm。设置安装孔有两个作用,其一,用于在第一安装孔81和第二安装孔82内安装螺栓,在封装时,用于夹紧固定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 ;其二,封装完成后,该第一安装孔81和第二安装孔82还可以用于连接其它的工作元件。[0052]具体的,第一安装孔81沿第一盖体1的边缘连接部的周边呈等间距设置。便于密封与装配。具体的,第一盖体1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71,第二盖体2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凹槽7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72。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71和第二定位凹槽72,在安装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时,可以方便对准、准确安装。该第一定位凹槽 71和第二定位凹槽72通过图2可以清晰看出,通常采用冲压制成。具体的,第一定位凹槽7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凹槽71在第一盖体1呈对角设置。方便定位与封装。具体的,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边缘激光焊接密封连接。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边缘处密封连接,能够在一次操作中完成,不仅封装效率高, 而且可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3结构的均热板的第一盖体1与第二盖体2的焊接过程将支撑柱3放入第二盖体2内,将充液管5放入第二半圆形槽42内,通过第一定位凹槽71与第二定位凹槽72定位安装对准,再将其用夹具固定于焊接工作台上,激光头可以随工作台自由移动与转动,沿该均热板的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的边缘焊接,激光头沿着充液管5与第一半圆形槽41和第二半圆形槽42处转动一圈,并在均热板第一盖体1与支撑柱3接触的位置进行同样的焊接操作即可完成对均热板的封装,该焊接方法不仅操作方便、简单,而且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均热板的边缘和充液管5的管口位置的密封焊接,具有封装效率高、成本低廉的特点。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二,如图5和图6 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 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支撑柱3为外表面设置有铜粉烧结层的空心柱体的支撑柱3或者外表面设置有沟槽的空心柱体的支撑柱3。支撑柱3的两端面分别抵接于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或者支撑柱3的两端面分别抵接于第一吸液芯和第二吸液芯。如图8所示,空心柱体的支撑柱3可以采用如下制作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作烧结模具11,将铜管放入烧结模具11中,填入铜粉10,放进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 950°C,保温30分钟,出炉冷却,即完成铜管外径烧结铜粉的空心柱体的支撑柱3的制作,其外径为6mm ;外表面设置有沟槽的空心柱体的支撑柱3,其外表面的沟槽是通过机械加工制成的,外径为6mm。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三,如图7所示,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支撑柱3为X形状体结构的支撑柱3,X形状体结构的支撑柱3与第一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X形状体结构的支撑柱3的端面抵接于第二吸液芯,或者X形状体结构的支撑柱3与第二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支撑柱 3的端面抵接于第一吸液芯。X形状体结构的支撑柱3,通过烧结模具11将其与第一吸液芯或者第二吸液芯一次烧结制成。[006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包括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充液管;所述第一盖体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液芯;所述第二盖体朝向所述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液芯;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芯和所述第二吸液芯均为烧结式结构的吸液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实心柱体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支撑柱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吸液芯,或者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支撑柱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吸液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X 形状体结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支撑柱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吸液芯,或者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吸液芯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支撑柱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吸液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外表面设置有铜粉烧结层的空心柱体的支撑柱或者外表面设置有沟槽的空心柱体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或者所述支撑柱的两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吸液芯和所述第二吸液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连接部的周边呈等间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定位凹槽在所述第一盖体呈对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激光焊接密封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包括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边缘密封连接,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空腔,其中,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边缘设置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充液管;第一盖体朝向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液芯;第二盖体朝向空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液芯;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支撑柱结构的均热板在空腔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柱,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均热板相比,能够加快工质的回流速度,提高散热性能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传热效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H05K7/20GK202094112SQ20112022825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李勇, 陈创新 申请人:广东新创意专利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