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板式活性氧发生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4477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板式活性氧发生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齿板式活性氧发生电极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氧发生电极,用于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有机废气及恶臭气体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要求也日益提高,恶臭气体及有机废气的排放控制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传统的焚烧、化学洗涤和活性炭吸附等处理方法存在运行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新技术,如生物法和等离子(即活性氧)法,在净化有机废气及恶臭气体方面有很大的突破。[0003]等离子法即活性氧废气净化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采用该方法净化后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二次污染,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处于先进地位的环境治理新技术。活性氧发生电极是该技术研究的核心载体,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活性氧发生电极产生的活性氧数量不高,电极使用寿命短,固定式的结构设计使其使用和维修非常不方便。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高效地产生大量等离子体即活性氧的活性氧发生电极。[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活性氧发生电极,包括多个左右并排设置的外电极、竖直设于各外电极中的内电极,电源接口和多根外电极金属连接杆,所述外电极金属连接杆穿过各个外电极,电源接口与其中一根外电极金属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电极为左右两侧均设有锯齿的长锯条片,所述外电极为长方体框架,内电极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内电极金属连接杆上,各金属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连接。[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电极的左、右两侧为放电内表面,所述锯齿的齿尖朝向外电极的放电内表面。[0008]优选地,所述放电内表面上设有连接孔,外电极金属连接杆穿过所述连接孔。[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电极的长度L为400mm 450mm。[0010]优选地,所述内电极为多片,前后平行排列,所述装有内电极的内电极金属连接杆均置于外电极中,内电极金属连接杆与放电内表面平行。[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电极金属连接杆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外电极金属连接杆上,所述内电极金属连接杆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垂直。[0012]优选地,所述内电极金属连接杆为圆柱形的细长杆,直径为8mm 10mm。[0013]进一步地,所述活性氧发生电极还包括多个绝缘连接件,所述外电极金属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绝缘连接件与外电极连接。[0014]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连接件包括本体和从本体上延伸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为圆柱形,与连接孔配合,突出部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外电极金属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螺纹孔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螺纹连接。[0015]优选地,所述内电极、外电极的材质为耐腐蚀的金属材料。[0016]优选地,所述绝缘连接件的材质为耐高压、耐电弧的工程塑料。[0017]优选地,所述绝缘连接件的表面还涂敷防污闪涂料。[0018]使用该活性氧发生电极放电时,外电极和左右两侧设有锯齿的内电极之间能稳定地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且该活性氧发生电极外形新颖、结构精巧,该活性氧发生电极的各组成部件间的连接简单方便,使得该活性氧发生电极的安装和维护相当便捷。且该活性氧发生电极的使用寿命长、操作安全可靠,能广泛应用于大风量、高浓度的工业废气净化工程。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性氧发生电极的主视图。[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性氧发生电极的侧视图。[0021 ] 图中1-内电极 2-外电极 3-内电极金属连接杆 4-绝缘连接件[0022]5-外电极金属连接杆 11-锯齿 21-放电内表面 22-连接孔[0023]41-本体 42-突出部 43-螺纹孔 44-电源接口具体实施方式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性氧发生电极的主视图。从图中可知,本使用新型涉及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包括多个左右并排设置的外电极2、竖直设于各外电极2中的内电极1,电源接口 44和多根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所述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穿过各个外电极2,电源接口 44与其中一根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电极1为左右两侧均设有锯齿11的长锯条片,所述外电极2为长方体框架,内电极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上,各金属连接杆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连接。外电极2的左、右两侧为放电内表面21,所述锯齿11的齿尖朝向外电极2的放电内表面21。各外电极2的放电内表面21上均设有连接孔22,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穿过所述连接孔22。所述内电极 1的长度L为400mm 450mm。所述活性氧发生电极还包括多个绝缘连接件4,所述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绝缘连接件4与外电极2连接。所述绝缘连接件4包括本体41和从本体41上延伸出的突出部42,所述突出部42为圆柱形,与连接孔22配合, 突出部42上设有螺纹孔43,所述外电极金属杆5的两端均设有螺纹,螺纹孔43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螺纹连接。[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性氧发生电极的侧视图。从图中可知,内电极1为多片,前后平行排列,各内电极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在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上,所述装有内电极1的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均置于外电极2中,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与放电内表面21平行。所述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上,优选地,紧固件为螺丝,所述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垂直。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为圆柱形的细长杆,直径为8mm 10mm。[0026]外电极1和内电极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选取。本实施例中,外电极2为6个,各外电极2中均设有8片内电极1,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为4根,分别置于外电极2的上、下、前、后处。[0027] 内电极1和外电极2的材质为新型的耐腐蚀金属材料,保证电极的使用寿命。绝缘连接件4的材质为耐高压、耐电弧的工程塑料,其外部涂有防污闪涂料。将外部高压电源与本活性氧发生电极的电源接口 44连接,在内电极1和外电极2之间发生电晕放电,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即活性氧。内电极1的锯齿形设计能使内电极1稳定、高效的产生大量高能的等离子体,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外形新颖、结构精巧,该活性氧发生电极的各组成部件间的连接简单方便,使得该活性氧发生电极的安装和维护相当便捷。且该活性氧发生电极的使用寿命长、操作安全可靠,能广泛应用于大风量、高浓度的工业废气净化工程。
权利要求1.一种活性氧发生电极,包括多个左右并排设置的外电极O)、竖直设于各外电极(2) 中的内电极(1),电源接口 G4)和多根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所述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 穿过各个外电极( ,电源接口 G4)与其中一根外电极金属连接杆( 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1)为左右两侧均设有锯齿(11)的长锯条片,所述外电极O)为长方体框架,内电极(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内电极金属连接杆C3)上,各内电极金属连接杆 (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O)的左、右两侧为放电内表面(21),所述锯齿(11)的齿尖朝向外电极O)的放电内表面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内表面上设有连接孔(22),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穿过所述连接孔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1)的长度L为 400mm 4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1)为多片,前后平行排列,所述装有内电极⑴的内电极金属连接杆⑶均置于外电极⑵中,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与放电内表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 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外电极金属连接杆( 上,所述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 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金属连接杆(3) 为圆柱形的细长杆,直径为8mm 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氧发生电极还包括多个绝缘连接件G),所述外电极金属连接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绝缘连接件(4)与外电极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4)包括本体Gl)和从本体Gl)上延伸出的突出部(42),所述突出部02)为圆柱形,与连接孔02) 配合,突出部0 上设有螺纹孔(43),所述外电极金属连接杆( 的两端均设有螺纹,螺纹孔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 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1)、外电极(2) 的材质为耐腐蚀的金属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4)的材质为耐高压、耐电弧的工程塑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氧发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连接件(4)的表面还涂敷防污闪涂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氧发生电极,能够稳定地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即活性氧,用于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的净化装置中。该活性氧发生电极包括多个左右并排设置的外电极、竖直设于各外电极中的内电极,电源接口和多根外电极金属连接杆,所述外电极金属连接杆穿过各个外电极,电源接口与其中一根外电极金属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电极为左右两侧均设有锯齿的长锯条片,所述外电极为长方体框架,内电极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内电极金属连接杆上,各内电极金属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外电极金属连接杆连接。使用该活性氧发生电极能均匀高效地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且其外形新颖、结构精巧、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便捷、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H05H1/24GK202276538SQ20112032519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曲献伟, 牛炳晔, 许太明, 黄家根 申请人:上海复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