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装置的和导轨的布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186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挂装置的和导轨的布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挂装置的和导轨的布置系统,特别地,该布置系统用于将悬挂轨道、悬挂输送装置或起重装置的行进导轨和/或运送导轨悬挂在行进机构或框架上,该布置系统具有张力元件,该张力元件通过安装件在轮廓头的区域中在一端支撑导轨,该轮廓头在横截面上呈大致C形并且在顶部形成沿导轨的纵向中心平面延伸的间隙。
背景技术
欧洲专利文献EP1928777B1公开了用于悬挂导轨的装置,该装置特别地用于将悬挂输送装置或起重装置的行进导轨悬挂在行进机构或框架上。该装置包括张力元件,该张力元件通过安装件在一端支撑导轨。安装件具有支撑件,该支撑件至少部分地在导轨的纵向方向上变宽和延伸,并且以夹紧的方式从外侧围绕导轨的Y形轮廓头接合。支撑件能够容易地安装在导轨的任何位置。为此,支撑件的安装部分通过螺钉被组装并夹紧于Y形轮廓头。张力元件包括用于螺栓的下部孔,螺栓通过安装件被连接。螺栓延伸穿过下部孔并且通过球状接头、特别是通过球面滑动轴承安装在张力元件上。在图11至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悬挂装置,在该悬挂装置中,安装件由框架形安装部分构成,框架形安装部分从一端滑入导轨的T形凹槽中。可替代地,设置成将安装部分从顶部布置到导轨头上,并且连接于安装部分的开槽螺母然后从顶部伸入到T形凹槽中,然后被旋转90度以使开槽螺母部分地接合在T形凹槽的上部腹板下方。来自Demag Cranes & Component公司的悬挂装置在其所谓的KBK III系统的范围内也是已知的,并且该悬挂装置能够从顶部插入到导轨的C形轮廓头-其在顶部敞开-的纵向开口中。为此,在悬挂装置的支撑板当穿过纵向开口插入时被旋转90度,然后使支撑板往回旋转90度,使得支撑板的端部此时以开槽螺母的形式接合在轮廓头的限定出纵向开口的腹板端部后方。然后,通过将支撑板螺钉接合到向外相邻的反向板上来防止支撑板往回旋转以及防止支撑板在纵向开口的纵向方向上移位。这种类型的悬挂装置允许在无需拆卸导轨的情况下将悬挂装置自由地且可回转地连接到导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悬挂装置的和导轨的布置系统,特别地,该布置系统用于将悬挂轨道、悬挂输送装置或起重装置的行进导轨和/或运送导轨悬挂在行进机构或框架上,该布置系统将简易的组装与高级别的安全性和高负载承受能力相结合,同时该布置系统允许在无需拆卸导轨的情况下自由地且可回转地定位在导轨上。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布置系统而实现。在权利要求2至9中描述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根据本发明,悬挂装置的和导轨的布置系统,特别地用于将悬挂轨道、悬挂输送装置或起重装置的行进导轨和/或运送导轨悬挂在行进机构或框架上,该布置系统具有张力元件,该张力元件通过安装件在轮廓头的区域中在一端支撑导轨,该轮廓头在横截面上呈大致C形并且在顶部形成沿导轨的纵向中心平面延伸的间隙,一种将简易的组装与高级别的安全性和高负载承受能力相结合同时允许在无需拆卸导轨的情况下自由地且可回转地定位在导轨上的布置系统通过以下事实实现:安装件包括可枢转部分,该可枢转部分能够相对于张力元件枢转,轮廓头和可枢转部分的尺寸设定成使得可枢转部分在枢转位置能够穿过该间隙从外侧插入到轮廓头中,并且可枢转部分能够枢转到安装位置中,在安装位置中,可枢转部分从内侧抵靠在轮廓头上,以桥接起间隙。由此,实现了悬挂装置能够通过中空轮廓头中的间隙在相应的导轨中枢转,以容纳悬挂装置的可枢转部分。当轮廓头和悬挂装置或悬挂装置的可枢转部分相应地以相互适应的方式设定尺寸时,轮廓头通过具有最大可能接触表面的肯定锁定连接以简单的方式在横向方向上被保持。显著的优点在于,悬挂装置此时能够在插入到导轨中之前被预组装。悬挂装置不需要在导轨中组装,由于可用的空间小,所以将悬挂装置在导轨中组装是困难的或者不可能的,并且可能为此需要专门的工具。此外,这种类型的悬挂装置允许定位在导轨的任何位置,甚至在悬挂装置组装之后也能够如此。在优选实施例中,在安装位置中,可枢转部分大致水平地定位,而在枢转位置中,可枢转部分大致垂直地定位。如果可枢转部分形成为横截面呈弧形,S卩,可枢转部分以凹入的方式或者像香蕉一样地向上弯曲,特别是在悬挂方向上看到的那样向上弯曲,则可枢转部分能够在安装位置牢固地接合在轮廓头后方。由于可枢转部分设置成能够绕在导轨的纵向方向上安装在张力元件中的螺栓枢转,所以有助于枢转过程。通过如下事实实现了简单构造与悬挂装置的有角度的可移动能力的结合,即:螺栓通过球状接头、特别是通过球面滑动轴承连接于张力元件。因此螺栓能够与安装件直接连接并且整个悬挂装置的安装高度被最小化。这种直接连接增加了悬挂装置的安全性。球面滑动轴承的使用使得能够实现长久的使用寿命。由于能够使用在工业中制造、在市场上能够获得并且相应地是低磨损的球面滑动轴承,所以简化了悬挂装置的构造。术语“球面滑动轴承”应当理解为意指标准径向球面滑动轴承,例如,在工业中制造、在市场上能够获得并且可迅速安装的符合DIN IS012240的球面滑动轴承,其中这些径向球面滑动轴承被铰接并且允许立体调节。球面滑动轴承是包括外圈和内圈的结构单元,内圈安装在外圈中。内圈包括用于旋转固定地容纳螺栓的圆柱形孔以及用于形成球头的球面外滑道。该外滑道与外圈的中空球面内滑道接合,其圆柱形周面以旋转固定的方式插入在孔中。外滑道和内滑道能够各自由钢形成并且彼此直接相关。然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另外提供润滑剂补给。对于本申请,使用在内圈与外圈之间包括例如由合成材料或特氟龙(Teflon)制成的滑动层或滑动环的球面滑动轴承,然后该滑动环连接于外圈,并且内圈在滑动环中滑动。在另一种构造中,外圈作为单独的部件能够被省却,并且其功能由张力元件来呈现。内圈被横向地插入到张力元件中的变宽的孔中并且在该孔中旋转90°到达其工作位置。然后,该孔的变宽的区域和内圈与该孔之间的间隙被填充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硬化以形成滑动环。特别有利的是,悬挂装置包括框架状的反向支承件,该反向支承件形成为横截面呈弧形并且从外侧布置到轮廓头上,且与处于安装位置的可枢转部分螺钉接合。因此可枢转部分被紧固而不能在导轨的纵向方向上移位,并且可枢转部分还被牢固地保持在水平安装位置。由于轮廓头在两侧通过第一腹板段限定出间隙,其中第一腹板段从纵向中心平面以倾斜的方式向外并向上延伸,并且由于可枢转部分接合到由第一腹板段形成的轮廓头的卷边部中,即,卷边部大致以近似V形的方式设置并且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在垂直的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上几乎水平地往回突出,所以防止了导轨轮廓自身在极度过载的情况下弯曲。在过载的情况下,对设置在间隙中的悬挂装置的可枢转部分的夹紧效果实际上因此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在过载情况下第一腹板段被朝向彼此“推压”。可枢转部分的弧形构造增加了这种效果。这一点是重要的,因为在过载的情况下,在导轨或其轮廓头与悬挂装置或其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不能发生失效。根据本发明的导轨的轮廓头的这种特定几何形状确保了导轨不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有利地,设置成使得腹板段相对于纵向中心平面以大约15至35度之间的角度延伸。可枢转部分在该角度范围内以特别安全的方式被保持。如果轮廓头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腹板段,其中这两个第二腹板段如在横截面图中看到的那样向下且向外延伸并且连接于第一腹板段,并且如果轮廓头随后还包括第三腹板段,其中第三腹板段在垂直的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上向内往回突出并且连接于第二腹板段,即,轮廓头在底部较宽并且沿远离轮廓体的方向变窄,那么悬挂装置能够用于导轨,悬挂装置可以“枢转”通过所述间隙进入中空轮廓头中,这是因为对角的延伸(在横截面图中看到的)足够大以容纳悬挂装置的可枢转部分,然后可枢转部分枢转至接近水平状并且以肯定锁定的方式接合到由第一腹板段形成的轮廓头的卷边部中。当轮廓头和悬挂装置或其可枢转部分相应地以相互适应的方式设定尺寸时,因此轮廓头通过肯定锁定连接以简单的方式在横向方向上被保持。根据本发明的包括悬挂装置和导轨的布置系统能够以多种方式使用。然而,作为单梁式或双梁式悬挂起重机的行进导轨和/或运送导轨的使用是特别优选的。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单梁式悬挂起重机的示意性立体图,用于示出相应的导轨的可能的应用;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轨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图2的导轨的横截面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2的导轨在轮廓头的悬挂装置的区域中的横截面图;另外,图5示出了在悬挂装置被插入时图4的横截面图;以及图6示出了在对应于图2的导轨上的悬挂装置的替代结构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列表I悬挂设备2 导轨
2aa、2ab、2ba、2bb 导轨段3支撑件4起重装置5悬挂开关6对接接头7 套筒8导轨段端部9 凹槽12 焊缝13焊缝的端部14 角度15侧向表面16支承表面20a、20b 轮廓21 角度22轮廓头23轮廓体24 间隙25a、25b 第一腹板段26a,26b 第二腹板段27a、27b第三腹板段28a、28b第四腹板段29a>29b 上轮廓壁30a、30b 轮廓侧壁31 狭槽32a、32b下部轮廓壁33a、33b 端部34悬挂装置36a、36b 卷边部35可枢转部分37枢转螺栓38安装件39反向支承件40 螺钉41安装区域42悬挂区域43球面滑动轴承44张力元件45轴承座
46孔47孔48突缘49悬挂装置50球头51可枢转部分52张力元件53螺杆54螺纹套筒55套筒部分56具有较小直径的部分57反向支承件58紧固销

59孔

60细长孔 A悬挂方向H中空空间L纵向中心平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示出使用连接起来的导轨段来形成导轨的非常不同方式,在图1中示出了单梁式悬挂起重机。导轨2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其轮廓形成为以C形方式在底部开口,导轨2通过悬挂设备I悬挂在支撑件3或另外的导轨2上。支撑件3形成为双T形梁。由于本示例性实施例涉及单梁式悬挂起重机,所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导轨2a,并且设置有第二导轨2b,其中这两个第一导轨2a大致水平地且以彼此间隔开的布置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用作单梁式悬挂起重机的行进导轨,第二导轨2b形成为相对于第一导轨2a大致横向地定位并且能够沿第一导轨2a移动的起重机导轨。关于这一点,第二导轨2b在任何情况下都通过两个悬挂设备I悬挂在未示出的行进机构上,并且其能够沿第一导轨2a移动。诸如链式举升装置或缆索举升装置之类的起重装置4以常规的方式悬挂在第二导轨2b上,起重装置4能够通过未示出的另外的行进机构沿第二导轨2b移动。起重装置4能够通过悬挂在起重装置4上的悬挂开关5控制。因此,导轨2a、2b能够选择性地用作起重机轨道导轨或运送导轨。现在将参照图2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或第一悬挂装置的导轨2。根据长度需要,导轨2a和2b各自分别由两个或更多个导轨段2aa和2ab或2ba和2bb构成。 导轨段2aa和2ab或2ba和2bb通过端侧对接接头6连接在一起。作为示例,将参照图2和图3仅在下文描述导轨段2aa和2ab的对接接头6,因为导轨段2ba和2bb的对接接头也是以相应的方式形成的。图2和图3的导轨段的轮廓与图I的导轨段的轮廓仅仅是相似的,但不是相同的。为了形成导轨段2aa和2ab的对接接头6,导轨段2aa和2ab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各自外侧包括形成为套筒7的安装件,套筒7在导轨段端部8设置在导轨段2aa和2ab的纵向延伸的倾斜空间或凹槽9中。在图示的示例中,对每个导轨段使用了 4个套筒7,并且这4个套筒7在任何情况下都设置在相应的纵向凹槽9中。因此在每种情况下都对每个导轨段的纵向侧设置2个套筒。双头螺栓穿过套筒7作为连接件而接合,并且套筒形成用于双头螺栓的螺栓头或螺母的支承表面16,支承表面16相对于导轨段的纵向方向横向地延伸,用作反向支承表面。套筒7在任何情况下都通过焊缝12连接于导轨段2aa和2ab,焊缝12在套筒7的两个纵向侧中的每一个上沿导轨段2aa和2ab的纵向方向延伸。焊缝12不是必须在套筒7的整个长度范围内延伸,并且各焊缝12能够彼此不同地形成。焊缝12的与端侧远离的端部13偏离纵向方向。因此,端部13相对于焊缝12的其余部分形成角度14,并且从凹槽9延伸到导轨轮廓或延续的轮廓壁的侧向表面15。在横截面中,导轨2由关于垂直的纵向中心平面L对称地设置的两个相同的轮廓20a、20b 构成。导轨包括:轮廓头22,其沿着纵向中心平面L相对地设置在顶部;和轮廓体23,其位于轮廓头下方并且连接于轮廓头。如横截面中所示,轮廓头22是在顶部敞开的大致C形轮廓头,其开口形成沿纵向中心平面L延伸的间隙24,所述间隙在两侧由第一腹板段25a、25b限定,第一腹板段25a、25b从纵向中心平面L以倾斜的方式向外且同时向上地延伸。腹板段25a、25b的角度21相对于纵向中心平面L为大约25度。在横截面中,轮廓头22还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腹板段26a、26b,第二腹板段26a、26b向下且向外延伸并且连接于第一腹板段25a、25b,并且轮廓头最后还包括第三腹板段27a、27b,第三腹板段27a、27b沿垂直的纵向中心平面L的方向向内往回突出,并且连接于第二腹板段26a、26b。换言之,轮廓头22在其底部较宽,并且沿离开轮廓体23的方向变窄。因此,悬挂装置34能够用于导轨2,其中悬挂装置34能够“枢转”穿过间隙24进入中空的轮廓头22中(参照图4和图5),这是因为对角的延伸(如在横截面图中看到的)足够大以容纳悬挂装置34的可枢转部分35,然后可枢转部分35枢转至接近水平状并且以肯定锁定的方式接合到由第一腹板段25a、25b形成的轮廓头22的卷边部36a、36b中。当轮廓头22和悬挂装置34或悬挂装置34的可枢转部分35以相互适应的方式相应地设定尺寸时,从而使轮廓头22以简单的方式通过肯定锁定的连接方式在横向方向上被保持。可替代地,轮廓头22的高度会显著地较大,并且导轨2可以整体上以较不紧凑和刚性的方式形成。为了将悬挂装置34连接并固定在轮廓头22上,最开始,使上述可枢转部分35在悬挂装置上枢转成一侧几乎呈现为直立状,以使其能够利用另一侧插入在间隙24中。然后,利用可枢转部分35以倾斜的方式使悬挂装置34滑入到由腹板段26a、27a或26b、27b形成的轮廓头22的下拐角部中的一个中。然后,可以插入可枢转部分35的另一端,经过腹板段25a或25b进入间隙24中,最后使可枢转部分枢转至水平状并且插入到卷边部36a、36b中。为了使可枢转部分35通过其端部35a、35b以肯定锁定的方式接合到卷边部36a、36b中或靠在卷边部36a、36b上,所以可枢转部分35以横截面图中所示的弧形方式形成(图4和图5)。因此,悬挂装置34已经在无需螺纹连接件等的情况下通过可枢转部分35支撑导轨2。因此,全部的负载都能够被悬挂装置的枢转螺栓37吸收,其中枢转螺栓37的尺寸设定为能够比现有技术中夹紧连接的普通双头螺栓更充分地吸收负载。除了可枢转部分35之外,安装件38还包括同样为弧形的框架状的反向支承件39。为了将可枢转部分35在导轨2的纵向方向上固定在理想的位置,可枢转部分35通过螺钉40被向上推压并且因此被支撑在腹板段25a、25b或卷边部36a、36b的下侧上。螺钉40在反向支承件39上被支撑在腹板段25a、25b的上侧。因此,安装件38被固定地夹紧在腹板段25a、25b上。如果螺钉40变得有缺陷,则导轨2仍能够通过可枢转部分35保持。可枢转部分35能够分成安装区域41和连接于安装区域41的悬挂区域42。悬挂区域42基本由两个通过中间空间间隔开的用于容纳螺栓37的孔构成,具有张力元件44的球面滑动轴承43容纳在该中间空间中。该中间空间还包括向内突的突部,以使球面滑动轴承对中。延伸穿过这两个孔和球面滑动轴承43的螺栓37在其端部包括螺栓头,通过反向支承件39中的切口可防止螺栓头旋转,并且螺栓头被保持在孔中。在孔的区域中,可枢转部分35以轴承座45的方式形成为朝向顶部变厚。该轴承座45从间隙24向上突出并且形成用于螺栓37的实际容座。张力元件44以连杆或条状的方式形成为扁平的支架,并且相对于导轨2的纵向方向几乎垂直地定位。该张力元件44包括上部孔46和下部孔47。张力元件44通过钩、索环等悬挂在行进机构或梁上。上部孔46包括刃形支承,S卩,孔46以球面方式形成并且螺栓在由球面形成的刀刃上以有角度地可移动的和点状的方式被引导。可替代地,球面滑动轴承能够设置在上部孔中。下部孔47用于导轨2在张力元件44上的悬挂。为此,将球面滑动轴承43插入下部孔47中并且引导螺栓37穿过球面滑动轴承的孔。螺栓37的在导轨2的相应纵向方向上突出越过张力元件44或球面滑动轴承43的端部接合到轴承座45中,并且被保持为旋转固定在轴承座45中的孔中。张力元件44在上部孔46的两侧包括突缘48,使得行进机构、梁等上的张力元件44不会因为受困于细长结构而在钩、索环等中摆动。此外,大致沿着纵向中心平面L延伸的第四腹板段28a、28b设置在轮廓头22上,并且连接于第三腹板段27a、27b,且通过轮廓体23的上轮廓壁29a、29b将轮廓头22连接于轮廓体23。轮廓头22的第四腹板段28a、28b彼此抵靠并且在该位置焊接在一起。因此轮廓20a,20b连接以形成导轨2。轮廓体23形成用于行进机构的中空空间H,其中轮廓体23具有以大致水平方式延伸的上轮廓壁29a、29b和相对于纵向中心平面L以微微倾斜的方式向下延伸的轮廓侧壁30a、30b以及两个下部轮廓壁32a、32b,两个下部轮廓壁32a、32b位于下部狭槽31的两侧并且相对于下部狭槽31微微向下倾斜,其中下部轮廓壁32a、32b形成用于相应的轮的行进表面。此外,可在上轮廓壁29a、29b的区域中设置接触线。狭槽31上的下部轮廓壁32a、32b基本向下延续,然后向外倾斜并且最后向下倾斜。下部轮廓壁32a、32b因此产生的端部33a、33b允许焊缝12通过,如上所述。下部轮廓壁32a、32b的端部33a、33b的角度相对于水平方向为大约110度。图6示出了在对应于图2的导轨上的悬挂装置的替代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这意味着无需再次描述导轨2。下面将仅仅描述替代性悬挂装置49的特定特征。在所示的替代结构中,悬挂装置49通过球窝接头50连接在导轨2或框架3上。为了容纳球头50,可枢转部分51形成具有让张力元件52通过的中央开口的球窝。可枢转部分51能够绕球头50而不是绕前述实施例中的螺栓37枢转。张力元件52以杆状的形式形成并且包括三个部分,即设置在中部的螺杆53以及设置在顶部和底部的具有一体连接的球头50的螺纹套筒54。为了提高可枢转能力,螺纹套筒54包括圆柱形区域56,圆柱形区域56具有介于实际套筒部分55与球头50之间的较小直径。可枢转部分51以与前述实施例相似的方式枢转或插入到轮廓头22中。然后,在间隙24处的导轨2的纵向方向上,悬挂装置49固定于反向支承件57,反向支承件57相应地呈框架状并且同样为弧形。然后,螺杆53能够在螺纹套筒54中旋转,并且通过紧固销58防止螺杆53旋转并保护螺杆53免于损失。为此,螺杆53在任何情况下都在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中包括通孔59,并且螺纹套筒54包括相应的细长孔60。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挂装置(34)的和导轨(2)的布置系统,特别地用于将悬挂轨道、悬挂输送装置或起重装置的行进导轨和/或运送导轨悬挂在行进机构或框架上,所述布置系统具有张力元件(44,52),所述张力元件(44,52)通过安装件(38)在轮廓头(22)的区域中在一端支撑所述导轨(2),所述轮廓头(22)在横截面上呈大致C形并且在顶部形成沿所述导轨(2)的纵向中心平面(L)延伸的间隙(2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8)包括可枢转部分(35,51),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能够相对于所述张力元件(44,52)枢转,所述轮廓头(22)和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的尺寸设定成使得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在枢转位置能够穿过所述间隙(24)从外侧插入到所述轮廓头(22)中,并且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能够枢转到安装位置中,在所述安装位置中,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从内侧抵靠在所述轮廓头(22)上,从而桥接起所述间隙(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位置中,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大致水平地定位,而在所述枢转位置中,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大致垂直地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形成为横截面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枢转部分(35)设置成能够绕在所述导轨(2)的纵向方向上安装在所述张力元件(44)中的螺栓(37)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7)通过球状接头、特别是通过球面滑动轴承(43)连接于所述张力元件(4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装置(34,49)包括框架状的反向支承件(39,57),所述反向支承件(39,57)形成为横截面呈弧形并且从外侧布置到所述轮廓头(22)上,且与处于所述安装位置的所述可枢转部分(35)螺钉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头(22)在两侧通过第一腹板段(25a、25b)限定出所述间隙(24),其中所述第一腹板段(25a、25b)从所述纵向中心平面(L)以倾斜的方式向外并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可枢转部分(35,51)接合到由所述第一腹板段(25a、25b)形成的所述轮廓头(22)的卷边部(36a、36b)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段(25a、25b)相对于所述纵向中心平面(L)以大约15至35度之间的角度(21)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头(22)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二腹板段(26a、26b),所述第二腹板段(26a、26b)如横截面中所示向下且向外延伸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腹板段(25a、25b),并且所述轮廓头(22)最后包括第三腹板段(27a、27b),所述第三腹板段(27a、27b)在垂直的所述纵向中心平面(L)的方向上向内往回突出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二腹板段(26a、26b)。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装置的(34)和导轨(2)的布置系统,特别地用于将悬挂轨道、悬挂输送装置或起重装置的行进导轨和/或运送导轨悬挂在底盘或框架上,布置系统具有张力元件(44,52),张力元件(44,52)通过安装件(38)在轮廓头(22)的区域中在一端支撑导轨(2),轮廓头(22)在横截面上呈大致C形并且在顶部形成沿导轨(2)的纵向中心平面(L)延伸的间隙(24)。为了制造这种布置系统,将简易的组装与高级别的安全性和高负载承受能力相结合,同时允许自由而可回转地定位在导轨上而不需要拆卸导轨,安装件(38)包括可枢转部分(35,51),可枢转部分(35,51)能够相对于张力元件(44,52)枢转,轮廓头(22)和可枢转部分(35,51)设计成使得可枢转部分(35,51)在加载位置中能够穿过间隙(24)从外侧被引入到轮廓头(22)中,并且可枢转部分(35,51)能够枢转到安装位置中,在安装位置中,可枢转部分(35,51)从内侧接触轮廓头(22),从而桥接起间隙(24)。
文档编号B66C7/02GK103097275SQ201180043726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
发明者盖尔德·施彼斯, 史蒂芬·费茨勒, 斯文·慕勒 申请人: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