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连接装置以及桅杆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936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连接装置以及桅杆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连接装置以及设置该柔性
连接装置的桅杆总成。
背景技术
履带起重机是一种采用履带行走底盘的桁架式臂架结构起重机。桅杆总成是由履带起重机的桅杆、主变幅卷扬、主变幅滑轮组、主变幅钢丝绳等组成的一个运输单元。如图I 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桅杆总成的安装是履带起重机组装的一个重要步骤。桅杆总成中的桅杆4、主变幅卷扬5两端的侧板50以及主变幅滑轮组6的框架60三者之间是通过刚性销8以铰接的方式刚性连接在一起的。现有的桅杆总成的安装步骤包括3个步骤SI、安装桅杆4 ;S2、安装主变幅卷扬5 ;S3、安装主变幅滑轮组6。上述安装过程中需要采用现场调整配焊的方式将桅杆4、主变幅卷扬5以及主变幅滑轮组6安装在转台9上。安装过程中,先安装桅杆4铰点1,该结构中,桅杆4只能绕铰点71转动,铰点72、铰点73任何误差都难以调整,无法安装就位。为此,现有技术中只能将主变幅卷扬5和主变幅滑轮组6从桅杆总成中拆下,用另一台辅助起重机单独将主变幅卷扬5和主变幅滑轮组6吊装到转台9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如图I 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将桅杆总成安装在转台9上时需要将主变幅卷扬5和主变幅滑轮组6从桅杆总成上拆下,再用另一台辅助吊车吊起主变幅卷扬5和主变幅滑轮组6以实现安装,不仅要增加辅助吊车等辅助设备,而且安装操作费时费力,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柔性连接装置、设置该柔性连接装置的桅杆总成以及该桅杆总成与转台的连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安装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以及柔性连接件,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其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至少其中之一为板件;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链条或绳带。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链条,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卸扣组件、第二卸扣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卸扣组件与所述第二卸扣组件之间的链条本体,所述链条本体为至少两个链环串联而成;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均为板件;[0015]所述第一座体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第一卸扣组件的其中一部分挂接在所述连接通孔上,且所述第一卸扣组件的其中另一部分与所述链条本体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座体上设置有挂接通孔,所述第二卸扣组件其中一部分挂接在所述挂接通孔上,且所述第二卸扣组件的其中另一部分与所述链条本体的其中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卸扣组件包括第一卸扣以及与第一卸扣相挂接的第一连接扣,所述第二卸扣组件包括第二卸扣以及与第二卸扣相挂接的第二连接扣。优选地,所述第一卸扣以及所述第二卸扣各自均包括销轴杆件以及弯曲状的弯曲件;所述销轴杆件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销轴杆件的其中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弯曲件的其中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弯曲件的其中另一端设置有螺孔;所述销轴杆件设置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通孔以及所述第一座体上的连接通孔,且所述销轴杆件上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孔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扣分别与所述第一卸扣以及所述链条本体上的其中一个链环相挂接;所述第二连接扣分别与所述第二卸扣以及所述链条本体上的其中另一个链环相挂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座体上还设置有限位通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桅杆总成,包括桅杆、主变幅卷扬、主变幅滑轮组以及至少四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柔性连接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连接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桅杆固定连接;至少其中两个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主变幅卷扬两端的侧板固定连接;至少其中两个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主变幅滑轮组的框架的两侧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座体焊接于所述桅杆上。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长度为600_ 1400_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桅杆总成与转台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主变幅卷扬两端的侧板上的侧板安装孔与转台上的第一安装孔对正,将第一销轴贯穿设置在所述侧板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上;使所述主变幅滑轮组的框架上的框架安装孔与转台上的第二安装孔对正,将第二销轴贯穿设置在所述框架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上;解开与所述主变幅滑轮组的框架以及所述桅杆相连接的所述柔性连接装置,逆时针旋转所述桅杆的其中一端使所述桅杆的其中另一端上的桅杆安装孔与所述转台上的第三安装孔对正,使用第三销轴贯穿设置在所述桅杆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孔上;解开与所述主变幅卷扬两端的侧板以及所述桅杆相连接的所述柔性连接装置,将所述桅杆放置在所述转台上的预定位置。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0037]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柔性连接装置中的第一座体与桅杆固定连接,至少其中两个柔性连接装置的第二座体与主变幅卷扬两端的侧板固定连接,至少其中两个柔性连接装置的第二座体与主变幅滑轮组的框架的两侧部固定连接,由此通过设置柔性连接装置实现了转台与主变幅卷扬之间以及转台与主变幅滑轮组之间的柔性连接,由于柔性连接的两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由度,主变幅卷扬以及主变幅滑轮组各自的自由度不受其他部件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主变幅卷扬、主变幅滑轮组以及转台的位置,这样,可以利用分步找正的安装方法,在利用吊车吊起桅杆的同时,利用桅杆以及柔性连接装置将主变幅卷扬、主变幅滑轮组带动至比较接近转台的位置,接着将主变幅卷扬、主变幅滑轮组安装到位后,再解除柔性连接,最终将桅杆放置在转台上的预定位置以完成桅杆总成与转台之间的连接操作,整个安装过程中使用一台起重机既可以实现桅杆总成与转台的安装,无需增加辅助吊车便可以将桅杆总成的准确、快捷的安装在转台上,而且解除柔性连接的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拆卸刚性连接的操作而言拆卸难度更低,解除柔性连接的操作更为省时省力,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安装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技术中桅杆总成的一张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桅杆总成的又一张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主变幅卷扬两端的侧板与桅杆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主变幅滑轮组的框架与桅杆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在转台上安装桅杆总成的过程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桅杆总成的一张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桅杆与主变幅卷扬的侧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桅杆与主变幅卷扬的侧板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6所示第一座体与柔性连接件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桅杆总成与转台的连接方法中步骤SI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桅杆总成与转台的连接方法中步骤S2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桅杆总成与转台的连接方法中步骤S3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座体;101、第一安装孔;102、第二安装孔;103、第三安装孔;12、限位通孔;2、第二座体;3、柔性连接件;31、第一卸扣组件;311、第一卸扣;312、第一连接扣;32、第二卸扣组件;321、第二卸扣;322、第二连接扣;301、销轴杆件;302、夹持部;303、弯曲件;33、链条本体;330、链环;4、桅杆;5、主变幅卷扬;50、侧板;6、主变幅滑轮组;60、框架;71、铰点;72、铰点;73、铰点;8、刚性销;9、转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图6 图12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将桅杆总成准确、快捷的安装在转台上的柔性连接装置、设置该柔性连接装置的桅杆总成以及该桅杆总成与转台的连接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图6 图12以举例的方式更为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6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座体I、第二座体2以及柔性连接件3,其中柔性连接件3的其中一端与第一座体I可拆卸连接,柔性连接件3的其中另一端与第二座体2可拆卸连接。第一座体I以及第二座体2至少其中之一为板件,优选为第一座体I以及第二座体2均为板件。柔性连接件3为链条或绳带,优选为链条。柔性连接件3可以将第一座体I与第二座体2柔性连接在一起。当然,使用其他具有柔性的材料制成柔性连接件3以取代链条或绳带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3优选为链条,柔性连接件3包括第一卸扣组件31、第二卸扣组件32以及连接于第一卸扣组件31与第二卸扣组件32之间的链条本体33,链条本体33为至少两个链环330串联而成。第一卸扣组件31可以为不同的卸扣挂接而成,也可以为多个单一的卸扣挂接而成。第一座体I以及第二座体2均为板件。板件的第一座体I与第二座体2便于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桅杆4、主变幅卷扬5两端的侧板50或主变幅滑轮组6的框架60上。第一座体I上设置有连接通孔,第一卸扣组件31的其中一部分挂接在连接通孔上,且第一卸扣组件31的其中另一部分与链条本体33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座体2上设置有挂接通孔,第二卸扣组件32其中一部分挂接在挂接通孔上,且第二卸扣组件32或第一卸扣组件31的其中另一部分与链条本体33的其中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上述构造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装卸。本实施例中第一卸扣组件31包括第一卸扣311以及与第一卸扣311相挂接的第一连接扣312 (图中所示的连接扣有时也被称为卸扣),第二卸扣组件32包括第二卸扣321以及与第二卸扣321相挂接的第二连接扣322。卸扣(本文中包括第一卸扣311以及第二卸扣321)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连接扣(本文中包括第一连接扣312以及第二连接扣322)具有较大的内径,可以与较粗的环状件相挂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卸扣311以及第二卸扣321各自均包括销轴杆件301以及弯曲状的弯曲件303。销轴杆件301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夹持部302,销轴杆件301的其中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弯曲件303的其中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定位通孔,弯曲件303的其中另一端设置有螺孔。销轴杆件301设置外螺纹的一端穿过定位通孔以及第一座体I上的连接通孔且外螺纹与螺孔相配合。这种构造的第一卸扣311以及第二卸扣321不仅便于拆卸、便于挂接操作,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本例中夹持部302上还设置有夹持通孔。将扳手插入夹持通孔可以带动夹持部302以及整个销轴杆件301转动至脱开螺孔的位置。销轴杆件301脱开螺孔以及定位通孔后可以将第一卸扣311或第二卸扣321从第一座体I上的连接通孔上解开。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扣312分别与第一卸扣311以及链条本体33上的其中一个链环330相挂接。第二连接扣322分别与第二卸扣321以及链条本体33上的其中另一个链环330相挂接。连接扣(本文中包括第一连接扣312以及第二连接扣322)具有较大的内径,便于与链条的链环330相连接。本例中使用的第一连接扣312以及第二连接扣322均近似为
“中,,字形。当然,使用其他结构的连接件以取代第一连接扣312以及第二连接扣322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体I上还设置有限位通孔12。当解开柔性连接件3后,可以将第二卸扣321挂接在限位通孔12上,避免柔性连接件3随意摆动。如图6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桅杆总成,包括桅杆4、主变幅卷扬
5、主变幅滑轮组6以及至少四个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柔性连接装置,其中柔性连接装置中的第一座体I与桅杆4固定连接。至少其中两个柔性连接装置的第二座体2分别与主变幅卷扬5两端的侧板50固定连接。至少其中两个柔性连接装置的第二座体2与主变幅滑轮组6的框架60的两侧部固定连接。位置不同的两组(本例中每组为4个)柔性连接装置将主变幅卷扬5两端的侧板50与桅杆4柔性连接在一起,也将主变幅滑轮组6的框架60的两侧部与桅杆4柔性连接在一起。第一座体I焊接于桅杆4上。焊接连接不仅比较简单,而且连接强度较高。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3的长度可以为600mm 1400mm之间,具体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其长度,例如可以为1000mm。如图6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桅杆总成与转台9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I、使主变幅卷扬5两端的侧板50上的侧板安装孔与转台9上的第一安装孔101对正,将第一销轴杆件301贯穿设置在侧板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101上。S2、使主变幅滑轮组6的框架60上的框架安装孔与转台9上的第二安装孔102对正,将第二销轴杆件301贯穿设置在框架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102上。S3、解开与主变幅滑轮组6的框架60以及桅杆4相连接的柔性连接装置,逆时针旋转桅杆4的其中一端使桅杆4的其中另一端上的桅杆安装孔与转台9上的第三安装孔103对正,使用第三销轴杆件301贯穿设置在桅杆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103上。S4、解开与主变幅卷扬5两端的侧板50以及桅杆4相连接的柔性连接装置,将桅杆4放置在转台9上的预定位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柔性连接装置实现了转台9与主变幅卷扬5之间以及转台9与主变幅滑轮组6之间的柔性连接,由于柔性连接的两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由度,主变幅卷扬5以及主变幅滑轮组6各自的自由度不受其他部件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主变幅卷扬5、主变幅滑轮组6以及转台9的位置,这样,可以利用分步找正的安装方法,在利用吊车吊起桅杆4的同时,利用桅杆4以及柔性连接装置将主变幅卷扬5、主变幅滑轮组6带动至比较接近转台9的位置,接着将主变幅卷扬5、主变幅滑轮组6安装到位后,再解除柔性连接,最终将桅杆4放置在转台9上的预定位置以完成桅杆总成与转台9之间的连接操作,整个安装过程中使用一台起重机既可以实现桅杆总成与转台9的安装,无需增加辅助吊车便可以将桅杆总成的准确、快捷的安装在转台9上,而且解除柔性连接的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拆卸刚性连接的方式而言拆卸难度更低,解除柔性连接的操作更为省时省力。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或涉及的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均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几何位置关系或几何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以及柔性连接件,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其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至少其中之一为板件;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链条或绳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链条,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第一卸扣组件、第二卸扣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卸扣组件与所述第二卸扣组件之间的链条本体,所述链条本体为至少两个链环串联而成;所述第一座体以及所述第二座体均为板件;所述第一座体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第一卸扣组件的其中一部分挂接在所述连接通孔上,且所述第一卸扣组件的其中另一部分与所述链条本体的其中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座体上设置有挂接通孔,所述第二卸扣组件其中一部分挂接在所述挂接通孔上,且所述第二卸扣组件的其中另一部分与所述链条本体的其中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扣组件包括第一卸扣以及与第一卸扣相挂接的第一连接扣,所述第二卸扣组件包括第二卸扣以及与第二卸扣相挂接的第二连接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卸扣以及所述第二卸扣各自均包括销轴杆件以及弯曲状的弯曲件;所述销轴杆件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销轴杆件的其中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弯曲件的其中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弯曲件的其中另一端设置有螺孔;所述销轴杆件设置外螺纹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通孔以及所述第一座体上的连接通孔,且所述销轴杆件上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孔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扣分别与所述第一卸扣以及所述链条本体上的其中一个链环相挂接;所述第二连接扣分别与所述第二卸扣以及所述链条本体上的其中另一个链环相挂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上还设置有限位通孔。
7.一种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桅杆、主变幅卷扬、主变幅滑轮组以及至少四个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连接装置中的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桅杆固定连接;至少其中两个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主变幅卷扬两端的侧板固定连接;至少其中两个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主变幅滑轮组的框架的两侧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焊接于所述桅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桅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长度为600mm 1400mm 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装置以及桅杆总成,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安装耗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该柔性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以及柔性连接件,其中柔性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第一座体可拆卸连接,柔性连接件的其中另一端与第二座体可拆卸连接;第一座体以及第二座体至少其中之一为板件;柔性连接件为链条或绳带。该桅杆总成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用于减少桅杆总成与转台安装操作的时间。
文档编号B66C23/62GK202729643SQ20122037656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姜锡祥, 刘玉泉, 孟进军, 余钦伟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