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变流器及轻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644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变流器及轻轨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牵引变流器及轻轨车辆。
背景技术
牵引变流器是轻轨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为轻轨车辆的电机提供变频变压电源。牵引变流器尺寸较大,一般安装在轻轨车辆的下方。牵引变流器包括安装箱,设置在安装箱箱体内的功率及控制模块、支撑电容、控制模块以及电压传感器。功率及控制模块包括功率模块和控制模块。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轻轨车辆下部空间有限,牵引变流器的尺寸也受到限制,故牵引变流器能提供的功率有限,难以满足现有大功率轻轨车辆的运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变流器及轻轨车辆,用于优化现有牵引变流器的结构,以满足现有大功率轻轨车辆的运载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变流器,用于安装在轻轨车辆顶部,其中,包括:安装箱,具有箱体盖和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入风口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 ;离心风机,固定在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离心风机具有排风口 ;功率及控制模块,数量为两组,分别固定在所述离心风机的两侧;其中,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功率及控制模块后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如上所述的牵引变流器,优选的是,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在各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远离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如上所述的牵引变流器,优选的是,还包括:导风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的下方,各所述导风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倾斜面,其中,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接触的表面高于所述离心风机的排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各所述倾斜面低于所述表面。如上所述的牵引变流器,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盖和所述箱体枢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轻轨车辆,其中:所述轻轨车辆的车顶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任一提供的牵引变流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牵引变流器安装在轻轨车辆顶部,箱体的尺寸可以增加,故可以在箱体内设置两组甚至更多组性能参数相似的功率及控制模块。牵引变流器所能提供的功率大小,与牵引变流器所包括的功率及控制模块数量呈正比,功率及控制模块增加,牵引变流器所能提供的功率也增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变流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0019]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变流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变流器,用于安装在轻轨车辆顶部,其中,包括安装箱1、离心风机3和功率及控制模块4。安装箱I具有箱体盖11和箱体12,所述箱体12上开设有入风口 13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 14 ;离心风机3固定在所述箱体12底部,所述离心风机3具有排风口 ;功率及控制模块4数量为两组,分别固定在所述离心风机3的两侧;其中,所述离心风机3吹出的风经过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4后经由所述出风口 14中排出。功率及控制模块包括功率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设置在功率模块的上层。此处,牵引逆变器的入风口最好与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位置匹配,牵引逆变器的入风口具体位于牵引逆变器底部,牵引变流器安装后,距离车辆顶板最小间距为50mm。功率模块和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中牵引变流器上使用的部件相同,不同的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牵引变流器安装在轻轨车辆顶部,箱体的尺寸可以增加,故可以在箱体内设置两组甚至更多组性能参数相似的功率及控制模块,功率及控制模块的数量可为两组。牵引变流器所能提供的功率大小,与牵引变流器所包括的功率及控制模块数量是呈正比的,功率及控制模块增加,牵引变流器所能提供的功率也增加。另外,牵引变流器的箱体内设置的离心风机,能够有效散去多种功率及控制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保证牵引变流器正常工作。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牵引变流器,能够输出现有两组牵引变流器输出的功率,且整个牵引变流器平面对称布局,对称设置的各个部件结构基本相似,确保了电气性能的相似性,有效地降低了因对称设置的各个部件结构差异而出现故障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牵引变流器的可靠性。进一步地,为提高散热效果,所述出风口 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在各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4远离所述离心风机3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出风口上需设置过滤网,以防止外部的沙石杂质进入到安装箱中。当然,出风口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实现形式,比如采用孔阵列的方式等。参见图2,优选地,牵引变流器还包括导风板5,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4的下方,各所述导风板5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倾斜面52,其中,所述导风板5与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4接触的表面51高于所述离心风机3的排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14,各倾斜面52低于所述表面51。此处,导风板5具体设置在功率及控制模块4下部的散热器下部,散热器采用卧式热管设计,散热效果好。设置导风板后,整个牵引变流器内部形成了 T型风道,离心风机吹出的风能够更有效的到达功率及控制模块,以改善散热效果。参见图3,为便于检修,所述箱体盖11和所述箱体12枢接。[0033]为了避免箱体盖在使用过程中本随意打开,此次,在远离箱体盖和箱体枢接的一侧,箱体盖和箱体之间还设置有扣锁。箱体盖和箱体的材料都可选用铝合金型材及板材,与选用钢材相比,重量可减轻50%以上。此处,箱体的设计方法已形成标准,箱体骨架结构、密封结构、吊装结构、门板结构、防踩踏结构等均受标准约束,确保了箱体强度的可靠性,以使得牵引变流器能够承受一定的振动冲击。另外,箱体外采取接地螺柱、安全标识等保护与警示措施,确保变流器与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承上述可知,箱体盖和箱体枢接,箱体盖便于打开以更换或检修箱体内的各个部件。下面介绍牵引变流器中各个线束的布置方式。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高压线束与控制电路低压线束采用空间隔离的布线的方式,传感器等检测线束采用屏蔽线,以保证变流器的电磁兼容性。牵引逆变器中的重载连接器向箱体右侧倾斜30° 45°,重载连接器上壳采用侧出线方式;牵引逆变器电机输出线缆与制动电阻输出线缆分开,由图1所示方向从左至右分别布置第一牵引电机连接线缆、第二牵引电机连接线缆、第一制动电阻连接线缆和第二制动电阻连接线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牵引变流器,方便装配、检修、更换。箱体内的所有部件基本上在同一平面内,安装维护时在顶面向下垂直操作,各部件安装拆卸均不互相干扰,使其可操作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轻轨车辆,其中,该轻轨车辆的车顶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牵引变流器。牵引变流器可以通过安装底板安装在车顶上,以使得牵引变流器的入风口距离车顶的距离满足要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轻轨车辆,轻轨车辆上安装牵引变流器功率大,能够满足大功率轻轨车辆的运载要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牵引变流器,用于安装在轻轨车辆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箱,具有箱体盖和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入风口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 ; 离心风机,固定在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离心风机具有排风口 ; 功率及控制模块,数量为两组,分别固定在所述离心风机的两侧; 其中,所述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经过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后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变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在各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远离所述离心风机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变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风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的下方,各所述导风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倾斜面,其中,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接触的表面高于所述离心风机的排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各所述倾斜面低于所述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变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盖和所述箱体枢接。
5.一种轻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轨车辆的车顶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牵引变流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变流器及轻轨车辆,其中,牵引变流器用于安装在轻轨车辆顶部,其包括安装箱,具有箱体盖和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入风口以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离心风机,固定在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离心风机具有排风口;功率及控制模块,数量为两组,分别固定在所述离心风机的两侧;其中,所述离心风机吹出的风经过所述功率及控制模块后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牵引变流器,具有两个功率及控制模块,能够输出的功率比现有的牵引逆变器大。
文档编号H05K7/20GK202923639SQ2012205971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孔东晓, 牟岩, 梁佳昱, 张可飞 申请人: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