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600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该轿底轮绕轮轴的轴心线转动设置在轮轴的一端,轮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轮座的内外两侧并设置在轮座上,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轮座的外侧并能够相对轮座上、下、左、右的调节板,用于驱动调节板调节的调节单元,设置在轮轴上的卡槽,位于轮轴的上方并能够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板,其中调节板卡设在穿出轮座外侧轮轴的端部,卡槽位于穿出调节板的轮轴的端部上,卡板能够沿着轮轴的长度方向活动设置在调节板上。本发明解决了无机房电梯中轿底轮无法微调的缺陷,给轿底轮的安装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为两个轿底轮的平行度调节提供保障,同时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无机房电梯的轿底轮安装过程中,轿底轮只是通过轮轴简单地穿过轮座,穿出轮座的部分采用卡板卡死,然后将轮座焊接轿厢底座上。
[0003]然而,在安装过程中,一旦轮座焊接的位置出现偏差,则两个轿底轮之间的平行度将无法保证,而此时的轿底轮也无法调节,给安装带来极大的不便,与此同时,由于两个轿底轮之间不平行,直接影响了钢丝绳的平稳运行,导致电梯运行中的噪音较大,轿厢也容易出现晃动,而且还缩短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该轿底轮绕轮轴的轴心线转动设置在轮轴的一端,轮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轮座的内外两侧并设置在轮座上,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轮座的外侧并能够相对轮座上、下、左、右的调节板,用于驱动调节板调节的调节单元,设置在轮轴上的卡槽,位于轮轴的上方并能够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板,其中调节板卡设在穿出轮座外侧轮轴的端部,卡槽位于穿出调节板的轮轴的端部上,卡板能够沿着轮轴的长度方向活动设置在调节板上。
[0006]优选地,卡槽沿着与轮轴的延伸方向呈30°?90°夹角方向设置。
[0007]优选地,卡槽沿着垂直于轮轴的延伸方向设置,且卡槽包括沿着垂直于轮轴的延伸方向向轮轴内延伸的两侧壁面、以及用于将两侧壁面的底边相连接的底面,其中底面为平面,且底面的延伸方向与轮轴的延伸方向垂直。
[0008]进一步的,卡槽有多个,多个卡槽沿着轮轴的长度方向或轮轴的周向均匀的分布。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调节板上还设有位于轮轴上方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沿着轮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长形孔,卡板通过外螺栓连接件沿着长形孔设置方向调节的设置在定位板上。
[0010]优选地,定位板垂直于调节板,卡板包括通过外螺栓连接件与定位板相连接的连接部、自连接部的内侧向下延伸并与卡槽相卡合的卡合部。
[0011]更优地,在轮座的外侧上还设十字形上、下、左、右贯通孔,调节板通过能够活动设置在十字形上、下、左、右贯通孔内的外螺纹连接件上、下、左、右调节的设置在轮座的外侧。
[001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轮座的内、外侧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轮轴间隙配合,且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第一连接孔的孔径。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调节单元包括位于调节板下方的第一撑板、位于调节板左侧或右侧的第二撑板、自第一撑板穿出能够抵触在调节板底部的第一顶紧螺栓、自第二撑板穿出能够抵触在调节板侧部的第二顶紧螺栓,其中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分别与第一顶紧螺栓和第二顶紧螺栓相螺纹连接。
[0014]优选地,在调节板上还分别设有与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平行设置的第一抵触板和第二抵触板,第一顶紧螺栓和第二顶紧螺栓的端部分别抵触在第一抵触板和第二抵触板上。
[0015]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一方面由调节板带动轮轴的端部相对轮座上、下、左、右调节,从而实现轿底轮的上、下、左、右调节并定位;另一方面,由能够沿着轮轴的长度方向可调节并能够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板,使得轮轴能够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前后调节并定位,解决了无机房电梯中轿底轮无法微调的缺陷,给轿底轮的安装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为两个轿底轮的平行度调节提供保障,同时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轿底轮;2、轮轴;20、卡槽;21、延伸部;3、轮座;30、第一连接孔;31、第二连接孔;4、调节板;5、调节单元;50、第一撑板;51、第二撑板;52、第一顶紧螺栓;53、第二顶紧螺栓;54、第一抵触板;55、第二抵触板;56、定位板;6、卡板;60、连接部;61、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该轿底轮I绕轮轴2的轴心线转动设置在轮轴2的一端,轮轴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轮座3的内外两侧并设置在轮座3上,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轮座3的外侧并能够相对轮座3上、下、左、右的调节板4,用于驱动调节板4调节的调节单元5,设置在轮轴2上的卡槽20,位于轮轴2的上方并能够与卡槽20相配合的卡板6,其中调节板4卡设在穿出轮座3外侧轮轴2的端部,卡槽20位于穿出调节板4的轮轴2的端部上,卡板6能够沿着轮轴2的长度方向活动设置在调节板4上。
[0019]具体的,轿底轮I位于轮座3的内侧,且轿底轮I垂直与水平面设置,轮轴2由内向外延伸,在轮座3的内外侧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30和第二连接孔31,第一连接孔30和第二连接孔31与轮轴2间隙配合,且第二连接孔31的孔径大于第一连接孔30的孔径,本例中,第一连接孔30与轮轴2的上公差为0.5mm,第二连接孔31的孔径比轮轴2的外径大1mm0
[0020]具体的,在轮轴2的外端部(结合附图)设有卡槽20,该卡槽20沿着与轮轴2的延伸方向呈30°?90°夹角方向设置,本例中,且卡槽20包括沿着垂直于轮轴2的延伸方向向轮轴2内延伸的两侧壁面、以及用于将两侧壁面的底边相连接的底面,其中底面为平面,且底面的延伸方向与轮轴2的延伸方向垂直。
[0021]进一步的,上述的卡槽20至少有一个,本例中只有一个,然而,当卡槽20有多个时,本例中沿着轮轴2长度方向追个分布,或者绕着轮轴2的周向互成一定的角度分布。
[0022]具体的,调节板4为四方板,且四角分别通过外螺纹连接件连接在轮座3的外侧面上,进一步的,在轮座3的外侧面上还设十字形上、下、左、右贯通孔(与外连接件对应有四个),调节板4通过能够活动设置在十字形上、下、左、右贯通孔(图中未显示,不难想到)内的外螺纹连接件上、下、左、右调节的设置在轮座3的外侧。
[0023]进一步的,调节板4卡设在轮轴2的外端部,且调节板4上的连接孔与轮轴2的上公差为0.5mm,同时,设置在轮抽2上的卡槽20,位于调节板4的外侧(右侧)。
[0024]具体的,调节单元5包括位于调节板4下方的第一撑板50、位于调节板4左侧或右侧的第二撑板51、自第一撑板50穿出能够抵触在调节板4底部的第一顶紧螺栓52、自第二撑板51穿出能够抵触在调节板4侧部的第二顶紧螺栓53,其中第一撑板50和第二撑板51分别与第一顶紧螺栓52和第二顶紧螺栓53相螺纹连接。
[0025]进一步的,在调节板4上还分别设有与第一撑板50和第二撑板51平行设置的第一抵触板54和第二抵触板55,第一顶紧螺栓52和第二顶紧螺栓53的端部分别抵触在第一抵触板54和第二抵触板55上。从而,由第一顶紧螺栓52和第二顶紧螺栓53的调节,可实现调节板4的上、下、左、右调节并定位,进而实现轿底轮I的上、下、左、右调节和定位。
[0026]此外,本例中,在调节板4上还设有位于轮轴2上方的定位板56,定位板56上设有沿着轮轴2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长形孔(图中未显示,不难想到),卡板6通过外螺栓连接件沿着长形孔设置方向调节的设置在定位板56上。实现轮轴2的沿着自身长度方向能够前后调节并定位,进而实现轿底轮I的前、后调节和定位。
[0027]具体的,定位板56垂直于调节板4,卡板6包括通过外螺栓连接件与定位板56相连接的连接部60、自连接部60的内侧向下延伸并与卡槽20相卡合的卡合部61。
[0028]此外,在轮轴2两端部相对称设有卡槽20,使得轮轴2在安装中,可选择任一端部连接在轮座3上与卡板6配合。
[0029]综上所述,通过上述轿底轮的六个方向的调节,克服了无机房电梯中轿底轮无法微调的缺陷,给轿底轮的安装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为两个轿底轮的平行度调节提供保障,同时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此外,结构简单,成本低。
[0030]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轿底轮绕轮轴的轴心线转动设置在轮轴的一端,所述轮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轮座的内外两侧并设置在轮座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轮座的外侧并能够相对所述轮座上、下、左、右的调节板,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调节的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轮轴上的卡槽,位于所述轮轴的上方并能够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板,其中所述的调节板卡设在穿出所述轮座外侧所述轮轴的端部,所述的卡槽位于穿出所述调节板的所述轮轴的端部上,所述的卡板能够沿着所述轮轴的长度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沿着与所述轮轴的延伸方向呈30°?90°夹角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沿着垂直于所述的轮轴的延伸方向设置,且所述卡槽包括沿着垂直于所述的轮轴的延伸方向向轮轴内延伸的两侧壁面、以及用于将所述两侧壁面的底边相连接的底面,其中所述的底面为平面,且所述底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轮轴的延伸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有多个,多个所述卡槽沿着所述轮轴的长度方向或绕所述轮轴的周向均匀的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轮轴上方的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上设有沿着所述轮轴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长形孔,所述的卡板通过外螺栓连接件沿着所述长形孔设置方向调节的设置在定位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垂直于所述调节板,所述的卡板包括通过所述外螺栓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板相连接的连接部、自所述的连接部的内侧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卡槽相卡合的卡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座的外侧上还设十字形上、下、左、右贯通孔,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能够活动设置在十字形上、下、左、右贯通孔内的外螺纹连接件上、下、左、右调节的设置在所述轮座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轮座的内、外侧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轮轴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调节板下方的第一撑板、位于所述调节板左侧或右侧的第二撑板、自所述第一撑板穿出能够抵触在所述调节板底部的第一顶紧螺栓、自所述第二撑板穿出能够抵触在所述调节板侧部的第二顶紧螺栓,其中所述第一撑板和所述第二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顶紧螺栓和所述第二顶紧螺栓相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板上还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平行设置的第一抵触板和第二抵触板,所述的第一顶紧螺栓和所述第二顶紧螺栓的端部分别抵触在所述第一抵触板和所述第二抵触板上。
【文档编号】B66B11/02GK104150319SQ201410412528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吴阿二, 陈贵礼, 祁海波, 沈杰, 潘杰, 钱凯迪 申请人:波士顿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