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低吸附复合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9767发布日期:2018-06-05 18:2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低吸附复合片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具有低吸附效果,可更好地保留包装内容物的各种成分。该复合片材可适用于化妆品、口腔护理、个人护理、食品等各类产品的包装。



背景技术:

与挤出管相比,复合软管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的管体材料为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是通过复合的方式将多种不同材料所生产的薄膜复合在一起。所述复合片材可以选用各种高阻隔材料如铝箔、镀铝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甚至可以选择两种以上的高阻隔材料来提高复合片材乃至复合软管的阻隔性能,以更好的保护包装内容物,提高产品保质期。然而膏体内的一些小分子物质,如一些香精成分,在高阻隔材料的保护下,虽然不会通过包装材料渗透到环境中,但其中的一部分仍可能从膏体中迁移至复合片材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造成一定的有效成分损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容物的效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低吸附效果的复合片材,其可以更好地保存包装内容物的各种成分,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因此本发明的主题为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低吸附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的结构从接触包装内容物的内层依次向外为:低吸附内膜、第一粘合层、第二粘合层、阻隔层、第三粘合层、外膜,所述第一粘合层由聚乙烯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低吸附内膜由单层或多层的聚乙烯材料构成,聚乙烯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构成,其中高密度聚乙烯所占的比例为0~45%,低密度聚乙烯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占的比例为100%~55%,并且其中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范围在0.918~0.935g/cc之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C6支链聚乙烯或C8支链聚乙烯或茂金属聚乙烯且密度范围在0.912~0.940g/cc之间,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范围在0.940~0.970g/cc之间,所述低吸附内膜的厚度范围为50~200um。所述低吸附内膜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色母料生产出有色低吸附内膜,如白色低吸附内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低吸附内膜为三层或多于三层的多层膜结构,层间厚度比为1:1~3: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构成第一粘合层的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中低密度聚乙烯所占比例为40%~6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占比例为60%~40%,所述第一粘合层厚度范围为10~50u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阻隔层选自聚烯烃膜、铝箔、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PVDC膜、PET聚酯膜、镀铝膜或聚酰胺膜的阻隔材料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粘合层和所述第三粘合层根据中间阻隔层材料为聚乙烯层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层,所述第二粘合层和所述第三粘合层的厚度范围均为10~50u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外膜由聚烯烃材料构成,聚烯烃材料为聚乙烯和/或聚丙烯材料,所述外膜的厚度范围为50~200um。所述外膜也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色母料生产出有色外膜,如白色外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外膜和所述低吸附内膜均通过吹膜的方式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为一种用于制备低吸附复合片材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双模头挤出复合机一次性复合完成,其包括以下步骤:

1)外膜经第一挤出模头挤出第三粘合层复合中间阻隔层;

2)再经过第二挤出模头挤出第二粘合层和第一粘合层复合低吸附内膜,由此生产出低吸附复合片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复合速度为80~140m/min,第一挤出模头为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模头,第二挤出模头为双螺杆共挤模头,粘合层的挤出温度为220~350℃。

本发明所提供的低吸附复合片材,可有效地减少包装内容物的吸收,更大程度的保留内容物的各种小分子成分,有效地增加内容物的保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铝塑低吸附复合软管的片材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全塑低吸附复合软管的片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低吸附复合片材的实际生产和运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产品的物理性能等因素。因此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点,本发明列举了两个实施例,对片材结构设计到生产过程进行了描述。

实施例一:

铝塑低吸附复合片材(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片材总厚度约250微米,其中外膜厚度约120微米,外膜101设计为三层结构,外膜采用市场常用的聚乙烯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材料,同时外膜的中间层加入少量白色的色母料,外膜的层间厚度比为1:1~3:1;片材的中间阻隔层为12微米的铝箔阻隔层103;低吸附内膜105为单层膜结构,其中高密度聚乙烯与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低吸附内膜中的比例为10%:90%,低吸附内膜厚度大约为50微米,外膜和低吸附内膜都通过吹膜的方式进行生产。

复合工序,本实施例所用复合片材,采用双螺杆共挤方式进行复合,第一粘合层201由低密度聚乙烯及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构成,比例为40%:60%;第二粘合层202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层;第三粘合层203为聚乙烯与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的共挤层,将外膜101从主放卷单元,经过第一挤出单元,通过第三粘合层(203与阻隔层103粘合在一起,再经过第二挤出单元,同时挤出第二粘合层202和第一粘合层201与低吸附内膜105粘合在一起,由此生产出低吸附复合片材。

挤出复合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

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低吸附复合片材与市场常见的相同厚度相似结构的普通复合片材分别进行低吸附试验。该低吸附试验内容物为市场常见的普通牙膏膏体。

在50℃环境下经保存30天后,对包装内的膏体进行定量的成分分析。本发明的低吸附复合片材对各类香精的吸附与市场上普通复合片材相比,吸附率的平均减少比率示于下表2中。所得数据显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低吸附复合片材对于多种香精成分有较明显的减少吸附的作用。

表2

实施例二:

全塑低吸附复合片材(如图2所示),外膜111为三层结构的聚乙烯膜,外膜厚度约为150微米;片材的中间阻隔层113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厚度约为80微米;低吸附内膜115为三层结构的内膜,层间厚度比为1:2:1,低吸附内膜厚度约为150微米,其中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在低吸附内膜中的比例为35%:65%,片材总厚度约为425微米,外膜111和低吸附内膜115通过吹膜的方式生产。

复合工序,本实施例所用复合片材,仍采用双螺杆共挤出方式复合,第一粘合层211由低密度聚乙烯及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构成,比例为50%:50%;第二粘合层212、第三粘合层213为聚乙烯材料层。

虽然上述内容对本发明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且列举了相关的实施例,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依然是可能的。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不应局限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