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用纤维增强板材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10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内饰用纤维增强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裹布层、外侧层、内侧层和中心层,各层由内而外的排布依次为中心层、内侧层、外侧层、外裹布层,所述内侧层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所述中心层材质为竹纤维基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纤维增强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板材为7层结构,以中心层为中心,上下各排布一层内侧层、外侧层、外裹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纤维增强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层的材质是尼龙6或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纤维增强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层包括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所述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的玻璃纤维均是有序单向排列,且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的玻璃纤维排列方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纤维增强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裹布层是无纺布、针织布、人造革、皮革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纤维增强板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中心层的竹纤维喷洒适量的胶黏剂和阻燃剂,然后干燥,使其含水10%以下;

(2)、将竹纤维用机械铺装机铺装成板坯,后用压辊机以0.2-0.5 MPa的压力压制成竹纤维基材;

(3)、在其上下层铺展开两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板,两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板之间添加适当胶黏剂,竹纤维基材的厚度不小于6mm,每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板的厚度在0.5-1.5mm;

(4)、将外侧层的材料均匀铺展在内侧层的上下两面,用模具加热使材料融化或发泡,随后用模具压制,如用聚氨酯,上模温度控制在120-125℃,下模温度控制在130-135℃,如用尼龙6,上模温度180-185℃,下模温度190-195℃,模具压制成型压力7-8MPa,保压时间1.5-2min,成型取出,剪裁;

(5)、用胶黏剂或封装线围绕外侧层封装外裹布层,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纤维增强板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不短于80mm,纤维强度不小于60MPa。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