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85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在装饰建材、酒店内装、广告牌等装饰领域,通常会用到彩膜进行装饰。现有的通常依靠喷涂油墨和彩粉实现彩膜的上色,然而,通过上述方式上色后形成的彩膜容易脱色,经过阳光和氧气容易氧化,使用不持久。现有的彩膜也很容易刮花,从而,影响装饰的美观性。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所述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具有层状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基材层、镭射层、镀铝层以及第二保护层;

所述基材层形成所述彩膜的基材,所述基材层具有所述彩膜的颜色,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上,其形成所述基材层正面的保护层,所述镭射层位于所述基材层另一侧的表面上,所述镀铝层位于所述镭射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镀铝层的表面上,其形成所述镀铝层反面的保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的改进,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为透明保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的改进,所述透明保护层为透明PET保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的改进,所述基材层为彩色PET塑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的改进,所述镭射层具有彩色图案或3D图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具有不易褪色、光泽度好、经久耐用的优点,其克服了现有彩膜采用喷油墨和彩粉上色后,经阳光和氧气影响容易氧化的问题,使用寿命为2年以上。可以广泛应用在装饰建材,酒店内装,广告牌背景等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具有层状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10、基材层20、镭射层30、镀铝层40以及第二保护层50。

所述基材层20形成所述彩膜的基材,所述基材层20具有所述彩膜的颜色。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彩膜不必依靠喷涂油墨和彩粉实现彩膜的上色,从而克服了现有彩膜采用喷油墨和彩粉上色后,经阳光和氧气影响容易氧化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基材层20为彩色PET塑料。

所述第一保护层10和第二保护层50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彩膜进行保护。具体地,所述第一保护层10位于所述基材层20的一侧表面上,其形成所述基材层20正面的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50位于所述镀铝层40的表面上,其形成所述镀铝层40反面的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10和第二保护层50为透明保护层。如此,以使得所述基材层20的颜色能够显露而出。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层为透明PET保护膜。

所述镭射层30位于所述基材层20另一侧的表面上,所述镀铝层40位于所述镭射层30的表面上。其中,所述镭射层30具有彩色图案或3D图案,所述镀铝层40用于体现所述镭射层30上彩色图案或3D图案的效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彩膜图案更加美观立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装饰品的新型复合彩膜具有不易褪色、光泽度好、经久耐用的优点,其克服了现有彩膜采用喷油墨和彩粉上色后,经阳光和氧气影响容易氧化的问题,使用寿命为2年以上。可以广泛应用在装饰建材,酒店内装,广告牌背景等领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