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809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车、大巴、轿车等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地板、侧板、顶板、汽车的结构件、加强筋上均使用的是连续纤维增强的板材,但是这种板材的力学性能差,拉伸弯曲能力差,以及板材的剪切性能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量产化、生产成本低,而且力学性能好,以及提高了板材的拉伸弯曲能力和及剪切性能的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其制备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a、加热;所述加热步骤是将热塑性树脂薄膜经加热后熔融在纤维织物的表面;

步骤b、复合;所述复合步骤是将熔融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经压辊滚压复合在纤维织物的表面并浸入纤维织物中,形成织物增强层;

步骤c、冷却成型;所述冷却步骤是将经步骤b得到的纤维织物进行冷却成型,制得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a中的热塑性树脂薄膜是聚酰胺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乙烯薄膜、聚苯硫醚薄膜、聚醚醚酮薄膜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a中的纤维织物是玻璃纤维布或者是碳纤维布,且玻璃纤维布或者碳纤维布为机织布或者是多轴向织物或者是单向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a中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70~250℃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a中的纤维织物通过传送带匀速传送,且纤维织物的传送速度控制在1m~8m/min范围内,所述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加热时间控制在1~3分钟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的压辊施加1~10mpa的压力使得熔融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复合在纤维织物的表面并浸入纤维织物中;所述织物增强层的厚度控制在0.1~0.5mm的范围内,克重控制在100~500g/㎡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的纤维织物通过设在传送带上的铝板冷却,且铝板的内腔设有循环的冷却水,所述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5~10℃范围内,冷却水的水流速度控制在1~5m/min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是由集加热、复合、冷却定型一体化的可连续复合的层压设备制成,所述层压设备的传送带是由特氟龙材料制成的传送带或者钢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纤维织物的一侧设有织物增强层,或者纤维织物的两侧均设有织物增强层,所述纤维织物的克重控制在300~2400g/㎡范围内,厚度控制在0.5~1.5mm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厚度控制在1~5mm范围内,克重控制在500~5000g/㎡范围内。

本发明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后,由于本发明其制备的具体步骤是:步骤a、加热;所述加热步骤是将热塑性树脂薄膜经加热后熔融在纤维织物的表面;步骤b、复合;所述复合步骤是将熔融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经压辊滚压复合在纤维织物的表面并浸入纤维织物中,形成织物增强层;步骤c、冷却成型;所述冷却步骤是将经步骤b得到的纤维织物进行冷却成型,制得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由于本发明的纤维织物设有由热塑性树脂薄膜构成的织物增强层,它具有热塑性、轻质、韧性好、耐化学品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将纤维织物与热塑性树脂薄膜结合,使得制得的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不仅可量产化、生产成本低,而且力学性能好,以及提高了板材的拉伸弯曲能力和及剪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产加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织物放卷、2-摆臂、3-薄膜放卷、4-加热段、5-滚压定型段、6-冷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具体步骤是:

步骤a、加热;所述纤维织物通过传送带匀速传送,且纤维织物的传送速度控制在1m~8m/min范围内,所述加热步骤是将热塑性树脂薄膜经加热后熔融在纤维织物的表面,所述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70~250℃范围内,加热时间控制在1~3分钟范围内;

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薄膜是聚酰胺(pa6/pa66)薄膜、聚乙烯(pe)薄膜、聚丙乙烯(pp)薄膜、聚苯硫醚(pps)薄膜、聚醚醚酮(peek)薄膜中的一种,当然,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选用其它各类型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所述纤维织物是玻璃纤维布或者是碳纤维布,且玻璃纤维布或者碳纤维布为机织布或者是多轴向织物或者是单向布。

步骤b、复合;所述复合步骤是将熔融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经压辊滚压复合在纤维织物的表面并浸入纤维织物中,形成织物增强层;其中,所述压辊施加1~10mpa的压力使得熔融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复合在纤维织物的表面并浸入纤维织物中;所述织物增强层的厚度控制在0.1~0.5mm的范围内,克重控制在100~500g/㎡范围内。

步骤c、冷却成型;所述冷却步骤是将经步骤b得到的纤维织物通过设在传送带上的铝板进行冷却成型,且铝板的内腔设有循环的冷却水,所述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在5~10℃范围内,冷却水的水流速度控制在1~5m/min范围内,制得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是由集加热、复合、冷却定型一体化的可连续复合的层压设备制成,所述层压设备的传送带是由特氟龙材料制成的传送带或者钢带。

所述纤维织物的一侧设有织物增强层,或者纤维织物的两侧均设有织物增强层,所述纤维织物的克重控制在300~2400g/㎡范围内,厚度控制在0.5~1.5mm范围内。

根据设计需要,所述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厚度控制在1~5mm范围内,克重控制在500~5000g/㎡。

由于本发明的纤维织物设有由热塑性树脂薄膜构成的织物增强层,具有热塑性、轻质、韧性好、耐化学品和耐久性好等优点,将纤维织物与热塑性树脂薄膜结合,使得制得的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不仅可量产化、生产成本低,而且力学性能好,以及提高了板材的拉伸弯曲能力和及剪切性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其制备的具体步骤是:步骤a、加热;所述加热步骤是将热塑性树脂薄膜经加热后熔融在纤维织物的表面;步骤b、复合;所述复合步骤是将熔融后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经压辊滚压复合在纤维织物的表面并浸入纤维织物中,形成织物增强层;步骤c、冷却成型;所述冷却步骤是将经步骤b得到的纤维织物进行冷却成型,制得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板材。本发明不仅可量产化、生产成本低,而且力学性能好,以及提高了板材的拉伸弯曲能力和及剪切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耿波;谈源;王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新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8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