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化射击训练靶移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007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实战化射击训练靶移动底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击训练装置,特别是一种实战化射击训练靶移动底座,用于支撑搭载训练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弹射击训练中,作为射击目标的射击训练靶多采用固定式和移动式,移动式射击训练靶可以作为战术训练使用,靶体底座设置在一条简单的预定轨迹的轨道上,在受到射击时容易损坏,靶体仅能处在射击者的正前方要么做单一的横向移动,要么做单一的纵向移动,而且仅能做匀速的移动而无法变速,无法模拟实战中现实敌人复杂和多变的运动方式和轨迹,因此无法帮助射击者达到适应实战的射击水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战化射击训练靶移动底座,解决了传统实弹射击训练靶不能逼真地模拟活动射击目标复杂多变地移动的问题,以及在近距离射击跳弹伤人的问题,其能够有效防止跳弹,耐受攻击不易损毁,适应室内和室外环境,任意自由地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实战化射击训练靶移动底座包括移动式底座,技术要点是:所述移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车轮,底座本体是由上盖板和防弹钢板侧板围成的上宽下窄的梯形箱体,在侧板外表面设置有弹性层;在底座本体内设置有对应于每一个车轮的独立的驱动电机,电机连接有遥控驱动装置和供电电池。

优选的,防弹钢板侧板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由上至下向内倾斜,倾斜角优选为8至12度。

优选的,车轮安装有防弹轮胎。

优选的,所述防弹轮胎为实心均质橡胶防弹轮胎。

优选的,所述弹性层为弹性橡胶板,厚度为0.5至1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式底座通过独立电机驱动的四个车轮,可以全方向的灵活行驶移动,通过设置带有弹性层的防弹钢板侧板可以有效防止底座被穿透损坏和发生跳弹,底座本体采用上宽下窄的梯形箱体,侧板向外倾斜,可以使弹丸反射向地面,防止伤人,能够有效支撑靶体灵活移动靶体,辅助提升射击者的实战化射击训练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移动底座防弹钢板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机控制连接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载有靶体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底座本体、2上盖板、3侧板、3-1前侧板、3-2后侧板、4车轮、5供电电池、6驱动电机、7遥控驱动装置、8弹性层、9靶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实战化射击训练靶移动底座,该移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和车轮4,底座本体是由上盖板2和防弹钢板侧板3围成的箱体,底部可以设置有底板,箱体整体呈上宽下窄的梯形体。

如图2和3所示,移动式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和车轮4,底座本体由上盖板2和防弹钢板侧板3围成的箱体形,底座本体优选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箱体,前侧板3-1和后侧板3-2由上至下向内倾斜,倾斜角优选为8至12度,用来引导被击中时产生的跳弹向地面反弹,以免其伤及射手。在侧板外表面设置有弹性层8,弹性层可以采用为弹性橡胶板,也可以在底座本体侧板粘接一层用于吸能缓冲以防止跳弹的丁晴橡胶板,厚度为0.5至10厘米,优选为5厘米;车轮4为四个,安装有防弹轮胎,优选实心均质橡胶的防弹轮胎,防止轮胎受枪击损坏以及近距离射击发生跳弹伤人,在底座本体内设置有与每个车轮匹配的独立直流驱动电机6和供电电池5,驱动电机连接有遥控驱动装置7,车轮与四个驱动电机轴用键连接,电机内置齿轮减速机,遥控驱动装置为市售或商业均可获得的常规遥控电机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可以采用包括两组电机控制器、无线遥控接收器和无线遥控发射器,可采用无线遥控器接收器连接左侧和右侧电机控制器,左侧电机控制器连接控制左侧两电机,右侧电机控制器连接控制右侧两电机,由两个12v蓄电池串联的24v直流电源通过两电机控制器分两组向四个电机供电。电机控制器是一个基于微处理器的双通道直流电机的旋转方向和转速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一个高性能的32位和正交编码器输入在开环模式执行高级运动控制算法。每个电机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从遥控器的接收器获取指令,同时驱动任意一侧的两个直流电机运转,每个电机控制器的两个通道的控制信号设置为完全同步。该移动式底座为全时四驱,通过调整电机旋转方向和转速来控制底座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向左原地旋转,向右原地旋转,当通过遥控器的发射器手柄控制左右两侧直流电机的旋转方向一致时,实现可移动式底座变速的前进或后退;当通过遥控器的发射器手柄控制移动式底座左右两侧直流电机的转速差异时实现左转或右转,以及通过控制两侧车轮以相反方向旋转使移动式底座向左原地旋转和向右原地旋转。

如图5所示,在移动底座上固定有靶体9,移动底座作为靶体的支撑体可以全方位移动,靶体。综上所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