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载灭火弹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089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载灭火弹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射装置,尤其是一种无人机载灭火弹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层楼宇建筑将逐步取代多层楼房成为城镇建设的主要建筑。高层楼宇建设的发展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约了空间,同时也为消防安全救生体系突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在高层楼宇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对消防安全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在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上仍存在不足。

本项目拟通过无人机装载灭火弹从楼外对楼宇进行灭火,解决高层楼宇无法有效输送灭火剂的困难,实施高效快速灭火。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数量和高度不断攀升,消防救援压力日益增大。受工作原理和物理极限影响,用于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外部救援的特种消防车辆装备普遍存在车体宽大、展开面积大、供给和保障装备复杂等特点,由此带来诸多受救援现场限制,救援及其保障装备“进不去”、“展不开”、“够不着”的应用问题,影响了救援装备性能的发挥。

采用无人机携带灭火弹,可机动灵活的穿梭于楼宇之间,配合光学瞄准系统,平行发射灭火弹,携带高效灭火剂,精确投入高层楼宇起火现场,扑灭火灾,特别适合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消防救援,可有效解决举高消防车在城市复杂环境下“进不去”、“展不开”、“够不着”等问题,将给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消防带来重要变革。

无人机携带灭火弹在火区空中飞行,飞行姿态需要不停调整,如果灭火弹不加固定,很有可能造成坠落,因此需要一种简易可靠的定位固定装置。该装置由可自由活动定位自锁销确定灭火弹在筒内的位置,指示电磁锁将灭火弹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火弹锁定牢固,在无人机调整飞行姿态时,灭火弹不会坠落,且释放灭火弹时,能迅速解锁的无人机载灭火弹发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载灭火弹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筒和灭火弹,所述灭火弹位于发射筒内,还包括电磁锁装置和定位自锁装置,发射筒上设有径向第一伸入孔和径向第二伸入孔,灭火弹上设有周向定位槽,所述电磁锁装置包括电磁锁外壳、电磁锁组件和插销,所述电磁锁组件安装在电磁锁外壳内,且电磁锁外壳上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与电磁锁组件连接,并伸出插销孔外,端部穿过第一伸入孔插入定位槽内,定位自锁装置包括外壳、密封螺帽、传感器、弹簧、活塞和弹珠,所述外壳与第二伸入孔固定连接,密封螺帽与外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外壳内,弹簧的一端与活塞相抵,所述弹珠安装在外壳的安装孔孔口处,并伸入定位槽内。

所述电磁锁组件包括线圈支架、线圈、铁芯、环形支架和线圈弹簧,所述线圈支架与环形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线圈绕制在线圈支架上,铁芯与线圈支架的中孔连接,所述线圈弹簧位于环形支架内,且一端与铁芯相抵,另一端与插销相抵。

所述电磁锁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电磁锁外壳内,且所述环形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底板上设有底板孔,所述插销穿过底板孔。

所述定位自锁装置还包括压圈和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外壳内,传感器安装在盖板上,压圈位于密封螺帽与盖板之间。

所述定位自锁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活塞通过连杆与弹珠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灭火弹装入发射筒前,电磁锁装置的插销收回到发射筒内壁以外,定位自锁装置的弹珠受弹簧挤压伸到发射筒的筒壁内侧,当灭火弹从发射筒后端装入发射筒时,首先触动定位自锁装置,弹珠受压力后向后缩回,压力通过弹簧传递到定位自锁销后端的压力传感器上,产生高电平输出。当灭火弹向前到达规定位置时,弹珠会滑入灭火弹的定位槽,压力释放,传感器恢复低电平。当传感器输出由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再转入低电平时,将电磁锁装置的插销释放,插入灭火弹的定位槽里。完成灭火弹的锁定任务。需要灭火弹发射前先行收回电磁锁装置的插销,然后启动灭火弹发动机进行发射。因此本属于线下通过电磁锁装置和定位自锁装置对灭火弹进行锁定,在无人机调整飞行姿态时,灭火弹不会坠落,且释放灭火弹时,能迅速解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电磁锁装置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定位自锁装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2、3所示,一种无人机载灭火弹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筒1和灭火弹2,所述灭火弹2位于发射筒1内,还包括电磁锁装置3和定位自锁装置4,发射筒1上设有径向第一伸入孔11和径向第二伸入孔12,灭火弹2上设有周向定位槽21,所述电磁锁装置3包括电磁锁外壳31、电磁锁组件32和插销33,所述电磁锁组件32安装在电磁锁外壳31内,且电磁锁外壳31上设有插销孔311,所述插销33与电磁锁组件32连接,并伸出插销孔311外,端部穿过第一伸入孔11插入定位槽21内,定位自锁装置4包括外壳41、密封螺帽42、传感器43、弹簧44、活塞45和弹珠46,所述外壳41与第二伸入孔12固定连接,密封螺帽42与外壳41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43安装在外壳41内,弹簧44的一端与活塞45相抵,所述弹珠46安装在外壳41的安装孔411孔口处,并伸入定位槽21内。

参见图1、2所示,所述电磁锁组件32包括线圈支架321、线圈322、铁芯323、环形支架324和线圈弹簧325,所述线圈支架321与环形支架324固定连接,所述线圈322绕制在线圈支架321上,铁芯323与线圈支架321的中孔连接,所述线圈弹簧325位于环形支架324内,且一端与铁芯323相抵,另一端与插销33相抵。当线圈322通电时,铁芯323带动铁芯323在环形支架324的孔内做伸缩运动,使得插销33能插入定位槽21内。

参见图1、2所示,所述电磁锁组件32还包括底板326,所述底板326固定连接在电磁锁外壳31内,且所述环形支架324固定连接在底板326上,底板326上设有底板孔327,所述插销33穿过底板孔327。为了安装环形支架324,能够使插销33伸出。

参见图1、3所示,所述定位自锁装置4还包括压圈47和盖板48,所述盖板48固定在外壳41内,传感器43安装在盖板48上,压圈47位于密封螺帽42与盖板48之间。为了就可以固定传感器43,使得传感器43能够感应到活塞45的运动,并且压圈47可以通过密封螺帽42对盖板48进行限位,盖板48还具有进一步增加外壳41内的密封性能的作用。

参见图1、3所示,所述定位自锁装置4还包括连杆49,所述活塞45通过连杆49与弹珠46连接。为了将活塞45与弹珠46更好的连接,且弹珠46上与连杆49连接处为平面。

参见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电磁锁装置3安装在发射筒1上,定位自锁装置4的外壳41安装在发射筒1的第二伸入孔12内。灭火弹2上设有定位槽21。灭火弹2装入发射筒1时,定位自锁装置4的弹珠46落入灭火弹2上的定位槽21内,将灭火弹2锁定在规定的位置,以保证电磁锁装置3的插销33可准确的插入定位槽21内。

灭火弹2装入发射筒1前,控制器通过引线给线圈322提供电流,产生大于线圈弹簧325压力的电磁力,将电磁锁装置3的插销33收回到发射筒1内,定位自锁装置4的弹珠46受弹簧44挤压伸到发射筒1的筒壁内侧,当灭火弹2从发射筒1后端装入时,首先触动定位自锁装置4,弹珠46受压力后向后缩回,通过连杆49推动活塞45将压力传递到定位自锁装置4后端的传感器43上,产生的高电平通过传感器43引线输出到控制器,当灭火弹2在发射筒1筒内向前到达规定位置时,弹珠46会滑入灭火弹2的定位槽21,压力释放,传感器43恢复低电平输出,当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43输出由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再转入低电平的信号时,切断通过引线提供给线圈322的电流,取消电磁力,插销33在弹簧44的压力下插入灭火弹2的定位槽21里,完成灭火弹2的锁定任务。在灭火弹2发射前先行收回电磁锁装置3的插销33,然后启动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灭火弹锁定牢固,在无人机调整飞行姿态时,灭火弹不会坠落,且释放灭火弹时,能迅速解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