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阳粘空气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3859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涤阳粘空气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涤阳粘空气层面料,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服装面料作为服装制作的主要材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颜色、外观,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服装的风格、手感、款式和造型,而一些服装面料具有功能特性的且穿着舒适的通常也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穿着于身上的衣服,在要求美观的同时,更要保暖轻便,衣服要保暖轻便关键在于衣服的面料。空气层面料通过结构设计采用里、中、外三片的织物结构,从而在织物中形成空气夹层,起到保暖效果。现有的空气层面颜色单一,无法满足服装制造对风格和色调多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呈现深浅色泽和艳丽色调,并且具有良好的保暖性的涤阳粘空气层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涤阳粘空气层面料,包括内层、外层和设置于内外层之间的中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采用75D/72F涤纶DTY和40D裸氨织造而成,所述外层采用40S/1阳粘涡流纺和40D裸氨织造而成,所述中间层采用30D/1F涤纶单丝将内层和外层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层远离中间层的一侧涂覆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采用聚氨酯、聚氯乙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相互混合;所述面料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两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以六路为一个循环,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

作为优选,所述涤阳粘空气层面料的克重为360g/m2

作为优选,所述涤阳粘空气层面料的门幅为152cm。

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外层采用40S/1阳粘涡流纺和40D裸氨织造而成,具有两种颜色,同时内层采用75D/72F涤纶DTY和40D裸氨织造而成,还具有一种颜色,使面料具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呈现深浅色泽和艳丽色调;2、中间层将内层和外层连接形成空气层,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3、在外层表面涂覆防水涂料,从而形成防水层,使面料具有出色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涤阳粘空气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涤阳粘空气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内层;2、外层;3、中间层;4、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涤阳粘空气层面料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2,“∨”表示上针盘成圈组织、“凵”表示上针盘集圈组织、“∧”表示下针筒成圈组织、“冂”表示下针筒集圈组织、“—”表示浮线组织。

参照图1、2所示的涤阳粘空气层面料,包括内层1、外层2和设置于内层1和外层2之间的中间层3,所述内层1采用75D/72F涤纶DTY和40D裸氨织造而成,所述外层2采用40S/1阳粘涡流纺和40D裸氨织造而成,所述中间层3采用30D/1F涤纶单丝将内层1和外层2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层2远离中间层3的一侧涂覆有防水层4,所述防水层4采用聚氨酯、聚氯乙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相互混合;所述面料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两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以六路为一个循环,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涤阳粘空气层面料的克重为360g/m2。涤阳粘空气层面料的门幅为152cm。

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外层2采用40S/1阳粘涡流纺和40D裸氨织造而成,具有两种颜色,内层1采用75D/72F涤纶DTY和40D裸氨织造而成,具有一种颜色,使面料具有三种不同的颜色,呈现深浅色泽和艳丽色调,风格特殊。

中间层3将内层1和外层2连接形成空气层,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

在外层2表面涂覆防水涂料,从而形成防水层4,使面料具有出色的防水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