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523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用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木饰板因纹路自然且美观而常常在室内装饰中被作为墙裙或者地板材料使用。

在潮湿的环境下房屋的墙面或者地面往往会凝结水珠,墙面或地面直接铺设木饰板作为饰面时,水会渗透到木饰板面上而使木饰板变潮湿,而潮湿的木饰板是容易腐烂的,导致使用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以解决所发现的、墙面或地面直接铺设的木饰板容易因渗水导致木饰板潮湿腐烂、使用寿命变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包括:与木饰板相接合的防水金属箔层;以及,一面与所述防水金属箔层的与所述木饰板相对一面相叠置接合的,另一面用于与墙面或地面接合的,用于维持所述防水金属箔层展开状态的防水海绵基层。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用防水结构,防水金属箔层叠置接合在防水海绵基层上,防水海绵基层不仅可以有一定水吸附能力,而且可以保持一定形状以维持防水金属箔层的展开状态,并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以方便建筑施工,这种防水结构可对墙面或地面上渗出的水进行隔离而不会渗透到木饰板上,延长了木饰板的使用寿命。

结合上述基础方案,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金属箔层采用锡箔或铝箔。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用防水结构,锡箔或铝箔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易于加工实现。

结合上述基础方案,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金属箔层表面为皱面或光滑面。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用防水结构,皱面的金属箔可易于材料之间采用胶粘方式的接合,光滑面的金属箔易于与木饰板相接合。

结合上述基础方案,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海绵基层包括:防水海绵层;设置于所述防水海绵层一侧或两侧表面的胶粘层。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用防水结构,防水海绵层的胶粘层可与防水金属箔层,或者,与墙面或地面相牢固粘接。

结合上述基础方案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海绵层厚度设置为1.0-8.5mm。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用防水结构,根据建筑装饰需要可以选择1.0-8.5mm中相适配的厚度的防水海绵层。

结合上述基础方案,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用防水结构的形状、规格与所装配的木饰板结构的形状、规格相适配。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用防水结构,建筑用防水结构与木饰板要求相适配,以满足建筑装饰要求。

结合上述基础方案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用防水结构相互组合后所得组合结构的形状、规格与所装配的木饰板结构的形状、规格相适配。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用防水结构,建筑用防水结构相互组合而成的组合结构与木饰板要求相适配,以进一步满足建筑装饰要求。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墙面或地面;木饰板;以及,与所述墙面或所述地面相接合的,位于所述木饰板与所述墙面或所述地面之间的,如上述基础方案以及第一种至第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建筑用防水结构。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结构,防水金属箔层叠置接合在防水海绵基层上,防水海绵基层不仅可以有一定水吸附能力,而且可以保持一定形状以维持防水金属箔层的展开状态,并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以方便建筑施工,这种防水结构可对墙面或地面上渗出的水进行隔离而不会渗透到木饰板上,延长了木饰板的使用寿命。

结合上述基础方案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用防水结构与所述墙面或所述地面采用白乳胶相粘接。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结构,用白乳胶可以将建筑用防水结构与墙面或地面牢固接合。

结合上述基础方案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木饰板采用钉子与墙面或地面相固定,以使所述木饰板与所述建筑用防水结构接合紧密。

实现上述方案的建筑结构,用钉子固定的方式方便简单,使木饰板与建筑用防水结构接合紧密可以保证建筑结构防水性能良好。

有益效果:通过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用防水结构,所述建筑结构包括:墙面或地面;木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木饰板与所述墙面或所述地面之间的建筑用防水结构。所述建筑用防水结构包括:防水金属箔层;以及,一面与所述防水金属箔层相叠置接合的,另一面用于与墙面或地面接合的,用于维持所述防水金属箔层展开状态的防水海绵基层。

实现上述方案,防水金属箔层叠置接合在防水海绵基层上,防水海绵基层不仅可以有一定水吸附能力,而且可以保持一定形状以维持防水金属箔层的展开状态,并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以方便建筑施工,这种防水结构可对墙面或地面上渗出的水进行隔离而不会渗透到木饰板上,延长了木饰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建筑用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的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水金属箔层;2、防水海绵基层;3、防水海绵层;4、粘接层;5、木饰板;6、墙面;7、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建筑用防水结构,包括:与木饰板5相接合的防水金属箔层1;以及,一面与防水金属箔层1的与木饰板5相对一面相叠置接合的,另一面用于与墙面6或地面7接合的,用于维持防水金属箔层1展开状态的防水海绵基层2。

具体地,如图2所示,防水金属箔层1采用表面为皱面或光滑面的锡箔或铝箔,锡箔和铝箔质地柔软,延展性好,便于铺设,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皱面的锡箔或铝箔可易于材料之间采用胶粘方式的接合,光滑面的锡箔或铝箔易于与木饰板5相接合。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水金属箔层1可采用皱面或光滑面的铜箔或不锈钢箔。

防水海绵基层2包括:防水海绵层3,防水海绵层3采用聚乙烯防水海绵或聚氨酯防水海绵,防水海绵层3可以保持一定形状且可弹性形变以维持防水金属箔层1的展开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水海绵层3可采用阻燃海绵;设置于防水海绵层3一侧或两侧表面的胶粘层,胶粘层采用白乳胶。防水海绵层3厚度设置为1.0-8.5mm。

建筑用防水结构的形状设置为不同边长的方形板或矩形板,以适配所装配的木饰板5结构的形状、规格。不同形状的建筑用防水结构可以采用拼接,裁切后再拼接的方式组合以进一步满足建筑装饰要求。

本实施例的建筑用防水结构的使用原理大致如下述:皱面或光滑面的铝箔或锡箔由白乳胶叠置粘合在防水海绵层3上,防水海绵层3采用的聚乙烯防水海绵或聚氨酯防水海绵不仅可以有一定水吸附能力,而且可以保持一定形状以维持防水金属箔层1的展开状态,并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以方便建筑施工。使用时可根据建筑装饰需求选择相应规格的建筑用防水结构,或将不同规格的建筑用防水结构可选地进行裁切或组合以进一步满足建筑装饰要求。这样,防水结构可对墙面6或地面7上渗出的水进行隔离而不会渗透到木饰板5上,延长了木饰板5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墙面6或地面7;木饰板5;以及,一面与墙面6或地面7相接合、另一面与木饰板5相接合的、如实施例一中的建筑用防水结构。

具体地,建筑用防水结构远离防水金属箔层1的粘接层4与墙面6或地面7相粘接,木饰板5叠置于建筑用防水结构的防水金属箔层1面,木饰板5采用钉子与墙面6或地面7相固定,以使木饰板5与建筑用防水结构接合紧密。

本实施例的建筑用防水结构的使用原理大致如下述:在木饰板5和墙面6或地面7之间设置建筑用防水结构,可以将墙面6或地面7上渗出的水与木饰板5相隔离,从而保持木饰板5的干燥以延长木饰板5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