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音多层层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8371发布日期:2019-05-22 01:5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减音多层层合体的制作方法
1.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括至少三个刚性基板和至少两个声学夹层的多层板,其中刚性基板和声学夹层交替堆叠,使得刚性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在两个声学夹层之间。尤其是,本发明公开了多层玻璃层合体,改多层玻璃层合体包括:第一玻璃薄片、第二玻璃薄片、第三玻璃薄片、设置在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二玻璃薄片之间并与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二玻璃薄片接触的第一声学夹层,以及设置在第二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之间并与第二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接触的第二声学夹层。2.相关技术说明建筑物的居住者,尤其是在靠近机场、铁路和人类活动的地区,或在街道和公路交通噪声是问题的地区,对隔声玻璃窗越来越关注。汽车设计者也意识到,设计更安静的汽车内部的一个障碍是汽车玻璃的声学局限。因为汽车生产商已经通过使用减音包装处理乘客舱边界,增加了设计和制造更安静的汽车并降低车辆内部噪音的努力,汽车玻璃已经成为风噪声、外部空气传播噪声和结构传播噪声的主要传递路径,并且它是消费者对车辆内部噪音水平感知的主要贡献因素。由夹在两片玻璃薄片之间的热塑性夹层制作的层压玻璃长期服务于安全目的,并且常常用作建筑上的和汽车的应用中的透明屏障。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由冲击或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而不会使物体穿透玻璃,并且即使在施加的力足以使玻璃破裂时也使玻璃保持粘结。这防止了尖锐玻璃碎片的散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封闭区域内人员或物体的伤害和损坏。层压玻璃用于减噪的优点是了解较少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靠近机场和铁路的建筑物中,层压玻璃的建筑上的使用已经服务于减少建筑物内部的噪音水平,使居住者更加舒适。同样,此技术现在正被用在街道和公路交通噪声成问题的建筑物中。最近,夹层技术的进步已经改进了夹层玻璃,其为汽车玻璃提供了噪声和振动的改进。通过玻璃窗的噪声传递是消费者对车辆内部噪声水平的感知的重要贡献因素。挡风玻璃和侧窗对于内部噪声水平有特别的重要性,并且是设计更安静的轿车内部的声学限制之一。与乘客舱边界的其它区域相比,声能可以更容易地通过挡风玻璃和侧窗传递。在高的运行速度下,由挡风玻璃和侧窗附近的外部气流产生的空气动力学压力波动非常强,引起玻璃表面将噪声辐射到车辆内部。冲击在板边缘和弯曲部上的气流可以产生声学噪音,随后空气传播传递到车辆内部。由相邻运动车辆产生的空气传播噪声的传递,及应归于轿车主体的结构振动的结构传播噪声,也是通过挡风玻璃和侧窗传递噪声的主题。玻璃板的隔音特性可以用传声损失(soundtransmissionloss,stl)表征。玻璃对与其固有频率匹配的激发频率反应最好。由于低的内部阻尼,玻璃容易在低频率下共振,并增加声音传递,该低频率由玻璃板的刚度、质量和尺寸决定。低频共振区域之上至重合频率区域之下(对于挡风玻璃或侧玻璃,典型地为300赫兹(hz)至小于2500(hz),玻璃的质量支配声音传递,并且玻璃遵循声学质量定律。在质量定律控制区域中,随着频率增加一倍频程频带,传声损失增加约6分贝(db),并且通过使玻璃厚度或玻璃的表面密度加倍来增加约6db。众所周知,声音通过玻璃传递表现出重合效应(coincidenteffect)。玻璃具有特定的临界或重合频率,在该频率下,入射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与玻璃弯曲波的速度相匹配。在重合频率处,声波在引起玻璃振动上尤其有效,并且在重合频率处或靠近重合频率处,以及在重合频率之上或之下的频率处,或在重合频率区域内的频率处,振动的玻璃是有效声音辐射器。因此,玻璃表现出传声损失的下降或减小,称为重合下降(coincidencedip)或重合效应,并且玻璃变得对声音透明。重合频率可以由等式(1)表示:fc=c2/2π×[ρs/b]1/2(1)其中c是空气中的声速,ρs是玻璃板的表面密度,b是玻璃板的弯曲刚度。一般,重合频率随着玻璃板厚度的减小而增加。对于汽车玻璃窗,重合频率典型地在3150至6300hz的范围内,完全在2000至8000hz的风噪声频率范围内。对于层压建筑上的建筑物玻璃(诸如窗),重合频率一般小于约3150hz。该重合效应不仅造成重合频率处的传声损失的下降或减小,而且减少重合频率区域中的传声损失。在重合频率处表现出严重的重合效应(低stl)的玻璃板将更主要对地在该频率下传递声音,造成封闭区域(诸如轿车的内部或建筑物中的房间)内在重合频率处或靠近重合频率处具有高的声音强度。在层压安全玻璃诸如挡风玻璃中发现的热塑性聚合物可以由热塑性聚合物——诸如聚(乙烯醇缩醛)或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构成,其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改良的物理特征,以便增加声学阻尼并减少通过玻璃的声音传递。声学夹层是使玻璃的共振和重合效应最小化并增加在共振频率处和重合区域中的传声损失的夹层。声学夹层可以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单片薄片,或是具有热塑性聚合物的两个或更多个相邻层的多层夹层,其中这些层具有不相似的特征(参见例如美国专利5,340,654、5,190,826和7,510,771)。这些多层的夹层可以包括夹在两个外部“皮”层之间的至少一个内部“芯”层。常常,夹层的芯层可以是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的较软层,这增进了它的声学性能。然而,因为这种软质层可以难以容易地加工和/或运输,这种多层的夹层的皮层常常较硬,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这赋予夹层增强的加工性、强度和抗冲击性。声学夹层通过减少层合体的整体弯曲刚度并中断每个玻璃层的声学阻抗,改进有关声音在重合频率区域传递的玻璃性能。层压玻璃的等效重合频率因此被移动到更高的且更不重要的频率范围。当外部玻璃层被驱动至弯曲波时,粘性内部层(声学夹层)在其自身内产生剪切应变,并且玻璃的弯曲波能量通过夹层化作热能。这造成在重合区域中声音传递的减少,并且基本上消除了玻璃的重合效应。尽管有这些改进和进步,仍有持续的需要以进一步改进声学特性并减少通过重合频率区域的声音或噪声传递。因此,本领域中有需要开发进一步提供改进的声学或隔音特性而不降低其它光学、机械和物理品质的声学玻璃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隔音多层板,该隔音多层板包括:第一板,具有第一厚度;第一夹层,具有第一夹层厚度和低于25℃的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一板相邻;第二板,具有第二厚度,与第一夹层相邻;第二夹层,具有第二夹层厚度和低于25℃的第二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二板相邻;第三板,具有第三厚度,与第二夹层相邻;其中,多层板具有合计板厚度、合计夹层厚度和总厚度;其中,第二板设置在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涉及隔音多层玻璃板,该隔音多层玻璃板包括:第一玻璃板,具有第一玻璃厚度;第一夹层,具有第一夹层厚度和低于25℃的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一玻璃板相邻;第二玻璃板,具有第二玻璃厚度,与第一夹层相邻;第二夹层,具有第二夹层厚度和低于25℃的第二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二玻璃板相邻;第三玻璃板,具有第三玻璃厚度,与第二夹层相邻;其中,多层玻璃板具有合计玻璃厚度、合计夹层厚度和总厚度;其中,第二玻璃板设置在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多层玻璃板的实例,该多层玻璃板包括三个玻璃片(pane),和夹在玻璃片之间的两个声学夹层。图2是图1的多层玻璃板的更详细的实例,示出夹层a和夹层b中的多个层。图3是常规多层玻璃板的实例,该常规多层玻璃板具有第一玻璃薄片、第二玻璃薄片和设置在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二玻璃薄片之间的声学多层(三层)夹层。图4是常规多层玻璃的另一实例,该常规多层玻璃仅由两个玻璃薄片及设置在玻璃薄片之间的两个夹层构成。图5是常规多层玻璃板的另一实例,该常规多层玻璃板由第一玻璃薄片、第二不同的玻璃薄片以及玻璃薄片之间的两个夹层构成。图6是如实例1中描述的形成并测试的几个多层板的传声损失的图表。图7是如实例1中描述的形成并测试的剩余的多层板的传声损失的图表。图8是如实例2中描述的形成并测试的几个多层板的传声损失的图表。图9是如实例3中描述的形成并测试的几个多层板的传声损失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公开了多层板,该多层板包括至少三个刚性基板和至少两个声学夹层,其中刚性基板和声学夹层被设置为使得至少一个刚性基板在两个声学夹层之间。更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多层玻璃层合体,该多层玻璃层合体包括第一玻璃薄片、第二玻璃薄片、第三玻璃薄片、在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二玻璃薄片之间的第一声学夹层、在第二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之间的第二声学夹层。比起仅具有两个刚性基板和一个或更多个声学夹层(玻璃//声学pvb)//玻璃)的常规板,根据本发明的玻璃板改进了隔音性能。比起具有三个玻璃薄片而没有至少两个声学层的板(即,它们具有一个或更多个非声学层,诸如:玻璃//非声学pvb//玻璃//非声学pvb//玻璃,或者,玻璃//非声学pvb//玻璃//声学pvb//玻璃),本发明的玻璃板也改进了隔音性能。通过包括第一玻璃薄片、第二玻璃薄片、第三玻璃薄片、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二玻璃薄片之间的声学夹层、第二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之间的非声学夹层(玻璃//非声学pvb//玻璃//声学pvb//玻璃)的玻璃板无法实现隔音上的改进。通过其中一夹层在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二玻璃薄片之间以及另一夹层在第二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之间(玻璃//非声学pvb//玻璃//非声学pvb//玻璃)的两个非声学夹层也实现不了隔音上的改进。换言之,比起包括两个玻璃薄片和夹在玻璃薄片之间的声学夹层的常规玻璃板,包括仅一个声学夹层和至少一个非声学夹层或都是非声学夹层,并且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玻璃薄片的玻璃板在隔音特性上显示出很少的改进或没有改进,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如本文描述的多层板一般包括至少第一刚性基板、第二刚性基板、第三刚性基板以及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第一夹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每一个接触,第二夹层设置在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之间并与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中的每一个接触。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中的每一个可以由刚性材料形成,诸如玻璃,并且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玻璃基板,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另一材料形成,该另一材料包含:例如,刚性聚合物,诸如聚碳酸酯、共聚酯、丙烯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组合。在实施例中,刚性基板中的至少两个是玻璃,刚性基板中的至少三个是玻璃,或所有刚性基板是玻璃。取决于所需的性能和特性,任何适合的类型的非玻璃材料可以用于形成这种基板。典型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或第三基板都不是由包含如下文详述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更软的聚合的材料形成的。任何适合的类型的玻璃可以用于形成刚性玻璃基板,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可以选自下述构成的组:氧化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石英或熔融二氧化硅玻璃以及钠钙玻璃。玻璃基板,当使用时,可以被退火、热强化,或回火、化学回火、蚀刻、涂覆,或通过离子交换强化,或其可以经受这些处理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玻璃本身可以是辊制玻璃、浮法玻璃或平板玻璃。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可以不进行化学处理或通过离子交换强化,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玻璃可以不是氧化铝-硅酸盐玻璃。当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是玻璃基板时,用于形成每个基板的玻璃的类型可以相同或可以不同。例如,在实施例中,玻璃基板中的两个可以相同,并且第三玻璃基板或随后的玻璃基板可以不同,或所有三个玻璃基板可以不同。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可以具有任何适合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刚性基板都是玻璃基板时,玻璃薄片(玻璃1、玻璃2和玻璃3,以及任何其它玻璃薄片)中的至少一个的标称厚度在0.1mm至12.7mm的范围内,并且多层玻璃板包含玻璃1、玻璃2和玻璃3(以及任何其它玻璃薄片——如果需要的话)的任何组合的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或第三基板的标称厚度可以是:至少约0.4、至少约0.7、至少约1.0、至少约1.3、至少约1.6、至少约1.9、至少约2.2、至少约2.5或至少约2.8mm,和/或小于约3.2、小于约2.9、小于约2.6、小于约2.3、小于约2.0、小于约1.7、小于约1.4或小于约1.1mm。另外地,或以替代性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或第三基板的标称厚度可以为:至少约2.3、至少约2.6、至少约2.9、至少约3.2、至少约3.5、至少约3.8或至少约4.1mm,和/或小于约12.7、小于约12、小于约11.5、小于约10.5、小于约10、小于约9.5、小于约9、小于约8.5、小于约8、小于约7.5、小于约7、小于约6.5、小于约6、小于约5.5、小于约5或小于约4.5mm。根据一些实施例,多层玻璃板包括相同或不同厚度的至少三片玻璃、相同厚度或不同厚度的多于三片或多于四片玻璃。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薄片中的两个具有相同的厚度,诸如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二玻璃薄片具有相同的厚度,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具有相同的厚度,或第二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具有相同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薄片都具有相同的厚度。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玻璃薄片的厚度大于第二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中每一个的厚度;或第二玻璃的厚度大于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中每一个的厚度;或第二玻璃薄片的厚度小于第一玻璃薄片的厚度,且大于第三玻璃薄片的厚度;或第二玻璃薄片的厚度小于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三玻璃薄片中每一个的厚度。其它组合也是可能的,并且取决于所需的特性,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任何厚度的组合。当多层板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玻璃薄片具有不同的标称厚度时,玻璃薄片的标称厚度之间的差值可以为至少约0.01mm。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玻璃薄片的标称厚度可以比其它玻璃薄片中的至少一个或比其它玻璃薄片中的每一个的标称厚度厚至少约0.05、至少约0.1、至少约0.2、至少约0.3、至少约0.4、至少约0.5、至少约0.6、至少约0.7、至少约0.8、至少约0.9、至少约1.0、至少约1.2、至少约1.6、至少约2.0、至少约3.0或至少约4.0mm。除刚性基板之外,如本文描述的多层板包含至少第一聚合声学夹层以及第二聚合声学夹层,第一聚合声学夹层设置在第一刚性基板和第二刚性基板之间并与第一刚性基板和第二刚性基板中的每一个接触,第二聚合声学夹层设置在第二刚性基板和第三刚性基板之间并与第二刚性基板和第三刚性基板中的每一个接触。如本文所用,术语“夹层”、“聚合物夹层”和“聚合夹层”是指适合用于形成多层板的单层或多层聚合物薄片。如本文所用,术语“单层”和“单片”是指由一单一聚合物层形成的夹层,而术语“多层”(“multiplelayer”或“multilayer”)是指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彼此相邻并接触的聚合物层的夹层,这些聚合物层被共挤出、层压或以其它方式彼此耦合。夹层的每个聚合物层可以包含已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形成为薄片的一种或更多种聚合树脂,可选地与一种或更多种增塑剂结合。夹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可以还包含另外的添加剂,尽管这些不是必需的。如本文所用,术语“聚合物树脂组合物”和“树脂组合物”是指包含一种或更多种聚合物树脂的组合物。聚合物组合物可以可选地包含其它组分,诸如增塑剂和/或其它添加剂。第一声学夹层和第二声学夹层可以是单片夹层、多层夹层(诸如三层)或单片声学夹层和多层声学夹层的组合。当第一声学夹层和第二声学夹层都是单片夹层或都是多层夹层时,这两个声学夹层可以具有相同的组成和/或厚度,或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组成和/或厚度。合适的热塑性聚合物的例子可以包含但不限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氨酯(pu)、聚(乙烯-共-乙酸乙烯酯)树脂(eva)、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共-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聚烯烃、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共-丙烯酸丁酯)、有机硅弹性体、环氧树脂,以及酸共聚物——诸如乙烯/羧酸共聚物及其离聚物,衍生自先前列出的任何聚合物以及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层夹层中的一层或更多层可以包含热塑性聚合物,该热塑性聚合物可以选自下述构成的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氯乙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以及聚氨酯。在某些实施例中,聚合物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包含至少一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尽管本文一般描述的是有关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应当理解,依照本发明的各种不同实施例,以上聚合物树脂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可以和下面描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一起包含,或者代替下面描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适合于用在层和夹层中的聚氨酯可以具有不同的硬度。示例性的聚氨酯聚合物的肖氏a硬度(按照astmd-2240)小于85。聚氨酯聚合物的例子是ag8451和ag5050,基于脂肪族异氰酸酯聚醚的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0℃(可从马萨诸塞州沃本的thermedics公司(thermedicsinc.)商购)。eva聚合物可以含有各种不同量的乙酸乙烯酯基团。理想的乙酸乙烯酯含量一般从约10至约90mol%。乙酸乙烯酯含量更低的eva可用于低温隔音。当包含乙烯/羧酸共聚物时,乙烯/羧酸共聚物一般为羧酸含量约1至约25mol%的聚(乙烯-共-甲基丙烯酸)和聚(乙烯-共-丙烯酸)。乙烯/羧酸共聚物的离聚物可以通过用碱部分或完全中和共聚物而获得;所用的碱,诸如碱金属(例如钠)和碱性金属(例如镁)的氢氧化物、氨或其它过渡金属(诸如锌)氢氧化物。适合的离聚物的例子包含离聚物树脂(可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杜邦公司(dupont)商购)。热塑性聚合物树脂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方法形成。当热塑性聚合物树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这种树脂可以通过聚(乙烯醇)与一种或更多种醛在催化剂存在下,根据已知的方法缩醛化形成;所述已知的方法,诸如,例如在美国专利号2,282,057、2,282,026以及b.e.wade(2003)在第3版《高分子科技百科全书》卷8第381-399页(encyclopediaofpolymerscience&technology,3rded.,volume8,pages381-399,byb.e.wade(2003))的“乙烯醇缩醛聚合物”中描述的那些。产生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包含至少约50、至少约60、至少约70、至少约75、至少约80、至少约85、至少约90wt.%(weightpercent,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醛的残基,根据astmd-1396测量作为树脂的缩醛化百分比。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醛残基的总量可以统称为缩醛含量,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余量为残余羟基(作为乙烯基羟基)和残余酯基(如乙酸乙烯酯基团),如下面所进一步详细讨论的。适合于用在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单片声学夹层可以具有典型地低于约2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或具有在20℃下至少约0.10的阻尼损耗因子(或损耗因子)。非声学夹层典型地具有高于2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或在20℃下约0.06或更小的阻尼损耗因子。在存在两个单片声学夹层的实施例中,第一单片声学夹层和第二单片声学夹层可以具有相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单片声学夹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于第二单片夹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片夹层可以包括一种或更多种聚合物树脂。在实施例中,热塑性树脂是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诸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在实施例中,在单片夹层中的树脂(或至少一种树脂)具有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更低的残余羟基;更高的残余乙酸乙烯酯含量;更低的残余羟基含量且更高的残余乙酸酯含量;高增塑剂含量;不同的醛;混合的醛;或如下面所讨论的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特性的组合。在实施例中,单片声学夹层典型地具有比常规的非声学单片夹层更高的增塑剂含量。在实施例中,单片声学pvb夹层可以通过下述生产:将具有更低残余羟基含量(pvoh重量百分比)——诸如17wt.%或更低——的pvb树脂,与更高量的增塑剂(诸如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eh))混合;并挤出该混合物以形成聚合物夹层。可替代地,具有声学特性的单片pvb夹层可以通过下述生产:将具有更高残余羟基含量(诸如18wt.%或更高)的pvb树脂,与高量的增塑剂(或增塑剂混合物,其中该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增塑剂在增塑pvb树脂上比常规增塑剂(诸如3geh)更有效)混合;并挤出该混合物以形成聚合物夹层。在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夹层或至少两个夹层或所有夹层是单片夹层。在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夹层,或至少两个夹层,或所有夹层是多层夹层。用在本发明的玻璃板中的多层夹层包含具有至少两层并具有声学特性的任何夹层,诸如包括至少第一硬质(stiff)层、第二硬质层和设置在第一硬质层和第二硬质层之间的第三软质层的多层声学夹层(诸如可商购的三层)。另外数量的层和夹层的组合也是可能的,诸如软质/硬质/软质、软质/硬质/软质/硬质/软质、硬质/软质/硬质/软质/硬质、硬质/软质/软质/硬质,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实施例。适合于用在本发明的多层玻璃板中的多层声学夹层包含这样的夹层:该夹层包含软质层,该软质层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改良的物理特征,以便增加声学阻尼特性并减少通过玻璃和硬质外部层(通常是皮层)的声音传递,该硬质外部层提供夹层的处理、加工性和机械强度。被改良的以便实现改进的隔音特性的独特物理特征之一为:软质层的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实施例中,软质层的适合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低于约25、低于约20、低于约15、低于约10、低于约5、低于约0或低于约-5℃。除软质层的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外,适合于用在本发明的多层玻璃板中的多层声学夹层可以包含阻尼损耗因子在20℃下至少为0.10的夹层。示例性多层夹层构造的例子包含但不限于:pvb//pvb//pvb,pvnb//pvib//pvnb,其中pvb(聚(乙烯醇缩丁醛))、pvnb(聚乙烯醇缩正丁醛)和/或pvib(聚(乙烯醇缩异丁醛))层包括单一树脂或具有不同残余羟基含量或不同聚合物组成的两种或更多种树脂;pvc//pvb//pvc,pvb//pvc//pvb,pvb//pu//pvb,pu//pvb//pu,离聚物//pvb//离聚物,离聚物//pu//离聚物,离聚物//eva//离聚物,离聚物//离聚物//离聚物,其中软质芯层(pvb(包含pvisob),pvc,pu,eva或离聚物)包括单一树脂或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两种或更多种树脂。可替代地,皮层和芯层可以都是使用相同或不同起始树脂的pvb。树脂和聚合物的其它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明显的。一般地,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用的“pvb”和“pvb树脂”是指pvnb或pvib,或pvnb和pvib的组合。多层夹层中的软质芯层可以含有一种或更多种树脂。当芯层包括至少一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在软质芯层中的树脂或至少一种树脂具有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更低的残余羟基;更高的残余乙酸乙烯酯含量;更低的残余羟基含量,并且更高的残余乙酸酯含量;不同于硬质层的醛;混合醛;或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特性的组合。典型地,软质层含有至少一种增塑剂,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含有两种或更多种增塑剂的混合物,并且在典型的实施例中,软质层比硬质层的增塑剂含量更高。层和夹层性质的任何组合可以根据需求来采用,并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层合玻璃板与具有两个玻璃薄片和夹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的至少一个多层声学夹层的常规层合玻璃板相比,隔音性改进了高达两(2)分贝(db),如重合频率区域中的传声损失(soundtransmissionloss,stl)所测量的;其中,在常规玻璃板中,合计玻璃厚度、多层声学夹层中的合计硬质层厚度以及多层夹层中的合计软质层厚度,与本发明合计的分别薄片和层的厚度相同。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重合频率区域中通过stl测量的,本发明的层合玻璃板与具有两个玻璃薄片和夹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的至少一个多层声学夹层的常规层合玻璃板相比,隔音性改进至少3db或至少4db;其中,在常规玻璃板中,合计玻璃厚度、多层声学夹层中的合计硬质层厚度以及多层夹层中的合计软质层厚度,与本发明合计的薄片和层的厚度相同。适合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包含任何醛的残基,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含至少一种c4至c8醛的残基。适合的c4至c8醛的例子可以包含,例如,正丁醛、异丁醛、2-甲基戊醛、正己醛、2-乙基己醛、正辛基己醛,及其组合。基于树脂的醛残基的总重量,本文描述的层和夹层中用的一种或更多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包含至少约5、至少约10、至少约20、至少约30、至少约40、至少约50、至少约60或至少约70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c4至c8醛的残基。可替代地,或另外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包含不超过约95、不超过约90、不超过约85、不超过约80、不超过约75、不超过约70或不超过约65重量百分比的至少一种c4至c8醛。c4至c8醛可以选自以上列出的组,或其可以选自正丁醛、异丁醛、2-乙基己醛及其组合构成的组。在其它实施例中,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包括其它醛的残基,包含但不限于:肉桂醛、己基肉桂醛、苯甲醛、氢化肉桂醛、4-氯苯甲醛、4-叔丁基苯乙醛、丙醛、2-苯基丙醛及其组合,单独或与本文描述的一种或更多种c4至c8醛结合。在各种不同实施例中,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是主要包括正丁醛残基的pvb树脂,并且,可以,例如,包含任何期望的量的正丁醛以外的醛残基。典型地,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中存在的除正丁醛以外的醛残基可以包含异丁醛、2-乙基己醛及其组合。当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时,通过cott和ouano的使用低角度激光光散射的尺寸排阻色谱法(sizeexclusionchromatographyusinglowanglelaserlightscattering,sec/lalls)测量,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至少约30,000、至少约50,000、至少约80,000、至少约100,000、至少约130,000、至少约150,000、至少约175,000、至少约200,000、至少约300,000或至少约400,000道尔顿。如先前描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通过下述生产:将聚(乙酸乙烯酯)水解成聚(乙烯醇);然后,用上述醛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缩醛化聚(乙烯醇),以形成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水解聚(乙酸乙烯酯)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乙酸酯基团都转化成羟基,并且因此,残余的乙酸酯基团仍然在树脂上。类似地,在缩醛化聚(乙烯醇)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羟基都转化成缩醛基,这也在树脂上留下了残余的羟基。因此,大多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包含残余羟基(作为乙烯基羟基)和残余乙酸酯基团(作为乙酸乙烯酯基团),作为聚合物链的一部分。如本文所用,术语“残余羟基含量”和“残余乙酸酯含量”分别是指加工完成后剩余在树脂上的羟基和乙酸酯基团的量。残余羟基含量和残余乙酸酯含量都以基于聚合物树脂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并且是根据astmd-1396测量的。在如本文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中所用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具有残余羟基含量为:至少约6、至少约7、至少约8、至少约9、至少约10、至少约11、至少约12、至少约13、至少约14、至少约15、至少约16、至少约17、至少约18、至少约18.5、至少约19、至少约20、至少约21、至少约22、至少约23、至少约24、至少约25、至少约26、至少约27、至少约28、至少约29、至少约30、至少约31、至少约32,或至少约33重量百分比或更多。另外得,或替代性地,在本发明的聚合物层中所用的一种或多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可以为:不超过约45、不超过约43、不超过约40、不超过约37、不超过约35、不超过约34、不超过约33、不超过约32、不超过约31、不超过约30、不超过约29、不超过约28、不超过约27、不超过约26、不超过约25、不超过约24、不超过约23、不超过约22、不超过约21、不超过约20、不超过约19、不超过约18.5、不超过约18、不超过约17、不超过约16、不超过约15、不超过约14、不超过约13、不超过约12、不超过约11、不超过约10重量百分比。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残余羟基含量如下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至少约20、至少约21、至少约22、至少约23、至少约24、至少约25、至少约26、至少约27、至少约28、至少约29或至少约30重量百分比,和/或,不超过约45、不超过约43、不超过约40、不超过约37、不超过约35、不超过约34、不超过约33或不超过约32重量百分比。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残余羟基含量如下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至少约6、至少约7、至少约8、至少约9、至少约10、至少约11或至少约12重量百分比,和/或,不超过约17、不超过约16、不超过约15或不超过约14重量百分比。当聚合物层或夹层包含多于一种类型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每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可以大体上相同,或者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残余羟基含量可以大体上不同于一种或更多种其它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根据本发明的夹层中所用的一种或更多种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可以为:不超过约30、不超过约25、不超过约20、不超过约18、不超过约15、不超过约12、不超过约10、不超过约8、不超过约6、不超过约4、不超过约3或不超过约2重量百分比。可替代地,或另外地,用在本文描述的聚合物层或夹层中的至少一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可以为:至少约3、至少约4、至少约5、至少约6、至少约7、至少约8、至少约9、至少约10、至少约12或至少约14重量百分比,或更多。当聚合物层或夹层包含两种或更多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这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可以大体上相同,或一种或更多种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可以与一种或更多种其它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不同。本文描述的聚合物层和夹层中所用的一种或多种聚合树脂可以包括一种或更多种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聚合物层中树脂的总重量,一种或多种热塑性树脂在聚合物层中存在的量可以为:至少约45、至少约50、至少约55、至少约60、至少约65、至少约70、至少约75、至少约80、至少约85、至少约90或至少约95重量百分比。当存在两种或更多种树脂时,基于聚合物层或夹层中树脂的总重量,每种树脂存在的量可以为:至少约0.5、至少约1、至少约2、至少约5、至少约10、至少约15、至少约20、至少约25、至少约30、至少约35、至少约40、至少约45或至少约50重量百分比。如本文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也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增塑剂。当存在增塑剂时,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的增塑剂含量可以为:至少约2、至少约5、至少约6、至少约8、至少约10、至少约15、至少约20、至少约25、至少约30、至少约35、至少约40、至少约45、至少约50、至少约55、至少约60、至少约65、至少约70、至少约75或至少约80phr(partsperhundredresin,每百份树脂的份数),和/或,不超过约120、不超过约110、不超过约105、不超过约100、不超过约95、不超过约90、不超过约85、不超过约75、不超过约70、不超过约65、不超过约60、不超过约55、不超过约50、不超过约45、不超过约40或不超过约35phr。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的增塑剂含量可以为:不超过35、不超过约32、不超过约30、不超过约27、不超过约26、不超过约25、不超过约24、不超过约23、不超过约22、不超过约21、不超过约20、不超过约19、不超过约18、不超过约17、不超过约16、不超过约15、不超过约14、不超过约13、不超过约12、不超过约11或不超过约10phr。如本文所用,术语“每百份树脂的份数”或“phr”是指基于重量,每一百份树脂存在的增塑剂的量。例如,如果将30克增塑剂加入100克树脂中,增塑剂含量将为30phr。如果聚合物层包含两种或更多种树脂,将增塑剂的重量与存在的所有树脂的合计量比较,以确定每百份树脂的份数。此外,当本文提供层或夹层的增塑剂含量时,其参照用于生产层或夹层的混合体或熔体中增塑剂的量提供,除非另有说明。对于增塑剂含量未知的层,增塑剂含量可以通过湿化学方法确定,其中使用合适的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从聚合物层或夹层中提取增塑剂。在提取增塑剂之前,测量样品层的重量,并与提取后增塑剂已经去除的层的重量进行比较。基于该差值,可以确定增塑剂的重量,并可以计算增塑剂的含量(以phr计)。对于多层夹层,聚合物层可以彼此物理分离,并根据以上的程序各自分析。尽管不希望被理论束缚,应理解,对于给定类型的增塑剂,增塑剂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相容性可以与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相关。更具体地,残余羟基含量较高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一般可以具有降低的增塑剂相容性或容量,而残余羟基含量较低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表现出增加的增塑剂相容性或容量。一般,可以控制聚合物的残余羟基含量和其增塑剂相容性/容量之间的这种相关性,以便促进向聚合物树脂中添加适量的增塑剂,并稳定地保持夹层中的多层之间的增塑剂含量的差值。对于增塑剂的相容性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残余乙酸酯含量,也可存在相似的相关性。任何适合的增塑剂可以用在本文描述的聚合物层中。增塑剂可以具有:至少约6个和/或不超过约30个、不超过约25个、不超过约20个、不超过约15个、不超过约12个或不超过约10个碳原子的烃段。在各种不同实施例中,增塑剂选自常规增塑剂或者两种或更多种常规增塑剂的混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常规增塑剂(一般,折射率小于约1.450)可以包含: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eh”)、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四乙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4geh”)、三乙二醇二庚酸酯、四乙二醇二庚酸酯、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基环己基己二酸酯、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庚壬酯、二(丁氧基乙基)己二酸酯、双(2-(2-丁氧基乙氧基)乙基)己二酸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蓖麻酸丁酯、蓖麻油、椰子油脂肪酸的三乙二醇酯以及油改性的癸二酸醇酸树脂。在一些实施例中,常规增塑剂是3geh(在25℃的折射率=1.4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增塑剂,诸如折射率更高的增塑剂(即,高折射率增塑剂)。如本文所用,“高折射率增塑剂”是折射率至少约1.460的增塑剂。如本文所用,增塑剂或树脂的折射率(refractiveindex,也称为indexofrefraction)或依照astmd542在589nm波长和25℃下测量,或依照astmd542在文献中报道。在各种不同实施例中,对于芯层和皮层二者,增塑剂的折射率为:至少约1.460,或大于约1.470,或大于约1.480,或大于约1.490,或大于约1.500,或大于1.510,或大于1.520。在一些实施例中,高折射率增塑剂与常规增塑剂共同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包含常规增塑剂,该常规增塑剂是3geh,并且增塑剂混合物的折射率为至少1.460。适合的高折射率增塑剂的例子包含,但不限于: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三丙二醇二苯甲酸酯、聚丙二醇二苯甲酸酯、苯甲酸异癸酯、2-乙基己基苯甲酸酯、二乙二醇苯甲酸酯、丁氧乙基苯甲酸酯、丁氧基乙氧基乙基苯甲酸酯、丁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苯甲酸酯、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苯甲酸异丁酸酯、1,3-丁二醇二苯甲酸酯、二乙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三乙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二丙二醇二邻甲基苯甲酸酯、1,2-辛基二苯甲酸酯、三-2-乙基己基偏苯三甲酸酯、二-2-乙基己基对苯二甲酸酯、双酚a双(2-乙基己酸酯)、二-(丁氧乙基)对苯二甲酸酯、二-(丁氧基乙氧基乙基)对苯二甲酸酯、二丁氧乙基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辛酯、聚氧乙烯松香衍生物的苯基醚类、磷酸三甲苯酯,以及其混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塑剂可以包括常规增塑剂和高折射率增塑剂的混合物,或由常规增塑剂和高折射率增塑剂的混合物构成。另外,至少一个聚合物层也可以包含其它类型的添加剂,该其它类型的添加剂可以赋予聚合物层或夹层特别的特性或特征。这种添加剂可以包含但不限于黏附力控制剂(adhesioncontrolagent,“aca”)、染料、颜料、稳定剂诸如紫外(“uv”)稳定剂、抗氧化剂、抗粘连剂、阻燃剂、ir吸收剂或阻隔剂(诸如氧化铟锡、氧化锑锡、六硼化镧(lab6)和氧化铯钨)、加工助剂、流动增强添加剂、润滑剂、冲击改性剂、成核剂、热稳定剂、uv吸收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偶联剂、黏合剂、底漆、强化添加剂、填料和折射率(ri)平衡剂。如本文所用,术语“折射率平衡剂”或“ri平衡剂”是指包含在组合物、层或夹层中的用于调节至少一种树脂或至少一个层的折射率的任何组分或添加剂。这种添加剂的具体类型和量可以基于特定夹层的最终特性或目的用途(enduse)来选择。取决于聚合物类型和层的组成,本文描述的聚合物层可以表现出宽范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两种或更多种聚合物或聚合物层的夹层可以表现出两个或更多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聚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标志着材料从玻璃态向橡胶态转变的温度。本文描述的聚合物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dynamicmechanicalthermalanalysis,dmta)根据以下程序确定。将聚合物薄片模制成直径为25毫米(mm)的样品圆片。将聚合物样品圆片置于流变动态光谱仪ii(rheometricsdynamicspectrometerii)的两个25mm直径平行板测试夹具之间。聚合物样品圆片是于剪切模式下,在1赫兹的振荡频率下,随着样品的温度以2℃/分钟的速率从-20升至70℃或其它温度范围测试的。绘制依赖于温度的tanδ(g"/g')的最大值的位置,用于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实践表明,该方法再现性在+/-1℃内。本文描述的夹层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如下这样的夹层或聚合物层,该夹层或聚合物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至少约-20、至少约-10、至少约-5、至少约-1、至少约0、至少约1、至少约2、至少约5、至少约10、至少约15、至少约20、至少约25、至少约27、至少约30、至少约32、至少约33、至少约34、至少约35、至少约36、至少约37、至少约38或至少约40℃。可替代地,或另外地,聚合物层或夹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不超过约25、不超过约20、不超过约15、不超过约10、不超过约5、不超过约2、不超过约0、不超过约-1或不超过约-5℃。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或夹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至少约30、至少约32、至少约33、至少约35、至少约36、至少约37、至少约38、至少约39℃或至少约40℃,和/或不超过约100、不超过约90、不超过约80、不超过约70、不超过约60、不超过约50、不超过约45、不超过约44、不超过约43、不超过约42、不超过约41、不超过约40、不超过约39、不超过约38或不超过约37℃。可替代地,或此外另外地,至少一个聚合物层或夹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为:至少约-10、至少约-5、至少约-2、至少约-1、至少约0、至少约1、至少约2、至少约5℃,和/或不超过约25、不超过约20、不超过约15、不超过约10、不超过约5、不超过约2、不超过约1、不超过约0或不超过约-1℃。当聚合物层或夹层包含两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时,这些层中的至少一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与夹层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的聚合物层不同。换句话说,当有两层或更多层时,每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不同。在实施例中,层或夹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约25℃。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树脂层或夹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下的tanδ值可以为:至少约0.50、至少约0.60、至少约0.70、至少约0.80、至少约0.90、至少约1.00、至少约1.10、至少约1.25、至少约1.50、至少约1.75、至少约2.00或至少约2.25,如通过dmta测量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任何层或夹层可以是单层或单片夹层。在其它实施例中,任何层或夹层可以是至少包括至少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的多层夹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层夹层也可以包含第三聚合物层,并且第二聚合物层与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中的每一个相邻并接触,使得第二聚合物层夹在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之间。如本文所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等用于描述各种不同的要素,但这种要素不应不必要地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要素与另一要素区分开,不是必要地暗指具体的顺序或甚至具体的要素。例如,一要素可以被认为是说明书中的“第一”要素和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要素,而不是不一致的。在说明书中且对于每个独立权利要求保持一致性,但这种命名法不是必然地打算在在它们之间是一致的。这种三层(three-layer或tri-layer)夹层可以描述为具有夹在两个外部“皮”层之间的至少一个内部“芯”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层中的每个聚合物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当夹层是多层夹层时,该多层夹层可以包含包括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第一聚合物层,以及包括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第二聚(乙烯醇缩醛)层。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可以彼此相邻,或可选地,可以在它们之间具有一个或更多个介入聚合物层。当存在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时,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分别的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具有不同的组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可以至少约2、至少约3、至少约4、至少约5、至少约6、至少约7、至少约8、至少约9、至少约10、至少约12、至少约13、至少约14、至少约15、至少约16、至少约17、至少约18、至少约19、至少约20、至少约21、至少约22、至少约23或至少约24重量百分比不同于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另外,或替代性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可以至少约2、至少约3、至少约4、至少约5、至少约6、至少约7、至少约8、至少约9、至少约10、至少约12、至少约13、至少约15、至少约18或至少约20重量百分比不同于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可以不超过约2、不超过约1.5、不超过约1或不超过约0.5重量百分比不同于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如本文所用,术语“重量百分比不同”或“差值…为至少…重量百分比”是指两个给定的百分率之间的差值,通过找到两个数字之间的数学差值的绝对值来计算。与给定值“不同”的值可以比给定值更高或更低。例如,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至少2重量百分比不同于”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则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可以比第二残余羟基含量至少高2wt.%,或至少低2wt.%。例如,如果示例性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为14wt.%,示例性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可以为至少16wt.%(例如,至少高2wt.%)或不超过12wt.%(例如,至少低2wt.%)。由于具有不同的组成,由不同树脂——诸如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形成的层或夹层的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由于增塑剂含量上的差值。如先前所描述,当残余羟基含量不同的两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共混时,增塑剂将在不同树脂之间分配,使得更高量的增塑剂存在于残余羟基含量更低的树脂形成的层中,更少的增塑剂存在于包含残余羟基含量更高的树脂的层的部分中。最终,在两种树脂之间实现了平衡状态。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与增塑剂相容性/容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促进向聚合物树脂中添加适当量的增塑剂。当增塑剂否则将从一层迁移到另一层时,这种相关性也有助于稳定地保持两层或更多层之间增塑剂含量的差值。当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不同和/或的残余乙酸酯含量不同时,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也可以包含不同量的增塑剂。因此,这些部分中的每一个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诸如,例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聚合物层之间增塑剂含量的差值可以为:至少约2、至少约5、至少约8、至少约10、至少约12或至少约15phr,以如以上所描述的来测量。在其它实施例中,相邻聚合物层之间增塑剂含量的差值可以为:至少约18、至少约20、至少约25、至少约30、至少约35、至少约40、至少约45、至少约50、至少约55、至少约60或至少约65phr。此外,或替代性地,相邻聚合物层的增塑剂含量之间的差值可以为:不超过约40、不超过约35、不超过约30、不超过约25、不超过约20、不超过约17、不超过约15或不超过约12phr。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中的每一个的增塑剂含量的值可以落入以上提供的范围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聚合物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至少约3、至少约5、至少约8、至少约10、至少约12、至少约13、至少约15、至少约18、至少约20、至少约22、至少约25、至少约30、至少约35或至少约40℃不同于第二聚合物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中每一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值可以落入以上提供的范围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内。当多层夹层包含三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时,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和第三(或更多)聚合物层中的每一个分别可以包含至少一种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可选的增塑剂(以先前所详细描述的类型和量)。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内部)聚合物层可以包含这样的树脂:该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低于第一和第三(外部)聚合物层中每一个中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所以,当增塑剂在层之间分配时,内部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低于外部聚合物层中每一个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尽管不希望被理论束缚,应当理解,这种配置类型,其中相对“硬质”(即,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外部聚合物层将“软质”(即,相对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内部层夹在中间,可以促进夹层增强的的声学性能。可替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硬质层作为内部层存在,并被两个软质外部层夹在中间,产生了软质/硬质/软质配置的多层夹层。具有另外的层和/或配置的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诸如具有四、五、六、七或更多层的夹层。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更多个)层,诸如外部聚合物层,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组成和/或特性。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聚合物层中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可以距离第三聚合物层中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含量不出约2wt.%、不出约1wt.%或不出约0.5wt.%。相似地,第一层和第三层中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乙酸酯含量可以距离彼此不出约2wt.%、不出约1wt.%或不出0.5wt.%。另外,第一外部聚合物层和第三外部聚合物层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增塑剂含量和/或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第一聚合物层的增塑剂含量可以以少于2phr、不超过约1phr或不超过约0.5phr不同于第三聚合物层的增塑剂含量,和/或,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三聚合物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相差少于2℃、不超过约1℃或不超过约0.5℃。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残余羟基和/或残余乙酸酯含量上的差值,以控制或向最终的组合物、层或夹层提供某些性能特性,诸如强度、抗冲击性、抗穿透性、加工性或声学性能。例如,残余羟基含量更高(通常大于约17wt.%)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促进树脂组合物或层的高抗冲击性、抗穿透性和强度,羟基含量更低的树脂(通常残余羟基含量小于17wt.%)可以改进夹层的声学性能。本发明的夹层可以根据任何适合的方法形成。示例性方法可以包含但不限于溶液流延、模压成型、注射成型、熔融挤出、熔喷及其组合。包含两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的多层夹层也可以根据任何适合的方法生产,诸如,例如共挤出、吹塑成膜、熔喷、浸涂、溶液涂布、刀涂、桨涂、气刀涂布、印刷、粉末涂布、喷涂、层压及其组合。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层或夹层可以通过挤出或共挤出形成。在挤出工艺中,一种或更多种热塑性树脂、增塑剂,以及可选地一种或更多种如先前描述的添加剂,可以预混合并进料到挤出装置中。挤出装置被配置成赋予热塑性组合物特定的轮廓形状,以便产生挤出的薄片。处于高温(elevatedtemperature)下并且各处高度粘稠的挤出的薄片可以随后冷却以形成聚合薄片。一旦薄片已经冷却并凝固,它可以被切割和卷起以用于随后的储存、运输和/或用作夹层。共挤出是通过其同时挤出多层聚合物材料的工艺。一般,这种类型的挤出利用两个或更多个挤出机来熔融并将稳定体积吞吐量的不同粘度或其他特性的不同热塑性熔体递送通过共挤出模具,成为期望的最终形式。在共挤出工艺中离开挤出模具的多个聚合物层的厚度一般可以通过调节熔体通过挤出模具的相对速度以及通过加工每种熔融热塑性树脂材料的单独的挤出机的尺寸来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夹层的总体平均厚度可以为:至少约10、至少约15、至少约20、至少约25、至少约30或至少约35mil,和/或不超过约120、不超过约90、不超过约75、不超过约60、不超过约50、不超过约45、不超过约40、不超过约35、不超过约32mil。照特定应用的期望,也可以使用其它厚度。如果夹层不是层压在两个基板之间,其平均厚度可以通过使用卡尺或其它等效装置直接测量夹层的厚度来确定。如果夹层被层压在两个基板之间,夹层的厚度可以通过从多层板的总厚度中减去基板的合计厚度来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的平均厚度可以为:至少约1、至少约2、至少约3、至少约4、至少约5、至少约6、至少约7、至少约8、至少约9或至少约10mil。另外,或替代性地,如本文所描述的夹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聚合物层的平均厚度可以为:不超过约25、不超过约20、不超过约15、不超过约12、不超过约10、不超过约8、不超过约6或不超过约5mil。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脂层或夹层可以包括平的聚合物层,该平的聚合物层的厚度沿着薄片的长度(或最长尺寸),和/或宽度(或第二最长尺寸)大体上相同;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多层夹层中的一层或更多层,例如,可以是楔形的或者可以具有楔形轮廓,使得夹层的厚度沿着薄片的长度和/或宽度改变,使得层或夹层的一个边缘的厚度大于其他边缘。当夹层是多层夹层时,夹层中的至少一层、至少两层或至少三层或更多层可以是楔形的。当夹层是单片夹层时,聚合物薄片可以是平的或楔形的。楔形夹层可用于,例如,汽车和飞机应用中的抬头显示器(heads-up-display,hud)面板。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的多层板表现出理想的声学特性,如通过下述所表明的:例如,当声音通过夹层时声音传递上的降低(即,传声损失)。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astme90在20℃及50cm×80cm的板尺寸下测量,本发明的多层板可以表现出在重合频率下的传声损失为:至少约34、至少约35、至少约36、至少约37、至少约38、至少约39、至少约40、至少约41或至少约42db。另外,在20℃下,层和夹层的阻尼损耗因子或损耗因子可以为:至少约0.10、至少约0.12、至少约0.15、至少约0.17、至少约0.20、至少约0.25、至少约0.27、至少约0.30、至少约0.33或至少约0.35。损耗因子通过iso标准16940中描述的机械阻抗测量(mechanicalimpedancemeasurement)来测量。为了测量阻尼损耗因子,将聚合物样品层压在两片透明玻璃之间,每片的厚度为2.3mm,并且准备成宽度为25mm,长度为300mm。然后使用振动器(vibrationshaker)(可从公司(荷兰,)商购)在中心点激发层压的样品,并使用阻抗头(公司)测量激发这个条振动所需的力和振动的速度。在国家仪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nationalinstrumentdataacquisitionandanalysissystem)上记录所得到的传递函数,并且使用半功率法计算第一振动模式下的损耗因子。如本文所描述的多层板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方法形成。典型的玻璃层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组装三个(或更多个)基板和夹层;(2)通过ir辐射或对流装置对该组装体加热第一(短暂一段)时间;(3)将该组装体送入压力轧辊中进行第一次脱气;(4)将该组装体加热一小段时间,至合适的温度(诸如约60℃至约120℃),以给该组装体足够的临时黏附力以密封夹层的边缘;(5)将该组装体送入第二压力轧辊中,以进一步密封夹层的边缘并允许进一步的处理;以及(6)在合适的温度(诸如135℃至150℃之间)和合适的压力(诸如150psig至200psig之间)下压热处理该组装体约30至90分钟。如根据以上步骤(2)至(5)中的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使夹层-玻璃界面脱气的其它方法包含真空袋和真空环工艺,并且二者也都可以用于形成如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夹层。本发明的多层板可以用于各种目的用途的应用,包含例如,用于汽车挡风玻璃和窗、飞机挡风玻璃和窗、用于各种运输应用(诸如船舶应用、铁路应用等)的板、结构建筑上的板(诸如窗、门、楼梯、走道、栏杆)、装饰建筑上的板、耐风雨的板(诸如飓风玻璃或龙卷风玻璃)、弹道板,以及其它类似的应用。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多层玻璃板的实施例,以及常规的或对照的多层玻璃板。图1是本发明的一般实例,示出了具有三个玻璃层(玻璃1、玻璃2和玻璃3)、在板之间有两个声学夹层(声学夹层a和声学夹层b)的多层玻璃板。图2示出图1的多层玻璃板的更详细的视图。该玻璃板由下述构成:第一玻璃(玻璃1)、第二玻璃(玻璃2)和第三玻璃(玻璃3)、在第一玻璃薄片(玻璃1)和第二玻璃薄片(玻璃2)之间的第一声学三层夹层(夹层a,具有两个硬质外部层和一软质内部层),以及在第二玻璃薄片(玻璃2)和第三玻璃薄片(玻璃3)之间的第二三层声学夹层(夹层b,具有两个硬质外部层和一软质内部层)。图3示出了对照的常规多层玻璃板,具有第一玻璃薄片(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玻璃4)和设置在第一玻璃薄片(玻璃1)和第二玻璃薄片(玻璃4)之间的声学三层夹层(夹层c,具有两个硬质外部层和一软质内部层)。在图3的玻璃板中,玻璃板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4)等于图2中的玻璃板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2+玻璃3)。还有,图3的玻璃板中的合计硬质层厚度(硬质层7+硬质层9)和软质层厚度(软质层8)与图2的玻璃板中的合计厚度分别相同(硬质层1+硬质层3+硬质层4+硬质层6=硬质层7+硬质层9,软质层2+软质层5=软质层8)。图4示出了对照多层玻璃的另一实施例,该多层玻璃仅由两个玻璃薄片及设置在玻璃薄片之间的两个夹层构成。具体地,图4的玻璃板具有第一玻璃薄片(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玻璃4)、第一声学多层夹层(夹层a,具有两个硬质外部层和一软质内部层)以及第二声学夹层(夹层b,具有两个硬质外部层和一软质内部层),其中图4的玻璃板中的玻璃层(玻璃1+玻璃4)的合计玻璃厚度等于图2的玻璃板中的玻璃层(玻璃1+玻璃2+玻璃3)的合计玻璃厚度,并且夹层(夹层a和夹层b)和图2的玻璃板中的夹层相同(硬质层厚度、软质层厚度以及合计厚度与图2中示出的玻璃板中的各自层的夹层中的那些值相同)。图5示出了对照多层玻璃板的另一实施例,该对照多层玻璃板由下述构成:第一玻璃薄片(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玻璃3)、第一声学夹层(夹层a)和第二声学夹层(夹层b);其中图5的玻璃板中的玻璃薄片(玻璃1+玻璃3)的合计玻璃厚度小于图2的玻璃板的玻璃薄片(玻璃1+玻璃2+玻璃3)的合计玻璃厚度。夹层(夹层a,夹层b,以及夹层a和夹层b的合计硬质层厚度和软质层厚度)与图2的玻璃板中的夹层中的那些相同。夹层和玻璃薄片组合的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以下实例旨在说明本发明,以便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制作和使用本发明,而不打算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也包含下面的实施例1至14。实施例1是隔音多层板,包括:第一板,具有第一厚度;第一夹层,具有第一夹层厚度和低于25℃的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一板相邻;第二板,具有第二厚度,与第一夹层相邻;第二夹层,具有第二夹层厚度和低于25℃的第二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二板相邻;第三板,具有第三厚度,与第二夹层相邻;其中,多层板具有合计板厚度、合计夹层厚度和总厚度;其中,第二板设置在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实施例2是包含实施例1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中的至少一个是玻璃的。实施例3是隔音多层玻璃板,包括:第一玻璃板,具有第一玻璃厚度;第一夹层,具有第一夹层厚度和低于25℃的第一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一玻璃板相邻;第二玻璃板,具有第二玻璃厚度,与第一夹层相邻;第二夹层,具有第二夹层厚度和低于25℃的第二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第二玻璃板相邻;第三玻璃板,具有第三玻璃厚度,与第二夹层相邻;其中,多层玻璃板具有合计玻璃厚度、合计夹层厚度和总厚度;其中,第二玻璃板设置在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实施例4是包含实施例1至3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至少一夹层是单片夹层。实施例5是包含实施例1至4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是单片夹层。实施例6是包含实施例1至5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至少一个夹层是具有至少三个层的多层夹层。实施例7是包含实施例1至6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是具有至少三个层的多层夹层,其中至少一个夹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实施例8是包含实施例1至7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多层玻璃板在20℃下的阻尼损耗因子为至少0.10。实施例9是包含实施例1至8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多层玻璃板在20℃下的传声损失(stl)为至少34分贝(db)。实施例10是包含实施例1至9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多层板的传声损失(stl),比具有相同的合计板厚度、合计夹层厚度和总厚度的板大至少2分贝(db)。实施例11是包含实施例1至10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中的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板厚度。实施例12是包含实施例1至11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每一个都具有不同的板厚度。实施例13是包含实施例1至12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至少两个夹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实施例14是包含实施例1至13中任一个的特征的隔音多层板,其中多层夹层包括两个硬质外部层和在两个硬质外部层之间的更软质的内部层。实例以下实例描述了多层玻璃板的制备。如下所述,在玻璃板上进行的几个测试用于评价几个对照多层玻璃板和公开的多层玻璃板的声学特性。实例1、三个或更多个玻璃薄片和两个或更多个声学夹层薄片表1总结了夹层组成i-1、i-2和i-3的特性。夹层i-1和i-2每个均为三层声学夹层,具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的软质芯层和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的硬质皮层,并且夹层i-1和i-2的阻尼损耗因子分别为0.26和0.32。夹层i-3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7℃并且阻尼损耗因子为0.20单片声学夹层。这些夹层用于构造表2所示的多层玻璃板。表1:声学(硬质/软质/硬质)三层夹层和声学(软质)单片夹层组成通过层压玻璃薄片和表1的声学夹层(i-1、i-2和i-3)生产多层玻璃板。如下所述和如图1至5所示,生产了六个对照玻璃板和四个公开的玻璃板。对照玻璃板c-1由两个玻璃薄片和一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4),在第一玻璃薄片和第二玻璃薄片之间的声学三层夹层40mil厚(i-2),其中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4)为4.6mm。如表1所示,夹层i-2具有33mil的合计硬质(皮)层厚度和7mil的软质层厚度。对照玻璃板c-2由两个玻璃薄片和玻璃之间的两个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4),两层声学三层夹层(i-1)被层压在一起,以产生具有三个硬质层和两个软质层的五层夹层。(作为替代方案,五层夹层可以由三层夹层(i-2)通过去除每个硬质(皮)层的一半并将它们嵌入软质(芯)层的中心来产生。)产生的五层夹层的总厚度为40mil,合计硬质层厚度为33mil,软质层厚度为7mil(与用于对照玻璃板c-1的夹层i-2中的那些的厚度相同),并层压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玻璃板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4)为4.6mm(与对照玻璃板c-1中的玻璃厚度相同)。对照玻璃板c-3由两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3),两个声学三层夹层(i-1)层压在一起,以产生层压在两层玻璃之间的五层夹层(如先前描述的)。对照板c-3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3)为3.9mm,较对照玻璃板c-1和c-2的合计玻璃厚度少0.7mm。对照玻璃板c-4由两个玻璃薄片和一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3),玻璃薄片之间的声学三层夹层40mil厚(i-2),其中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3)等于3.9mm(与对照玻璃板c-3中的玻璃厚度相同)。对照玻璃板c-5由两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3),两个声学三层夹层(i-1)层压在一起(以产生如先前描述的五层夹层),它们层压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3)等于3.2mm(较对照玻璃板c-3和c-4的合计玻璃厚度少0.7mm),并且较对照玻璃板c-1和c-2的合计玻璃厚度少1.4mm。对照玻璃板c-6由两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4),并且30mil厚的两个声学单片夹层(i-3)层压在一起,以产生层压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的60mil厚的声学单片夹层。玻璃板具有4.6mm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4),与对照板c-1和c-2相等。公开的玻璃板d-1由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0.7mm厚(玻璃2),第三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3),两个三层声学夹层每个20mil厚(i-1)(每个具有两个硬质层(合计厚度16.5mil)和一3.5mil厚的芯层,如表1所示)。多层玻璃板通过在玻璃1和玻璃2之间层压一个夹层,并在玻璃2和玻璃3之间层压一个夹层来生产。公开的板d-1(玻璃1+玻璃2+玻璃3)的合计玻璃厚度为4.6mm(与对照玻璃板c-1和c-2的合计玻璃厚度相同)。在公开的玻璃板d-1中的两个夹层的合计硬质层厚度为33mil,合计软质层厚度为7mil,与对照玻璃板c-1、c-2和c-3中的那些值相同。合计表面玻璃的厚度(玻璃1+玻璃3)为3.9mm,等于对照玻璃板c-3中的该值,较对照玻璃板c-1和c-2中的该值薄0.7mm。公开的玻璃板d-2由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2),第三玻璃薄片0.7mm厚(玻璃3),两个三层声学夹层每个20mil厚(i-1),以与公开的板d-1相同的方式层压。多层玻璃板通过在玻璃1和玻璃2之间层压一个夹层并且在玻璃2和玻璃3之间层压一个夹层来生产。板d-2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2+玻璃3)为4.6mm(与对照玻璃板c-1和c-2以及公开的板d-1的合计玻璃厚度相同)。公开的板d-2的合计硬质层和软质层厚度与对照玻璃板c-1、c-2和c-3中的那些值相同。公开的玻璃板d-3由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0.7mm厚(玻璃2),第三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3),两个三层声学夹层每个20mil厚(i-1),以与公开的玻璃板d-1相同的方式层压。玻璃板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2+玻璃3)为3.9mm(与对照玻璃板c-3和c-4的合计玻璃厚度相同)。在公开的玻璃板d-3中的两个夹层的合计硬质层和软质层厚度与对照玻璃板c-3、c-4和c-5中的那些值相同。合计表面(或外部)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3)为3.2mm,等于对照玻璃板c-5的该值,并且较对照玻璃板c-3和c-4中的该值薄0.7mm。公开的玻璃板d-4由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0.7mm厚(玻璃2),第三玻璃薄1.6mm厚(玻璃3),两个单片声学夹层每个30mil厚(i-3)。多层玻璃板通过在玻璃1和玻璃2之间层压一个单片夹层并且在玻璃2和玻璃3之间层压一个单片夹层来生产。公开的板d-4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2+玻璃3)为4.6mm(与对照玻璃板c-6的合计玻璃厚度相同)。在公开的板d-4中的两个夹层的合计厚度为60mil,与对照玻璃板c-6中的该值相同。来自对照玻璃板c-1至c-6和公开的玻璃板d-1至d-4的stl测量的重合频率以及重合频率处的传声损失总结在表2中。玻璃板c-1、c-2、c-3和d-1在500到8000三分之一倍频程频带区域(third-octavebandfrequencyregion)的曲线图在图6中示出,玻璃板c-3、c-4、c-5和d-3的在图7中示出。这些板的详情也总结在下表2中。表2:玻璃板构造和隔音特性如图6所示,在约500hz至约2000hz的范围内,所有四个玻璃板的传递损失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存在声学夹层,这些板表现出这样的传声损失:将质量控制区域(masscontrolledregion)由对于相同合计玻璃厚度的非声学层压玻璃板的约1000hz的典型频率扩展到约2000hz的更高频率。该板也在约500至约2000hz的范围内增加stl。如图6所示,玻璃板c-1、c-2和d-1在500至2000hz范围内都具有大约相同的stl。这些玻璃板都具有相同的合计玻璃厚度和夹层厚度(相同的总体质量),尽管公开的玻璃板d-1具有三个玻璃薄片,在两个声学夹层之间有一个玻璃的薄片(0.7mm),而不是像对照玻璃板c-1、c-2和c-3一样在板中仅有两个(外部或表面)玻璃薄片。在重合频率区域中,随着频率增加到质量控制区域以上(大约2000hz以上),对照板c-1和c-2具有大约相同的stl,并且夹层构造(三层或五层)对隔音影响很小,如重合频率处的stl所示(对于对照板c-1和c-2都为37.8)。对照板c-1和c-2都在5000hz下表现出重合频率。公开的玻璃板d-1将重合频率移动到6300hz,并将在重合频率区域的隔音改进了2db以上。对照玻璃板c-3也具有在6300hz处的重合频率(与公开的板d-1相同),但是重合频率处的隔音(stl)低于公开的板d-1,并且与对照板c-1和c-2的相同。预期到了对照板c-3的stl更低,因为如所示使用玻璃厚度改变的相同的夹层类型在板的重合频率处对stl有很少的影响。然而,更轻和更薄的玻璃板c-3在500至2000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比对照板c-1和c-2更低的传递损失(约低1db)。如表2和图6所示,公开的玻璃板d-1包含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合计玻璃厚度与对照玻璃板c-1和c-2相等,与对照玻璃板c-1和c-2相比在重合频率区域中改进了隔音(或增加stl)超过2db。公开的玻璃板d-1还将重合频率从5000hz(对于c-1和c-2)移动到6300hz,该重合频率与更薄且更轻的对照玻璃板c-3的重合频率相同。在改进隔音的同时,公开的玻璃板d-1也保持了在500至2000hz的质量控制频率区域内的传递损失(基本上与对照玻璃板c-1和c-2的相同)。公开的玻璃板d-2也包含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合计玻璃厚度也等于对照玻璃板c-1和c-2的合计玻璃厚度),与对照玻璃板c-1和c-2相比,也在重合频率区域中改进隔音(或增加stl)超过2db。与公开的玻璃板d-1不同,公开的玻璃板d-2保持重合频率在5000hz,与对照玻璃板c-1和c-2的重合频率相同。如表2和图6所示,从两个外部或表面玻璃薄片中的一个中去除一部分玻璃(诸如对照玻璃板c-2),并将其嵌入两个声学夹层之间以产生新的玻璃板,该新的玻璃板具有三个玻璃薄片但总体厚度和质量相同(如由公开的板d-1和d-2所说明的)不影响玻璃板的表面密度和静态刚度,但改变重合频率区域中的弯曲刚度。因此,改良对照玻璃板(诸如通过去除一个外部薄片中的一部分玻璃的对照板c-2)以产生公开的玻璃板d-1和d-2(通过将表面玻璃厚度的一部分改放到板的内部(在两个夹层之间),改进了重合频率区域中的隔音特性超过2db。图7绘制了对照玻璃板c-3、c-4和c-5以及公开的板d-3在500到8000三分之一倍频程频带区域中的传声损失。如图7所示,这些板的合计玻璃厚度小于玻璃板c-1、c-2和d-1的厚度。在约500hz至约2500hz的范围内,所有四个玻璃板(c-3、c-4、c-5和d-3)的传递损失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存在声学夹层,这些板表现出这样的传声损失:将质量控制区域从合计玻璃厚度相同的非声学层压玻璃板的约1500hz的典型频率,扩展到约2500hz的更高频率。该板也在约500至约2500hz的范围内增加stl。如图7所示,玻璃板c-3、c-4和d-3在500至2500hz范围内都具有类似的stl值。这些玻璃板都具有相同的合计玻璃厚度和夹层厚度(相同的总体质量),尽管公开的玻璃板d-3具有三个玻璃薄片,在两个声学夹层之间具有一个玻璃薄片(0.7mm),而非仅在板的外部或表面玻璃层中具有总玻璃厚度。在重合频率区域中,随着频率增加到质量控制区域之上(在约2500hz之上),对照板c-3和c-4具有大约相同的stl,并且夹层构造(无论三层或五层)对隔音有影响很小。对照板c-3和c-4都在6300hz下表现出重合频率。公开的玻璃板d-3将重合频率移动到8000hz,改进重合频率区域中的隔音性超过3db。对照玻璃板c-5具有在8000hz处的重合频率(与公开的板d-3的重合频率相同),但是在重合频率处的隔音性更低,并且与对照板c-3和c-4的相当。此外,更轻且更薄的玻璃板c-5在500至2500hz的频率范围内的stl更低(约低1db)。公开的玻璃板d-3还将重合频率从6300hz(对于对照板c-3和c-4)移动到8000hz(与更薄且更轻的对照玻璃板c-5的重合频率相同)。在改进隔音性的同时,公开的玻璃板d-3也保持了500至2500hz的质量控制频率区域内的传递损失(基本上与对照玻璃板c-3和c-4的相同)。换句话说,从两个外部或表面玻璃薄片中的一个中去除一部分玻璃厚度(诸如从对照玻璃板c-3),并将其嵌入两个声学夹层之间以产生具有三个玻璃薄片的新玻璃板(如由公开的板d-3所说明的),不影响玻璃板的表面密度和静态刚度,但改变了重合频率区域中的弯曲刚度。因此,改良诸如对照玻璃板c-3的板(通过去除表面薄片中的一个中的一部分玻璃)以产生公开的玻璃板d-3,改进了重合频率区域中的隔音特性,并将重合频率移动到更高且更不重要的频率区域。如表2所示,公开的玻璃板d-4包含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声学夹层(合计玻璃厚度等于对照玻璃板c-6的合计玻璃厚度),较对照玻璃板c-6在重合频率区域中改进隔音性或增加传声损失超过2db。公开的玻璃板d-4还将重合频率从5000hz(对于c-6)移动到6300hz。表1中公开的玻璃板(d-1、d-2、d-3和d-4)可以被认为具有三个限制层系统(constrainedlayersystem)。例如,公开的板d-1的三个限制层系统为:1)玻璃1(2.3mm)//夹层(i-1)//玻璃2(0.7mm);2)玻璃2(0.7mm)//夹层(i-1)//玻璃3(1.6mm);和3)玻璃1(2.3mm)//夹层(i-1)//玻璃2(0.7mm)//夹层(i-1)//玻璃3(1.6mm)。这与仅具有一个限制层:玻璃//夹层//玻璃的对照玻璃板和常规玻璃板(诸如对照玻璃板c-1至c-6)不同。如本文所用,“限制层系统”是由两个刚性基板和在刚性基板之间的粘弹性的或聚合的材料(诸如聚合物夹层)构成的系统。在公开的玻璃板d-1中,由于存在两个三层声学夹层(i-1),其每个具有软质芯层,玻璃2的动态弯曲刚度(在第三限制层中)基本上与玻璃1和玻璃3不连续或解耦。第三限制层具有三个限制层中最高的弯曲刚度,并且支配玻璃板的重合频率,因为玻璃1和玻璃3的合计玻璃厚度是板内最高的合计厚度。因而,在重合频率区域中的动态弯曲刚度由表面玻璃薄片玻璃1和玻璃3控制或决定。因此,公开的板d-1的重合频率在6300hz,其与对照板c-3的重合频率相同,该对照板c-3比公开的板d-1更轻且更薄,并且合计玻璃厚度等于公开的板d-1的外部或表面玻璃薄片的合计厚度(即,玻璃1和玻璃3)。这对于公开的板d-3和d-4也是如此。在公开的板d-2中,内部玻璃2(2.3mm)比两个外部玻璃薄片玻璃1(1.6mm)和玻璃3(0.7mm)中的任一个更厚,因而,和其中外部表面玻璃薄片具有支配影响的公开的玻璃板d-1不同,限制层玻璃1(1.6mm)//夹层(i-1)//玻璃2(2.3mm)具有三个限制层中最高的弯曲刚度,并且在重合频率区域中支配动态弯曲刚度。通过声学夹层接合到玻璃2表面的玻璃3的存在,也对玻璃板的整体动态弯曲刚度有影响。因此,公开的玻璃板d-2的重合频率在5000hz,低于公开的玻璃板d-1的重合频率。实例2:三个或更多个玻璃薄片以及两个或更多个非声学夹层表3总结了夹层i-4和i-5的特性。夹层i-4和i-5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的非声学(标准或常规,单片)夹层。这些夹层用于构造如下所描述并在表4中示出的各种多层板。表3:标准夹层组成对照玻璃板c-8和c-7以与先前板相同的方式生产,除了使用非声学夹层i-4和i-5(在表3中示出)而非声学夹层。对照玻璃板c-7由两个玻璃薄片和一非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2.3mm(玻璃4),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的非声学夹层30mil厚(i-4)。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4)为4.6mm。(作为替代方案,对照玻璃板c-7可以用两层非声学夹层(i-5)生产,每层15mil厚,以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形成30mil厚的夹层)。对照玻璃板c-8由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非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0.7mm厚(玻璃2),第三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3),在玻璃1和玻璃2之间的第一非声学夹层15mil厚(i-5),在玻璃2和玻璃3之间的第二相同的非声学夹层(i-5)(除了使用了非声学夹层之外,与公开的板d-1类似)。玻璃板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2+玻璃3)为4.6mm(等于对照玻璃板c-7的合计玻璃厚度)。对照板c-7和c-8二者具有相同的30mil的合计夹层厚度。来自玻璃板c-7和c-8的传声损失测量的重合频率以及在重合频率处的stl总结在表4中。500至8000三分之一倍频程频带区域中的传声损失的曲线图在图8中示出。板构造的详情在下表4中示出。表4:玻璃板构造和隔音特性玻璃板号c-7c-8玻璃1厚度(mm)2.32.3第一夹层i-4i-5玻璃2厚度(mm)-0.7第二夹层-i-5玻璃3厚度(mm)-1.6玻璃4厚度(mm)2.3-玻璃薄片的总数23声学夹层的总数00合计玻璃厚度(mm)4.64.6重合频率(hz)31503150在重合频率处的stl(db)32.633.1如图8所示,在约500hz至约1000hz的范围内,其中声音传递通过用于非声学玻璃板的玻璃板质量测定,传递损失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加,并且对于对照玻璃板c-7和c-8是大约相同的。对照玻璃板c-7和c-8具有相同的合计玻璃厚度和夹层厚度(相同的质量),即使对照板c-8具有三个玻璃薄片,玻璃厚度的一部分(0.7mm薄片)在两个非声学夹层之间,而非像对照板c-7中的在表面或在外部的玻璃薄片。对照玻璃板c-7和c-8二者都在约3150hz表现出重合频率。和公开的玻璃板d-1不同(在表2中,具有两个声学多层夹层而非非声学夹层),公开的玻璃板d-1将重合频率区域中的隔音性改进了大约2db,并将重合频率移动到更高的频率处,对照玻璃板c-8除夹层类型外(非声学多层vs.声学多层)具有相似的构造,与对照玻璃板c-7相比没有显著地改进隔音特性。由所有的非声学夹层构成但具有三个玻璃薄片的对照玻璃板c-8对玻璃板的隔音特性影响很小,说明在仅具有非声学夹层的板中改放一部分玻璃对隔音特性影响很小。实例3:三个或更多个玻璃薄片和一个声学夹层和一个(或更多个)非声学夹层薄片表5总结了夹层i-5、i-6和i-7的特性。夹层i-5是非声学夹层(来自表3),夹层i-6和i-7是三层声学夹层。夹层用于构造多层玻璃板c-9、c-10和c-11,如表6所示和以下进一步描述。表5:非声学夹层和三层夹层成分如下所述生产对照玻璃板c-9、c-10和c-11。对照玻璃板c-9由两个玻璃薄片和一个声学夹层构成(与对照玻璃板c-1类似),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4),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的声学夹层35mil厚(i-7),其中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4)为4.6mm,合计硬质层厚度为30.5mil,软质层厚度为4.5mil。对照玻璃板c-10由两个玻璃薄片和两个非声学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4),第一声学三层夹层(i-6)20mil厚,第二非声学夹层(i-5)15mil厚,层压在一起以产生总厚度为35mil的新的三层夹层(合计硬质层30.5mil、软质层4.5mil,合计厚度与夹层i-7相同,但软质芯层的位置在此三层夹层中是偏离中心的)。生产的结合三层夹层层压在两个玻璃薄片之间,以形成合计玻璃厚度为4.6mm的玻璃板(与对照玻璃板c-2类似)。对照玻璃板c-11由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夹层构成,具体地,第一玻璃薄片2.3mm厚(玻璃1),第二玻璃薄片0.7mm厚(玻璃2),第三玻璃薄片1.6mm厚(玻璃3),在玻璃1和玻璃2之间的第一三层声学夹层(i-6)20mil厚,在玻璃2和玻璃3之间的第二非声学夹层(i-5)15mil厚。玻璃板的合计玻璃厚度(玻璃1+玻璃2+玻璃3)也是4.6mm,等于对照玻璃板c-9和c-10的合计玻璃厚度。合计硬质层厚度(30.5mil)和合计软质层厚度(4.5mil)也与对照玻璃板c-9和c-10中的相同。对照玻璃板c-9、c-10和c-11的重合频率和在重合频率处的stl总结在下表6中。在500到8000三分之一倍频程频带区域中的传声损失的曲线图在图9中示出。板的详情也在下表6中示出。表6:玻璃构造和隔音特性玻璃板号c-9c-10c-11玻璃1厚度(mm)2.32.32.3第一夹层i-7i-6i-6玻璃2厚度(mm)--0.7第二夹层-i-5i-5玻璃3厚度(mm)--1.6玻璃4厚度(mm)2.32.3-玻璃薄片的总数223声学夹层的总数111合计硬质层厚度(mil)30.530.530.5合计软质层厚度(mil)4.54.54.5合计玻璃厚度(mm)4.64.64.6重合频率(hz)500050005000在重合频率处的stl(db)37.837.837.3如图7所示,在500hz至约2000hz的区域中,传递损失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如图6所示的板c-1、c-2、c-3和d-1类似。由于存在声学夹层,这些板表现出这样的stl:将质量控制区域从非声学层压玻璃板的典型频率1000hz(如图8和对照板c-7和c-8所示)扩展到约2000hz的更高频率。声学夹层的存在也增加了500至2000hz范围内的stl。对照板c-9、c-10和c-11在500至2000hz范围内(37.3至37.8db)都具有大约相同的stl,因为这些板具有相同的合计玻璃厚度和夹层厚度(相同的总体质量),即使对照玻璃板c-11一部分玻璃厚度(0.7mm)在两个夹层之间而不是在外部或表面玻璃薄片。在重合频率区域,随着频率增加到质量控制区域之上(高于约2000hz),对照玻璃板c-9和c-10具有大约相同的stl,并且软质层位置(无论如对照玻璃板c-9中的在夹层中居中,或如对照玻璃板c-10中的在夹层中偏离中心)对隔音性影响很小。对照玻璃板c-9和c-10二者都在5000hz表现出重合频率。对照玻璃板c-11在重合频率区域中具有稍微更低的隔音性(约低1db),并表现出与对照玻璃板c-9和c-10相同的重合频率(5000hz)。对照玻璃板c-11在重合频率区域中实际上较差,尽管质量控制频率区域中的stl与在对照板c-9和c-10中大约相同。这与公开的玻璃板d-1相反(其构造与三个玻璃薄片和两个夹层的对照板c-11类似,其中在公开的板d-1中,两夹层都是声学夹层)。公开的板d-1显示出在重合频率区域中stl改进大约2db。如同公开的板d-1至d-4和对照板c-8,对照玻璃板c-11也可以被认为具有三个限制层:1)玻璃1(2.3mm)//夹层(i-6)//玻璃2(0.7mm);2)玻璃2(0.7mm)//夹层(i-5)//玻璃3(1.6mm);和3)玻璃1(2.3mm)//夹层(i-6)//玻璃2(0.7mm)//夹层(i-5)//玻璃3(1.6mm)。玻璃2和玻璃3在第二限制层中用非声学的硬质夹层(i-5)固定在一起,不同于玻璃板d-1至d-4,在玻璃板d-1至d-4中,玻璃2和玻璃3在第二限制层中用声学三层固定在一起。玻璃板的隔音特性因而由两个限制层的动态响应支配,这两个限制层是玻璃1(2.3mm)//夹层(i-6)//玻璃2(0.7mm)的声学限制层和玻璃2(0.7mm)//(i-5)/玻璃3(1.6mm)的非声学的、更硬质的限制层;或换言之,由声学区域和隔音差的非声学区域的动态响应支配。声学区域的隔音性部分地被非声学区域的动态弯曲响应抵消,造成该玻璃板隔音性差,或比公开的板stl低。尽管已经结合某些实施例的描述(包括那些当前被认为是优选实施例的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但是详细描述旨在说明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本发明包括除了在此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之外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和改变。还应理解,如本文通篇给出的,在相容的情况,为本公开内容的任何单一组分给出的任何范围、值或特征可以与为本公开内容的任何其它组分给出的任何范围、值或特征互换使用,以形成具有各组分的限定值的实施例。例如,可以形成这样的的夹层:包含任何给定范围的残余羟基含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还包含给定范围的增塑剂,以形成本公开范围内的许多排列,但这将是难以列举的。此外,除非另有说明,为某属或某类(诸如邻苯二甲酸酯或苯甲酸酯)提供的范围也可以应用于该属内的种或该类中的成员,诸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