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2341发布日期:2018-12-22 08:4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



背景技术:

服装,多指衣服,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古代人把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护身,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兽皮制成的,包裹身体的最早织物用麻类纤维和草制等成,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服装不再只是作为遮蔽织物,人们还需要具有美观和各种不同功能的服装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场合适合的服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包括:第一面料层和印花层,所述印花层覆盖在所述第一面料层上表面,所述第一面料层包括第一面料底层和第一面料面层,第一面料底层包括黄麻纤维和剑麻纤维,一组或者几组平行排列的黄麻纤维与剑麻纤维按照经向喂入,弯曲成圈并且相互串套,所述第一面料面层包括腈纶纤维与丙纶纤维,所述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黄麻纤维占13-35份,剑麻纤维占15-25份,腈纶纤维占17-30份,丙纶纤维占11-23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黄麻纤维占13份,剑麻纤维占15份,腈纶纤维占17份,丙纶纤维占11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黄麻纤维占17份,剑麻纤维占18份,腈纶纤维占19份,丙纶纤维占1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黄麻纤维占25份,剑麻纤维占20份,腈纶纤维占21份,丙纶纤维占1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黄麻纤维占28份,剑麻纤维占16份,腈纶纤维占25份,丙纶纤维占1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黄麻纤维占35份,剑麻纤维占25份,腈纶纤维占30份,丙纶纤维占2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等优点,颜色鲜明耐久,立体感强,同时在服装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包括:第一面料层和印花层,所述印花层覆盖在所述第一面料层上表面,所述第一面料层包括第一面料底层和第一面料面层,第一面料底层包括黄麻纤维和剑麻纤维,一组或者几组平行排列的黄麻纤维与剑麻纤维按照经向喂入,弯曲成圈并且相互串套,所述第一面料面层包括腈纶纤维与丙纶纤维,所述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分别为:黄麻纤维占13-35份,剑麻纤维占15-25份,腈纶纤维占17-30份,丙纶纤维占11-23份。

所述黄麻纤维占13份,剑麻纤维占15份,腈纶纤维占17份,丙纶纤维占11份。

所述黄麻纤维占17份,剑麻纤维占18份,腈纶纤维占19份,丙纶纤维占15份。

所述黄麻纤维占25份,剑麻纤维占20份,腈纶纤维占21份,丙纶纤维占14份。

所述黄麻纤维占28份,剑麻纤维占16份,腈纶纤维占25份,丙纶纤维占14份。

所述黄麻纤维占35份,剑麻纤维占25份,腈纶纤维占30份,丙纶纤维占23份。

本发明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等优点,颜色鲜明耐久,立体感强,同时在服装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包括:第一面料层和印花层,所述印花层覆盖在所述第一面料层上表面,所述第一面料层包括第一面料底层和第一面料面层,第一面料底层包括黄麻纤维和剑麻纤维,一组或者几组平行排列的黄麻纤维与剑麻纤维按照经向喂入,弯曲成圈并且相互串套,所述第一面料面层包括腈纶纤维与丙纶纤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吸湿不退色面料的服装,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好等优点,颜色鲜明耐久,立体感强,同时在服装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郑叶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凤霓绣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0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