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烟花效果内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9540发布日期:2018-11-02 22:58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花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烟花效果内筒。



背景技术:

目前,烟花加工制造大多是采用手动的而且是非常简易的装置进行制造,这种制造方式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今年来,采用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大的新型自动加工烟花的设备备受推崇,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环保型烟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其中,烟花外筒中的效果内筒传统都为纸筒,并且在纸筒的底部用黄泥或水泥密封,再在黄泥的中部设置一穿引线的孔。这种纸筒制作工艺比较麻烦且成本较高,还有需要大量黄泥或水泥,成本高且破坏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一体成型的环境友好型的烟花效果内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烟花效果内筒,包括筒体、底板、引线柱和尾翼,所述筒体为空心柱,所述筒体内的底部设有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中心连接有所述引线柱,所述底板的底面还周向均布有若干个与所述引线柱连接的尾翼。

更优的,所述筒体与所述底板、引线柱及尾翼一体成型。

更优的,所述筒体与所述底板、引线柱及尾翼的材质为可降解塑料。

更优的,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端。

更优的,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中下部,所述尾翼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及所述引线柱的外壁连接。

更优的,所述底板和引线柱的中心设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与所述筒体的内孔相通。

更优的,所述筒体内的上部设有防滑纹理。

更优的,所述筒体内的上部设有内螺纹。

更优的,所述尾翼的数量为3~8个。

更优的,所述引线孔的底部设为锥形孔,所述尾翼的底部设为斜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的可降解塑料制造,这样既减少了制造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本实用新型采用底板代替传统的黄泥或水泥封底,这样既提高了制造效率,节约了制造成本,又保护了环境,同时制造和使用也更加安全;

3、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底板的底面设置有引线柱,这样可使引线设置的更长,从而使烟花发射的更高;

4、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底板的底面周向均布有多个尾翼,使之类似于火箭,这样既可助推效果内筒,防止其在空中翻转,使之发射的更高,又能使爆炸后的烟花更漂亮;

5、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筒体内的上部设置防滑纹理或内螺纹,这样可增大固引剂与筒体内壁的摩擦力,从而防止固引剂松脱,影响效果内筒的发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筒体,11-内孔,12-内螺纹,2-底板,3-引线柱,31-引线孔,32-锥形孔,4-尾翼,41-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为一种环保型烟花效果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筒体1、底板2、引线柱3和尾翼4。上述筒体1、底板2、引线柱3及尾翼4为一体成型的可降解的塑料件,这样可减少效果内筒的制造工序,降低成本,而且还不会污染环境。

上述筒体1为空心柱,且在该空心柱的底端连接有底板2,这样筒体1与底板2构成了一个可容纳烟花爆炸混合物及固引剂的内孔11,而在这种结构的效果内筒中无需充填黄泥或水泥封底,这样减少了压黄泥或水泥的工序,提高了制造效率,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保护了环境,而且制造和使用也更加安全。

在上述底板2的底面中心处连接有引线柱3,且在底板2和引线柱3的中心设有引线孔31,该引线孔31与内孔11相通,这样可使烟花引线贯穿引线孔31延伸至内孔11中,相比于传统效果内筒,这种结构设计可将引线设置的更长,从而延长引线的燃烧时间,进而可使效果内筒发射的更高。在引线孔31的底部还设置有锥形孔32,这样便于引线的安装。

在上述底板2的底面还周向均布有6个尾翼4,这些尾翼4均与引线柱3的外壁连接,使其底部类似于火箭形,同时将尾翼4的底部设置为斜面41,这样既可助推效果内筒,防止其在空中翻转,使之发射的更高,又能使爆炸后的烟花更漂亮,球形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为第二种环保型烟花效果内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筒体1内的上部设有内螺纹12,这样可增大装填在内孔11中的固引剂与筒体1内壁的摩擦力,从而防止固引剂松脱,进而影响效果内筒的发射。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为第三种环保型烟花效果内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上述底板2设置在筒体1内的中下部,而尾翼4与筒体1的内壁及引线柱3的外壁连接,这样可使尾翼4的助推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