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功能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7226发布日期:2018-11-30 20:3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辐射功能玻璃。



背景技术:

阳光是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种自然光源,太阳光提供了光照,也提供了能量,而光照和能量都是通过太阳辐射来实现的。太阳辐射包括红外辐射和紫外线辐射,而紫外线可以直接造成人的眼睛和皮肤的伤害。近年来,随着冰箱和空调的大规模普及,人们往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氟利昂。氟利昂的存在破坏了大气的结构,产生了大气空洞。没有了大气的防护,阳光中的紫外辐射增强,导致患上皮肤癌的人日渐增多。

在家居生活中,玻璃是光线透过媒介,对于光线中的有害光线能够进行过滤,从而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然而目前建筑玻璃和工程玻璃并没有较好的防辐射设计。例如,常见的汽车车窗是采用玻璃贴膜的手段来降低对乘客的辐射伤害的。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现在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身体的健康以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降低太阳辐射对人们的伤害成为目前人们的一项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辐射功能玻璃,以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辐射功能玻璃,包括玻璃基层,还包括有阻隔层、紫外吸收层、贴合层和氩气层,玻璃基层包括第一玻璃基层和第二玻璃基层,贴合层包括第一贴合层和第二贴合层,第一玻璃基层、第一贴合层、阻隔层、紫外吸收层、氩气层、第二贴合层和第二玻璃基层依次贴合,阻隔层是在紫外吸收层表面镀覆上一层二元蒸镀物,氩气层由蜂巢式透明板和氩气腔组成,蜂巢式透明板两侧面分别贴合在紫外吸收层和第二贴合层上并形成若干个六边棱柱型的氩气腔。

具体的,紫外吸收层为EVA胶膜,EVA胶膜内含有紫外吸收剂,紫外吸收层的厚度为0.6-1.5mm。

优选的,阻隔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镀覆在紫外吸收层表面,阻隔层的厚度为50-200nm。

具体的,阻隔层为氧化硅/二氧化钛二元蒸镀层、氧化硅/氧化锌二元蒸镀层、氧化锌/三氧化钨二元蒸镀层、二氧化钛/三氧化钨二元蒸镀层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的,贴合层为PVB或PU胶层,第一贴合层和第二贴合层的厚度均为0.5-0.8mm。

进一步的,玻璃基层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护膜层,保护膜层为三层结构,保护膜层由底层的二氧化钛膜层、中间的三氧化钨膜层和上层的氮化硅膜层组成。

优选的,二氧化钛膜层的厚度为60-80nm,三氧化钨膜层的厚度为70-100nm,氮化硅膜层的厚度为100-12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防辐射能力较强,设置有包括保护膜层、阻隔层、紫外吸收层、氩气层在内的多层防护,有效减少阳光中紫外线等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此外,玻璃表面覆盖有细颗粒保护膜层,表面硬度大大提高且玻璃整体强度增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防辐射功能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防辐射功能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防辐射功能玻璃的氩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3,一种防辐射功能玻璃,包括玻璃基层,还包括有阻隔层、紫外吸收层、贴合层和氩气层,玻璃基层包括第一玻璃基层1和第二玻璃基层6,贴合层包括第一贴合层2和第二贴合层5,第一玻璃基层1、第一贴合层2、阻隔层3、紫外吸收层4、氩气层8、第二贴合层5和第二玻璃基层6依次贴合,阻隔层3是在紫外吸收层4表面镀覆上一层二元蒸镀物,氩气层8由蜂巢式透明板81和氩气腔82组成,蜂巢式透明板81两侧面分别贴合在紫外吸收层和第二贴合层上并形成若干个六边棱柱型的氩气腔82,氩气腔82内填充有氩气。

氩气层8的存在可以提高玻璃的隔热、隔音性能,提升玻璃的整体使用效果,采用蜂巢式结构可以提升氩气层的气密性,防止漏气,提高氩气层的有效作用时长。

蜂巢式透明板81可以采用PET或PC材料制备。

阻隔层3中的二元蒸镀物对紫外线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能够降低紫外线的透过率。透过玻璃的光线经过阻隔层3和紫外吸收层4的吸收后其内的有害辐射大幅减少,从而使得最终较少透过的光线对人体的辐射伤害,确保了使用者的健康不受阳光中有害辐射的影响。

为了提高紫外吸收层4对紫外线的吸附效果,同时提高玻璃的其它性能,具体的,紫外吸收层4为EVA胶膜,EVA胶膜内含有紫外吸收剂,紫外吸收层的厚度为0.6-1.5mm。

EVA胶膜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和抗撞击效果,可以提高玻璃的整体强度和隔热、隔音效果,提高玻璃的使用范围。

优选的,紫外吸收剂为UV531。

为了确保玻璃的透光性,需要对阻隔层3的厚度进行控制,优选的,阻隔层的厚度为50-200nm,阻隔层采用真空蒸镀工艺镀覆在紫外吸收层表面。

为了提高二元蒸镀物对有害辐射的吸收率,具体的,阻隔层为氧化硅/二氧化钛二元蒸镀层、氧化硅/氧化锌二元蒸镀层、氧化锌/三氧化钨二元蒸镀层、二氧化钛/三氧化钨二元蒸镀层中的任意一种。

为了提高各功能层与玻璃基层的粘附效果,具体的,贴合层为PVB或PU胶层,第一贴合层2和第二贴合层5的厚度均为0.5-0.8mm。

实施例2: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为了进一步增强玻璃的防辐射效果,在玻璃基层的外表面镀覆盖有保护膜层7,保护膜层为三层结构,具体的,保护膜层7由底层的二氧化钛膜层71、中间的三氧化钨膜层72和上层的氮化硅膜层73组成。

为了提高使用效果,优选的,二氧化钛膜层71的厚度为60-80nm,三氧化钨膜层72的厚度为70-100nm,氮化硅膜层73的厚度为100-120nm。

保护膜层7一方面可以吸收部分有害辐射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玻璃的表面硬度,提高了玻璃的抗划伤性能。

为了提高保护膜层7的固定效果,优选的,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5-30nm,所述三氧化钨的粒径为30-45nm,所述氮化硅的粒径为50-60nm。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和附图2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便于区分各玻璃层,并不代表玻璃的结构特征。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