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弹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608发布日期:2019-03-30 08:17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复式弹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现代枪械中的供弹弹匣,具体为复式弹匣,涉及的是枪械中一种能够改变弹匣长度及改变装填子弹数量的新型供弹技术,本实用新型是在基本不改变原有步枪、冲锋枪、手枪等原有条形弹匣供弹方式的前提下,改变单层弹匣为复式可拉伸弹匣,从而改变了弹匣的装弹量,减少了持枪人换弹匣的次数,同时达到了增强单兵及群体火力的目的,而由于单兵携弹量的增加,也部分缓解了后勤供应压力的同时增加了作战力。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枪械中的步枪、冲锋枪及手枪等弹匣,数十年来大多数是条形单体式定量装弹匣,均不能够改变装弹数量和弹匣长度。本实用新型目的即对此现状加以改变,改单体定量装弹为复式可变量装弹,拉伸弹匣后可增加装填子弹数量,主要解决了单兵携弹量少的问题,增强了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战士频繁换弹匣之苦,使单兵最大带弹量在执行战斗任务前即可装满在弹匣内而无需另带,减少了枪支一次性射击子弹完成后的空白时间,增强了单兵火力,增加了威慑力,且能部分替代轻机枪火力压制敌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复式弹匣,包括外层弹匣和套在外层弹匣内的内层弹匣,外层弹匣两侧面设置有控制卡锁装置,内层弹匣中空无底板,内层弹匣两侧面打孔若干个,配合外层弹匣两侧面的控制卡锁装置使用,外层弹匣内底部还设置供弹弹簧,供弹弹簧从内层弹匣中通过并弹起托弹板。

复式弹匣共用供弹弹簧、托弹板,内层弹匣中空无底板,外层弹匣两侧面控制卡锁装置按键同时按下时,可将内层弹匣解锁,随意拉伸弹匣至任意孔锁住,即能对弹匣长度及装弹量进行控制限定。

上述的复式弹匣,控制卡锁装置包括卡锁按键和卡锁耳,卡锁按键铰接在卡锁耳上,且在铰接的位置安装扭力弹簧, 卡锁按键的锁舌能嵌入内层弹匣侧面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内外两层弹匣设计为活动式可拉伸、缩短、解体弹匣,拉伸时最大长度可至原弹匣长度的一倍左右,缩短时大体与原弹匣长度等同,装填子弹在执行任务前完成,根据任务等因素决定携弹量多少及弹匣带几个,灵活方便,(2)内外两层弹匣通过内外两侧面设置的控制卡锁装置和孔控制其长度和装弹量,(3)根据任务、环境、人员装备存在多种选择,A)少带弹匣,但携带量比现有弹匣满装时不减少,B)带同样数量弹匣,但携带量比现有弹匣满装后增加了一倍,C)所带子弹均在弹匣之内,战前完成装填子弹任务,无需另外再带子弹,(4)具体使用时,由于内层弹匣采用了现有弹匣与枪身结合的卡锁装置,故更换弹匣现成方便,无需对战士另行培训指导,(5)具体制造时,可将内层弹匣灵活设计成一种多节点长度控制弹匣,会更加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将现在的弹匣进一步精密设计成一种复式分级可拉伸式弹匣,每5/10/20发作为一个装填子弹的节点进行对弹匣长度、装弹量的控制,执行战斗任务时,可根据战地环境、任务需求、兵员数量或单兵装备等不同情况,合理进行弹匣装配和携带,例如以冲锋枪每一匣60发子弹为例,如单兵携带5个弹匣计,携带量满装后即可由现在弹匣即30×5=150发增加到60×5=300发,而且子弹已全部填装在弹匣内,换弹匣即可射出300发子弹而无需另行带弹和装弹,亦无需换作弹链十字披肩,大大减轻了士兵负重。该设计的复式弹匣,亦可恢复成与现有弹匣长度基本一致的尺寸,以适用于狭小地域、空间内使用。该复式弹匣在具体使用时,因其降低了更换弹匣的频率,减少了换弹匣造成的射击空白,从而亦增强了对敌方火力的压制,某种程度上替补了班用轻机枪压制敌方火力的作用,故而适用于各军兵种武装人员战斗使用,亦无需进行换弹匣之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内外层弹匣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控制卡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层弹匣,2-内层弹匣,3-控制卡锁装置,4-卡锁按键,5-卡锁耳,6-铆钉,7-控锁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复式弹匣包括内层弹匣2和外层弹匣1,其中外层弹匣1包括外层弹匣壳体及壳体内的供弹弹簧及托弹板,外层弹匣壳体上部两侧面的控制卡锁装置3,控制卡锁装置包括卡锁按键4和卡锁耳5,卡锁按键4利用铆钉6铰接在卡锁耳5上,且在铰接的位置安装扭力弹簧, 卡锁按键的锁舌能嵌入内层弹匣侧面的控锁缺口内,此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了内外层弹匣相互结合的连接卡锁控制,可随意开合又不能自动解体;内层弹匣包括内层弹匣壳体及壳体两侧翼与控制卡锁装置相配合使用的数个方形控锁缺口7,内层弹匣壳体顶部与枪身结合的部分为现有弹匣与枪身结合的卡锁装置,其卡锁方式不变以方便兵员的使用习惯,无须另行培训指导,无须对一般枪支进行改造;复式弹匣供弹方式不变,仍利用弹簧托弹板。复式弹匣的特点在于:内外两层弹匣锁成一体后,外层弹匣上部的控制卡锁装置位置低于内层弹匣上部的卡锁装置,不影响内层弹匣上沿顶端与枪身的结合;外层弹匣两侧上部在同一水平线安装控制卡锁装置,内层弹匣两侧面在数个同轴线位置打出方形控锁缺口7,与外层两侧面的卡锁按键锁舌配合使用,将内外层弹匣锁成一体,即不影响正常装卸弹匣及子弹,又可随意拉伸长度及分解。

具体制造时,内层弹匣两侧面的控锁缺口7(即方形孔)至少有3-4组;内层弹匣无底部,与外层弹匣相通,以使供弹弹簧通过;内层弹匣下部四个边全部为斜面、R角,光滑无毛刺,如图8所示。

制造外层弹匣时,两侧面控制卡锁装置与外层弹匣装配焊接为一体,按下卡锁按键时,内外层弹匣可自由拉伸至一定长度或分解为两个部分,松开按键时,按键锁舌会自动卡入某个任意方形孔位置,复式弹匣卡锁为一体,即可按需求装填子弹。供弹弹簧采用增粗加长式弹簧,弹簧从内层中通过弹起托弹板,弹簧下部卡死于外层弹簧底部。

直条形弹匣或R型弹匣均能采用本设计进行制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