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884发布日期:2019-01-05 00:0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湿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键的物品之一,面料的功能也直接影响服装的品质和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着装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即由最初的注重保暖、实用到崇尚休闲、运动,强调服装既舒适合体、随意自然,又能体现时尚感,并且在艺术效果上表现完美、品质超群。目前市场上的面料绝大部分由单一原料织成,不仅吸收透气效果、保暖效果不佳,并且在穿着过程中容易出现静电,影响用户的穿着体验,目前的面料不能抗菌抑菌和防水,很难达到高端功能性面料的性能及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吸湿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吸湿面料,其特征是: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包括纱芯和包覆层,所述基布层的下部设有保暖层一和保暖层二,所述保暖层一和保暖层二之间编织有空气层,所述空气层为中空的网状结构,所述空气层的内部编织有若干弹性丝,所述弹性丝为中空结构,所述弹性丝的内填充有阻燃颗粒,所述弹性丝的下部设有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下部设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下部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下部设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下部设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的下部设有若干植绒装饰块,所述基布层的上部设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内部编织有若干抗菌孔,所述抗菌孔的内部设有若干抗菌颗粒,所述抗菌层的上部设有柔软层,所述柔软层的内部设有编织有若干吸湿孔,所述吸湿孔的内部设有若干吸湿颗粒,所述柔软层的上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内编织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吸湿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的内部为编织有防尘网。

作为优选:所述阻燃颗粒为氢氧化镁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抗菌颗粒为纳米银抗菌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植绒装饰块的表面设有若干植绒绒毛。

作为优选:所述吸湿颗粒的内部设有若干活性炭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经纱的纱芯由亚麻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经纱的包覆层由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合股编织而成,所述纬纱的纱芯由莫代尔纤维和海岛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的包覆层由咖啡碳纤维和四孔棉纤维合股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抗菌、耐磨、阻燃、保暖、防静电及防紫外线的作用,且面料吸湿透气,穿着舒适,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1.通过设置空气层,保暖层一、保暖层二和空气层里、中、外三片的织物结构,从而在织物中形成空气夹层,静止的空气层能保持面料的温度相对恒定,使面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且空气层内部的弹性丝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对空气层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保持空气层相对蓬松增加面料的保暖效果。

2.通过设置透气层,透气层上的若干透气孔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可将汗液和水分通过透气层吸入吸湿孔内部,并通过吸湿颗粒吸收,保持面料表面干爽舒适,且吸湿颗粒内部的活性炭颗粒和抗菌孔内部的纳米银抗菌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防止细菌滋生。

3.纬纱的包覆层使用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合股制成,经纱的纱芯由亚麻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两者皆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还能吸收异味,使面料保持干爽无味,穿着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湿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经纱和纬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布层;2、保暖层一;3、保暖层二;4、空气层;5、弹性丝;6、复合膜层;7、抗菌层;8、抗菌孔;9、柔软层;10、透气层;11、基材层;12、防静电层;13、阻燃层;14、防紫外线层;15、荧光层;16、植绒装饰块;17、纱芯;18、包覆层;19、吸湿孔;20、透气孔;21、吸湿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湿面料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吸湿面料,其特征是: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包括纱芯17和包覆层18,所述经纱的纱芯17由亚麻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经纱的包覆层18由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合股编织而成,所述纬纱的纱芯17由莫代尔纤维和海岛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的包覆层18由咖啡碳纤维和四孔棉纤维合股编织而成,所述基布层1的下部设有保暖层一2和保暖层二3,所述保暖层一2和保暖层二3之间编织有空气层4,所述空气层4为中空的网状结构,所述空气层4的内部编织有若干弹性丝5,所述弹性丝5为中空结构,所述弹性丝5的内填充有阻燃颗粒,所述弹性丝5的下部设有复合膜层6,所述复合膜层6包括基材层11,所述基材层11的下部设有防静电层12,所述防静电层12的下部设有阻燃层13,所述阻燃层13的下部设有防紫外线层14,所述防紫外线层14的下部设有荧光层15,所述荧光层15的下部设有若干植绒装饰块16,所述基布层1的上部设有抗菌层7,所述抗菌层7的内部编织有若干抗菌孔8,所述抗菌孔8的内部设有若干抗菌颗粒,所述抗菌层7的上部设有柔软层9,所述柔软层9的内部设有编织有若干吸湿孔19,所述吸湿孔19的内部设有若干吸湿颗粒21,所述柔软层9的上设有透气层10,所述透气层10内编织有若干透气孔20,所述透气孔20与吸湿孔19连通。所述透气孔20的内部为编织有防尘网。所述阻燃颗粒为氢氧化镁颗粒。所述抗菌颗粒为纳米银抗菌颗粒。所述植绒装饰块16的表面设有若干植绒绒毛。所述吸湿颗粒21的内部设有若干活性炭颗粒。

本实用新型具有抗菌、耐磨、阻燃、保暖、防静电及防紫外线的作用,且面料吸湿透气,穿着舒适,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通过设置空气层4,保暖层一2、保暖层二3和空气层4里、中、外三片的织物结构,从而在织物中形成空气夹层,静止的空气层能保持面料的温度相对恒定,使面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且空气层4内部的弹性丝5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对空气层4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保持空气层4相对蓬松增加面料的保暖效果。

通过设置透气层10,透气层10上的若干透气孔20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可将汗液和水分通过透气层10吸入吸湿孔19内部,并通过吸湿颗粒21吸收,保持面料表面干爽舒适,且吸湿颗粒21内部的活性炭颗粒和抗菌孔8内部的纳米银抗菌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防止细菌滋生。

纬纱的包覆层18使用木浆纤维和棉浆纤维合股制成,经纱的纱芯17由亚麻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而成,两者皆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还能吸收异味,使面料保持干爽无味,穿着舒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