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561发布日期:2019-04-09 21:4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我国汽车业的异军突起已成为令世界关注的现象,随着家用轿车销售节节升高,家用轿车的内饰已成为吸引客户、扩大销售的重要因素。如今,客户对汽车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行驶,而是集行驶、休闲、展示个性、身份象征为一体的综合载体。而目前的汽车内室,尤其是座椅的座套所采用的皮革或是编织物只是起到包装的效果,功能性较为单一。而汽车内室空气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长时间驾驶的客户,为了提高汽车内饰产品的功能性,改善目前功能性单一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产品的功能性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包括经编间隔织物表层、中间发泡层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所述的经编间隔织物表层、中间发泡层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的经编间隔织物表层由复合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的中间发泡层内含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颗粒、纳米银颗粒及纳米TiO2颗粒,所述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是由0°经纱层、0°纬纱层、+30°衬纱层和-30°衬纱层经捆绑纱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发泡层上轧制有微孔,所述的中间发泡层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粘合层复合经编间隔织物表层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纤维由竹纤维长丝、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和亲肤纤维长丝加捻而成,所述的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和亲肤纤维长丝以一定的比例加捻缠绕在多根竹纤维长丝的外周,所述的竹纤维长丝与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和亲肤纤维长丝的捻度相同,捻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由粘胶纤维长丝上均匀分布纳米珍珠微粒而成,所述的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与亲肤纤维长丝的根数比例为1:1。

作为优选,所述的0°经纱层、0°纬纱层、+30°衬纱层和-30°衬纱层由下而上依次铺设,所述的0°经纱层、0°纬纱层、+30°衬纱层和-30°衬纱层均采用抗静电聚酯纤维长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结构合理,采用经编间隔织物表层、中间发泡层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复合而成的三层级结构,具有较高的缓冲性能,起到防碰撞、降音减噪的效果,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提高了面料的整体结构强度及挺括程度,各向都具有较高好的抗拉强度;经编间隔织物表层由复合纤维编织而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亲肤、抗菌效果,中间发泡层中还含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颗粒、纳米银颗粒及纳米TiO2颗粒,具有较高的负离子产生量和远红外发射率、抗菌抑菌和自清洁的效果,改善了目前汽车内饰产品功能性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的层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纤维的断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发泡层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的层状图。

图中:1-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1-复合纤维、111-竹纤维长丝、112-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113-亲肤纤维长丝、114-纳米珍珠微粒、2-中间发泡层、20-微孔、21-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颗粒、22-纳米银颗粒、23-纳米TiO2颗粒、3-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1-0°经纱层、32-0°纬纱层、33-+30°衬纱层、34--30°衬纱层、4-粘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包括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中间发泡层2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所述的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中间发泡层2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的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由复合纤维11编织而成,所述的中间发泡层2内含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颗粒21、纳米银颗粒22及纳米TiO2颗粒23,所述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是由0°经纱层31、0°纬纱层32、+30°衬纱层33和-30°衬纱层34经捆绑纱编织而成。

其中,所述的中间发泡层2上轧制有微孔20,所述的中间发泡层2的上下表面分别通过粘合层4复合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纤维11由竹纤维长丝111、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112和亲肤纤维长丝113加捻而成,所述的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112和亲肤纤维长丝113以一定的比例加捻缠绕在多根竹纤维长丝111的外周,所述的竹纤维长丝111与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112和亲肤纤维长丝113的捻度相同,捻向相反,所述的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112由粘胶纤维长丝上均匀分布纳米珍珠微粒114而成,所述的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112与亲肤纤维长丝113的根数比例为1:1。

进一步地,所述的0°经纱层31、0°纬纱层32、+30°衬纱层33和-30°衬纱层34由下而上依次铺设,所述的0°经纱层31、0°纬纱层32、+30°衬纱层33和-30°衬纱层34均采用抗静电聚酯纤维长丝。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由竹纤维长丝111、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112和亲肤纤维长丝113加捻而成的复合纤维11编织成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采用抗静电聚酯纤维长丝编织成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备用;其中,复合型粘胶纤维长丝112由纳米珍珠微粒114在粘胶纤维纺丝时加入纤维内,使纤维体内和外表均匀分布着纳米珍珠微粒114而成。

S2、采用水性PU发泡树脂、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颗粒21、纳米银颗粒22、纳米TiO2颗粒23及添加剂制备成中间发泡层2,并在中间发泡层2上均匀轧制出微孔20,备用,其中,中间发泡层2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性PU发泡树脂80~90份、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颗粒2~6份、纳米银颗粒2~3份、纳米TiO2颗粒2~3份、发泡剂0.5~1份、增稠剂2~3份、流平剂0.2~0.5份,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所述的流平剂为机硅流平剂。

S3、将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分别通过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复合在中间发泡层2的上下表面,并烘干冷却得到复合面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发泡型经编复合面料,结构合理,采用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中间发泡层2和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复合而成的三层级结构,具有较高的缓冲性能,起到防碰撞、降音减噪的效果,多轴向经编织物底层3提高了面料的整体结构强度及挺括程度,各向都具有较高好的抗拉强度;经编间隔织物表层1由复合纤维11编织而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亲肤、抗菌效果,中间发泡层2中还含有纳米级电气石粉末颗粒21、纳米银颗粒22及纳米TiO2颗粒23,具有较高的负离子产生量和远红外发射率、抗菌抑菌和自清洁的效果,改善了目前汽车内饰产品功能性单一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