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1424发布日期:2019-06-21 23:2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



背景技术:

多层复合薄膜,英文名称Co-extruded/laminated film,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的薄膜共挤或复合而成的塑料薄膜,主要用于生物制药柔性容器的制造用途。通过共挤/复合,可以获得具有各单一材料综合性质的材料。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取合适的材料进行共挤/复合,这是复合薄膜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另外,复合薄膜中每一层膜的厚度,以及单层膜之间的不同排列顺序也是影响最终复合薄膜理化特性和生物安全特性的另外两个关键要素。

在生物制药工艺中,经常会使用2D枕形的柔性容器用来储存和转移液体。市售的储液袋多数都是使用PE(聚乙烯)作为液体接触层,使用热合工艺进行封边的,这不利于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另外还会涉及到将料液储存于软袋中进行低温冷冻保存的工艺,温度一般会达到-80°C左右,低温储存时间可能长达1年,甚至更长。之后,还需要对软袋进行解冻,并保证袋子整体的无菌性。由于低温干燥的环境可能使得袋内的水汽透过袋体蒸发,长期存放也会使得袋体外的二氧化碳,氧气等分子进入到袋体内,从而改变了袋内料液的性质。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膜材产品在放置低温环境保存时,经常会出现膜材脆化或者封边开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本实用新型既适用于超声高频封边,又可使用热合工艺封边,这样既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又可以满足手工定制化生产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PE层、EVOH层、内层PE层和EVA层,所述外层PE层的厚度为15-30μm、EVOH层的厚度为5-20μm、内层PE层的厚度为30-80μm、EVA层的厚度为180-300μm。

所述外层PE层的厚度为15μm、20μm、24μm、30μm。

所述EVOH层的厚度为8μm、10μm、16μm。

所述内层PE层的厚度为30μm、50μm、62μm、80μm。

所述EVA层的厚度为200μm、220μm、250μm、280μm、300μm。

所述复合薄膜的厚度为280μm、300μm、330μm、350μm、370μm。

所述外层PE层的厚度为27μm、EVOH层的厚度为16μm、内层PE层的厚度为62μm、EVA层的厚度为230μm。

所述外层PE层包括第一PE层和第二PE层。

所述内层PE层包括第三PE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

所述外层PE层或内层PE层中的PE材质均可以为超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膜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使用高频超声波或热熔方式制造袋体;2)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良好的耐低温能力,保证解冻后仍恢复柔韧性,封边不开裂;3)该膜材具备良好的气体阻隔特性;4)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较好的透明度,便于观察料液状况;5)该膜材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和生物相容性,将本实用新型膜材用热合或高频超声的工艺制造出2D枕形的袋体,加上功能性部件和管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PE层1、EVOH层2、内层PE层3和EVA层4,所述外层PE层1的厚度为15-30μm、EVOH层2的厚度为5-20μm、内层PE层3的厚度为30-80μm、EVA层4的厚度为180-300μm。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外层PE层1的厚度为15μm、20μm、24μm、30μm中的任一值。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EVOH层2的厚度为8μm、10μm、16μm中的任一值。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内层PE层3的厚度为30μm、50μm、62μm、80μm中的任一值。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EVA层4的厚度为200μm、220μm、250μm、280μm、300μm中的任一值。

本实施例中复合薄膜的厚度为280μm、300μm、330μm、350μm、370μm中的任一值。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PE层1或内层PE层3中的PE材质均可以为超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PE层1、EVOH层2、内层PE层3和EVA层4,其中,所述外层PE层1包括第一PE层11和第二PE层12,第一PE层11和第二PE层12的厚度之和为15-30μm、EVOH层2的厚度为5-20μm、内层PE层3的厚度为30-80μm、EVA层4的厚度为180-300μm。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一PE层11和第二PE层12的厚度之和为15μm、20μm、24μm、27μm、30μm中的任一值。

其余方案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PE层1、EVOH层2、内层PE层3和EVA层4,其中内层PE层3包括第三PE层31、第四PE层32和第五PE层33,所述外层PE层1的厚度为15-30μm、EVOH层2的厚度为5-20μm、第三PE层31、第四PE层32和第五PE层33的厚度之和为30-80μm、EVA层4的厚度为180-300μm。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三PE层31、第四PE层32和第五PE层33的厚度之和为30μm、50μm、62μm、80μm中的任一值。

其余方案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PE层1、EVOH层2、内层PE层3和EVA层4,所述外层PE层1包括第一PE层11和第二PE层12,第一PE层11和第二PE层12的厚度之和为15-30μm,EVOH层2的厚度为5-20μm、所述内层PE层3包括第三PE层31、第四PE层32和第五PE层33,第三PE层31、第四PE层32和第五PE层33的厚度之和为30-80μm,EVA层4的厚度为180-300μm。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一PE层11和第二PE层12的厚度之和为15μm、20μm、24μm、27μm、30μm中的任一值。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三PE层31、第四PE层32和第五PE层33的厚度之和为30μm、50μm、62μm、80μm中的任一值。

其余方案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适于低温冷冻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层PE层1、EVOH层2、内层PE层3和EVA层4,所述外层PE层1的厚度为15-30μm、EVOH层2的厚度为5-20μm、内层PE层3的厚度为30-80μm、EVA层4的厚度为180-300μm。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外层PE层1的厚度为27μm、EVOH层2的厚度为16μm、内层PE层3的厚度为62μm、EVA层4的厚度为230μm。

其余方案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有以下关键技术特征:第一,复合薄膜中每个单一层次所选用的材质;第二,复合薄膜中每个单一层次的排列方式;第三,复合薄膜中每个单一层次的厚度,以及最终复合薄膜总体厚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把任何一层使用两层或两层以上同类型材质构成的复合膜做替换,且该复合膜的总厚度落在该层厚度控制范围内的,视为与本申请构造等同。例如,第一PE层11和第二PE层12之间的整体结构,可视为与外层PE层1属于构造等同,为同等替换,例如,第三PE层31、第四PE层32和第五PE层33之间的整体结构,可视为与内层PE层3属于构造等同,为同等替换,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层次结构中,每两层之间均有Tie layer,它的主要作用是连合相邻的两层膜材,具有一定的厚度,该厚度不计入专利所述的结构层次总厚度中。

在本实用新型共挤复合膜的制造工艺中,相邻层次之间的复合可以采用共挤膜工艺,也可以采用粘合剂或者高分子材料热熔粘合等工艺。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