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棱镜座均匀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6342发布日期:2019-08-07 02:0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棱镜座均匀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道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棱镜座均匀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的棱镜枪瞄种类繁多,而其中大多数的弹道调节结构都是通过摆动棱镜组来实现的,目前常用的球摆式市调节弹道内部结构;镜体中安装上摆式棱镜座,棱镜座球头外有上平面,上平面与调节塔相接触,调节上下弹道时,调节塔的调节螺钉向下或向上运动。使棱镜座绕球心作相应的上下摆动,然而传统的结构有一个弊端,就是调节时其咔嚓值(也就是说其每一下的调节量)并不均匀,有些偏大,有些偏小,这是由于调节螺钉的接触端面是平的,在上下移动时,棱镜座并不是作一样的上下移动,而是上下摆动,因而在摆动后其接触平面无法与调节螺钉端平一直保持平行面接触,而是变成了调节螺钉周边与棱镜座的面接触,这样一来调节时就无法保持线性运动,也就造成了调节量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棱镜座均匀调节结构,可均匀地调节棱镜座上下的移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棱镜座均匀调节结构,包括弹道本体、弹道本体内的棱镜座和调节棱镜座的调节塔,所述调节塔上含有调节螺钉,所述棱镜座的上平面与调节螺钉的底部抵接,所述调节螺钉与棱镜座抵接的端面为弧形球面。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钉端面的两端与棱镜座的竖直距离d为0.05~0.2mm。

进一步,所述棱镜座采用球式型,所述棱镜座包括球头和球柄,所述球柄的上平面与调节螺钉的底部抵接。

进一步,还包括弹簧顶针,所述弹簧顶针的一端与球柄的下平面固定连接,弹簧顶针的另一端固定在弹道本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调节螺钉的端面采用弧形球面,当其调节螺钉上下运动时,球面是中心点与棱镜座的平面接触,棱镜座上下运动时,即使其平面倾斜,调节螺钉仍然是保持与点与棱镜座的面接触。从而更能保证棱镜座作线性运动,也就能确保棱镜座上下调节量更加均匀,提高了调节精度和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棱镜座均匀调节结构,包括弹道本体1、弹道本体1内的棱镜座2和调节棱镜座2的调节塔3,所述调节塔3上含有调节螺钉31,所述棱镜座2的上平面与调节螺钉31的底部抵接,所述调节螺钉31与棱镜座2抵接的端面为弧形球面。

所述调节螺钉31端面的两端与棱镜座2的竖直距离d为0.05~0.2mm。

所述棱镜座2采用球式型,所述棱镜座2包括球头21和球柄22,所述球柄22的上平面与调节螺钉31的底部抵接。

当球柄22的上下平面与弹道本体1的水平中心轴保持平行时其中调节螺钉31底部端面的球面结构必须符合以下三点:

A、所述调节螺钉31端面的两端与球柄22的数值距离为0.1mm;

B、调节螺钉31端面的中心点刚好与球柄22的上平面接触;

C、球柄22的上平面与调节螺钉31底部端面的球面相切。

达到以上条件,调节螺钉31对棱镜座2上下调节的调节量更加精准和均匀。

还包括弹簧顶针4,所述弹簧顶针4的一端与球柄22的下平面固定连接,弹簧顶针4的另一端固定在弹道本体1的内壁上,调节螺钉31时,配合弹簧顶针4,可使棱镜座2绕球心作相应的上下摆动,即使球柄22的上平面倾斜,调节螺钉31的端面仍是保持与球柄22上平面点面接触,从而保证棱镜座2可作线性运动,确保上下的调节量更加均匀,提高了调节精度和产品性能。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